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立
(河南大学 体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1)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解析及实施策略研究
王明立
(河南大学 体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1)
运用文献资料法,在研究阳光体育运动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高校体育的优势资源,将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相结合,提出对于高校体育课改更为有效的思路和方法,旨在将阳光体育的主导思想融入课程改革过程之中,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课程改革;高校大学生;体质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与此同时,“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式启动。这标志着“阳光体育运动”真正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根据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人数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率,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更是高达83%。视力不良、超重及肥胖仍然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在这种背景下,“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可以有效地疗治大学校园存在的“灰色体育症”,因为它为学校体育的进一步改革理顺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如今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政策的指引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如何在新形势下构建“阳光体育运动”健身模式成为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关系到“阳光体育运动”能否健康、有效地开展。因此,探讨“阳光体育运动”健身模式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将成为我们研究的主攻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是继《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之后,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推出的又一重大举措,它是针对我国学校体育中存在的缺陷和弊端提出的,也是配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新课标的需要来制定的,同时还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遥相辉映、紧密相关。所谓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享受阳光的温暖,享受运动的快乐,让运动给学生带来快乐、带来健康。阳光体育运动是2006年12月23日建国以来首次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时候提出的,当时提出来叫“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其主要内容是针对目前全国的学生,尤其是在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素质有所下降的情况而设定的,教育部要求全国各个学校首先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对学校工作的要求,包括依法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权利。它是一项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进一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加强组织领导。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体育运动,注重学习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体质要求降低。为了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我国于2002年颁布了《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在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时不少体育教师矫枉过正,使得体育课堂教学步入另一个误区。
虽然高校体育课程确立了“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但体育教师思想中的理念并没有统一到“健康第一”思想上来,结果造成实践中的体育课程与指导思想存在偏差[1]。通过调查发现,高校体育教师在指导思想上存在认识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特点,选择“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现代教育思想的人数较多,分别达到47.7%和39.7%,但都没有超过半数,选择“体质教育”、“提高技术”思想的也大有人在,分别为32%和26.3%,表现出一定的分歧,反映出一定程度的混乱现象,缺乏整体性。
体育课程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是毫无争议的。但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实践中出现了片面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各学校为了极端满足学生需要而盲目扩大教学内容,在没有对所开设教学内容进行实效性评估和没有考虑自身师资、场地设施条件的情况下,盲目攀比、简单效仿来增加教学项目的数量。这样就造成有些项目不仅没有受到学生喜爱,而且通过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水平尚未达到新项目的要求,场地设施条件也不达标,运动项目自身特点吸引不了学生,从而使体育教学质量下降,学生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它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然而,受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对教学方法存在片面的理解,把教学方法等同于教师的教法,忽视学生的学法,结果造成教学中仍然以运动技能传授法和体能锻炼法为主体,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2]。换个角度来说,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生理指标、身体形态的改变,而轻视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其结果是教师管“身”有余,而管“心”不足,影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质量。
体育理论课作为体育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要实现新目标不仅要有生动活泼的实践教学做其骨架,更需要知识丰富、手段新颖的理论课教学来丰富其血肉。然而,理论课教学历来就是高校体育的薄弱环节,在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理论课教学也暴露出一些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探究体育课程理论和专项技术细节的偏多,深入教学实践研究的偏少。一是偏重于理论的纵深研究和专项技术细节探究,而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对于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则不易找到切入点,更难以消化吸收。二是对来自于实践中的理论研究成果,部分体育工作者不屑一顾,不思进取,懒于实践,习惯于“穿新鞋走老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使理论研究成果无用武之地。
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动力,只有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方法、环境产生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在当前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时,许多专家、学者提出:切忌选择那些技术要求太高、不符合学生实际或枯燥无味的内容。然而根据我国1985、1995、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显示,大学生群体“四项身体素质基本呈显著下降,但发展不平衡,耐力和柔韧素质是我国大学生15年间下降最突出并且较为薄弱的环节”[3]。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大学生在体育课选项时,避重就轻,不以自身健康需要,而以个人好恶取舍。
