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品香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教材生词英译问题负面影响的解决对策
——从词汇教学的角度谈起
徐品香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对外汉语初级教材生词的英文译释是初级阶段英语背景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桥梁,其质量至关重要。但是调查发现,对外汉语初级教材生词的英文译释存在译释方式不妥、译释不够准确、忽略生词的附属义和用法等问题,因此而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词汇学习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学得法可以防止这种负面影响的产生。运用英译以外的方法和手段、运用汉英对比的方法讲解生词可以有效避免英译干扰。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词汇教学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表中生词的英文译释是初级阶段英语背景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桥梁,它直接影响到外国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的效果。因此,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译释的质量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发现,不少对外汉语初级教材生词的英文译释质量不高,因此而给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造成的误导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屡见不鲜。卢伟(1995)、王素兰(1996)、余心乐(1997)、卜佳辉(2004)、张连颖(2005)、阮庆生(2007)等曾对这个问题做过研究,但基本上都是从教材编写、生词翻译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原则和方法,而从词汇教学的角度探究该问题的研究较为鲜见。因此,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图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通过对国内近年来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初级教材——李晓琪主编的《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I(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和陈晨主编的《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口语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口语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幺书君等编写的《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听力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生词表中生词的英文译释进行详细考察,我们发现,这些教材生词的英文译释虽然较以前的教材有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译释方式不妥;译释不够准确;忽略生词的附属义和用法。
(一)译释方式不妥导致词义理解上的混乱和使用上的偏误
从译释方式的角度来看,根据我们的统计,上述教材主要采用了两种翻译方式:80%以上的生词采用“一对一”式的翻译方式,即一个汉语生词对应一个英文词。10%以上的生词采用“一对多”式的翻译方式,即一个汉语生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英文词与之对应。
1.“一对一”式的翻译易造成词义理解上的错位和使用上的偏误
就“一对一”式的翻译方式而言,我们知道,不同语言之间,除了某些专有名词和单义的术语以外,基本上不存在简单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另外,英译词一词多义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因而往往会使学习者产生词义理解上的错位,进而造成使用上的偏误。例如:
短(形)short(《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25)
课文:大卫,你来中国的时间不短了,你觉得中国和美国一样吗?
(《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24)
“短”的英文对应词“short”也有“低、矮”的意思,留学生在没有特定语境的情况下把“短”(short)理解成了“低、矮”,发生词义理解错位,造出了“他的个子很短”这样的病句。
2.“一对多”式的翻译易造成词义理解上的混乱和使用上的偏误
“一对多”式的翻译,把语境义和非语境义堆砌在一起,或把意义相近的词堆放在一起,往往使留学生感到困惑,无法准确地判定词义的对应关系,因而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和使用上的偏误。例如:
借(动)borrow;lend(《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ⅠP197)
课文:张红:我有一本给留学生编写的汉字故事书,你想看吗?
玛丽:好啊,借给我看看吧。(《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195)
该词的两个英文对应词“borrow;lend”意义截然不同,前者是“借入”,后者是“借出”。留学生不知道究竟该与哪个义项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随意选择,结果理解错误。比如“玛丽借了大卫10块钱”,针对该句提问“谁没有钱?”部分留学生理解有误,错误的理解必然造成使用上的偏误。
(二)译释不够准确造成词义理解出现偏差、错误,进而导致使用上的偏误
从译释的准确性来看,上述教材中不少生词的英文译释不够准确。生词译释不够准确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译词与被译词的概念义不完全对等;译词与被译词的概念义完全不对等;译词未体现被译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译释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等等。例如:
1.笔(名)pen(《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口语上P116)
2.好(副)a few(《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听力上P128)
课文:他有一个朋友,会说好几种语言。(《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听力上P129)
3.马马虎虎careless(《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听力上P76)
课文:男:我喜欢看电影,特别是历史片。
女:电视连续剧呢?
