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雷
(北京石景山医院,北京 100043)
创伤致残已成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1]。以往对创伤救治效果的报道差别很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创伤严重程度缺乏统一的标准,多根据伤情描述来确定其严重性,创伤评分就是基于这种情况制定的。创伤评分是将受伤程度以量化方式予以表达[2]。本文旨在通过出诊现场急救、转运急救、院内急诊科急救到 ICU或专科病房延续抢救 4个环节,探讨院前急救不同评价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采取前瞻性自然收集资料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200例,系 2004年 1月 1日 ~2006年12月 30日我科院前急救并院内急救病例,男 120例、女 80例,年龄 15~83岁;实验组240例 ,系 2007年 1月 1日 ~2008年 12月 30日我科院前急救并院内急救病例,男 156例、女 84例,年龄 14~86岁。两组患者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对照组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做出急救诊断。实验组急救诊断主要依据创伤评分。对比两组现场明确急救诊断的例数,现场急救成功及死亡的例数;对比两组转运成功及转运死亡的例数;对比两组急诊科延续抢救成功及死亡的例数;对比两组收入 ICU或专科病房 2 h内死亡的例数。
1.3 评分方法 具体按照 5个部分进行记分。①呼吸(计 15 s呼吸次数 ×4);②呼吸幅度(浅为胸廓呼吸运动或换气明显减弱;困难为辅助肌肋间肌有收缩);③收缩期血压;④毛细血管充盈(正常为压甲床或唇黏膜后 2 s内再度充盈,超过 2 s为迟缓);⑤昏迷分级(按照 GCS记分)。以上 5项参数分别赋值和加权,所获得的总分即为得分。分值定为 1~16分,最高分值表示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分值越低表示伤情越严重。本研究使用中文版“创伤评分工具集”计算机软件测算。评价患者只需几秒钟的时间。患者入急诊室后即行创伤评分,通过急诊抢救室初步救治离开急诊抢救室时再进行一次创伤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 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1 现场明确急救诊断、现场急救成功及死亡例数比较 实验组现场明确急救诊断 237例(98.8%),现场急救成功 235例(97.5%)、死亡 5例(2.5%),对照组分别为 32例(16.0%)、184例(94.0%)、12例(6.0%),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 <0.05)。
2.2 转运成功及转运死亡例数比较 实验组转运成功 235例(100.0%),无转运死亡病例;对照组转运成功 180例(97.8%),死亡 4例(2.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 急诊科延续抢救成功及死亡例数比较 实验组急诊科延续抢救成功 233例(99.2%),死亡 2例(0.8%),对照组分别为 174例(97.7%)和 6例(3.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4 收入 ICU或专科病房 2 h内死亡例数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1例 (0.4%)和 5例(2.9%),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指及时将医疗措施送达急危重伤患者的身边,进行现场初步急救(院前急救),然后安全护送到就近的医院急诊科(室)做进一步诊治,少数危重患者需立即手术,其他送入监护病房或专科病房[3]。院前急救与院内接续急救的衔接一直是影响急救医疗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急救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国外有学者开展了衔接技术方面的研究。
创伤评分是根据机体创伤后在循环、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以数字形式定量定性评价创伤严重程度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据统计,因创伤而死亡的伤员 50%死于创伤现场,30%死于创伤早期,20%死于创伤后期并发症。国外强调“黄金 60 min”,而中国的院前急救体系尚不完善,因此在急诊科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救治就显得特别重要。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大型创伤数据库[4],但在各地多个医院已日益重视创伤数据的收集。为了更方便地对创伤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需要简明且易于操作的创伤评分软件。
本研究实验组在现场尽快明确了急救诊断,尽早进入标准化治疗,达到急救既对症又对因。所以,我们认为应大力加强院前急救创伤评分工作,缩短现场反应时间和术前准备时间。综上可见,现场急救、转运急救、院内急诊科急救及 ICU或专科病房延续抢救 4个环节之间形成有效衔接,可大大减少患者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1]张吉新,李士华,毕宝林,等.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J].创伤外科杂志,2008,10(3):200-202.
[2]何忠杰,孟海东,林洪远,等.城市创伤的急诊救治—附 719例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2):113-116.
[3]王一镗.急诊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2.
[4]Anantharaman V,Han LS.Hospital and emergency ambulance link:using IT to enhance emergency pre-hospital care[J].Inter J of Med Inf,2001,61(2-3):14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