高等学校没有完全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工作中还没有真正落实学生体育活动的有制度、有组织、有要求、有记录。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要参加2~3次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时间用于课外体育锻炼的高校还很少。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有的高校还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学校体育部 (室)、学生处等有关职能部门配合不紧密,没有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以及学生会和其他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来组织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明确规定:“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同时,由于阳光体育运动可以让学生活动得更自由、更自在、更开心、更充分,达到身心和谐、内外兼修的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所以,体育教学,尤其是体育课堂教学,过去是、现在依然是我们“阳光”健身模式的基本构成部分。我们应该就体育课的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进行创新,拓展课程内容,突出内容的实效性,把“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经历‘快乐情感’”,作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目标加以落实,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促进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
体育课程“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三开放”的“四三”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这是依据现代教育、现代体育和现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提出的,遵循“办学以学生为本,育人以素质为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厚积薄发,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4]。力图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的、新型的、符合青年大学生身心需要的大学体育课程新模式。“三自主”即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三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课堂与网络互动;“三自治”即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竞赛、课外体育训练自治;“三开放”即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资源开放。这一模式的核心与宗旨就是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全过程全方位地接受体育教育。这是融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教育体系。从培养目标、教学指导思想、组织教学到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各个环节,将显性课程与潜性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四三”模式理念与阳光体育运动倡导的主题思想相一致,都是使体育课内与课外融为一体,鼓励学生通过参与课内、校园、社会的体育活动,在体育实践中学习体育知识、提高体育运动技能,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进体质健康水平,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运动教育模式是由美国体育教育家达里尔·西登托普提出的一种课程与教学模式。它以来自于游戏理论 (Play Theo ry)的运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为学习方法,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丰富的运动体验。该模式的目的、目标明确,理论基础深厚,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带有鲜明的特点、自成体系。运动教育模式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它在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技能、社会适应性、情感以及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方面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运动教育模式可以使所有学生都全面参与运动,全面体验运动,从整体来认识运动,最终可以发展学生成为富有能力、具有运动素养、具有高度参与运动热情的运动人[5]。运动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和学习运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有利于培养体育意识和学生的综合运动实践能力。运动教育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体育学习态度和合作学习有非常好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然而,阳光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内外的健身运动,使学生享受运动快乐的同时,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使其更有效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我国的具体国情,结合学校体育的现状和特点,把握体育课程改革主导方向,将运动教育模式引入我们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合理地运用场地、器材等资源进行改进与创新,将其正确的观念和内容逐步进行消化和吸收。
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己历时5年,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阳光体育运动不仅仅只是一种活动的口号和形式,而是给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6]。“阳光体育运动”是一种寓意,它隐喻着健康与生机活力,它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跑向操场,拥抱阳光,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投入到体育运动的热潮中[7]。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健康发展的整个过程的健身理念与政策,它要求体育教师或学校领导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身心健康、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由于它是针对我国学校体育中存在的缺陷和弊端提出来的,也是适应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新课标的需要提出来的。所以,我们应该将其纳入到课程改革的议程之中,吸收其内涵丰富、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健身理念和模式。以“阳光体育运动”健身模式为主导的高校体育课程必定将以其创新的活动形式、人文化的活动内涵带动整个大学校园各项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必将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1] 张劲松,张树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3):76-78.
[2] 苟定邦.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679-683.
[3] 刘蓟生.2000年我国大学生体质现状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1):101-107.
[4] 陈小蓉.大学体育课程“四三”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6):813-816.
[5] 蒋新国,肖海婷.美国运动教育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82-85.
[6] 胡庆山,孙岩.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意义及本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2):74-79.
[7] 刘江山,刘欣石,王健.关于构建“阳光体育运动”运行机制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54-56.
Analysis of“Solar sports”in Collegesand Study of the Im plemen t Tactics
WANGM ing-li
(Institute of Students Physique Health,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China)
This paper,based on the essential featuresof“solar spo rts”,analyzed the existent p roblem s in PE curriculum reform at college by literature review.Sharing with other fo reign colleges the advantageous resources and integrating the solar sports into the curriculum reform,these ways of thinking would p romote the physique of college studentsmore effectively.
solar spo rts;PE course reform;college students;physique
G807.4
A
1008-3596(2010)01-0054-03
2009-07-18
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 (2008-JKGHAZD-040)
王明立 (1965-),男,河南巩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