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P对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患者Dixon术后膀胱功能的影响

2010-04-13 10:54万淑琴徐宝兰符根华叶春华袁慧华周怀龙李其云
山东医药 2010年24期
关键词:排尿功能尿管盆腔

万淑琴,徐宝兰,符根华,叶春华,袁慧华,周怀龙,李其云

(江西省肿瘤医院,南昌 330029)

近年来开展的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盆腔植物神经保留(PANP)的直肠癌根治术避免了手术直接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使患者术后排尿障碍发生率下降、尿管留置时间缩短[1],但创伤性、细菌性膀胱周围炎和膀胱周围水肿、纤维化导致的暂时性排尿障碍仍然存在[2]。我们尝试使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对25例行PANP直肠癌 Dixon术患者进行穴位照射,观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 1~11月我院收治的行PANP直肠癌 Dixon术患者 50例,所有患者经肠镜检查确诊、年龄 60岁以下、肿瘤距肛缘 7 cm以下、Dukes分期为 C2期以前(包括 C2期),排除合并泌尿系疾病如术前排尿障碍、尿失禁、尿潴留等。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将入组患者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术后第 1天患者全麻完全清醒后夹闭尿管,有尿意时放尿,结合个体情况适当做排尿动作或腹壁肌的收缩与舒张锻炼。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的同时,用 TDP照射曲谷、关元、中极 3个穴位区,辐射处皮肤距离辐射板 30~40 cm,皮肤表面温度保持在 40℃左右,60 min/次,1次/d。有皮肤发红现象时立即停止照射。观察两组患者尿管平均留置时间、近期和远期排尿障碍等级、排尿功能恢复情况。

1.2.2 结果判定标准 排尿障碍分级:Ⅰ级:功能正常,无排尿障碍;Ⅱ级:轻度排尿障碍,尿频,膀胱残余尿 <50 ml;Ⅲ级:中度排尿障碍,膀胱残余尿 >50 ml,但极少情况下需导尿治疗;Ⅳ级:重度排尿障碍,因尿潴留需行留置导尿治疗。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判定标准[3]:近期排尿障碍:术后 1周不能拔除导尿管及自行排尿;远期排尿障碍:术后 6周不能自行排尿。拔管后排尿情况判定标准:顺利:尿管拔出后能一次性排尽尿液;辅助:尿管拔出后不能一次性排尽尿液,需采取按摩、热敷等辅助方法方能排尽尿液;导尿:采取按摩、热敷等辅助方法仍不能自行排尿,需导尿。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 t检验。以 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尿管平均留置时间 对照组、观察组尿管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10.6±2.1)、(7.0±1.9)d,两组比较 t=3.57、P<0.05。

2.2 排尿功能等级 对照组、观察组术后 1周排尿功能为Ⅰ 、Ⅱ、Ⅲ、Ⅳ级分别有 12、5、6、2例和 23、0、1、1例,两组比较 P<0.05;术后 6周排尿功能为Ⅰ、Ⅱ、Ⅲ、Ⅳ级分别有 23、2、0、0例和 24、1、0、0例,两组比较 P>0.05。

2.3 排尿功能障碍 对照组术后近期(术后 1周)排尿功能障碍、远期(术后 6周)排尿功能障碍分别有 13、2例,观察组分别为 4、1例,两组患者近期排尿功能障碍比较 P<0.01,远期排尿功能障碍比较 P>0.05。

2.4 拔尿管后排尿情况 对照组拔尿管后排尿顺利、辅助、再次导尿分别有 12、11、2例,观察组分别有 23、1、1例 ,两组比较 P<0.01。

3 讨论

PANP直肠癌手术导致膀胱功能性障碍主要是由于手术创伤导致膀胱黏膜充血及膀胱周围水肿、炎症等引起。邓春雷等[4]发现,临床治疗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常用穴位有膀胱俞、曲骨、关元、中极等,刺激这些穴位可引起平静状态的膀胱收缩,使处于节律性收缩状态的膀胱收缩加强。本研究利用 TDP产生的特定电磁波谱作用于经络脏腑,根据病所的经络循行部位选穴,选取下腹部位于膀胱区的曲谷、关元、中极 3个周围血管丰富的穴位区进行照射,通过 TDP不断刺激穴位,增强逼尿肌收缩、升高膀胱内压、增加排尿频率从而达到治疗膀胱功能障碍的目的。另外治疗仪产生的特定波谱作用于皮肤后,由于穴位周围血管丰富使电磁波更易吸收,被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引起皮温升高,刺激皮肤内热感受器,通过丘脑反射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循环加强,促使渗出液吸收,利于炎肿消退。

较长时间留置尿管除了易导致尿路感染外还可使患者住院天数延长、经济负担增加,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本研究中TDP对手术创伤导致的暂时性膀胱功能障碍疗效较好,而对远期排尿功能障碍效果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手术直接损伤了支配膀胱的神经,如骶前神经(腹下神经)、盆神经等,从而导致长期的排尿障碍短时间内较难恢复。对这类患者我们除了要随时观察排尿情况外,还应教会他们坚持做提肛、盆底肌肉及腹壁肌肉的舒缩锻炼,使支配膀胱的神经得到一定的恢复。在排尿方式上,观察组患者拔除尿管后大多能自行排尿,不需辅助措施,只有 1例患者再次导尿,分析原因与该患者术后出现吻合瘘、尿管留置时间延长有关。这也提示我们,对出现吻合瘘等并发症的患者应延长尿管留置时间,避免再次导尿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的痛苦。本研究证明,对PANP患者行 TDP穴位照射配合早期膀胱收缩和反射功能锻炼,男性患者术后第7天、女性患者术后第 4天拔管是可行的,优于传统方法,适合在临床推广。

[1]顾晋,李学松.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手术对男性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1,4(2):126-127.

[2]刘荫华,张寰,高嵩,等.盆腔自主神经保留对直肠前切除术后排尿及性功能影响的观察[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18(4):222-224.

[3]刘琴远,胡阶林,俞冠东,等.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植物神经对男性性功能和排尿的影响[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46(4):72-74.

[4]邓春雷.调整膀胱机能的穴位特异性及其实质的探讨[J].上海针灸杂志,1987(3):17-19.

猜你喜欢
排尿功能尿管盆腔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广泛子宫切除对排尿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35例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排尿功能训练的护理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治排尿功能障碍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