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课”合堂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2010-04-07 11:55吴功海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马克思主义传统

吴功海

(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022)

“两课”合堂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吴功海

(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022)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资源日益紧张,“两课”教师与学生比例在一定时期内失调,合堂教学形式出现。合堂教学面临着学生与教师双重困境。解困之道在于转变学生对“两课”的认识观,实施灵活的教学方式,落实教师“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加强“两课”知识教学的同时突出中国传统文化。

两课;合堂教学;困境;对策

“两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简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两课”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为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央提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要求,明确马列主义理论课的任务。1985年,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原国家教委据此提出“两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各项任务;1998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明确指出,“两课”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十六大以后,为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按照中央的部署,各高校积极落实,从2003年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课堂。自2007年起,教育部又对“两课”体系进行了改革。整合了原有的几门课程,同时新增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资源日益紧张,“两课”教师与学生比例在一定时期内失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数高校采取合班教学实验,即将同一年级开设同一“两课”课程的若干个班级合成为一个教学单位——合堂。在合堂教学中“两课”教师面临着巨大挑战,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历尝试分析教学的困境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两课”合堂教学的困境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合堂教学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学生的“困境”

学生最大的“困境”就是对“两课”的态度淡漠。态度决定一切。当学生对“两课”态度淡漠时,提高以及实现“两课”教学的效果将无法想象。在合堂教学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造成态度淡漠的原因如下:(1)“两课无用论”。很多同学认为学习“两课”以后根本用不着,或者干脆说大学设置这类课程没用。这样的心理前提就会造成学习上一种消极被动的等待心理,而不是积极主动的态度。(2)高年级学生的“误导”。通过调查以及与部分学生的交谈,作者发现高校低年级的学生受到高年级学生的影响很大。对待“两课”的认识最初的来源就来自于他们。如果此“传统”延续下去,势必对“两课”教学产生重大的冲击。

2.教师的困境

(1)学生的先导性懈怠心理导致师生互动困难。教学本来是学生与教师双方的互动行为,即教学相长。学生对“两课”态度冷漠对教师的心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或者是正面或者是负面的作用。如果是负面的作用,那么教师可能会得过且过,失去上课的激情。同时学生将进一步对该课程失去兴趣,这将是一个恶性循环,后果不言而喻。

(2)因材施教的原则难于有效贯彻。就合堂教学来说,教师难于在一个或者两个学期内熟悉每个学生的整体状况,如个性特点、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因而无法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3)个别教师心态不端正。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课”授课教师自身需要正确对待“两课”,如果自身对“两课”抱有不正确的态度与看法,自己不信自己讲授的内容,教学就无从谈起。

(4)授课内容局限于教材,不能与现实结合,不能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结合,不能与传统文化精髓结合。生动的内容决不会仅限于教材中的内容。事实上,与“两课”关联的知识面十分广泛,如何有效地取舍并运用这些知识也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二、“两课”合堂教学的对策

1.转变学生对“两课”的认识观

让学生认识到“两课”的价值,“两课”颇具有用性,其有用性体现在它的价值上。作为价值形态的“两课”,不是自然科学,我们不可能用工具来理性对待它。“两课”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三观”,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处理问题。从学科属性上看“两课”属于人文社科类,因此两课教学内容中本就包含人文教育的内容,通过“两课”学习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底蕴的提升。《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事实上,大学不单单是一个知识殿堂,其更主要的价值在于教人以做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因此,作为大学,它的专业设置主要不是满足当下的、最一般的社会需要,而是着眼于未来的社会发展和过去的文明传承。“两课”课程也是如此。当学生认识到这一层面时,他们就能够自觉接受“两课”内容并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

2.实施灵活的教学方式,力求因材施教的同时突出依专业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我国古代就有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孔子能够有效地区分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但对于合堂授课这种情形,由于班级数量多、学生量大,教师难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这个原则不能完全实施。有一点可以做到就是根据组成合堂的不同班级的专业来讲授,也即因专业施教。因专业施教虽不能尽如人意,但至少能从整体上探查到学生的大致状况,对症下药。

3.落实教师“以人为本”的育人观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到教学当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首先,以学生为本需要教师本身在思想上要重新自我定位。“两课”是思想道德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必须首先贯彻落实这一精神。“两课”教师往往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超脱式”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与此相应的也多半是灌输式教学,导致有些学生对“两课”失去兴趣甚至是反感。基于此,教师和学生应当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平等的朋友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平等心态对待学生。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超越“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其次,以学生为本需要教学民主化。对于教学过程,学生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只有满足了学生的这些基本权利,才能构建和谐课堂与和谐校园。最后,以学生为本的具体落实还需要用开放式教学来解决合堂班级学生的差异性问题。学生的差异性既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教学中的契机,关键要看教师如何把握。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处理好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实施开放式教学。

4.加强“两课”知识教学的同时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随着中国崛起的声音日益高涨,传统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了新的需求。

在“两课”教学内容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够更好地使传统文化与“两课”有机地贯通起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存在着诸多契合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纵观中国哲学史,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悠久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统一的传统。如荀子、韩非都是拥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观上同样存在着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注重实践,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也注重实践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行”是相对于“知”提出来的,并把“知”与“行”相提并论,强调“知”必须落实到“行”中。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存在相通性。(3)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同理想”的共鸣。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世界”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共鸣。中国人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也就缘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有着共鸣之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可以使传统观点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层面,还比较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心理,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在“两课”教学内容中应突出强调几个层面:(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正是由于这种精神的存在,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中国大学生更应该将这种精神永存下去。(2)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3)重视人的精神生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4)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两课”教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

三、结束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特别强调:“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有为,增强诚信意识。”应该说,高等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两课”作为大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心智培养过程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如何使“两课”教育走向成熟,将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1]季海菊.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向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的思考[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颜悦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

G641

A

1008-469X(2010)04-0049-03

2010-05-11

吴功海(1976-),男,黑龙江讷河人,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马克思主义传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