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亚洲心身医学大会会议纪要

2010-04-08 15:12赵志付,范桂清
环球中医药 2010年6期
关键词:心身疾病疗效临床

第十四届亚洲心身医学大会于2010年9月10~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东西方心身医学研究新进展”。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支持, 亚洲心身医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办。承办单位有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医学会,协办单位有环球中医药杂志社、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国道家养生研究院等。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原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院士出席,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镜教授致欢迎词。世界心身医学会候任主席、亚洲心身医学会会长久保千春教授主持大会,并做了“亚洲及世界心身医学新进展”的专题演讲。第十四届亚洲心身医学大会主席、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赵志付教授做了“中医心身医学研究新进展”的专题演讲。参加会议并做大会主题发言的还有世界卫生组织心身医学专家加拿大皇后大学精神卫生系主任辛格教授和世界卫生组织心身医学专家永田胜太郎教授以及日本韩国、蒙古国、德国等多位国外学者。进行主题发言和讨论的国内著名学者有薛崇成、胡大一、罗和春、郎森阳、许兰萍、陈玉龙、李建生,杨秋莉,李跃华等。

1 中医心身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大会主席赵志付教授就中医心身医学新进展做了报告。他认为中医学发展至今无论是生理学基础方面、病理学发病机制、还是诊断治疗原则方面都与现代心身医学相遇交汇。中医心身医学是中医学的当代选择,是适应疾病谱和医学模式转变的需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医学的生命。21世纪心身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中医学必须与时俱进必然要进入第五个时代——心身医学时代。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理论源渊流长,刚柔辩证治疗心身疾病的理论和实践把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心身医学技术结合起来,中医心身刚柔论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是时代的选择。

薛崇成、杨秋莉等近年先后创建了《五态人格检测》、《五五体质检测》、《五五体质平衡测验》与《五五体型检测》作为标准以辨识不同的心身病病患者的人格、体质类型。从人的个性、体质分类等对心身疾病患者的个体因素进行分类,分析心身疾病的发生及中医证型与其相关性,开展对心身疾病的中医五态人格——五五体质辨识的个体化防治综合干预,提高国民心身健康。

刘汶等进行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分型与情绪的临床调查中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主要与肝主疏泄有关。李跃华在欣悦颗粒1-5号治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中观察抑郁症患者的年龄、性别、中医证型分布、中医证型与HAMD抑郁量表7因子的关系、欣悦颗粒1-5号与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并监测其不良反应。张超中认为中医心身医学仍然属于中医内科学,主要着眼于疾病的治疗,深化对中医心身医学的研究需要转变认识,看到医学与文化之间的同源关系,中医心身医学的未来发展既需要借鉴有关传统,同时又能够促进上述精神传统的时代性发展,共同开创中国文化的医学时代。吕志杰结合仲景书及《内经》理论,从未病预防、已病内传、既病防变、体质调治五个方面来探讨对心身疾病的诊治;内养正气以修心,外避邪气以护身。楚更五等在痛泻要方对实验性肠易激综合症作用的多靶点研究中显示该方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存在着多靶点作用。

在韩国,金钟佑认为东方医学中的“火”是阐释精神障碍的关键;在东方医学中,火属“阳”,代表活跃的能量。火起着调节身体中的水(属“阴”)火能量平衡的作用;火主要与愤怒相关,并导致各种精神障碍。火病产生于火的概念,是构成精神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了紧张与焦虑、抑郁、发怒、与火病之间的联系,并从精神障碍的角度解释其与火的关系。火的观念对于理解精神障碍性疾病非常关键。所开展了多项有关针刺机理的研究中,Hywn Jung Park等研究表明针刺穴位对恢复与慢性应激相关的生化和行为障碍有疗效,如学习和记忆;Dae Kyoo Chang等研究发现紫河车——针灸治疗方案可能对老年痴呆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Mun Soo Gil等对针灸和物理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镇痛作用同安慰剂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发现干扰电流疗法(ICT)和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具有较大镇痛疗效(>20%);电针、激光、超声具有中等疗效(10%~20%);手工针刺、脉冲电磁场(PEMF)和短波治疗(SWT)相较于安慰剂对照组具有较小疗效(0~10%)。

