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怡
(湖南日报编辑出版中心 编辑部,湖南 长沙 410005)
一份精品报纸的面世,既有文字记者编辑新闻采编的成果,也包含着版面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有研究表明,一报在手,人的视线最先接触到的是版面的整体视觉样式,即表达新闻特征的主题版式,而不是新闻的内容细节。版式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牵引着受众的视线,让受众接受新闻信息,了解报纸编辑思想,领略报纸的品格和特色。
与文字环节的记者、编辑采编一样,版面编辑不仅是新闻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组版工作也是一种新闻创造活动,或者说是新闻的“再创造”。版面编辑不仅要把版面安排得清楚、醒目、整齐、大方,而且必须运用版面元素,对文字记者、编辑的意图进行再创造——强化、突出、集中等,以增强新闻效果。特别是在现代办报过程中,“大采访部小编辑部”的机构设置,“读图时代”的受众市场环境,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相比的短处,都使得版面编辑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组版编辑的工作是以文字性新闻稿件为基础的。作为新闻“第一读者”的组版编辑,首先得“读懂”新闻表达的文字,为“再创造”奠定基础。就是说,版面编辑的创造性工作是以文字性稿件为前提的。因此,新闻写作对于版面编辑而言,就显得非常重要,重要得在其新闻活动的综合素质中处于“基本功”的地位。而这种“基本功”的修炼别无途径,唯有“身入”、“心入”,掌握娴熟的新闻写作技巧,而且必须达到与专业文字采编人员并驾齐驱的水平。
长期以来,报纸的版面编辑工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人认为,这种工作不过就是在别人的劳动成果(文字稿件)上删删改改、修修补补,把版面填满、装饰漂亮就行,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性劳动,毫无创造性可言。其实,版面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体现在报纸出版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报纸出版的各个环节。
众所周知,一份报纸的生产流程包括采编、出版、印刷三个方面。其中,采编(包括文字、照片)是最基础性的生产;出版是将报道的内容“搬”到版面上,是介于采编和印刷之间的环节;印刷则是对思想产品的物化。采编、出版生产稿件和稿件的承载体——版面,都是一种智力活动,而印刷则是将人的智力“附加”在机器上,将新闻物化成“新闻纸”。
承担采编、印刷之间环节的是出版,而连接这两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者就是版面编辑。由于出版这一环节在现代报纸生产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版面编辑的地位也随之上升,这也就是时下许多报纸设置“视觉总监”一职的由来。
在将文字和图片等制作成版面的过程中,版面编辑的劳动具有创造性。因为版面设计、制作工作,决不是消极地将文字新闻简单拼凑,而是要根据稿件特点,根据报纸的特质、整体风格,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文字性稿件的新闻信息、表达的思想等要素,通过版面语言,如版面位置、空间大小、字体、字号、色彩、图片等,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读者。这就如同导演排戏,导演必须通过自己对戏份的处理、意境的渲染、细节的刻画,让主、配角关系简洁明了,让观众一目了然,从而将无需言传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之中传达给观众。从这个意义上说,版面编辑是新闻产品的重要生产者。
在现代新闻产品生产过程中,版面设计、制作已成为一种在文字性新闻稿件基础上的具有增值性的艺术创作。文字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固定符号。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这种固定符号也越来越抽象,内涵越来越丰富,所承担的记载人类活动和创造文明的功能越来越复杂。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现代人对于信息的接受进入了“读图时代”,因此,过于抽象或复杂的文字性信息让他们很难“一目了然”。报纸这种以文字为主体的载体如果不能让受众便捷地发现其“潜藏”的重要信息,也就削弱了自身价值。版面编辑的责任就是要在把抽象的符号“做”成更有表现力的符号,使新闻具象化,即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形象性的符号。也就是现代编辑理念所提出的,要以“非写作”的方法向“阅读者”提供“非文字”的报道。这句话是对版面编辑增值工作最好的概括。“非写作”是指版面设计的表达方法,它区别于文字写作,是用图画、色彩等画式空间语言来表达版面内容。“非文字”指的是读者的读图需要。版面设计便是以图画、图表、线条、色彩、空白等版面元素来表达报纸版面的视觉化语言,从而让报纸“易读”,通过“视觉化”的信息传递方式有效地传达给受众。
版面编辑的工作以文字稿件为基础,他们的创造性劳动便是以“读懂弄清”为前提。所谓“读懂弄清”,就是通过“读”掂量出文字性稿件的信息价值含量,弄清采写者的意图,从而把握稿件蕴含的社会意义。
