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 兵,李 莉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探析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对当今的积极作用*
阎 兵,李 莉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客观地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代德育的形成和发展及基本理论特征,是挖掘古代德育思想现代价值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这种研究不仅对德育变革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古代德育;儒家德育;积极作用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主导部分,它的作用在任何文明社会都受到特别的重视。当前,我国社会的转型客观上凸显了德育变革的要求,德育必须与时俱进,德育需要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德育发展的最终原因,同时,德育的发展也遵循着历史继承性的规律。
德育的现代化并不是与德育传统的决裂,相反,基于现实的德育发展总是与历史上的德育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我国古代德育的发达,对我国德育影响深远。未来是历史的一种可能发展和延伸,教育和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德育也不例外。总结历史,解读历史,挖掘古代德育资源和文化遗产,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把握未来。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德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儒家思想的奠基者,他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是我国古代人的精神导师。在德育思想方面,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他的仁政思想奠定了儒家德育规范的基本体系,他对“士”的人格心理结构的发现,深化了人类自我认识,并由此奠定了影响我国文化达2000年之久的人格形象——君子和圣人。孔子德育思想中,还包括他对德育过程的深刻洞见,它涉及到德育过程的诸方面。可以说孔子的德育思想,是我国德育思想的一个源头,它确定了我国德育思想的基本形态和发展方向,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研究我国古代德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研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以儒家德育文化为代表进行解析,可见我国古代德育的基本面貌。
以“仁”为核心的仁政思想奠定了儒家德育规范的基本框架。“孔子的‘仁’之内涵极其深刻而丰富,简而言之,建立在个体行为自觉基础上的‘仁’,包含着不同层次的内容:作为政治原则,它是忠恕之道;作为道德原则,它承担着孝悌本位;作为个体道德指南,它不仅要约束自己,更要成就别人,要‘爱人’,要对他人和社会履行义务与责任。”儒家德育思想始终在社会规范和人性修养的两个基本维度上展开。
在孔子思想中,秉承周礼,防止“礼崩乐坏”,维护既有的社会秩序,是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的儒家德育规范的目的所在。“礼”是“仁”的具体化、政治化,“礼”的基本精神首先是秩序精神,是强调整体的社会秩序对个体秩序的重要性。应当指出的是,在我国古代,作为社会秩序基础的是“礼”,而我国古代的“礼”是集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于一体的,成为规定和约束各种行为规范的普遍准则,其实施的目的是维护尊卑有序的血缘家族秩序和社会政治秩序。从社会维度、家庭角度,认识、维护和遵守“礼”,就是“仁”。“礼”既是社会生活规范也是家庭生活规范,又是人们基本的思维方式,更是人们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和基本观念。
在孔子德育思想体系中,特别强调:外在的律令只有通过内在的认同,才能说是道德自觉,而德育是基于道德自觉基础上的。其次,在重新解释“礼”的过程中,孔子把“礼”的自然情感基础与“仁”之精神内核作了沟通,正是这种共同点的发现,使社会规范的外在性与道德主体的内在性有了转化的可能,而儒家“克己复礼”的道德修养模式,也因此找到了实现的可能途径。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命题,指出了个体通过教化与修养而向社会归化的具体途径,奠定了儒家修养论的基本格局。如何维护社会秩序是我国古代德育的主要职责之一。
孔子十分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育,他从“立国”、“国之本在家”的思想出发,重视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孝悌忠信”的教育。认为德育对于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把德育放在治国安民的首要地位,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看成治国安邦的基础。
孔子德育理论奠定了对君子和圣人理想人格追求的我国古代德育传统,成就君子和圣人是我国古代德育矢志不移的目标。在这个意义上,孔学是人学,它围绕的核心是如何做人。