男:马马虎虎。(《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听力上P81)
4.红茶red tea(《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听力上P46)
例1中把“笔”翻译成“pen”(钢笔),词义范围缩小了,导致留学生对该词义的理解出现偏差,因而在使用中出现了这样的笑话:学生手里拿着铅笔,可在回答老师的提问“你有笔吗?”时却说“没有”。
例2中的“好”相当于英文的“quite”,并非“a few”(几个)。这种错误的翻译必然误导留学生,有人就造出了“我来中国好年了”这样的病句。
例3中“马马虎虎”的对应词“careless”虽然是它的一个义项,但与该课的语境不符。按照该课的语境,它的英文对应词应该是“so-so”。译词未体现被译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势必造成理解和使用上的错误。
例4中与“红茶”对应的英文词是“black tea”,把“红茶”翻译成“red tea”,会使留学生认为“red tea”与“black tea”的所指不同,造成误解误用。
(三)忽略生词的附属义和用法导致语际负迁移,造成使用上的偏误
忽略生词的附属义和用法是教材生词英译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往往会诱发英语干扰,导致语际负迁移,造成词序不当、搭配不当、词的缺失、词的冗余、句式误用等词语使用方面的偏误。例如:
1.去世(动)die(《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163)
2.只(副)only(《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ⅠP75)
3.穿(动)wear(《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听力上P66)
4.多(形)a lot of;many(《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ⅠP88)
5.们used after pronouns or nouns denoting persons to make a plural form.(《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听力上P21)
6.带(动)take(《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听力上P131)
例1中“去世”的意思是“(成年人)死去;逝世”。中国人忌说“死”,故采用委婉的说法“去世”来代替“死”。而其英文对应词“die”词义比较宽泛,指“(动物、植物)死”。译词和被译词的词义有交叉,译词没有反映出被译词的感情色彩和文化附加义,致使留学生在表达中出现了“那棵树去世了”这种语用失误。
例2中“只”(副)作状语,一般出现在谓语动词前,而其英文对应词“only”却可以修饰数量词,出现在谓语动词后。生词译释中忽略这一用法方面的差异导致学生套用英语的用法,出现语序错误,如“他想了一会儿,写了只一个字。”
例3中“穿”的英文对应词“wear”的词义比较宽泛,分别与汉语的“穿;戴;佩;留”等对应。汉语中与这些动词搭配的宾语各不相同,我们只能说“穿”衣服鞋袜,不能说“穿”眼镜。英文译释中没有说明汉语“穿”与英语“wear”在搭配上的差异,因而留学生在表达中出现了搭配偏误,如“我觉得有些人穿着眼睛看起来比较帅”。
例4中“多”的英文对应词“a lot of;many”作定语,可直接修饰名词,但在汉语中,“多”作定语时前边必须加“很”。“多”的英文翻译中没有注明这一差异,致使留学生套用英语的用法,表达中常常遗漏“很”,如“我们学院有多学生”。
例5中“们”的英文注释中没有说明“们”后不再受一般数量词的修饰这一用法方面的限制,导致留学生说出了“我们班有三个老师们”这样的病句。
例6中“带”的英文对应词“take”含有“处置”的意思,这类动词通常出现在汉语的“把”字句中。该词的英文注释中没有说明这一用法方面的限制,致使留学生套用英语的句式,出现句式误用现象,如“请你带这本书给玛丽”。
教材生词的英文译释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对留学生的汉语词汇学习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教学的得法可以防止这种负面影响的产生。以下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以综合课为例,从词汇教学的角度谈一下防止教材生词英文译释问题给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造成负面影响的具体办法。
(一)运用英译以外的方法和手段讲解生词
1.利用实物、图片、模型、视频等直观教具或多媒体辅助手段讲解生词
(1)钉子(名)nail(《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63)
为避免留学生根据其英文对应词把它和“指甲”等义项联系起来,发生理解错位,教师可利用实物“钉子”,直接将词与其所指联系起来。
(2)牌子(名)sign(《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108)
留学生很可能根据其英文对应词把它理解成“符号”,或“征兆”,或“示意动作”等。为防止这种理解错位现象的出现,教师可利用图片(饭店门口立着一块牌子)进行释义,进而让留学生课后留意学院大厅的牌子上都写着什么,下次上课汇报,以加深对词义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3)航班(名)flight or voyage number(《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2)
该词的英文对应词有两个选项,且前者一词多义,往往使留学生在选择词义时感到困惑,不知道它究竟与哪个对应。教师可利用模型(比如带有“南方航空CZ3908”标志的航班、带有“海南航空HU7604”标志的航班、带有“东方航空MU5111”标志的航班)和例释(每天从上海飞往北京的航班有3次)以及练习(请大家在航班时刻表上查“南方航空CZ3908”次航班几点起飞。)帮助留学生正确理解该词的词义及用法。
(4)射门shoot(at the goal)(《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55)
该词的英文对应词的词义范围比它宽泛。为了避免留学生误解,教师可利用视频(足球比赛射门画面)释义。
2.利用动作、手势、表情等身体语言讲解生词
(1)搬(动)move(《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10)
该词的英文对应词是多义词,教师可以通过动作(比如:搬椅子、搬桌子等)进行释义,以防理解错位而造成误用。
(2)表扬(动)praise(《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163)