版面编辑首先得掂出稿件的分量。每篇稿件都具有信息含量,但所蕴含的“量”是有大小的。而且随着社会关注度的变化,这种含量也会随之发生转化。这种“量”的大小、变化体现在报纸版面的位置上当然会有所不同,其所引起的关注度也不同,因此版面编辑对其处理的手段理应不同。而这一切都必须以版面编辑“读懂”文字性稿件为前提。一个不懂新闻写作、被动和机械的“组版匠”,与一个深谙新闻写作之道、富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组版编辑对同一篇稿件的处理是不一样的,因而体现在报纸上的增值效果完全不同。就从标题制作来说,有的稿件非常重要,但信息单一,版面编辑处理时可能只用一行主标题,但标题字号会用得相当大,以吸引受众的眼球;有的信息是“密集性”的,引题和副题可能很长,版面编辑可能采用“集束性”方法进行处理,让受众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新闻的基本内容。
文字表达具有抽象性,采编者的写作意图也就隐藏其中。采编者要突出什么,强调什么,抨击什么,提醒什么等等,都“隐含”在新闻这种“客观表述”的文字中。这就需要版面编辑通过版面语言“穿透”出来,即通过组版 “解读”这个环节,再采取一定的表现形式,达到文字采编者的目标。
在组版实践中,编辑常常采取突出、集纳、分流、增加等手段来体现文字稿件的意图。所谓“突出”,就是将新闻价值大、新闻信息密集的稿件放在重要的版面位置,或者通过版面语言使稿件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所谓“集纳”,就是将同一主题而侧重点、角度、层次不同的两篇或更多的稿件有机“集合”到一起,使其更加完整、系统,多侧面、多角度地将某一事件阐述清楚,让受众对于某一社会热点有全方位的了解,这既有利于凸显报纸的公信度,也有利于实现新闻舆论引导的正确性。所谓“分流”,就是在版面容量不允许的情况下,将一个重要的新闻稿件分流到其它版面,常见的手段有“相关报道见X版”等,由此缓解受众需求与版面容量的矛盾。所谓“增加”,就是版面编辑在职责允许的情况下,采取“链接”、“提要”等手段,进一步强化文字稿件重要的信息、意义。
每篇稿件都有“新闻点”,即能够吸引读者眼球、引起社会反响的内容,那么版面编辑就要通过版面语言将这种内容凸显出来。在此之前,版面编辑必须从抽象的文字中“读”出“新闻点”。如今的报纸阅读已经进入了“快节奏、浅阅读”时代,没有密集新闻量的报纸是很难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现在许多纸质媒体特别是党委机关报性质的报纸,因为新闻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将大量社会关注的新闻信息湮没在文字中,因此,如何既“不伤动原稿的筋骨”又将“新闻点”凸显出来,成为考量版面编辑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许多报纸都在头版划出专门区域刊登“导读”,“导”的就是标题。做导读是一个组版编辑的基本功。而这一基本功的前提就是能准确地解读原稿,准确地挑出“新闻点”。
作为一个版面编辑,无论是运用版面元素,将文字性新闻稿创造性体现在版面上,还是将“新闻点”挑出来,都是以较高的新闻写作能力为前提的。新闻写作这项组版编辑的基本功,不是凭着感觉或小聪明可以在一朝一夕练就的,必须付出刻苦的努力,必须通过新闻理论的修养、新闻意识的培养、新闻写作的实践才有可能领略其中的“三味”。
一般而言,许多报纸版面编辑是美术院校毕业的。在传统的报纸制作时期,这种出身可谓“专业对口”,因为传统的报纸在版面上更注重装饰作用,而现代报纸在版面上除注重装饰作用外,更注重视觉冲击力,即通过版面语言凸显新闻的内涵。因此,版面编辑除了应具备美术理论修养外,还必须具备新闻基础理论、报纸编辑理论、新闻写作理论,甚至是广告刊发理论等方面的修养。而在这些理论中,最要紧的是新闻写作理论,因为只有自己掌握了新闻写作理论,才能“解读”别人的新闻作品,也才能体味别人的写作意图,才能准确地运用版面语言将别人的文字性新闻作品的内涵创造性地体现在版面上。
所谓“新闻意识”,就是敏感地发现新闻线索、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主动地采集新闻素材等的一种职业习惯,是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职业精神的一种综合体现。对于报纸版面编辑来说,它既是新闻写作的前提,也是在组版环节中对新闻文字性稿件进行增值创造的必然条件。
新闻意识具有非常鲜明的“主动”特征。它要求新闻工作者主动接受新闻信息,主动采集新闻素材,主动投入新闻写(制)作。“新闻是易碎品”,这不仅指新闻作品而言,也指新闻信息,因为一条新闻报道得及时才是有价值的新闻,而时间一过则是信息垃圾。因此,一个版面编辑只有锤炼自己的新闻意识才可能敏感地“捕获”新闻线索,及时得到新闻素材,才能运用新闻价值这把尺子“量”出每件文字稿件的新闻含量,以决定稿件在版面上的安排。
无疑,版面编辑在一般情况下是“看”新闻的和“评”新闻的。“看”和“评”,除按新闻规律这把尺子丈量外,还可能掺有个人喜好的因素。这就是说,在客观和公正的一般情况下,有时也难免看走眼。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自己写新闻,懂得新闻产品前期生产的“三味”。只有如此,才能与文字采编人员进行换位思考,也才能发现、弥补先前环节的不足。
一般来说,版面编辑对于新闻这种特殊文体,除抓得(即能准确地捕捉到新闻信息)、采得(即能圆满地完成新闻采访)、写得(即能娴熟地将新闻素材加工成各种新闻文体)外,还需要在四个方面比一般文字采编人员技高一筹:一是真实、准确。虽然每个新闻人都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且将它奉为职业的圭臬,但是无意识的失实、局部失实、细节失实却不可能完全避免。版面编辑应该起到“把关人”的作用。二是鲜明、生动。一个深谙新闻写作的版面编辑,可以在解读文字稿件后,调动版面语言对稿件进行“再加工”,使之更加鲜明、形象、生动,以吸引读者的眼球,起到“化妆师”的作用。三是明了、简洁。一个了解新闻写作的版面编辑,在通读文字原稿之后,可以对稿件删繁就简,使之简洁、明了,起到“清洁工”的作用。四是清晰、有序。对新闻写作规律非常熟悉的版面编辑,可以在通读文字性原稿之后,对稿件的句子、段落等进行调整,使之更加符合逻辑,起到“畅通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