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超越
——论邓小平的文化创新思想

2010-04-11 11:34杨青山
河南社会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思想建设文化

杨青山

(新乡学院 社会科学部,河南 新乡 453000)

继承和超越
——论邓小平的文化创新思想

杨青山

(新乡学院 社会科学部,河南 新乡 453000)

邓小平从历史和时代的要求出发,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贡献。邓小平的文化思想为我们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实质——创新:文化发展的源泉在于创新,文化功能的实现在于创新,发展先进文化在于创新。

继承和超越;邓小平;文化创新思想

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文化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状况和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邓小平从历史和时代的要求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文化发展的源泉在于创新

每一个时代的文化都是在总结、继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确立发展起来的,同时又为文化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为其保留合理内核,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特性。现阶段,我们所倡导和发展的先进文化,其文化是渊源于毛泽东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从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到新时期的先进文化,邓小平可谓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他继承并丰富了毛泽东文化思想,又对毛泽东文化思想进行了积极的发展和创新。

(一)邓小平对文化内涵的创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文化思想,体现出其文化思想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文化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状况和文明程度,又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十分丰富,他们把文化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的产物,揭示了文化的实质。他们所讲的文化是人在改造自然的劳动对象化中产生的,是以人化为基础,以人的本质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为实质的,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列宁在使用文化概念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他的广义文化概念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他的狭义文化概念指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文化事业。他对文化内容的理解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认识是一致的,都是指人类生产和实践的产物。毛泽东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中看文化,给文化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提出了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目标。

邓小平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文化的内涵、特点,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邓小平文化思想从大的方面来说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一部分,其理论架构与毛泽东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相通的,同时又有很强的独创性和时代性。

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邓小平文化理论又称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它与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一致的。1979年10月邓小平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强调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对精神文明的内涵做了概括,他认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心就是文化教育的建设,就是文化教育的宣传。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化宣传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1]。1986年在邓小平领导下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划分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前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后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这两部分相互作用、相互统一,构成邓小平文化理论的生命力整体。

(二)邓小平对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创新

邓小平文化思想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继承、发展和丰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文化思想,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中的文化思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1.尊重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强调“两个文明并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当前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依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根据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要求,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以物质文明建设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建设是邓小平创新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明确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强调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总之,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切入点是一切为了发展生产力,核心是把物质文明建设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

2.重视科教发展和人才培养,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指出:“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1]在他看来,科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1]。“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2]。实践证明,在邓小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文化事业飞速发展,教育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邓小平关于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的文化思想,为中国在21世纪追赶发达国家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提高国民素质,培育“四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文化最主要的功能是“化人”,即影响、塑造人。文化建设的核心最重要的是落实到人的发展上来,表现在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上来。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就是教育人的问题。因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要求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精神文明建设更是要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2]。可见,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人和人的文化素质,归根结底是要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达到人的自由发展的充分标志是“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3]。为此,邓小平提出“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彻到底,贯彻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1]。邓小平提出的培养“四有”新人等思想,创新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学习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博采世界先进文化,为我所用。以多元思维应对多元世界是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一个基本特征。在邓小平看来,我们之所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为了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可以说,实行开放政策本身,就是学习西方文明成果的一大创新成果。邓小平指出:“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2]即不管姓“资”还是姓“社”,只要是对中国有益的文化,都可以学习、借鉴。在这里,以多元思维应对多元世界的文化建设思想,体现了邓小平博大的包容胸怀,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二、文化功能的实现在于创新

要发挥文化的功能,必须改革文化体制,邓小平从社会主义“不变质”的战略高度强调了文化体制创新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文化体制。

(一)加强文化管理,繁荣文化事业

文化管理从实质上说,是一种塑造,包括对文化创造主体的塑造、文化创造客体的塑造以及对社会关系的塑造;文化管理又是一种整合,即通过对文化创造的推动和促进,通过决策、规范、协调、统合,使各种力量朝共同目标协同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同时,文化管理方面更是一种创新,它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发现和发展、弘扬和推进。对于文化管理,邓小平历来非常重视,邓小平强调应当根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大力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通过体制改革,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深化科技体制创新

