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科技的传统文化意蕴

2010-04-10 09:27段鑫星王金龙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人类绿色科技

段鑫星,王金龙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绿色科技的传统文化意蕴

段鑫星,王金龙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传统科技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对大自然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和征服,忽视了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关注,科技进步并未带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绿色科技更加顺应自然规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节约能源,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因而,绿色科技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特点及其历史文化渊源。

绿色科技;传统文化;文化意蕴

飞速发展的科技带动社会的快速前进,与此同时,人们看到科技发展的悖论,即技术并未预期带来人类更加美好与健康的生活,并没有实现其初衷,反而使人类陷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疾病增加等困扰之中。于是绿色科技应运而生,我们开始思考科技如何更好地为人类的幸福健康生活服务,科技如何使人类社会的整个生产过程符合自然规律,推进人类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学者们思考的热点问题。

一、绿色科技的概念及特征

绿色科技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 logy)是一种保持人类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它强调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保护增值,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提倡文明适度的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科技是现时代生态文明对科学技术为社会和自然界服务的方向性引导和生态化规范,促使生产技术逐步转向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满足社会需求的生产体系[1]。周光召提出:“绿色科技实质上应当是一种可保持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它强调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保护增值,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无污染的绿色产品……绿色科技是未来科技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方向,也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2]因此,绿色科技既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是科技发展到今天的必由之路。

对绿色科技要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而不能仅仅当做单纯的科技认识,最为主要的是要深刻理解其蕴含的和谐发展理念、全新的价值观和文明观。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其灵魂是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它强调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的一致性。因而,绿色科技是以人为本的技术,支撑其科学的理念也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不仅在科技本身。

绿色科技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科技发展模式,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绿色科技的技术化生存与生态化生存的统一。从绿色科技的发展的动力仍然是科技技术本身的发展,其最终动力是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活动,并且遵从其自然规律。第二,绿色科技具有善性本质。绿色科技具有人文情怀,关注人的内在需求,使其更加符合人类发展的本质需求,它与技术理性主导的经济效益优先不同,其发展理念是善性的,而绿色科技的善性本质需要外在的法律与制度环境规制,不是自动实现的。第三,绿色科技具有前瞻性,不仅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且关注更长久持续的发展性前景,短期内有可能不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但长远来看,最终是为了人类自身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绿色科技的文化意蕴

人类自古以来,就把发展作为唯一而又永恒的目标。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和不同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人类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和如何对发展进行评价”等问题有着不同的答案,也形成了不同的与科技水平相适应的发展观;在当时的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社会产生具有时代特色的效应,包括正面和负面共存的效应。著名技术哲学家马尔库塞在研究了现代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后,深刻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给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而又深层次的负面影响。传统科技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略了生态效益,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严峻的发展困境迫使人类对绿色科技给人类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给予无限希望。

在古代,先人们以一种朴素的姿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取其所需,“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人与自然在一种原生态的状态下浑然一体,文化、科技与人类发展相伴随,其中最具代表性并且深深影响中国人心态的儒家哲学就十分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学说具有相当丰富而又深刻的和谐思想,它贯穿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整个发展进程之中,在古代中国发展的进程中功不可没,并且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来说,仍是一盏永恒的指路明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其所蕴含的和谐思想的指导作用超出了任何一个时代。因为,儒学在整个演进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整体观念,重视“度”的掌控,反对人与自然之间对立和分裂,这极大地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在充满着和谐和关爱的状态中向前发展,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人的能动性。儒家蕴含丰富的以和谐和人性化为标志的朴素自然观,给予以“力量型”和“征服性”为标志而无所不能的近代科技最大的启发和指导,从而使其在迅速发展过程之中发生价值转向,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天然资源的节约,这正是绿色科技所最追求的终极目标。

荀子的自然观以其《天论》为代表,“列星随旋,日月递,日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是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从这个自然之“天”出发,进而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这个“天”就是自然规律,荀子明确地把人与自然分开,同时又强调人能改变自然、作用自然的思想,人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而且这种规律是自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荀子·君道》篇中,荀子进而提出:“其于天地万物也,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善用其材”即在不违背自然法则的前提下役使万物。对此,荀子在《荀子·王制》篇中作了详尽的说明:“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馀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代多,而百姓有馀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馀材也。”这种反对竭泽而渔,主张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以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的思想,真实可贵自然观[3],对今天绿色科技中保护自然、合理用度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对于道家老子学说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三国时代王弼作了较为经典的解释:“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道法自然,天故资焉。天法于道,地故则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4]这倡导的正是人在自然规则面前的顺应,道家认为人类和自然界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人类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界这个系统有序运转的规律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生产活动的准则。因而,道家的主体思想路径和特征,适合于现代的和谐发展和生态发展的趋势,更符合于建立绿色的人类生存环境和绿色的价值观的要求,从而有助于减少和消融近代传统科技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中心所导致的负面效应。

