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家友
(信阳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南 信阳 464000)
魏在战国初期称霸中原的原因
吉家友
(信阳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南 信阳 464000)
魏国在战国初期一跃成为强国,并称霸中原,缘于多方面原因。其中,改革、变法,实现经济发展;礼贤下士,知人善用;重视三晋联盟及周边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改变不利的地理位置,为其称霸提供了良好的内部条件。当时秦国还比较落后,尚不强大,这也使魏国最终实现了称霸中原的目的。
魏国;魏文侯;战国初期;称霸中原
魏国为战国七雄之一。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势力较大的是赵国,而不是魏国。然而不久,魏国由一弱小国家迅速成为一个强国,在中原称霸,并被周天子命为诸侯。魏国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称霸中原,其原因在史学界很少有专题论及,即便有所涉及,也大都是在相关问题上或某些方面涉及。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研究,从两个方面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魏国称霸中原的原因。
(一)魏文侯改革变法
魏文侯即位后,也就是战国时代的开始。为了配合激烈的兼并战争,同时也为了适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各国统治者都不断地调整相关的政策,自上而下地实行各种改革。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使各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也使各国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得以确立,从而加速了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这场改革之风首先从魏国刮起,它开启了战国初期改革、变法的新时代。魏文侯改革、变法主要采取的五项积极措施是:
(1)食有劳而禄有功。食有劳而禄有功,通俗地讲,就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关于魏文侯的改革,魏文侯与李悝①有一段经典的对话,《说苑·政理》中是这样记载的:
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文侯曰:“吾尝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钟石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①关于李克和李悝是否为同一个人,从古到今多有不同见解,齐思和《李克、李悝非一人辨》载于2003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史探研》,本文不加论证,采同一人说,下文只说李悝。
对话中的“夺淫民之禄”,实际上是否定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1],剥夺旧贵族世代所享有的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特权。而“来四方之士”,则是通过“食有劳而禄有功”,使天下的贤能之士为己所用,赋予他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特权,并使他们在政治上上升为统治阶级。所谓“淫民”是指旧奴隶主贵族,他们是“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的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凭借着从老子那里承袭下来的特权,“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瑟、钟石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过着骄奢淫逸的无耻生活。这一切犹如瘟疫一般,势必“乱乡曲之教”,严重地败坏社会风气。李悝主张夺淫民之禄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从根本上扫除这些腐朽势力和丑恶现象,为富国强兵、变法革新开路。这种“食有劳而禄有功”的政策,正是战国时期主张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改革派人物在政治上追求的首要目标。由此可知,魏国在魏文侯统治时期能够罗致那么多人才,正与此项政策的施行有关。
(2)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使有能”作为魏文侯改革的又一基本原则,即是李悝所说的“来四方之士”,即“因能而授官”。在春秋后期,晋国的卿大夫们仍然世代把持着国家政权,如郤至“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夫八郤,五大夫三卿”[2],如此等等。而“使有能”、“来四方之士”则从根本上扭转了这一局面。翟璜、李悝、吴起、乐羊等等,都是从士阶层中依其才能和功劳选拔出来并由国君加以任命的。
在军事上,以爵位和田宅赏赐军功。吴起为西河郡守时,为攻克秦的小亭,曾悬赏“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上宅”[3]。吴起还使用各种办法鼓励魏国人民杀敌立功,他曾告诉魏武侯:要达到“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必须举有功而进结飨之,无功而励之”。魏武侯按照吴起说的办法,在庙廷上举行隆重的宴会,有大功的士大夫坐在前席,享用着头等的美味;次一等的居中间,食具和馔肴稍次;无功者坐后行,待遇又次。同时,又使这些士大夫的父母、妻子立于门外,以其功劳大小给予赏赐。这样一来,使人人以杀敌立功为荣。公元前389年,秦国出兵进攻魏国的阴晋,魏国战士主动进行抵抗:“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4]奖励军功的措施到魏惠王时期还在实行。公元前362年,魏将公叔痤战胜韩、赵二国,魏惠王赏以田百万,公叔痤辞谢,认为这是“吴起余教”,于是魏惠王赏吴起的后代田20万,巴宁、爨襄各田10万,并增赏给公叔痤田40万,“加之百万之上,使百四十万”[5]。