在邓小平看来,要提高中国的科技水平,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必须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根据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构建科技和经济相结合的新体制。中国的科技体制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一起产生,“文化大革命”中,也是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一起遭到严重破坏的。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当时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一切听命于上级行政机关,没有自主权;脱离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科研与生产分离;研究体制不合理,严重影响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发挥等。在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不久,就把科技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放在了各项工作中的十分重要的位置。他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2]强调应当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尊重科技发展规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科技体制进行有步骤的改革。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一开始就决定在国家科委和研究机构,配备科技领导干部,制定科技规划,使科技部门先运转起来。1978年3月针对科技体制弊端,他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科学研究机构要建立技术责任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1]由此拉开了中国科技体制创新的序幕。

(三)全面进行教育体制创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教育还相当落后。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整整落后了二十年”。面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面对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中国教育落后的现状和教育体制的弊端更加突出,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与现时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对此,邓小平明确提出:“真正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1]邓小平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进行了探索、创新。

三、以开放、创新的视野发展先进文化

邓小平的文化思想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构选择了综合创新的发展道路。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不竭源泉。对于文化建设来说,创新是文化永葆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从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来看,自我封闭、缺乏创新、固守僵化的文化,必然走向没落和衰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才能保持其先进性、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呢?在邓小平看来,文化发展必须立足现实,融合古今中外各种优秀文化成果而进行理论创新和升华,走综合创新之路。

(一)建设先进文化,必须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进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创新

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它的历史根源和民族品格。要建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必须研究、挖掘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邓小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切进步的和优秀的东西,都应当借鉴和学习,先进文化的建设既不能超越历史,也不能割断历史,而要以历史文化传统为基础,从自己的传统文化中生长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精神原点。邓小平在论及文化的时代与传统的关系时,特别强调“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他指出:“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的一切好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1]不仅艺术形式,而且各种思想理论、文化形式都要“根据我国历史新时期的特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1]。邓小平这一系列科学对待传统文化的思想告诉我们,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一定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珍惜、保护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自觉吸取历史传统中的精神养料,用以丰富当代先进文化的内涵。同时,在弘扬传统文化时,决不能颂古非今,搞复古主义,而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进行扬弃,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在科学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

(二)建设先进文化,必须坚持文化开放,对所有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进行借鉴与熔铸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民族文化的进步,都离不开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因此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我们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出发点。要把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作为社会主义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的重要途径。为此,他把实行对外开放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强调“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1]。在先进文化的建构过程中,我们应当有宽广的胸襟和博大的气度,面向世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博采众长,充实和丰富先进文化的内涵。在谈到如何借鉴和吸取外来文化的问题时,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有分析、鉴别、选择的能力,“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决不能一窝蜂地盲目推崇”[1]。因此,在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学会冷静思考、审慎选择、批判地吸取,保证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总之,文化是对话,是交流思想和经验,是对其他价值观念的鉴赏,不向世界开放,不经常与其他文化联系,就不可能有积极的或产生好结果的认同感。

(三)建设先进文化要根据时代要求和实践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先进文化应该是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现代气质和开放的特征的文化。这就决定了文化建设要回应时代挑战,解决时代难题和促进时代发展,不断进行创新。邓小平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创新因素的培养,把创新精神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是在合乎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对于历史的继承和为了未来的开拓。创新离不开继承和借鉴,离开了继承和借鉴,创新就失去了前提。因此,在建构中国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必须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吸取营养,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看到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建设要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是彼时彼地的创造,绝不能简单地照搬和移植,必须结合实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认真做到在分析中选择,在选择中继承或借鉴,在继承、借鉴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吕学文

(E-mail:dalishi_sohu@sohu.com)

A8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905X(2010)04-0175-03

2010-05-10

杨青山(1963— ),男,河南原阳人,新乡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思想建设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思想与“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