唐丽丽、张培彤等重视心理社会肿瘤学的发展,发现临床中中晚期肿瘤患者对于一般医疗方案选择时首要考虑生存期延长时间和肿块缩小程度,相对忽视副作用大小和经济压力大小。对治疗期望值高,延长生命愿望较强;对于姑息支持和临终关怀方案选择,第一反应选择率低,考虑到复杂因素后接受度普遍提高,过程复杂,相关及影响因素多。

许兰萍则以哲学观促进一场医学观念的革命的精彩讲演提出必须进行一场医学观念的革命,整合医疗体系。从中枢调节,通过药物的协同作用,保证疗效,简化手段、节约花费;从预防角度调节内外环境的平衡。从中枢调节自主神经的平衡,用中枢递质药调节心理生理反应的生命指标及生化指标的相对平衡。摒弃单科(线性、点性)思维,实施宏观、整体(面性、体性)思维,在一个矛盾对立机体中追求阴阳平衡和在众多矛盾平衡体中追求和谐。

强昱、章伟文认为在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道家思想中,性被定义为人类群体乃至每一个人的内在属性,甚至在很多场合指人类异于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命为永远不可抗拒改变的固有规定,是必然性与偶然性以及客观性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在道教的内丹修持中,修性与修命有先后之阶次,但都强调性命应该双修,才能身心健康,达到修持的最终目的。

虢周科等对深圳市中医院社区居民心理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对心理卫生知识知晓及格率低,急需提高引导居民对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的正确态度和行为。

冯秀杰应用中医药对常年应用抗精神病药所致副作用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并提出对药源性病症,应早期服用中药治疗避免病势迁延,造成严重的后果。庞铁良等临床观察发现蒲星清障方能够有效控制狂病痰火扰神证候精神分裂症症状,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并证实了痰火扰神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肖麟等发现滋阴润肠通便汤治疗功能性便秘(阴虚阳燥证)能明显改善症状,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赵彦青等发现定惊安神逐痰散合用利培酮治疗痰火扰心型精神分裂症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其复发率。

罗和春等报告电针与氟西汀治疗重性抑郁症的疗效基本相同。宋日新等应用国际抑郁症评价标准,观察安神解郁法针刺治疗老年抑郁的疗效,发现其与服抑郁药西肽普兰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小。刘军针刺配合电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且针刺疗法在改善患者躯体症状方面更有优势。周秀芳等临床观察五输穴透刺结合心理疗法对抑郁症有一定的疗效,且比对照氟西汀组副反应小。

徐蕊等根据中医理论编制“静以养心”自评量表(AMCSI)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用于心理养生行为的自我评估工具。郄凤卿有机结合日本内观疗法与本土文化的格言疗法,传承创新出中医格言内观疗法,体现了中医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并在临床尝试中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张伯华认为中医祛邪扶正思想可以用于指导心理治疗;祛邪扶正之心理治疗有临床实用性。

常淑玲提出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同时,应积极建立以预防、治疗、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医疗模式,并且也此基础上发展和探索具有社区特色的心身医学模式。

2 现代心身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日本久保千春教授介绍心身医学的最新进展,指出日本的临床治疗包含当前世界范围内所应用的全部心身疗法。此外,东方医学的基本内容如针刺疗法、日本汉方医学、森田和内观心理疗法也被广泛应用着。多个领域的前沿基础研究正在完成,如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方面。临床研究也在饮食失调症、疼痛、糖尿病、支气管哮喘、肠易激综合症、抑郁症及所有由专业化组织支持的项目中进行着。

