陈日龙,刘 泉,严 敏,璐 琳,鲍 磊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苏州,215129)
幽门螺杆菌(Hp)与消化性溃疡(PU)密切相关,是 PU的一个主要致病因素,经研究发现,70%~80%的胃溃疡和90%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胃黏膜活检可发现Hp。根除Hp可以明显提高PU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目前根除Hp的方案较多,但推荐首选三联疗法[1]。随着三联疗法的临床广泛使用,Hp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并成为含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根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2]。本文对220例已经过三联疗法治疗的Hp阳性的PU患者进行复查,尿素酶试验及14C呼气试验仍均阳性的未愈合患者42例用兰索拉唑、羟氨苄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康复新液进行补救治疗,并随访1年,观察其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220例患者均为2006年6月~2010年3月来本院门诊就诊的曾经过Hp根除治疗并经胃镜确诊的PU患者。
入组标准:既往有明确的胃镜检查和Hp检测阳性依据;有明确的Hp根除病史;尿素酶试验和14C呼气试验均阳性者。
排除标准:既往根除治疗方案中含羟氨苄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者;近1个月内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和/或羟氨苄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者。
治疗方案:兰索拉唑30 mg+羟氨苄青霉素1.0+左氧氟沙星0.5+康复新20 mL,2次/d,疗程2周;2周后继续服用兰索拉唑30 mg 2周,2次/d。
观察方法:治疗结束后4周内、6个月、1年复查胃镜并进行Hp检测,统计溃疡复发率和Hp再染率。
4周内溃疡未愈1例,Hp阳性3例;6个月溃疡未愈2例,Hp阳性2例;1年溃疡未愈3例,Hp阳性4例。42例患者中有11例未能获得完整的随访资料,其原因为拒绝胃镜随访者5例,随访期间服用抗生素和PPI者6例。
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发现Hp以来,Hp与PU的关系已经明确,它与胃酸同样是致溃疡病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已有许多报道,应用三联、四联疗法治疗Hp[3-6]。传统三联和四联疗法中,抗生素多选择羟氨苄青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甲硝唑、呋喃唑酮等。这些抗生素中,任何单一制剂对Hp的根除都是令人失望的,所以必须采取联合治疗。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标准三联疗法中Hp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而传统四联疗法多主张PPI+铋剂+2种抗生素,副反应较大,而且亦有文献报道,对耐药的Hp根除效果不甚满意。本研究探讨用PPI+2种抗生素+康复新液的新四联疗法对耐药的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其溃疡愈合率和对Hp的根除率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Hp的耐药率和耐药种类,具有较大的地区差异性。晚近有报道显示,苏州地区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的耐药率较高,而对羟氨苄青霉素、呋喃唑酮、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保持较高的敏感性[7]。本研究结果同这一报道相吻合,而且对耐药的Hp进行根除,随访一年防止Hp的再染,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结果亦提示我们,随着Hp的耐药率和耐药种类的上升,必须不断寻找新的治疗方案,而新的抗生素的使用,则是一种有效方法。康复新液系采用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乙醇提取物精制而成的纯中药生物制剂,其作用机理是改善创面微循环,加速坏死组织脱落,促进创面修复,有明显的促进血管新生和肉芽组织增生的作用[8]。由Hp引起PU的愈合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过程。对溃疡愈合过程的研究发现,在溃疡邻近组织产生愈合区带,上皮细胞去分化增殖肉芽组织,表面移行覆盖整个溃疡,然后在肉芽组织中重建胃腺体,并形成微血管网和结缔组织再塑形。通过康复新液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作用和抗生素的抗炎作用,两者协同以达到溃疡面局部的修复愈合[9]。康复新液对Hp是否具有直接杀灭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而康复新液同抗生素联合使用,可能起抗菌增效作用,其作用机理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J].胃肠病学,2008,13(1):44.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状况以及耐药对治疗的影响-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2007,12(9):525.
[3]伍志.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1):1420.
[4]韩玉霞,陈伟丽.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2):39.
[5]张小瑞,赵亚刚,张宏斌,等.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及Livin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4):266.
[6]马英杰,崔传耀.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6):626.
[7]王燕,周慧琴,唐文.苏州地区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初步分析[J].WorLd Notes on Antibiotics,2009,30(6):270.
[8]徐春英.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6):734.
[9]周秋华.康复新联合大蒜素治疗幽门螺杆菌[J].江苏医药,2006,32(12):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