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生成机理研究进展及展望

2010-04-11 11:34李景海
河南社会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区位经济研究

李景海

(南方医科大学 经济系,广东 广州 510520)

产业集聚生成机理研究进展及展望

李景海

(南方医科大学 经济系,广东 广州 510520)

学者对于产业集聚生成提出了多种解释。产业集聚生成机理研究可归纳为三个视角: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马歇尔外部性理论。通过综合国内外对产业集聚生成机理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产业集聚;生成机理;区位;新经济地理学;外部性

一、引言

产业集聚的理论来源主要是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和马歇尔(1890)外部性,它们揭示引起生产集中和要素集聚的自我强化过程。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历程有两条主线贯穿始终:一是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影响产业集聚的分工和贸易理论的发展。古典时期的产业集聚理论确立了以成本为核心、以空间距离为维度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区域经济发展现象,关注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对集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新古典时期产业集聚理论引入了企业分工与专业化以及贸易与产业集聚的关系(产业关联的角度)。国际贸易理论从比较优势发展到竞争优势理论,产业集聚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区域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途径,而竞争优势又是区域分工与合作双赢的贸易基础①。

二、研究进展

(一)区位视角的产业集聚生成机理

企业和人口在地理空间集中,最直接的想法是这些地区能够满足企业和人口生存和发展的某些条件,具有先验性的优势。因此,以区位为分析对象,区位包含的各种条件就是产业集聚生成的起点。早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亚当·斯密已发现某些区位优势可以促进生产集中。亚当·斯密(1776)指出:“水运开拓了比陆运所开拓的广大得多的市场,所以从来各种产业的分工改良,自然而然地都开始于沿海沿河一带。”屠能(1826)《孤立国》描述了土地由于距离城市位置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价值和用途②,并且分析了集聚力和分散力的来源③。韦伯④(1909)从微观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分析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所有区位因素,无论是一般的还是特殊的,依照它们的作用影响进一步分为:(1)区域性地分布工业的;(2)在区域分布中“集聚”或“分散”工业的。韦伯(1909)形成了区位因素的理论,即运输成本⑤首先在运费最低的区位形成区位单元,然后,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因素作为一种“改变力”同运输成本基本网络竞争。韦伯(1909)的工业区位论是沿屠能理论向微观层次上发展,其全面继承了屠能农业区位论的基本理念,即个体决策者只在给定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做出选择,而整体的分布结构既取决于所有个体决策者的行为,又取决于外部绝对资源条件的差异。其中对于特定产业区位的形成,外部绝对资源条件具有重要作用。

到了20世纪4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以屠能和韦伯等人为代表的区位论学者主要是从供给角度来分析区位选择的,寻求的是企业成本最小化;而现实中企业在作区位选择时,往往追求的是销售量的最大化,亦即市场需求的最大化。这就引出了从需求和资源配置的角度研究区位选择模型。

廖什(1940)研究产业集聚与城市形成及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认为城市是非农业区位的点状集聚。廖什(1940)把生产区位和市场结合起来,认为企业选址应尽可能地接近市场,市场及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布局的原则,因此,廖什的理论被称为区位论的“最大市场学派”。Harris(1954)对美国各州市场潜力进行估测⑥,得出低市场准入是工业聚集区特点的结论。阿隆索(1964)提出了城市地租模型,在屠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厂商对城市土地的投标曲线,然后根据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原理,在土地市场均衡中创造出了包括农业、工商业和居住性用地在内的土地价值模式。

此外,经济学者从区域发展推动力的角度,结合产业发展也进行了研究。佩鲁(1955)提出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应当作一种“力”的网络,存在着“力场”和“增长极”,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缪尔达尔(1957)提出“累积循环因果理论”:厂商会选择在厂商数目较多的地方设厂,这样的选择进而又会吸引更多的厂商。布代维尔(Boudeville)(1966)提出推动性产业能够导致两种类型的增长效应:一是列昂惕夫乘数效应,它通过现有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发生;一是极化效应,当推动性产业的增加导致区域外的其他活动产生集中时,这种效应发生。艾萨德(1975)分析了导致工业和其他经济活动集中和分散(或扩散)的力,并把集聚力分为三种类型:规模经济、区位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它们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所有企业。它们是由于把各类经济活动配置在一起,从而使一个区位的总体规模(就业人口、工业产量、收入和财富)扩大而产生的经济。城市地区规模的扩大也会产生许多不经济,不经济是反聚集的力量。艾萨德创立区域科学,试图将空间和区域引入主流经济学,也引发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的蓬勃发展。