该词的英文对应词是多义词,而且褒贬不一。为避免因此而可能造成的误解误用,教师可以设置语言情景配以手势、表情(例如:小王考试得了100分,他妈妈很高兴,竖起大拇指说:“儿子,你真棒!”小王的妈妈表扬小王。“竖起大拇指”表示“表扬”)等讲解该词。
3.利用反义词讲解生词
(1)活(动)live(《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115)
该词的英文对应词是多义词,教师可以利用它的反义词“死”来限定词义,以免理解错位而误用。
(2)失败(形)fail;be defeated;lose(a war;game;etc.)(《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117)
该词的英文对应词是一组近义词,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有区别。教师可以利用它的反义词“成功”来限定词义,以免误解误用。
4.利用语言情景、场景等讲解生词
(1)房租(名)rent(《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10)
该词的英文对应词是一词多义,为避免留学生产生错误的联想而误解误用,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言情景(例如:大卫想在学校外面找一套房子住,他在报纸上看到老王有一套空房子,于是就去找老王谈,老王说大卫每个月得给他2 000块钱。这2 000块钱就是“房租”,也就是住别人的房子给别人付的钱),限定词义,使留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很自然地领会该词的意义,并掌握其用法。
(2)接(动)meet;welcome(《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2))
该词有两个英文对应词,且词义有区别,为了防止留学生误解误用,教师可以利用场景(机场出口:几个人高举着牌子站在那里)和问答练习(比如:他们来机场干什么?接人)让学生快速理解其义和用法。
5.利用汉语讲解生词
(1)重病be seriously ill(《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181)
该词语的英文对应词虽然与其概念义一致,但功能不同。教师可通过语素分析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其义,并讲解它在句子中的分布与功能(例如:他得了重病。做宾语),以免留学生造出“他重病”这样的病句。
(2)陌生(形)strange(《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124)
该词的英文对应词一词多义。为避免因此而可能产生的理解错位和误用,教师可利用通俗易懂的汉语(例如:他不认识那个人。对他来说,那个人是个陌生人。/他以前从来没到过广州,所以他对广州感到陌生)释义。
利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辅助手段、身体语言、情境等讲解生词,直观、形象、生动,留学生能马上理解,而且印象深刻。运用留学生能理解、可接受的汉语词语解释汉语生词,有助于留学生用汉语思维,增加接触和感受汉语的机会,正确理解生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运用英译以外的方法和手段讲解汉语生词,可以摆脱英文译释的干扰,有效避免生词英译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运用汉英对比的方法讲解生词
Lado曾说过,“一个对外语和学生母语进行过比较的外语教师将能更好地了解真正的问题所在并能设法解决这些问题”。[9]实际上,精通多国语言的对外汉语教师寥寥无几。但是,绝大多数对外汉语教师和外国留学生都懂英语,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生词教学中适当运用汉英对比的方法,可以防止教材生词英译问题产生负面影响。
1.对比语义特征
语义是词语教学的重点,只有准确理解、掌握语义才谈得上进一步正确使用词语。教材生词英译主要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方式,这自然就使留学生把被译词和译词的语义等同起来。事实上,汉语词语和英语词语在语义上的对应关系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因此,为了使留学生正确理解词义,教师有时有必要就被译词和译词的语义进行对比。例如:
戴(动)wear(《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49)
该词的英文对应词“wear”的基本义是“to have(esp.clothes)on the body穿;戴;佩;留;蓄”(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1998),语义范围较宽,而“戴”仅指“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手等处”(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2005),语义范围很窄。
2.对比语法特征
了解汉语生词的语义仅仅是词汇学习的第一步,能不能用它造句还有赖于掌握其语法属性。教材生词的英文译释,基本是对其概念义所做的解释,忽略了语法属性。有些被译词和译词的概念义对应,但其语法属性截然不同。为了防止留学生在用词造句时套用英语的语法规则而造出不合乎汉语语法规范的句子,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就被译词和译词的语法属性进行对比。例如:
(1)旅行(动)travel(《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ⅠP183)
“travel”既可以充当及物动词,也可以充当不及物动词,而“旅行”却是个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不能说“我旅行北京”。二者的词性和功能有时不对应。
(2)和(连)and(《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ⅠP60)
汉语中的“和”多用来连接名词性词语,而“and”在英语中既可连接名词性词语,也可连接谓词性词语。二者的连接功能不同。“和”和“and”在这方面的差异应作以对比说明,以免学生犯类似“她的房间干净和舒适”这种以“和”连接谓词性词语的错误。
(3)二(数)two(《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ⅠP67)
“二”和“two”语义对等,但用法上有区别。“单个数出现于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2000)。教师在讲解时应明确指出这一搭配方面的不同之处,以防留学生造出类似“我有二枝铅笔”这种搭配有误的句子。
