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燕,陈园园
(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洛阳 471022)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的利用技能探析*
陈晓燕,陈园园
(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洛阳 471022)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优质教育技术和资源。教师在将优质教育技术和资源运用于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过程中,应当掌握四种技能:一是可采取及时分类或按需定向的方法去进行的课程资源搜集技能;二是包括思维加工与技术加工的课程资源加工技能;三是对课程资源作出适切性阐释的课程资源阐释技能;四是对开发或搜集的众多课程资源进行重新组合的课程资源重组技能。
农远工程;资源;利用技能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优质教育技术和资源。但教师能否应用这些技术和资源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学环境的改善,关键在于其是否掌握了将教育技术和资源转化为课程内容与学习支持的技能。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因此,明确教师在应用资源方面的技能与要求,对于提高农村教师应用课程资源能力以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课程资源搜集技能就是对课程资源进行收集选择、检索提取的技术和方法。可以说,每个农村中小学教师都面临着在不同课堂、不同时刻选择不同课程资源,去优化自己的课堂与教学效果的问题。因为只有课程资源的收集与选择,才有远程教育技术的合理性运用,进而才会建立在技术运用基础上的其他发展。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光盘播放、卫星收视、计算机教室三种模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工程提供的课程资源主要有:教学光盘、空中课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超星数字图书、教育信息等。教师对这些资源的搜集与整理,可以采取及时分类或按需定向的方法去进行。
及时分类法,就是及时对课程资源进行收集并筛选分类;各农村中小学校都有专人负责课程资源的接收与下载,而广大教师就需要对它投以关注、判断和接纳并及时将感知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再根据自己的学科职业、教学与研究需要或个人兴趣等提取与之相关的信息,分成若干类,做到有闻必录,及时梳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多是文档资源和媒体资源(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因此可以将长期搜集到的各种信息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成自己的信息库,直接存储到电脑里或者直接利用网络所提供的网摘工具,对所搜集到的资源进行摘录整理。如将课程资源分为教育时事及政策法规类、教学内容与策略类、研究方法与策略类等。
按需定向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或研究课题所确定的方向,在一段时间内从所有的课程资源里去选择,从而实现重点研究和专题突破;当然在按需求和目标确定的方向去收集选择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做好比较与分析,即要对课程资源在哪个方面、何级目标与多大程度上存在着收选价值,给予简要说明,以便为下一步的加工与利用作准备。
对课程资源的加工,首先是思维加工,其次是技术加工。
对课程资源的思维加工,就是教师要深入研究、全面理解和整体把握课程资源的来源及背景、质性特点、应用场合等。弄清楚所搜集课程资源的产生背景,就是要明了它产生的初衷是什么,旨在体现哪些教学内容或说明哪些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什么时间、由哪个机构或个人开发完成,这样有利于教师认识到每条资源的特殊性。弄清楚所搜集课程资源的性质特点,就是要明了它的呈现形式如何,其中蕴涵着多少教育因素和非教育因素,能否独立发挥教学作用,这样有利于教师对资源本质的理解。弄清楚所搜集资源的应用场合,就是要明了它的基本应用范围、在应用时的即显形态和呈现角度等,这样有利于教师对资源应用时的技能性把握。
技术加工就是在思维加工的基础上,对课程资源进行的增删、调换、编码等工作。当从较长的课程资源中取出其中一小部分精彩内容或相关片断,或对较单薄课程资源加以强化或补充时,就需要对其进行增删操作。而调换操作就是替换课程资源中那些不适宜或不完善的内容和活动,而选择符合教学需要、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内容和活动来替换。而只有对课程资源进行编码,才能对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驾驭;可按使用时间先后顺序、使用时所处的空间位置、逻辑顺序(因果关系、并列关系、条件关系、递进关系、种属关系),对在每一个应用场合中使用的相关课程资源进行编码,以使课程资源的内在联系变得简单。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全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一般都来源于名师、专业公司或经济发达地区,这些资源可分为文本资源、媒体资源(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及综合资源(包括前面两者的资源),它们不仅能用于课堂教学,还可用于教师培训、学生自主学习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等。其中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的“同步课堂、示范课、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教育动态、课程改革、精品推荐、古诗词欣赏”等资源,新颖、丰富且贴近实际。教学资源的内容涉及各学科,主要提供的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素材,包括视频、动画、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媒体资料、教学示例及习题精选等内容,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和制作课件提供了很多可用资源。当然这些都来源于名师、专业公司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全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并非全部适合于广大农村地区教育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那些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这时就有必要针对农村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实际,适当将这些资源进行增删、调换及编码,做到资料不走样,形式可变通,使其更加适合实际情况,实现资源校本化,满足个性化教与学的要求。