自先秦以来,人和人格问题成为我国古代德育的主要内容、核心问题,人格主要被理解为一种道德人格,并形成了我国古代德育的传统。我国古代思想家以人性论作为德育建构的理论支撑点,把道德素质教育看成德育的主要内容,德育是培养人的教育。人和人格问题之所以成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核心问题,其原因在于:首先,古代思想家认为,对人的培养和教育是解决社会秩序的关键,德育对于社会治理是十分重要的。人格教育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和德性培养,注重气节与操守,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凝练,提倡“立志”,强调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弘扬那种孜孜不倦、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气概与宽广胸怀,把个人担当的社会责任与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统一起来。其次,强调人格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道义是人特有的本质,“德性”的培育是形成“人道”的根本,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最后,德性与人格又是统一的,德性决定人格,德育对于个人品格形成也是必不可少的,人格和德性也是人与人之间在层次上进一步区别的关键和根据。孔子说:“仁者,人也。”而“仁”字本身就至少是一个人与两个人之间的事,所以,“仁者爱人”,爱人只是“仁”的外在表现,内在的是人对他人的体谅和友爱的情感及其精神。这种精神被孟子进一步阐发,就成为“人心”和“德”之具体内容和含义:“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在孔子思想中,成就君子、圣人是德育的根本,是人格的最高境界。君子、圣人必须是既注重个人德性修养,又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双重维度标准,其中,后者更为重要,而且是最终标准。对君子、圣人理想人格的追求成为我国古代德育的传统,而且一脉相传,墨家以“圣贤”为目标,道家以“真人”为最高精神境界。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朱熹的成就“圣贤”、“醇儒”和“圣贤豪杰”等思想都表达了相同的追求。
孔子认为,构成君子的根本要素是道德心境的恬静与平和,这种内在的性格与从容自由的境界决定着一个人外在的行为,也是君子与小人区别的根据。对此,梁漱溟有精辟的总结,他指出,“儒家的价值观同西洋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截然不同,它以‘意欲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以直觉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它所说的‘意欲调和’,指的是心境的自我调适。在进行这种调适的时候,一是不把自己同外物对立起来,放弃一切功利追求的念头,达到人与外物之间的和谐;二是不把自己同他人对立起来,奉行与人为善的处世原则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不让欲望支配自己的心灵,保持平衡的心态,使心灵得以净化,达到心境的和谐。”
在孔子的德育实施系统中,最值得重视的是他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德育培养过程,即,德育要按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孔子把人的道德的培养看作一个过程,主张从发展过程中实施对人的道德教育。他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根据人的不同年龄阶段,分别提出戒色、戒斗、戒得的教育,这种教育颇具针对性,从现代心理学而言,也具有合理的因素。不仅如此,孔子认为人的品德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历人的一生。
我国古代德育文化中的一些精华思想是需要我们秉持的,我们已经有的优秀传统不能丢,应当发扬光大。尤其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它的价值更加突出。重温历史,我们会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当然,我们重视古代德育思想的价值不是照搬原有的思想,而是要在创新基础上发扬,当代我国的德育现代化过程中除了增加现代性的因素外,不应当失去古代德育思想中精华和具有普世性的维度。尤其要指出的是,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其中的一些精神对于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特别的现实针对性。
我国古代德育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和谐意识。它包含两层意思,即天人关系或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其核心命题为“天人合一”。人际关系或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其核心命题为“中庸”。“和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末年,古代学者就阐发了“和实生物”的光辉见解。后来,孔子、儒家学派进一步提出了“和为贵”的命题,并建立起一系列关于协调人际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学说。这些思想不仅为我国古代社会的昌盛作出过积极的贡献,即使到了今天,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所谓“和谐”按照我国文化的解释,“和”即和睦之意,含有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意蕴;“谐”即为相合之意,强调顺畅、协调,力避抵触、冲突。因此,“和谐”也就是和睦协调之意,即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协调、调和。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毫无疑问,“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人与自然之间的多重关系,涵盖了人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状态和社会属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各种矛盾的解决意向而言的。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也突出出来。