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利
( 山西省中小企业培训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02)
体育教师应该针对中专学生自身的特点,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提高发现知识的观察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施能力。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讲究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
1.实景模拟法。实景模拟法是教师在教学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借鉴戏剧表现手法,通过模拟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景氛围,从而提高体育学习兴趣的新型的教学方法。
实景模拟在体育教学中有如下的作用:通过模拟体育环境中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通过模拟体育比赛中可能出现的犯规情况,让学生做评判;模拟体验情景,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可在课程中模拟NBA的某场比赛,同学们分别扮演心中的偶像球星,这样在篮球教学中平添了情趣;模拟精神情境,将会诱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青春期属于偶像崇拜的时期,可以适当通过模拟体育明星的成长经历或比赛经历来激发他们的体育热情。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实景模拟应以完成教学目的为根本,不仅仅停留在如何模拟一个好的情景上,更要考虑学生能否学到和掌握本课堂所学的知识点和技术动作要领,不然就失去了体育课程本身的意义。同时,模拟的情景要合理,要符合现实和社会特点,否则会事与愿违。教师在模拟教学中应该注意:一要模拟恰当,如模拟运动会,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设置项目,不能盲目照搬实际的运动会,这样反而增大难度,让学生产生挫败感;二要有趣味性,只有调动了学生兴趣的课程才会成功;三要建立规则,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教学容易产生兴趣的原因是其娱乐性,但往往会忽视其中蕴含的规则和方法。在模拟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体育的运动规则和正确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在模拟过程中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有规则、有方法的体育会为参与者带来更少的伤害、更多的效果、更公平的环境。
2.共享互动法。中专体育教学的本质是教师通过传递各种信息刺激学生发生反应,再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能否形成互动反馈。教师的“教”是信息共享的过程,学生的“学”是信息输入的过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互动引导学生自觉、积极的锻炼,使学生共享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从而建立良好身心素质。
共享互动常用的几种教学手段有:小组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拿出小组意见,由每组选出的学生代表出来讲解问题的解决途径并示范动作要领,鼓励本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及示范,然后进行小组间的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示范。教师可以发现学习过程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并确定各教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改进教学,加强对教学的控制。进程观测。 教师可以观测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力集中过程,练习时的纪律协调性,体力状况,动作完成情况,身体表现及面部表情等。上述内容可以反映出学生对运动负荷强度的适应情况和教学方法的可行性情况,在排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较为普遍的问题,采取控制和调整。进行征询。体育教师要向学生了解教学情况,征询意见,实现反馈信息的方法。询问的内容包括课程运动前后的精神状况,身体反应,运动前后的心情,不良感觉,睡眠、食欲、排汗量、呼吸及伤病情况等。
3.多媒体综合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将具有广阔的前景,将其体育课程作为融传授知识、培养技能、锻炼身体为一体的学科更是大有用武之地,不论是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还是体育技术课的教学。在多媒体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是投影仪,连接电脑后,可以通过课件做教学演示和操作,在体育教学中许多动作的分解可以通过课件直观形象地为学生进行教学。教学课件在制作时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文字简明扼要、字体大而清晰、背景不宜过于鲜艳。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课件过于花哨,反而喧宾夺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摸索经验,尤其在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一定要得当,毕竟体育是以实践性、操作性为主的科目。
在多媒体教学中适当引入影视资料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容易接受比较直接的教育,还需要激励和榜样的引导,影视是比较直观有效的教学措施。可以在课余时间或仅适合做室内教学的时候,播放一些影视资料,包括体育科教片、教学片、纪录片,也可以播放体育题材的故事片。适当的引入多媒体教学会对中专的体育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4.心理素质培养法。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的体育竞赛来培养学生的 社会责任,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在体育竞赛中,要想取得好成绩,首先,要有良好的纪律性,服从安排,听从指挥;其次,相互之间必须建立起平等坦诚协调一致的人际关系;第三,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宽容别人所犯的错误;第四,在竞赛中要兢兢业业,不论比赛结果如何,都要从一而终。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无疑会促使社会责任力的形成。另外,它可以酿造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对竞争的热忱与自信心,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潜力,驱除懒散,焕发热情,遵守规则,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追逐成就,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专体育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其目的是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做到自觉、有恒、有趣。
首先,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自觉,持之以恒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师与生、生与生之间互信协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对学生个性培养的同时,通过培养、促进其学习质量的提高,又通过教与学的整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自觉有恒思想。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只有培养了这种意识,让他们体会到体育为他们的身体强健、身心健康、生活情趣等方面会带来积极的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走出体育是副课、体育是陪衬、体育是娱乐的误区。在培养学生体育自觉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体育要持之以恒的理念,让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只有坚持才会真正有效,只有坚持才会成为精彩,只有坚持才能达到强健体魄、健全身心的作用。
其次,有恒才能获得体育之功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有恒意识: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观察分析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潜在优势和特点,给学生创造一个有恒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个性得到自由的发挥,并允许学生在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让学生感到自我价值的体现与发展。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重视学生情感意识。体育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是重要的评价内容之一,积极的情感态度能促使人奋发,调整人的内在动力系统,促进人的有恒动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体育锻炼要有恒,让学生感到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会终身受益;教师要把有恒的精神渗透到整个学校体育中,课间操、课外活动、竞赛活动等应是教学的延伸与验证,这样,学生的自主与有恒意识和行为习惯、团队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才能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得到发展。
第三,真正让学生体会运动之趣。体育是一门艺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专学生,一般来说对体育还是很有兴趣的。但他们的这种兴趣更多建立在体育课可以玩儿,体育课像游戏的基础之上。因此作为引导着的教师一方面要运用学生的这些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体育的娱乐性和游戏性,在课程中把体育的正确方法、规范的动作、严格的规则贯穿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是科学、是艺术;通过系统到位的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要使学生产生对体育的真正的兴趣,把体育的锻炼强身、磨砺身心、健全人格、增进交往、亲近自然、和谐情感等方方面面融入到他们今后的人生当中,培养他们更加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这才是体育的魅力。
总之,创新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的目的。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培养他们对体育的自觉有恒意识,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
参考文献:
[1]李秀使.体育中的创新教育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5,(9).
[2]王健.体育专业课程的发展及改革[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黄春慧.营造创新情境,唤起学生创新热情[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
[4]苏军.对情景教学的几点思考[J].体育教学, 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