另外,学者也从区域文化、制度等方面研究产业集聚生成。Saxenian(1994)通过硅谷和128公路的文化和竞争的比较,将硅谷的活力归结为一系列产业组织结构、文化制度和竞争方式的优势。McCann、Arita&Gordon(2002)分析了由于制度差异所致跨国公司选址行为对产业集聚生成的影响。

国内学者从区位视角研究,产业集聚生成主要是区位的初始条件差异、历史因素以及突发偶然事件所形成的经济社会优势。区位因不同地区有较大的初始条件差异,影响着产业集聚生成。贾根良、张峰(2001)指出,一般来说,使位于某一特定地区的公司具有竞争优势的具体特征称为地方化能力,它大致取决于四方面的因素: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制度和该地区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2002)指出: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国际经验证明了基础设施建设在工业化初期与中期的先导作用。金祥荣、朱希伟(2002)从历史的视角分析专业化产业区的生成机制,指出产业特定性要素在特定地理空间的大规模集聚是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史东明(2003)指出,中小企业的集中是在有利的区位上形成集群,这些区位因素是: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当地的人力资源情况、历史文化传统和市场引力。胡建绩、陈海滨(2005)指出,研究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衍生的动力因素,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硬件因素,如丰富的资源禀赋、便捷的交通网络、完备的基础设施等;二是软件因素,如社会网络、知识学习、经验积累、市场结构、专业分工、历史文化、无形资源等。徐康宁、王剑(2006b)指出:要素禀赋的理论解释较少考虑地理空间的影响。此外,即使是全球化的今天,运输成本、区位、相邻关系、语言等地理变量依然是重要的分工基础。任志安、李梅(2004)指出:地域根植性是企业集群的重要性质。王(2005)⑦论证了一个缺乏资源禀赋、技术积累以及外部要素大量进入条件的地区,产业集聚生成的组织演化过程。

从区位视角研究产业集聚反映了环境对产业集聚生成的决定作用,它主要集中在地域特性层面如自然禀赋等问题上。在Fujita和Krugman的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聚研究进入主流经济续视野之前,尽管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如区位理论、城市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地理学领域等都对产业在空间集聚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基本是基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进行的。总之,空间经济发展赋予区位资源以丰富的研究内容,区位视角最能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重心转移。

(二)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产业集聚生成机理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聚研究比较重视数学模型,揭示地理空间的产业集聚由Fujita(1988)、Krugman(1991a,b)和Venables(1996)做出开创性研究,后来被广泛地扩展和应用。新经济地理学(NEG)作为解释经济地理的新框架,它主要利用的是带有垄断竞争⑧的一般均衡框架模型化集聚力和分散力的相互作用。以Krugman为首的经济学者在D-S模型的基础上从经济活动的内部机制来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强调产业“中心”的内生性和竞争均衡的思想,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需求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的。

规模递增收益和垄断竞争从生产技术角度提供了生产扩大的根源,必然要与市场联系,因此空间很重要。Helpman&Krugman(1985)建立了一个存在递增收益和垄断竞争的贸易模型,认为互相之间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的国家可以因为市场接近的不同而发展出不同的生产结构。Krugman&Venables(1990)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以及贸易成本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认为集聚程度会随着贸易成本的上升,先提高后下降,提高是因为集聚带来的规模收益会吸引更多的厂商,下降是因为核心地区投入品价格的上涨。Krugman&Thisse(1996)提出集聚形成是由于:(1)完全竞争下的外部性;(2)不完全竞争下的递增收益;(3)策略相互作用下的空间竞争。Wirl&Feichtinger(2006)指出尽管递增收益假定是有用的,但并不是决定性的,社会相互影响和互补性引起经济体长期结局的开始和多重均衡。Oyama(2009)利用带有二次调整成本的动态两地区模型,表明除了对称区域的刀锋案例以外,存在唯一的空间配置,只要摩擦程度⑨足够小,这样的空间配置是非常吸引人的和可实现的,且它是稳态模型潜力函数的唯一最大化者。