课程资源阐释技能就是对课程资源做出适切性阐释的技能。因为不同教师对同一资源的认识和理解多种多样,而同一教师对同一资源的认识和理解也会不断翻新,所以教师对课程资源的阐释就具有了多重性与独特性。但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需要、资源特点、学生特征等作出合理的、相应的阐释,说出课程资源中所蕴涵的教学内容和情感活动。教师对课程资源的阐释既要有相对确定的、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尺度标准,以约束过度阐释现象的发生;又要通过阐释思维方式的改变、阐释视角的转换来实现阐释的创新。
首先,教师对课程资源的阐释要具有适切性。阐释的适切性体现在:一要适合于教学内容,即对课程资源作出的阐释要精准、自然、顺理成章,充分表达出其所蕴涵的教学内容;二要适合于学生,教师通过阐释课程资源向学生传递与交换教学信息,必须建立在双方共同的经验范围内,即教师对课程资源作出的阐释要在学生已有认识层次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吸收与转化能力,带动学生开始真正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在情感、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其次,教师对课程资源的阐释要具有创新性。阐释的创新性体现在:一是更关注对话,即对课程资源的阐释是师生对话、集体互动的过程和结果;二是更包容歧义,即对课程资源的阐释是在经过纠正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的基础上,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三是更注重探索,即对课程资源的阐释是与教师给出标准答案不同,更重视学生的个人见解。
课程资源重组技能,就是对开发或搜集的众多课程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以使其适应课程与教学需要的技能。有些课程或教学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这就决定了它们必然涉及到多学科、多方面的资源;而这些资源不仅仅限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工程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还可能包括校内外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这些资源在结构、语言、形式等方面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只有根据课程或教学的需要把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科书中的内容涉及描写的有动物、植物、优美环境等,其中还配有很多例如蓝天、绿树、红花、小河、庄稼等图画,教学内容呈现在孩子们眼中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绿色世界,也是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农远工程所提供的课程资源(有视频和图画),对这部分内容有意识地加以组合利用,作为环境教育的好素材。
对这些资源,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重组使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出现在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因此,对课程资源进行重组,就需要根据课程与教学的需要,确定各个资源在整个重组过程中出现的层次顺序、发挥的作用、出现的时间长度等,以便将他们有机组合后更好地服务于课程与教学。当然,对各个资源在重组过程中顺序的确定,一方面要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逻辑,从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出发,利于学生能够自己调整学习顺序的需要。因此,可按两种顺序重组课程资源:一是以教为主的顺序,主要以课程资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层次关系为依据;二是以学为主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安排多种课程资源,以便当学习者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时,能够组织相应的重组顺序,并确保知识的系统、完整和连贯。
总之,上面这四种具体技能的形成与使用过程中,都需要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感受能力、对资源信息的汲取能力、对资源工具的使用能力、对资源信息的加工存储能力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供的课程资源,不仅丰富实用,而且在教学思想观念上和新课程理念更加贴近,这需要中小学教师在使用农远工程优质资源的过程中:首先不仅要对资源内容进行仔细的感受,还要对新课程目标进行严格的对照,这样才能对所搜集到的资源有充分的认识。其次在有了充分认识后,还要经常地阅读,认真地比较,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取长补短,新的教学思想与观念就在这种长期的坚持中汲取于自身。再次教师不仅对优质课程资源不能仅停留在感受与认识上,还要体现在对资源工具的使用上、对资源信息的加工存储上,即主动地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获取与加工所提供资源的基础上,去建设能够为自己教学所用的、体现自己教学风格与思想的新型课程资源,这既是教师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也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最高目的。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优质教育资源的提供,不仅能使教师更好地解读教材、把握教学重点,从而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能使教师用新的课程观指导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将课程资源中所体现的新课改精神实施到位,使自己尽快成为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新型人民教师和管理者。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的利用技能还有很多,它需要广大中小学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实践、训练。相信广大中小学教师会很快地掌握这些技能,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环境的改善中去。
[1]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等.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
[2]李冲锋.课程资源的利用技能[J].当代教育科学,2005,(3).
G432
A
1008-469X(2010)04-0004-03
2010-05-04
注:本文为洛阳师范学院2008年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008-QNJJ-005)研究成果之一。
陈晓燕(1975-),女,河北徐水人,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