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容荣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最基本、最重要的护理操作之一,同时也是儿科护士必须掌握的护理技能。一次静脉输液的成功完成不仅包括一次穿刺成功,还包括一次所输液体全部顺利滴完。笔者总结了一套提高小儿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护理人员在每次输液前应做好心理准备。这种准备应是一种认识上的准备,从心理不会对某患儿某种血管产生畏惧,也不会对某患儿某种血管有过高的把握。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有文献报道[1],有关穿刺成功的因素中操作者的心理因素是最重要的,而心理素质又取决于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取得患儿的信任与合作,才能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除常规准备物品外,还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备好合适的夹板。人员准备包括:患儿是否清醒,家长是否完成输液前准备,比如一些有经验的家长会在患儿输液前让其上厕所,或穿好尿裤,准备一些患儿喜欢的玩具、食物等,护理人员应指导并协助家长做好准备,同时调整好自身心态。
在儿科由于部分家长自身的原因(如部分患儿家长只能一侧哺乳)导致输液部位受到限制,因此应与家长沟通好输液部位,并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合适的位置,如一次性输液针 18个月以内首选头皮静脉,18个月 ~2周岁首选静脉依次为足背静脉、头皮静脉、手背静脉,2周岁以上首选静脉依次为手背静脉、足背静脉、头皮静脉;静脉留置针 6个月以内首选静脉依次为头皮静脉、手背静脉、大隐静脉及足背静脉,6~18个月首选静脉依次为手背静脉、大隐静脉及足背静脉、头皮静脉,18个月以上应首选手背静脉及前臂静脉。
如头皮静脉采用一看二摸三指压,即一看血管走行,二摸血管是否搏动及其弹性,三指压局部皮肤有利于充分暴露血管,左手紧绷皮肤的着力点在近心端有利于血管充盈及固定。在行手背静脉穿刺时,可用左手将患儿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这样可充分显露手背各部位的血管[2],或采用握指法,即操作者左手紧握被穿刺者手的 4个或 5个手指,使其手向掌面弯曲成弧形[3]。对于循环差、静脉塌陷、难以穿刺的患儿还可采用局部热敷法,使血管充盈[4],有助于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存在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可通过两种方法解决:(1)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2)负压进针法。即常规排气后将输液管前端 20~30 cm处管壁反折,挤去前端液体约 0.2m l,反折处不可放松,按常规进行穿刺,当头皮针进入皮下后松开反折输液管,使头皮针内形成负压[5]。运用上述方法发现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使操作者易见到回血,提高穿刺成功率。
在头皮静脉穿刺时,患儿头部固定正确与否决定着穿刺成功率,固定时助手或家长双手抱住患儿颧骨、颊部及下颌部,双肘为支撑点,患儿双手位于助手双手下,固定住患儿头部,不要压住患儿躯体及四肢,以免增加抵抗力而不易固定。在四肢静脉穿刺中,对于能配合的患儿尽量讲清道理,争取积极配合;对于不能配合的患儿应让助手或家长固定住肘关节或膝关节,自己用左手固定住穿刺部位关节。
穿刺小儿静脉时应根据穿刺部位及血管粗细选择不同的进针角度,对小儿头皮静脉、手背及足背浅静脉应以 10°~45°角进针;肘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应以 20°~30°角进针。而且进针时各组织的进针力度和速度也不相同,进入皮下组织时用力要大,速度要快,穿刺血管壁进入血管腔时,用力要轻 、稳 、慢 。
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用左手大拇指置于针柄下方,其余手指在针柄上方头皮上,随着针梗与头皮的角度固定。固定的方法:第 1条胶布横贴固定针柄,第 2条胶布绕过针柄下交叉固定,第 3条胶布固定盘曲的头皮针软管,第 4条胶布固定覆盖穿刺部位的无菌纱布或棉签[6]。第 5条胶布固定输液管远端于耳廓上。四肢静脉穿刺成功后,按传统方法固定 4条胶布,对于 6岁以下的患儿再用夹板固定好输液部位。
输液完成后,护士一定要协助家长给患儿取一个舒适的体位,给予切实的指导。对于因为害怕渗液、漏液过分限制患儿活动而致患儿长时间哭闹的家长,护士应指导其正确对待输液,适度满足患儿的要求,减少患儿哭闹的行为和恐惧的心理。对于放任孩子自由的家长,应指导其照料好穿刺部位,防止患儿用手去抓,家长不小心的触碰,这些做好后可以大大地减少重新穿刺的几率。因患儿天性好动,应指导家长为患儿改变体位时,注意保持原有的输液速度,防止输液速度变化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
[1] 李 冰,张淑云,吴 冰.老年患者浅小静脉穿刺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1992,7(2):39-40.
[2] 万淑芝,王英娴.手部静脉穿刺不宜握拳[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2):72.
[3] 樊小平.手背静脉穿刺——握指法[J].南方护理杂志,1997,4(2):48.
[4] 张秀兰,马正莉,盛 杰,等.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静脉穿刺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11):652.
[5] 侯钦丽,魏 民,刘玉兰,等.负压进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1):25.
[6] 崔 焱主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