按照国际惯例,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正是一个矛盾积累和问题增多的“多事之秋”,确定和谐原则,放弃阶级斗争思维,通过发展最终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它事关改革开放成果的巩固、社会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途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我们的社会发展取得了国人和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我们面临的挑战仍然十分严峻。从国内情况看,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社会可能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等等。这些挑战和问题尽管是前进中的问题,但它们都凸显了我国社会发展任务的艰巨。因此,“当今的时代仍然是一个忧患的时代,在严峻的现实挑战面前,我们尤其需要有孔孟儒家那样强烈而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去扛起时代的重任,去消除民族的和人类的危机,由忧患而最终超越忧患,实现人类的崇高理想”。张立文先生指出,“儒学的忧患精神是对国家和民族关怀的博大情怀,是面临危难、困境而不屈服、不畏难的积极参与、敢负责任的精神,是救民族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而敢于牺牲奉献的精神,是居安思危、处兴思亡的辩证理性精神。”在当前人类面临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人与社会的文明危机、人与人的道德危机、人的心灵的精神危机、文明冲突的价值危机的危难之时,中华民族应高扬忧患意识,在回应与化解人类五大危机中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古代思想家认为,对人的培养和教育是解决社会秩序的关键,人格教育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和德性培养,注重气节与操守,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凝练,把个人担当的社会责任与个人道德的自我完成统一起来。孔子认为,构成君子的根本要素是道德心境的恬静与平和,这种内在的性格与从容自由的境界真正是现代人心灵需要的“绿洲”。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它为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它的负面影响,如,功利意识增强,科学压抑人文,人有被工具化和物化的危险。同时,由于社会生存压力的增大,人心浮躁,人们越来越关注外在的利益问题,很少呵护自己的心灵。甚至有些人为了利益放弃做人的标准。人们在得到物质满足的同时,精神反而荒芜,生活陷入空虚。历史和现实说明,人类需要终极关怀,人类应当具有人格意识,我国古代德育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最有价值的资源。正如余英时曾经指出的,我国没有西方基督教式的牧师,儒家教人“深造自得”、“归而求之有宗师”,道家要人“得意忘言”,禅师对求道者则不肯“说破”。重点显然都放在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所以个人的修养或修持成为关键所在。如果说我国文化具有“人文精神”,这便是一种具体表现、追求价值之源的努力,是向内而不是向外、向上的,不是等待上帝来“启示”。余英时又补充说,他无意夸张中西之异,也不是说我国精神全是内化,西方全是外化。但以大体而言,中西价值系统确隐然有此一分别在。余英时所推崇的内在的德性修养,通过“为仁由己”、“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这样的路数来体悟超越的价值源头。这种强调“深造自得”、诉诸人的内在自觉的修养路线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儒学以德育代替宗教,它起了一个准宗教的作用,人类的物质生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足,心灵永远需要秩序和终极关怀。
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也具有很强的现代启示意义。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包括笃志而固执、反躬内省、慎独、从善改过、下学而上达、讷于言而敏于行、推己及人、存心养心,等等,这种方法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大部分可以继承下来,转换其时代内容之后,使其发挥新的作用。儒家重德性德育的思想十分可贵,它要解决的是如何做人的根本大事,关系到社会和人性发展的精神方向,切不可以等闲视之。还有论者从人的安身立命之必要性的角度论述了儒家道德资源的现代意义,指出,儒家以其早熟的文化智慧,化原始宗教之玄秘为道德之仪轨,以理性的道德价值支配人心的情绪,这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是一笔绝无仅有、不可多得的精神财产。儒家提倡的“居敬”、“体仁”、“存养”、“立诚”,在现代具有治疗学的意义,这都是不言而喻的。当“心灵之家”安立不住的时候,人存在的基础必然发生动摇。
总之,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儒学德育资源的发掘,有助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有助于人的素质和道德水准的提高,有助于人格的培养与完善。
[1]陈谷嘉.中国德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江畅.论伦理学的问题论转向[J].哲学研究,2004,(1).
[3]宋志明.现代中国哲学的主要问题[J].新华文摘,2003,(7).
[4]贾华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5]田广清.和谐论——儒家文明与当代社会[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
[6]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G410
A
1008-469X(2010)04-0091-04
2010-04-20
阎兵(1966-),男,广西玉林人,副研究员,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远程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