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向荣,刘 华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柳州 545001)
变应性喉炎是以顽固性干咳和咽喉异常感为典型症状的慢性变应性疾病,多表现复杂证候,反复发病,缠绵难愈。2008年以来,我们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用药治疗变应性喉炎 3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患者 63例,均符合 2000年日本喉变态反应研究会提出的变应性喉炎诊断标准。男 29例、女 34例,年龄 14~58岁、平均 38岁,病程 1个月 ~2 a。临床表现主要为顽固性干咳和咽喉异常感;干咳通常持续 3周以上,夜间尤甚;咽喉异常感常表现为瘙痒感、虫爬感、异物感、干燥感或堵塞感等;无发热、呼吸困难和喘鸣;喉部间接喉镜或喉内窥镜检查可见杓状软骨、杓间区、会厌、室带等喉部黏膜苍白水肿。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 30例。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5mg加人生理盐水 20m l,超声雾化吸入,每日 1次,6 d为一疗程;抗组胺:氯雷他啶片 10mg,口服,每日 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 g/包),每次 1包,每日 3次。疗程均为 1个月。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声嘶、喉痛消失,检查声带颜色正常,闭合正常,发音正常。有效:声嘶减轻,喉痛基本消失,检查声带充血明显减轻,闭合基本正常。无效:症状和喉部检查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总有效为显效+有效。
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 21例、有效 7例、无效 4例,总有效率 87.51%,对照组分别为 16、5、9例,总有效率 7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讨论:变应性喉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由Ⅰ型变态反应引发的免疫介导疾病,临床上治疗原则与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基本相同,包括避免接触致敏的变应原、药物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疗法)以控制临床症状及预防复发。而中医认为本病属“喉痹”范畴,证属肺气不足、邪气外束型,治疗上强调标本兼治。
玉屏风颗粒具有益气固表之功,其方剂源自于朱丹溪《丹溪心法》,主要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是中医的经典方。临床用于卫气虚弱,不能固表,腠理空流,营阳不守,津液外泄。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不仅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还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可补气、扶正、提高免疫力及机体的抗病能力。黄芪、防风、白术具有一定的抗变应反应、提高免疫力之功,可以抑制 IgE的产生,提高IgA的含量,抑制肥大细胞释放活性物质。研究证明玉屏风散对 Th2介导的上气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有治疗作用,该方剂能提高Thl/Th2比值和抑制Th2细胞的过度表达,即在临床上可以预防过敏状态发作的免疫调理作用;同时可纠正过敏状态时Th2的免疫紊乱,抑制机体过敏反应,恢复正常免疫应答。本研究在抗组胺药物和局部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基础上加玉屏风颗粒口服,疗效好,有效率 87.51%,与仅应用抗组胺药物和局部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组相比疗效明显升高,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