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雷,倪敬丽
(1.山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济南 250100;2.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100)
·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
试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吴春雷1,2,倪敬丽1
(1.山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济南 250100;2.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100)
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增长较快,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并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发展方式不协调问题日益突出,更新思路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刻不容缓。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应从价值理念体系及路径选择层面寻求突破:一方面应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先导,建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适应的指标评价体系、制度框架;另一方面应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探索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适应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此开拓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新空间。
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但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发展方式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经济的短期健康发展,也将严重制约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当下,如何更新思路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已刻不容缓。
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在思想上确立这样一种观念,即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有利于而不是有损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增长方式;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增长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具体地说,必须树立以下理念体系:
第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一整套衡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考核体系。政府政绩、官员政绩固然与 GDP关系密切,但更重要的还表现在就业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环境保护的增强、民主程度的提高,以及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进步,这些都应纳入政府政绩的考评之中。在考评政府政绩时,要破除“唯 GDP论”;要全面考察经济增长的成果,以及增长的社会成本、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要更加关注民生,关注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
第二,建立绿色 GDP核算体系。为了正确判断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转型,建立绿色 GDP是必要的。绿色 GDP是对现行 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成本后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绿色 GDP的出现分清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本质区别,是真实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福利、社会进步的国民经济指标。它修正了传统 GDP存在的缺陷,突出了资源环境存量状况,凸显了资源环境流量变化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及经济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为经济结构调整、指导行业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决策依据,也为衡量是否真正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了一把客观、科学的尺子。按照绿色 GDP的核算要求,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代价过大、资源消耗过高、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加剧破坏的粗放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全面降低发展的成本,并为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中国难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症结何在?人们往往将主要原因归结为资本积累不足、科技和教育水平落后、自然资源贫乏、人口众多等等。但是如果我们将整个视野放大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以发现制度是这些因素背后更为深刻的根源。
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体制之间之所以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是因为传统的计划经济因非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非货币化的交易关系、缺乏风险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弊端而内生出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表层次对供求关系的协调,促进各利益主体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不断实现着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进而达到深层次上规模经济的形成,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较高的部门转移,经济结构优化,从而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趋势中,实现经济的集约化增长。”[1]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必须以经济体制的转轨为前提,体制转轨是增长转型的客观要求和制度保证。实践证明,尽管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与一个国家 (或地区)的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有关,而且也涉及经济结构、技术进步等方面的问题,涉及指导思想、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乃至人们的观念问题,但对其起关键作用的正是体制问题。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人们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不同的经济体制会产生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而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也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率和发展方式。
经济体制及市场制度和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内在的联系,正是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中国还缺乏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备的法律制度框架,中国经济才因此无法实现发达国家所经历的那种自主演进式的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演进的关键,就是要进行深刻的制度变革,一方面矫正被扭曲的制度,包括产权制度、经营管理体制等;另一方面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制度变革和增长方式转变中发挥主导作用。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来看,竞争性市场对利益驱动的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的制约,形成了体制约束取向下经济发展方式集约发展的趋势。但不能把体制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之间的关系看成是简单的线性对应的关系,二者之间不是单纯的体制转变在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在后的过程,也不是体制改变了,经济发展方式也就立即改变了的过程。实际上,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依存关系,是一个彼此渐变、相辅相成的过程。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变的推进,为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提供了一个诱导和驱动的机制;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实质性进展,又进一步要求加速体制改革和根本转变的进程。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到集约,最核心的措施当然是技术进步,这是确定无疑的”[2]。自 1995年制定“九五”计划到现在,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来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技术上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由于缺乏技术,对那些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和产业,我国虽然有市场、有资金、有劳动力,但只能依赖进口;而那些国内技术比较成熟、处于产业链低端的项目,却成为吸引投资的热点。
