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继平,蒋潮涌,程 琼,王科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264医院,太原 030001)
患者男,58岁。于 2006年 11月 16日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左额颞开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左颞叶星形细胞瘤Ⅲ级”,免疫组化示:神经纤维细丝蛋白(GFAF)(+),人白细胞共同抗原(-),CD 20(-)。术后一般情况恢复尚可,左下肢肌肉萎缩及失语逐渐恢复。后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给予卡莫司汀单药全身静脉化疗 3个疗程(125mg,1次/d,第 1~3天,1个月重复,末次用药时间为2007年 3月 22日),期间给予全脑照射 30 d,累计总剂量6 000 cGy,期间多次复查头颅 MRI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于 2007年 4月 17日出现左腮腺区肿胀,拟于我院行第 4疗程卡莫司汀全身化疗,用药前检查提示“左腮腺区多发淋巴结肿大,双肺、肝、骨多发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侧为著)”,当时考虑脑瘤颅外转移极少见,不除外颅外原发肿瘤可能,于 2007年 4月 25日给予肝穿,由于组织分化差、取材少,病理性质不易确定,建议行免疫组化。给予多次胸膜腔穿刺术(双侧),放出大量浓血性恶性胸水,胸水常规示:“大量红细胞,少数间皮细胞,有几个上皮细胞轻度核异形,另有少数分叶核白细胞”,多次给予胸膜腔灌注白介素-2、力尔凡等,2007年 5月 1日给予力比泰 850mg第 1天、卡铂 0.4 g第 1天全身静脉化疗,化疗后恶性胸水增长较前减慢,5月 10日肝穿免疫组化结果回报示“GFAP(+),免疫标记符合转移性胶质瘤”,5月 15日复查头颅 MRI示“颅内转移、颅骨转移”,于 2007年 6月 1日因呼吸衰竭临床死亡。
讨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脑瘤转移以颅内转移为主,颅外转移较少见,常常忽视颅外转移可能。主要原因是机体的循环系统内具有较强的排斥游离脑瘤细胞的能力,同时颅内又缺乏赖以转移的淋巴管道;另外颅内肿瘤大多数要求较高的生长环境与条件,转移至颅外后常因不能适应环境而需要较长时间的潜伏期才能发病,但这些妨碍颅外转移的条件可随着治疗的不断进步而消失。首先颅内肿瘤经手术摘除及综合治疗后,患者的生命得到延长;另外手术中接触硬脑膜、头皮及颅外软组织机会大为增加,有时瘤细胞甚至直接进入开放的淋巴管与血管腔内,使术后肿瘤在硬脑膜与颅外组织上复发的机会增多,而这些组织中的淋巴道为肿瘤的更远处转移提供了途径。文献报道过的颅外转移大多发生于手术后,甚至有人认为手术是脑瘤颅外转移的必要条件;但也有自发的转移,特别是部分肿瘤具有较大的浸润性,能穿越硬脑膜而侵入颅外组织时。
目前,胶质瘤治疗按效果分依次为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三种方法的综合治疗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不能治愈。外科手术是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化疗对胶质瘤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但其对进一步杀灭残留肿瘤细胞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脑胶质瘤化疗的方案很多,但真正成熟的方案为数不多,新药替莫唑胺的临床应用显示其对胶质瘤更为有效。近年来,免疫治疗、抗血管形成及基因治疗等新疗法也已开始从实验研究向临床应用过渡。由于胶质瘤具有浸润生长特性,任何单一的手段都难以达到真正的治愈,因此,提高脑胶质瘤治疗效果寄希望于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