空间很重要是由于距离存在,它产生运输成本。Fujita、Krugman&Venables(1999)指出:当运输成本处于中间水平时,产业出现空间集聚,而太高和太低的贸易(或运输)成本产业活动很可能会均匀分布。Mori&Nishikimi(2002)指出运输密度经济是产业本地化集聚的主要来源。Fujita&Thisse(2003)利用一个包含Grossman、Helpman&Romer的内生增长模型和Krugman中心—外围模型的两地区模型,表明当运输成本足够低时,现代部门和创新部门将会集聚在同一地区,而在另外一个地区专业化生产传统产品。Head&Mayer(2004)认为基于了解每一地区的需求规模,企业做出选址决策是不充分的,因为企业还要考虑向邻近的区位出口产品。Jones&Kierzkowski(2005)提出:最终产品必须提供给消费者及各国消费者限定在一国国界范围内,因此当服务联系成本(如运输、交流和金融投入以及其他协调活动等)具有重要的规模经济时,会导致经济活动分散。Harrigan&Venables(2006)认为距离成本的一个要素是运输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耗费的时间,它导致不确定性,并通过相关模型发现了为了避免部件供应商分散生产延误和传递时间不确定性,确保传递时间也成为引起产业集聚的新机制。Markusen&Venables(2007)重新考虑古典贸易问题,将要素比率模型一般化到多国、多种产品和特定国家贸易成本的背景下,分析一国参与世界经济的方式,表明一国的生产专业化、贸易和福利由它的相对资源禀赋和它的贸易成本的相互作用决定。Zeng(2008)指出很小运输成本提供更高效用,完全集聚格局有可能是稳定的;此外,完全集聚格局不可能出现,除非来自政策制定者的外生力量作用。

生产扩大需要要素迁移和要素集中。Krugman(1991a)在考虑收益递增、垄断竞争和贸易成本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通过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来探讨集聚生成的机制。传统区位理论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寻找唯一的均衡点,即最佳区位。但是Krugman(1991a)表明最佳区位并不是唯一的“点”,也存在多重均衡。Krugman(1991a)强调规模递增收益和外部性的重要性决定经济体长期结果,整个经济体的规模递增收益促成企业和工人迁移决策,外部性影响到其他个体预期和行动决策,它们又通过历史和预期起作用。Krugman(1991b)指出产业地理集聚依赖于递增收益、运输成本和要素迁移的相互作用。城市制造品生产者增多,将会导致更低的价格,因此有益于买者;较大市场的集聚效应导致更稳定的价格,有益于买者和卖者。Baldwin(1997)通过在模型中引入研究开发活动,分析认为通过要素的内生集聚也可以促成集聚。Ottaviano、Tabuchi&Thisse(2002)利用一个新框架,重新考虑中心—外围模型的福利性质、预期对重塑经济空间的影响以及城市成本对区域内活动分布的影响。Audretsch&Feldman(2004)指出区域已建立的企业集聚吸引其他企业和迁移性要素,导致产业内集聚和创新演化的自我强化过程。

