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月 萍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远程教育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使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中国生态道德建设的实质与立足点,就是人们应当运用科学的理性的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文明水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协调发展。”[1]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出现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与人们生态道德素质相对较低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新领域,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对于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和引导人们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提高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并养成相应的道德习惯。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
笔者认为,生态道德教育是把抽象的道德说教与客观的自然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围绕自然生态发展的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辩证统一起来,用正确的价值观理性地看待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环境保护与自然界生态平衡关系的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道德素质培育和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等方面。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使生态道德观念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实践,并且使他们将来能够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包含了生态知识的传递和生态伦理的建立,它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对自然、环境、生态,追求一种和谐相处的认同或认知的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应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三个要素展开。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教育起步较晚,生态问题从道德的角度提出只是近几年的事,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尚未形成气候。虽然,近几年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状仍不容乐观。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单位和个人侧重于追求经济政绩,忽略生态效益。一些地区、部门和个人,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和整体利益,掠夺性地使用和浪费自然资源,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整个社会不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各用人单位往往只重视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忽视人才的其他方面素质。这样,既增加了学校素质教育的难度,也影响了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进程。
目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氛围不浓,表现为领导不重视、体制不健全、配套机构缺位。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未渗透到教育理念中。高校的传统德育教育只侧重如何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把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最高准则,而没有从生态道德的角度解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大学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使谈到生态道德教育,一般也仅停留在环境教育层面。所涉及的内容流于形式,缺乏全面性,没有进行深入剖析。
目前,高等教育存在只推崇专业教育,忽视生态道德教育的现象;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在与此相关的技术层面上,以为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缺乏对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人文关怀,也没有将生态教育列入必修课程。据调查,目前全国高校在非生物、非生态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选修课的仅占总数的10%左右,接受此方面教育的学生只有很小的比例。[3]
生态道德教育资源缺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生态道德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我国,教育师资的严重缺乏是制约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现有的教师缺乏生态道德教育的系统培训,生态教学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框架内;另一方面,由于受本身知识结构和道德素养的限制,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2)缺乏生态道德教育的规范教材。现有的教材,往往只注重知识性和理论性,在趣味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方面显得不够。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并使决策层、教师、学生形成共识。应该在包括生态环境意识、生态环境道德、环境审美、环境法治观在内的生态教育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使他们具备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资源与生态环境意识,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态道德规范,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高校各级部门都要重视生态道德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将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专门研究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并制订相应的切实可行的保障制度,构建生态道德教育机制,以保证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机制应包括认知机制、培训机制、评价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监督机制等。
应该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高校德育课程体系中,并作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程。生态道德教育应该在学校的主渠道课堂中进行,充分利用德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改变过去忽视生态道德教育的状况。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所有人均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过上健康生活的权利,并均应担当保护子孙后代延续、生存发展的责任;人类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有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的义务。由此,让学生真正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1.以绿色教育理念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可利用现有的师资和课程资源优势,开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技术”、“环境工程”、“生态环境污染与治理”、“生物多样性”、“城市生态学”等课程,并进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生态伦理学等方面的教育。
2.以生态道德教育理念改造专业课程 应该在专业课程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如:在建筑专业中引入绿色施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技术;在国际贸易专业中引入绿色商品出口、动物保护、纺织品与环保等可持续发展内容;在服装专业中引入新材料、再生资源利用等内容;在饭店管理专业中引入绿色食品等内容;在市场营销专业中引入绿色消费等;在化学、生物、法商、地理等专业的某些课程中,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根据专业的不同,科学、合理并有针对性地增加有关环保知识与技术的篇章。
生态道德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教师和学校各级管理人员,他们的生态环境知识和生态道德教育能力直接影响到生态道德教育的质量。如化学实验中心的教师回收和处理实验废液,既保护了环境又可以言传身教地提高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由于我国的专职教师大多没有经过生态知识教育的系统培训,目前我国高校生态教育的师资无法满足生态道德教育的需要。所以,高校应开辟生态道德教育师资培训渠道,为教师提供必要的进修和学习机会,并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也可组织教师参加研讨班、学术研讨会,鼓励教师访学、出国进修等。另外,还要大力开发生态道德教育校本教材。
高校德育工作者也应重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育人作用,充分重视 “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在生态德育中的应用,构建生态道德教育网络体系,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应建立生态道德教育基地,通过图片展示、读书会、征文研讨、专题讲座、放映专题实况记录片、志愿者活动、社团组织等形式开展生态道德宣传教育与环保实践活动。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将保护环境的理念付诸于行动,养成符合环境伦理的行为习惯。
高校要注重校园的绿色环境和绿色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较好的接受绿色教育的氛围,使学生有良性的体验。如校园中的文化宣传走廊、校园网、电影、广播、校报、校刊、黑板报、办公室、教室、公寓社区等,可以广泛地宣传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增强大学生保护绿色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另外,高校还应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野外考察,鼓励他们参与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爱鸟周等校内外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让他们感受自然、体会自然和了解自然。
高校要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如:倡导大学生创建绿色文明寝室;将生活垃圾和废旧物品归类回收;在食堂就餐时,不浪费粮食;在洗澡与洗衣时,节约用水等,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校园倡导绿色消费、理性消费、生态消费,让大学生树立“适度消费光荣,浪费资源可耻”的观念,主动购买对环境友好、对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引导大学生进行消费观念革命,以绿色生态为时尚,实践生态道德的新境界。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正值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日趋稳定、成熟的重要时期,及时对他们进行生态环境道德思想的教育和灌输,培养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其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使他们成为整个社会生态道德教育的推动者、实践者和宣传者,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好的社会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寿明.生态道德建设浅议[J].求实,2005,(14).
[2] 刘振亚.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7,(2).
[3] 谢冬娣,岳 君.科学构建高校生态教育新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