道家的另一个重要的伦理价值观就是尊重自然和尊重生命是同等的,认为人类的各种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和方法,尊重自然界和其中动植物在内所有的生命,最终达到人类自然和平相处和协调发展。这恰恰与绿色科技所主张的观念十分吻合,绿色科技以生态价值为第一原则,采用关爱自然的生产手段和方法,竭力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生存境界。

不管是传统的儒家学说、道家思想,还是当代的绿色科技观念,追求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紧密的依存关系是其重点,使人类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对此,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郑重地告诫我们:“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5]158这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绿色科技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技术发展,还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养份,特别是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和“科技观”,使我们的绿色科技可以更加持久地为人类发展。

三、关于绿色科技发展的深层思考

在当前,由于依靠传统科技对自然界无节制的攫取所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失调以及社会进步与环境恶化问题突出的背景下,人类领受到科技带来的无比便利时,也领受了科技发展带来的“罚单”,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生态安全等危害安全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开始回头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有利于解决人类生存困境的方法,通过充分理解传统的科技观与自然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绿色科技的现代启示。

第一,科技发展由技术优先转向人与自然的和谐优先。人类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会决定科技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易传·说卦》写道:“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生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材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这里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和谐道理:把天、地和人统一的纳入了卜卦的符号体系之中,让世人明白天、地、人是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只有它们之间的关系协调和融洽,社会才会和谐进步。这可以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之中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人类如果加以深刻地思考,并应用到生产活动之中,就不会使用所谓的科技手段来开发自然,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了。绿色科技就从中吸取天、地、人和谐相处的思想,改变传统科技的发展思路,继而改变了经济的发展模式,目的就是重新确立一种新型的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绿色科技突出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有节制的改造自然,而不过度开发,它为人类追求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绿色而又清洁环保的生产方式。

第二,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一致是绿色科技的可持续之路。人类永无止境的追求就是发展和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手段的更新,无止境地开发和改造自然,换取来了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但是另一个方面,由于传统科技以征服性和掠夺性为标志,定位于“人类中心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忽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自我恢复的能力,因而,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满足人类单一的发展目标的同时,严重地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气候问题等等一系列和人类文明进步不和谐的现象愈加严重。而绿色科技既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也是经济和社会之间协调发展,突出了发展之中的“人”和“物”这两个最关键要素的均衡,重点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一致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因而,绿色科技通过发挥科学技术的效应追求和谐。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和谐的观念进一步促进绿色科技创新,使其更具有人性化,充满对大自然的关爱,逐渐消除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失衡。

第三,绿色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靠企业的内在规制,更需要一种完善的制度保障。要实现这个目的,作为主体的人必须采取积极的行为,把古代的和谐思想渗透到现代化的生产活动之中去,就如恩格斯所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的类存在物,它把类看做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成类存在物。诚然,动物也生产……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生产自己,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5]96-97恩格斯在这段话里指出了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并且要求人类用美的规律来改造自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一定要反思传统科技由于没有符合生态规律对自然开发所造成的众多负面问题,以美的思想即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来指导近代科技,最终打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绿色科技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技术发展,还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特别是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和“科技观”,使我们的绿色科技可以更加持久地为人类发展服务。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及其理念,更好地发展现代科技,使现代科技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也使人类与自然真正地成为一体而非对立面,更加环保、更加可持续发展经济,使人类真正能够高质量地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并且与自然浑然一体。

[1] 包庆德.生态哲学视域:绿色科技的时代规范与研究进展[J].社会科学辑刊,2008,(2):23.

[2] 周光召.将绿色科技纳入我国科技发展总体规划中[J].环境导报,1995,(2):25-26.

[3] 暴拯群.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及其现代价值——《荀子·天论》解诂[J].学习月刊,2007,(2):61.

[4]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6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郑 琦〕

J1

A

1007-4937(2010)06-0075-03

2010-09-15

段鑫星(1964-),女,山西平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及科技与社会研究;王金龙 (1978-),男,河南永城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科技与社会研究。

猜你喜欢
人类绿色科技
绿色低碳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