生产扩大带来分工细分以及企业之间和产业上下游联系效应。当企业选择生产区位和开办企业时,企业必须在大规模生产和接近消费者及供应商之间权衡,因此,存在节省生产成本和节省运输成本的平衡,节省生产成本有助于生产集中,节省运输成本就需要考虑企业选址问题。Hirschmann(1958)指出:如果企业能够更便宜地利用中间产品以及由于其他企业和消费者的集中面对更多的消费需求,那么就会产生成本和需求联系。在出现规模递增收益的情况下,这又引起一个区位的就业集中,因此这些效应进一步扩大。因此,地方需求增加,就会产生Krugman(1980)的本国市场效应:当运输成本和贸易代价是昂贵时,地方需求是不断增加的。更大的市场更多的企业被吸引过来,产生产业活动的集聚。更高的经济活动份额和不断增加的就业意味着更多的收入花费在递增收益的工业品上,这又导致产业活动自我强化的集聚效应和企业集聚。同时,本地集中了大量的企业增加了产品和要素市场的竞争,就会导致更高的产品和要素价格。因此,日益激烈的产品和要素竞争以及迁移和运输成本起到阻碍产业集聚的作用。总之,集聚力和分散力的平衡决定着产业化格局和可迁移要素的分布。Venables(1996)认为不依赖劳动力流动,上下游产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也会促成集聚,即通过“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带来的投入品供给增加和需求扩大,也会使得某一地区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厂商而形成集聚。Henderson(1997)对规模经济的来源进行分析,认为规模经济来源于企业之间关于投入市场和产出市场信息的交流,以及对公共产品的成本的共同承担。Martin&Ottaviano(1998)认为研发部门通过投入多样化而获得的收益与Krugman(1991)模型中劳动力流动扮演的角色相同,要素积累中的局部技术外溢会使集聚强化。Fujita et al.(1999)表明在一类普遍的模型中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联合创造了有助于集聚的空间需求联系。企业被吸引到城市来服务于只有少量工厂且具有较高运输成本的较大本地市场。拥挤成本又会限制地理集中的程度。Venables(1999)利用一个多部门模型讨论了比较优势和集聚的平衡,比较优势来源于两国内生的技术差异性,集聚力来源于垂直联系企业的投入—产出效应,表明较大技术差异的产业将会根据比较优势选址,而小的技术差异的产业是不确定的,因此区位决策可以基于比较优势。Pontes(2002)在两国背景下利用博弈论框架,分析中间品贸易的空间影响,提出了一个与Venables(1996)相反的集聚格局。Amiti(2005)构建一个包含垂直联系产业的两要素H-O模型,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垂直联系且具有不同的要素密度的制造企业区位的影响,表明即使上下游企业的要素密度不同,较低贸易成本会导致所有上游和下游企业在一国集聚。上下游企业紧密联系的收益经常超过要素成本的考虑。此外,这些产业区位格局没有产生要素收敛,并且在产业集聚的国家,会导致两种要素⑩的收益增加。

产业集聚生成是区域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的结果。赫希曼(Hirshman)是世界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1991)对一个国家内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极化—涓滴效应,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影响。赫希曼(1991)指出:“地区间经济联系的涓滴效应和极化效应,要比国际间的经济联系更强。”Krugman(1993)指出:芝加哥一旦成为中心市场,作为运输和商业中心,它就自我发展。芝加哥作为运输中心,人口和生产集中,促使更多生产集中,导致所有的路通向芝加哥,形成自我强化“第二性质”(Second Nature)的优势。Krugman(1993)也指出:其他情况相同,企业有动机在有限区位集中生产并选择很好接近市场的区位;接近市场的区位将是大量企业设址的地方。这种正反馈的循环驱动城市中心的形成;它也表明这些城市中心的区位不完全是由潜在的自然地理决定的,存在典型的多重区位均衡的可能。Arthur(1990)研究经济演化过程的报酬递增现象,并指出经济体选择一个特定路径,会出现“路径依赖”和“锁定”等经济现象,为新经济地理学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Brenner(2004)研究了区域差异性影响本地产业集聚的出现,并从演化的视角对本地产业集聚进行研究。

(三)马歇尔外部性视角的产业集聚生成机理

外部性对于解释产业集聚生成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马歇尔(1890)认为外部性对于产业集聚的形成和企业集中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化劳动力共享市场、技术知识溢出、投入服务和现代基础设施增加了企业在空间和经济上集聚的动机。因此,专业化投入要素和技术知识很容易吸引到经济活跃区域,进而会吸引更多企业。如果存在产业活动集中和形成网络,则更易于引发创新,进而,驱动经济发展和区域繁荣。然后,自我强化过程出现,导致企业和产业集聚。马歇尔(1920)提出工业区的概念,分析了分工性质的工业在特定的地区集聚的优势,并且还提出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概念。胡佛(Hoover)(1975)把规模经济进行分类,又分析了产业规模的外部经济、区位的外部经济和城市规模的外部经济。艾萨德(1975)指出:产业集聚是立足于区域来分析产业布局及演进,阐明空间格局和空间量值如何强烈地影响企业、消费者和各类机构的行为的。Feldman&Florida(1994)强调熟练劳动力、研发活动和企业集中的联系。Fujita(2000)指出:新经济地理学一直没有涉入知识溢出和其他纯外部性,因为我们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知识外部性的微观基础模型。Combes&Overman(2004)提出:当经济活动增加引起产业间相互作用和进一步集聚时,区域会从企业集聚中受益。Ebersberger&Loof(2004)利用瑞典的企业样本,发现本国跨国公司的R&D投资和科技、垂直和水平创新体系的根植性与北欧、欧洲等的企业显著不同,且更高R&D密度和可能的技术知识溢出优势并没有表现出更优的创新产业或生产力绩效;他们指出:跨国公司在宗主国发展技术能力并利用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因此跨国公司的创新和生产力绩效是跨国公司宗主国活动的部分收益。Buenstorf(2005)认为知识的根本性提升、经验学习和技术革新会促使产业集聚内生性变化,即模块化。