目前,我国正处在人均 GDP从 1 000美元达到 3 000美元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一个爬坡阶段,处理得好可能会使经济获得快速增长,处理不好则可能使之成为一个矛盾多发期。要使这个阶段成为一个快速增长期,而不是矛盾多发期或经济徘徊期,必须下决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首先,以技术创新为纽带,促使科技与生产要素密切结合并不断由旧质向新质转变。技术创新既可以改变原有的技术基础与技术结构,也可以提供新的技术基础;既可以使劳动资料的构成与作用发生很大的变化,也可以使劳动对象的范围和作用得到扩大和提高。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要素的排列组合,使生产管理和生产过程更加严密化和科学化。这一系统过程必然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会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从而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一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财政投入,保证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科技事业的投入高于当年的财政增长速度;二要积极鼓励、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三要通过银行贷款、民间集资等方式拓展投入渠道,优化投入方向;四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其次,通过技术创新加快社会分工,使分工向深层次发展。经济发展中广泛应用科学技术会产生以下结果:新的产业不断涌现、一些传统产业相对萎缩、产业结构发生变革。而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总是相伴随的,一方面,产业结构变化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结果。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在使消费结构以及整个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也会对所提供社会产品的种类提出新的要求,产业结构就是因这种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本身也要靠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来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往往是同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仅技术进步会使相关产业部门发展加快,而且一种新的重要技术也可能带来新的产业部门的诞生,进而带来整个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
再次,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本。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与传统经济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力资本在总资本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如果说传统经济主要依靠人的体力改造自然,从而为人类自身提供广泛的福利的话,那么知识经济时代则主要依靠人的智力,通过广泛应用知识和智能来获取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加快,经济不断向全球化发展,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已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并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最核心要素。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国民经济以何种方式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其国内人力资本的积累程度。因为劳动者只有具备一定的科技素质,才能将科学技术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并转化成现实的现代化生产力。
最后,以技术创新促进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探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高科技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普遍现象的今天,中国不能再简单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各次产业平面转移、依次提升的老路,那样,中国的产业结构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此,一方面中国应充分利用高科技的发展成果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并通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各产业的综合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应适时地在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中,将高技术和产业化有机地融合起来,以提高中国工业化过程的质量和效益,并缩短工业化的时间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奠定基础。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任务。我们应借助于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环境贸易壁垒带来的机遇,加大绿色经济的发展步伐,尽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第一,在全社会倡导循环经济,以公众的绿色消费促动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全民生产消费理念的彻底转变,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市民对资源再利用的意识之强、做法之普遍令人称道。如在美国,环保主义非常流行,人们不仅重视对废品和垃圾进行处理和加工使其成为再生资源,而且十分重视循环消费。为此,我们既应从国家安全角度将循环经济知识纳入国民教育范畴,也应通过各种媒体在公众中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使公众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增强其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发展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法律强制和政策扶持,还需要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由于大多数企业在对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方面的技术普遍落后,因此发展绿色技术支撑体系迫在眉睫。所谓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包括消除污染的环境工程技术、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以及使生产过程无废少废、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为此,一是应将无害少害的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在生产过程中,以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二是应尽量使对环境污染的排放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清洁生产实现“增产减污”;三是可以考虑依赖建立生态工业园促进“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第三,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一是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为目标,严格限制地区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同时发展节能、低耗、低污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将清洁生产的着眼点从单个企业延伸至发展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利用生态园区的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要重视发展生态农业,以防治农业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绿色食品为途径,严格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快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并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基地,以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整合。三是建立生态园区,建立生态园区是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一条普遍经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从 20世纪 90年代就开始规划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欧洲的比利时、丹麦、挪威、瑞典、瑞士、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也有着完善的回收系统和运转良好的生态园区。
21世纪世界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发展的主题是绿色发展。中国只有广泛地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以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型。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选择。
[1] 李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91.
[2] 陈宗胜.增长方式转型与技术进步及劳动密集技术的选择[J].管理世界,1996,(3).
〔责任编辑:陈淑华〕
F11
A
1007-4937(2010)06-0031-03
2010-09-12
吴春雷 (1975-),男,山东郯城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倪敬丽 (1978-),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