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占奎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价值分析*
寇占奎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课题,如同生物多样性一样,它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历史发展的印痕,是民族共同血脉的体现,并且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创新的文化基础。正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社会价值,对其的保护显得愈加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民族认同;文化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口头传统(含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在现代化或者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这些国家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现代化的冲击、外来文化的大举进入,面临濒危、灭失的境地。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急迫性已形成共识,本文试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问题作浅陋分析。
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的普遍价值,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在当今社会的文明进程中,“全球化”已成为现代化的替代表达,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面临着文化全球化的问题。如果说经济全球化预示着人类物质文明进一步繁荣的话,那么文化全球化可能昭示着民族特性的消失,世界将失去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蜕化为色彩单调、没有活力、缺乏生机的文化沙漠。有的学者提到,由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使现今的世界文化地图呈现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分野;呈现出强势文化步步进逼、弱势文化步步退守的情势;呈现出如经济发展上的“马太效应”,弱势文化在文化交流中的“逆差”、“透支”和“赤字”。这导致某种程度的文化危机或文化安全危机。强势文化的广泛传播,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是无形的、巨大的。人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忧虑,无孔不入的强势文化,是否会导致国家、民族传统的灭失,是否会形成文化殖民主义,进而导致人类文明的倒退?
以我国为例,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外来文化呈现出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势,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严重“入超”,存在严重的“文化赤字”。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版权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出口图书主要是到一些亚洲国家,而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48种,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694种,输出22种。2005年,对美版权贸易是400∶24。从1999年到2002年,仅俄罗斯就有285个文艺团体到中国演出,同期中国到俄罗斯演出的文艺团体只有30个,大约相差10倍;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及影视作品4332部,而出口影片则屈指可数。美国电影生产量只占全世界的5.6%,但放映时间却占全世界放映总时间的80%。虽然最近几年形势有所改变,但仍不容乐观,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7年7月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引进出版物版权12386种,其中图书10950种;输出出版物版权2057种,其中图书2050种。进出口比例在5∶1左右。
我们认为,长期文化交流的“逆差”和“赤字”所带来的后果,绝不仅仅是金钱的损失,而是民族文化的丧失,是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是文化多样性面临的最大威胁。随着外来思潮、理念的大规模“入侵”,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世态度、生活习俗等也在悄无声息地变化着,导致具有国家、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灭失或处于濒危状态。在我国,当今的青少年流行过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而对中华民族过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却懵懂无知,缅怀先人的清明节、避邪趋福的端午节、尊崇老人的重阳节逐渐远离了年轻人的视野,而春节、中秋节则异化成拉关系、套近乎、走门子甚至行贿赂的节。亲情淡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了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安宁的生活状态、和谐的社会关系由于价值取向的转变而受到影响。
在上述背景下,始终有一种理性的呼吁,即我们不应泯灭在单一文化体系或者价值观念之中,因为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的内在要求,也正是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各具特点的文化,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才变得如此多彩。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和睦相处的润滑剂,“和而不同”可以说是先人对文化多样性的一种阐释,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多样文化,千姿百态,各有所长。通过文化交流,可增进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感情,形成彼此尊重、认同的友好氛围,实现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性对于生物界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的文明链。文化霸权,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正是基于这些因素,在发展人类文明的当代,我们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传承发展。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支撑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反映了本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及生活态度,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姿、异彩纷呈。它们源于五千年中华文明、植根于民族民间,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培养民族认同感的宝贵资源。
文化认同是族群对于其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构成中最稳定的要素,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认同的载体。“民族是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生活方式和共同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的人们的共同体。而共同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则是最主要的特征,缺此便不成其为民族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历史印记。以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为例,中国56个民族中有36个民族有过春节的习俗,是所有传统节日中影响最大、参与最广泛、最有代表性的节日,包含了喜庆一年丰收、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迎新纳福、阖家团圆、文化娱乐等多样式、多层次、多方面的活动。春节承载着中华儿女太多的感情,无论路途多远,回家的路多么艰辛,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的信念从未动摇过。这是发自内心的文化认同。再比如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赛龙舟”,它是传统与艺术的展示,更是中华民族团结、协作、奋斗、竞争等中华精神的象征。因此,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认同的基本要素,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统文学艺术同样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传统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其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丰富的思想情感,而这种表达,贴近或者适应了本民族的认知习惯。许多民间传统文学艺术,它们的传承靠的是群体记忆、口传心授。在其漫长的传递过程中,像滚雪球一样吸纳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素养的创作主体和传承主体的世界观和许许多多具体的事物和观念。尽管有的显得驳杂而散乱,曲折而迷离,但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正是像流水一样奔腾不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间文化遗产,反映、体现和传递了民族的文化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影响社会现实、维护民族文化统一性的基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的浓浓中华之情,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贯穿着一条抵御时间消蚀力、保持民族文化连续性的血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的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是超越社会变迁、维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纽带。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对培育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指出:“民族文化,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它能照出民族生活的面貌,它还是一种爱克斯光,能照透民族生活的内在的‘肺腑’。它是一种历史留下的足迹,能显示民族走过的道路。它更是一种推土机,能推动民族文化向前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世代传承的文化的见证物,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与创造力,从而保护其文化认同的权利。
我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们的文化创新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任何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或者新的作品的出现,都会借助于已有的文化,借鉴、吸收是知识创新的基本模式,传统元素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活字印刷、飞天、绘画等带有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的艺术表演惊艳全球。在创新中求得发展,但这离不开传统艺术的土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脉,在现代文化的血液中,民族的、传统的基因是不可或缺的营养,这些文化遗产蕴涵着独特的民俗民风,具有强烈的文化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如云南推出的“云南映象”艺术表演,将本地原生态的乡土歌舞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家喻户晓的《乌苏里船歌》是根据赫哲族的民间曲调改编而来。如此等等都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产生并发扬光大的。
要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我们应脱离世俗的观点,着眼于民间传统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当地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如常年生活在三江源的藏族同胞自古就具有一种“神山圣湖”的观念,以往,比较权威的看法是,远古的时候,藏民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作出科学解释,因此产生了本能的敬畏大自然的心理。如果这样,是否意味着“神山圣湖”是迷信的、落后的?致力于环境保护的仁青桑珠说,这不是迷信,而是文化与传统,是藏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慢慢形成的环保文化。藏民族生活的青藏高原,是生态最为脆弱的地方,在人类发展中,藏族比其他民族经历了更多的生态灾难,这些灾难在藏民族的文化、宗教、风俗中都有所反映。仁青桑珠认为,藏民族对自然的感受最深,很多藏族文化就来源于对环境的体验。很多外来人说,藏民族文化中有一些朴素的环境保护因素。“其实它不是‘朴素’的。”藏民的环境保护文化,已上升到生命之间平等对待的程度,他们尊重自然,尊重其他生灵,因此,在青藏高原上,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了好多好多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我们这个世界生机盎然的肥沃土壤;哲思智慧的传统艺术是我们进步创新的不竭源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韩宇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背景[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2]赵启正.中国如何成为文化大国[N].文汇报,2006-03-14.
[4]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1996.
G112
A
1008-469X(2010)04-0033-03
2010-05-17
注:本文为河北师范大学课题项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分析》(项目编号:W2008Y05)的研究成果之一。
寇占奎(1964-),男,河北冀州人,副教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知识产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