(四)讨论和启示

归纳起来,国内外理论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聚生成进行了解释,但是仍然存在着缺陷:(1)产业集聚内涵没有清晰一致的解释,而这是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起点;(2)不同理论依据的对象和视角各异,缺乏可比较性和理论研究的不够系统深入;(3)依据国外实际提出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与我国国内侧重对策研究形成较大的距离,要更好解释中国地方经济的现实需要经验研究进行证实和拓展。

然而,国内产业集聚研究任重而道远。在现实和理论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经济理论界不断引进和吸收国外产业集聚研究前沿成果,并试图融合与解释中国国内产业集聚现象。国内产业集聚的研究多见于产业集聚所产生的效应研究、如何利用产业集聚来促进区域发展以及在数据基础上的测度研究,且偏重于对策研究。国内主要成果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围绕国内产业集聚现象的经验研究和对策研究。第二,对国外产业集聚最新理论的介绍和阐释。第三,对产业集聚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框架、动力机制和竞争优势等理论问题研究。因此,国内对于产业集聚生成机理的研究则相对偏少,且理论突破、经验解释及方法“绑架”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

三、研究展望

产业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主流经济学空间成分的“遗失”与产业空间集聚分布的格局引发了理论解释力和经验现象的“缺口”。理论学家和经验研究者基于各自视角对产业空间集聚提出了多种解释。然而,产业集聚在何处出现以及如何出现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囿于技术、方法和视野,以Krugman和Fujita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家在产业集聚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和卓越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展和推进。

总之,研究工作的开展始于对研究对象的清晰认识。区位、位置和场所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过程有关,新经济地理学应该作为经济学的一个核心分支学科回归到主流经济学。此外,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模型的不断拓展,模型中难以量化的因素被舍弃掉的变量越来越得到重视,在新经济地理学前沿研究中空间的异质性、运输技术的发展、知识联系等不断被纳入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中,学者也寻求产业集聚的微观基础,并出现一系列新的成果。这样,更加需要构建一个系统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然而,产业集聚不仅仅是产业格局的描述,即经济活动在何处集中,而且产业集聚也是生产集中和要素集聚的过程。产业集聚在少数地区,其原因可能包括初始条件、企业家才能、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以及相关制度安排等。

注释:

①在全球层面的研究,产业集聚主要侧重国家间经济活动的区位,如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欧盟(EU)和东盟(East Asia)。大多数欧洲学者关注集聚,源于研究一个更加一体化的欧洲市场是否将会导致产业更加空间集聚。

②从基本思想来看,屠能的农业区位论试图通过生产者个体的决策来解释生产活动的宏观地理分布现象,即建立宏观经济地理现象的微观行为基础。从表述方法来看,屠能使用的是模型化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分析框架。

③集聚力来自:决定区位差异的第一性质,即矿石、煤等大部分是不均匀分布,以及政府机构所在地、社会文化等基础设施等;分散力来自:高额的运输成本、生活费用及地租等。

④韦伯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他第一个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

⑤韦伯(1909)指出运费下降带来的收益是地租。

⑥Harris(1954)将市场潜力用一种与空间距离成反比的加权购买力来表示。

⑧这里的垄断竞争主要借鉴Spence(1976)、Dixit&Stiglitz(1977)的研究。

⑨决策成本,如迁移成本、时间折扣率等。

⑩Amiti(2005)将Krugaman(1991a)的一要素模型扩展到两要素:劳动力和资本模型。

责任编辑 姚佐军

(E-mail:yuid@163.com)

F27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905X(2010)04-0157-04

2010-05-30

李景海(1981— ),男,河南南阳人,南方医科大学经济系讲师,经济学博士。

猜你喜欢
区位经济研究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