加拿大Amarendra N.Singh教授做了《揭开心身疾病基因之迷的利器——表观遗传学》的报告,他指出大多数精神病和心身疾病都与控制基因多样化表达的分子扰动变化有关。发现外界因素能对人一生的遗传物质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心身疾病患者。表观遗传学的潜在机制与非翻译基因有关,而非翻译基因不是由DNA序列变化形成,而是由环境改变基因表达而致。当应答错配时,心身疾病的风险也增加了。外遗传基因调控复杂的行为,包括抑郁,焦虑和吸毒在内的许多心身疾病的发病时都有所体现。最近将基因表达调控作为一种解释大脑因适应和适应失调而改变人类的行为的分子学机制。在上述理论指导下,通过以改变行为为目的的实验中发现人类和动物大脑的信使RNA变化,而不是DNA或基因密码发生改变。对基因表达产生持续影响的外遗传过程,可能对人类疾病的诊治有重大意义。

日本永田胜太郎教授所做的关于综合医学的报告中指出,评价一位病人的基本模式不仅仅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还应尝试着与病人之间建立一个独立的人际关系,综合地去了解病人。综合医学的有效性被认为不仅可以影响个体病人生活的数量和质量,还能对国家和医学经济做出贡献。

韩国KuemSun Han教授研究发现在韩国,自杀意念和自尊是慢性心理疾病患者希望的重要影响因子。赵山明教授尝试建立个体心理结构模型,借助系统思想和原理,几何图形法建模,以解释心理治疗主要学派理论之间的关系及心身关系。

郎森阳教授演讲中提出在北京这个有1500万人口的城市里由谁来对综合医院心身疾病患者进行诊治的问题。指出应关注医学难以解释症状患者(UMS)的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倡一个模式,两个诊断:整和医学模式,生物学诊断、心理学诊断;指出对与情感障碍和行为疾病相关的心身症状进行识别和诊治,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消耗。

陈玉龙等研究发现抗抑郁药可以改变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压迫,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王霞研究发现抗抑郁加常规治疗能显著改善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和抑郁焦虑状态。尚杰在研究发现抗抑郁药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慢性疼痛的有效药物。

日本Machiko Tanamura通过音乐来与患者的不幸产生共鸣,继而影响患者处理感情的方法。曹建新等研究发现认知心理治疗提高肠易急综合征抗抑郁药的疗效和依从性。

3 本次大会是一届代表亚洲心身医学最高水平的学术大会

会议共有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蒙古、德国以及中华台北、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收到论文260多篇,其中海外论文53篇。本次会议设立了世界卫生组织心身医学论坛、传统心身医学论坛、现代心身医学论坛、消化系统心身医学论坛、心脑血管系统心身医学论坛、社会文化与心身医学论坛、焦虑论坛等多个分论坛。

本届大会代表心身医学在亚洲的最高学术水平,规格、人数、学术论文是历届之最,无论是传统心身医学还是现代心身医学都从机理、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激烈的讨论讲演,达到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为广大心身医学的医生和学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产生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使国内心身医学领域的医生和学者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

近年来,中国的心身医学不论在中医心身医学研究还是现代心身医学研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中医心身医学研究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自主创新,疗效卓著,并且形成了刚柔辨证理论体系,自立于世界心身医学之林,为中医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为世界心身医学发展做出了贡献,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

通过此次会议的交流,对目前世界心身医学的发展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心身医学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特别是本次大会突出了东方传统心身医学在治疗和预防疾病中的优势,第一次由中医主持和领导了这次国际学术盛会。会后,与会专家学者对此次大会反响热烈,并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本次大会是亚洲心身医学的一次高峰论坛。大家坚信通过此次大会,必将对中国心身医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心身疾病疗效临床
心身疾病 宜先治心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您了解心身疾病吗?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老年心身疾病诊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当归四逆汤治疗虚寒型痛经临床观察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