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路,蔚 芃,夏先学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四川南充 637000)
锁骨骨折是骨科常见创伤,因手法复位效果欠佳,容易发生再移位,不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故常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但常规手术存在影响美观,骨折不愈合机会增大等缺点[1]。MIPPO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内固定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它较好的解决了传统手术的一些常见缺点。我科自 2007年 1月至 2009年 9月应 MIPPO技术经皮微创置入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24例,经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本组锁骨骨折 24例,其中男 14例,女 10例,右侧 11例,左侧 13例,均为闭合骨折,平均年龄为 33岁(14-50岁)。按 AO分型 A型 9例,B型 10例,C型 5例。使用锁定重建钢板 9例,普通重建钢板 15例。所有患者均尽早进行手术,平均为伤后 1.5天。
1.2 治疗方法:术前根据 X片设计好需使用钢板长度并按锁骨解剖形态进行塑形,并与患者健侧锁骨表面反复比较,以尽量使钢板塑形准确。采用颈丛加臂丛麻醉,仰卧位,患肩垫高。常规消毒铺巾,术中 C臂 X光机透视下手法及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骨折对位对线满意后,维持锁骨位置,必要时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在骨折近端距骨折线约 3cm-4 cm处切开 2cm手术切口直至骨膜外(见图 1),用骨膜剥离器在骨膜与深筋膜之间做一隧道,将已塑形好的钢板自该隧道插入,C臂 X光机下反复确认锁骨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钢板安放位置准确后经皮将螺钉置入固定。C臂 X光机下再次确认锁骨骨折复位固定良好,关闭切口,术毕。术后无需外固定,术后 1天即按康复计划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图1 术中微创切口
术后随访 3-12月,平均 8月行 X线检查及关节功能检查。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 8周,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内固定松脱及感染,肩关节活动度良好,见图 2。ASES(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评分[2]:优 13例 、良 9例、差 2例,优良率 92%。
图2 锁骨骨折术前(左图)、术后(右图)X线片
锁骨骨折治疗方法众多,各有优缺点[1]。开放手术治疗带来的主要并发症为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不愈合等。长期以来,AO内固定原则(开放复位 +解剖复位 +坚强内固定)是骨科内固定手术的金标准,但其仍有不可避免的缺点[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了生物学固定(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的新概念,强调骨折治疗要重视骨生物学特性,不破坏骨生长发育的正常生理环境[4]。
MIPPO技术是在 AO治疗原则的不断反思而逐步发展的,其核心是术中对骨及局部软组织血运的保护,固定可靠而无加压,其方法属生物学范围[5];其核心内容:①远离骨折端进行复位,利用牵引复位及间接复位技术,减少对骨折端及周围生物学环境的进一步破坏。②利用桥接固定原理和“内支架”原理(LCP、LISS等),做到内固定既远离骨折端又可靠。③骨折块的血运更为重要,不强求碎性骨折块的解剖复位。MIPPO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较丰富的骨痂,这是由于手术过程对骨折部软组织损伤较小,骨折块血运相对较好,而大多数供应骨痂的血管源自周围软组织[6],是骨修复的标志。
MIPPO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骨折内固定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地应用。我们采取此技术治疗锁骨骨折患者后有以下体会:①术中复位骨折时必须轻柔,尽量减少软组织和骨膜的损伤。不追求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尽量不直接暴露骨折部位,采用间接复位,经皮微创置入钢板,术中需要使用C型臂 X线机监视骨折端复位状况;②建议使用桥接技术及长钢板少螺钉技术。螺钉不要填满钢板的每一个孔,因为这样会削弱骨的抗弯和抗扭曲强度,使钢板应力过于集中,增加应力遮挡;③虽然锁定螺钉只需通过单侧骨皮质,也可以得到坚强的固定,但是我们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只穿透单层骨皮质不能很好地控制骨折的旋转,即存在旋转不稳,增加了螺钉钢板松动的概率。故建议虽然使用锁定螺钉,但还是需要穿过双层骨皮质,术中需多角度行 X线透视,以保证钢板放置在正确的位置,确认锁定螺钉穿过了双层的皮质[7]。④此技术有主要适用于中段及内外段靠近中段骨折,对于间接复位不能纠正骨折旋转、短缩移位者需于术中改行切开复位。
MIPPO技术治疗锁骨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软组织损伤少,骨痂生长迅速,稳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好的特点,是锁骨骨折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如掌握好适应证,就既可体现钢板固定的优势,又尽量减少开放固定的并发症,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但 MIPPO技术治疗锁骨骨折亦存在一些需注意的问题。如手术需增加 X线照射,应做好患者及医护人员的防护,MIPPO技术联合 LCP使用效果更好,但 LCP价格较贵,随着 LCP等产品的国产化,此状况正逐渐改善。
[1] 戴加平,贾少华,李 凯.锁骨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失误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40-41
[2] Richards RR,An K-N,Bigliani LU,et al.A standardized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shoulder function[J].Bone Joint Surg(Am),1994,3:347-352
[3] Thomas PR,william MM.骨折治疗的 AO原则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58-65
[4] Wenda K,RunkelM,Degreif J,et al.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fixationin femoral shaft fractures[J].Injury,1997,28(Suppl):13-19
[5] Chung ST,Kim HS,Cha SD,et al.Treatment of Distal Tibia Fracture using MIPPO Technique with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ntraarticular Fracture and Extraarticular Fracture[J].Korean FootAnkle Soc,2009,13(2):162-168
[6] Fang Ji,Dake Tong,Hao Tang,et al.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technique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 of humeral shaft distal fractures through a lateral approach[J].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2009,33(2):543-547
[7] KashiiM,Inui H,Yamamoto K.Surgical treatment of distal clavicle fractures using the clavicular hook plate[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6,(447):15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