3.对比语用特征
词汇学习要达到在交际中能准确、得体地使用词语的目的,仅掌握其语义内容和语法属性有时还不够,还需要了解它们在语用方面的限制。教材生词英译忽略其语用方面的限制,导致留学生出现了语用失误。因此,词汇教学中不仅要讲授生词的意义和语法属性,有时还有必要从汉外对比的角度向学生讲明其语用规则,具体应着重从适用对象、场合、范围、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进行对比,以免出现语用失误。例如:
(1)去世(动)die(《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163)
“去世”的英文对应词“die”的意思是“(of creatures and plants)to stop living(指动物,植物)死”(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1998),而“去世”的意思是“(成年人)死去;逝世”(现代汉语词典,2001)。二者在语义和用法上有交叉之处,但也有区别。教师有必要指出二者在适用对象方面的不同,以免留学生造出类似“那棵树去世了”这样的病句。
(2)夫人(名)madam(《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191)
“夫人”的英文对应词“madam”的第一个义项是“(often cap.)a respectful way of addressing a woman,esp.a customer in a shop when being served(常大写)女士;夫人;太太(对妇女的尊称,尤指对顾客)”(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1998),而“夫人”“一般是用于正式场合的称呼,尤其是在政府行为和外交场合中,有时也是对妻子很尊重的称呼”(汉语近义词词典,2002),二者在适用场合上存在差异。这种使用场合上的差异在教学中应特别讲明,以免出现语用失误。
(3)将(副)be going to(《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P41)
“将”和“be going to”虽然在语义上对等,但在语体色彩上存在差异,“将”是书面语词,而“be going to”既可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二者在适用语体上的差异,在教学中应特别说明,以免使用不得体。
4.对比习惯表达
汉英两个民族在观察与思维上是存在差异的。面对同一物体,经过思维所得出的概念也有出入。因此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存在不少所指相同或相似,而表达不同的概念。例如:汉语中的“红茶”所对应的英文是“black tea”,而不是教材生词注释中的“red tea”。对于这一类因思维差异而引起的表达不同的概念,教学中也有必要向学生作以说明,以免误解误用。
借助生词的英文译释学习汉语生词是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惯用的学习策略。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初级词汇教学中可适当采用汉英对比的方法,对某一生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语义、语法属性、语用条件等进行对比,揭示其在两种语言中的不对应性,使留学生有一个理性的输入,从而避免英译的干扰。
对外汉语教材的修订到再版一般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之前,教材生词英文译释问题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予以防范。一方面,教师应尽量用英译以外的方法和手段讲解生词,使留学生摆脱对英文注释的依赖,避免英语干扰。另一方面,针对那些译词和被译词在语义、语法、语用方面存在差异的词语,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采用汉英对比的方法,明确指出它们的差异,引导留学生注意这些差异之处,使他们从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对生词有个全面的了解,以免诱发负迁移产生,出现误解和误用。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教材编译人员、对外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1] 卢伟.对外汉语教材中课文词语汉译英的原则与方法.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121-124.
[2] 王素云.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表编译中的几个问题.汉语学习,1999(6):42-44.
[3] 余心乐.谈谈对外汉语教材的英文注释与说明的“信”与“达”.世界汉语教学,1997(3):57,60-63.
[4] 卜佳晖.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生词处理的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1):27.
[5] 张连颖.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词语注释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 阮庆生.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英语注释问题.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 徐品香.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问题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 赵金铭.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15.
[9] 周健.试论英汉对比在基础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对外汉语语感教学探索.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72.
【责任编辑:王建平】
G42
A
1000-5455(2010)03-0053-05
2010-04-16
徐品香(1966—),女,陕西富平人,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