(3)尽地力之教。由国家制定并推行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是魏文侯改革的又一重要措施。据《汉书·食货志》的记载:“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关于“治田勤谨”的具体情形,据《太平御览·卷八二一》引古书所言:“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植于疆场。”“必杂五谷,以备灾害;力耕数芸,收获如寇盗之至。”也是说,要根据作物抗灾能力的不同而杂种五谷,以免种植单一作物遇到灾害时难以补救;在耕作技术上,要讲求深耕易耨,收获时要抓紧时间,以免因风灾而受到损失;充分利用耕地,多种经营,环庐植桑,蔬菜瓜果种于疆场,使农、桑、园艺同时并举,保证农夫(民)的生活需要。
由国家政府部门制定如此具体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出现于魏文侯的改革之中的。与此同时,魏文侯还实行不违农时、与民休息的政策,以保护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魏国在东封地区的行政长官解扁,年终向国家交纳的财政收入比定额高出三倍,有关部门请求奖赏解扁。魏文侯问:“我的土地没有增广,人民没有增多,收入怎么却高出三倍?”解扁答曰:“因为是冬天伐木积累,春天顺河运输并出卖木材。”魏文侯说:“农民在春天力耕,夏天力耘,秋天收割,冬季无事而休息。你令农民冬天伐木,这是不让农夫(民)在冬季休息。农夫疲敝。虽然有三倍收入,又有什么用!”[1]这段故事表明,魏文侯体恤民情、反对他的下属官吏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名而违背农时、滥用民力。
魏国人口密度较高,地少人多。李悝在“尽地力之教”中做出这样的规定是适合当地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也是根据当时农民生产的经验而制定的,目的在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扩大田租的收入,进而使国家富强起来。现在看来,这些做法都属于专制主义国家利用行政力量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的直接干预,然而在当时却不失为改革的创举,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就说“魏用李克[悝],尽地力,为强君”,给予李悝“尽地力之教”以高度的评价。《汉书·食货志》记其行“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以后,“国以富强”。魏国在战国初年长期占据中原霸主地位,与李悝变法所促成的国力强盛有着直接的关系。
(4)实行平籴法。这是李悝为魏文侯制定的又一重要政策,详见《汉书·食货志》的记载。所谓“平籴法”,乃是针对个体小农易受天灾人祸的影响,而粮食投机商乘机操纵粮价,造成谷贱伤农或者谷贵伤民的弊端,而采取的由国家平抑粮价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按照“取有余而补不足”的原则,在丰收年成,由国家以平价购进农民手中的粮食;遇到荒年的时候,国家仍按平价出售粮食给百姓。这样,不仅“使民不伤而农益劝”,保障社会各阶层民众的利益得到兼顾,而且还防止了商人在粮食问题上进行的投机活动,使农民不致因粮价的暴涨而遭受商人的巧取豪夺,“虽遇饥馑,籴不贵而民不散”[6]。这项政策的实际意义,显然在于稳定以个体小农为主的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这也是后来历代王朝的均输、常平仓等办法的开端。实行“平籴法”的目的在于“使民无伤而农益劝”,民是指谷类商品的一般消费者,根本不考虑商人的利益。如果真能做到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人对粮食的投机活动,制止粮价的暴涨暴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农民破产和贫民流亡。因此,实行“平籴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小农经济,从而富国强兵。
(5)制定法经。制定法经是李悝对魏国以至于中国的又一重大贡献。《法经》是李悝撰著的一部法律著作,此书今已不传。据《晋书·刑法志》记载,《法经》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内容。所谓盗,即偷盗,是对私有财产的侵犯;贼,为贼杀人,是对人身的侵犯。李悝“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列《盗法》、《贼法》于《法经》之首。其下《囚法》、《捕法》讲劾捕盗贼的方法,《杂法》是惩治“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六种违法行为的法律条文,《具法》则是根据不同情况对违法者加重或减轻处罚的具体规定。《晋书》称,所有这些法律条文,都属于“罪名之制也”,即今所称之刑法的范畴,这无疑是以加强专制主义统治为目的的。李悝的《法经》是我国第一部有文字可考的比较系统的刑法法典,为以后封建法典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后来的商鞅就是接受了这部法典到秦国去实行变法的,汉初萧何制定的《汉律》九章也是据之补充而成的,可见李悝在魏国的变法确实是开风气之先[7]。
(二)礼贤下士、知人善用
魏文侯的礼贤下士及其用人之道,使魏国人才济济,人才甘愿为魏文侯所用,这是魏文侯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魏文侯所领导的社会改革中,为他献策献力的是一大批出身于士阶层的知识分子。这些有才干的知识分子能够进入魏国各级政权担任要职,并肯于为改革卖力,显然与魏文侯所执行的礼贤下士政策及其用人之道有关。魏文侯的礼贤下士,并集中体现在他同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的关系上。
子夏是孔子的高足弟子,少孔子44岁,以文学著称。孔子死后,作为孔子学术上的继承人,就其造诣和影响而言,在孔门弟子中居于首席。子夏对孔子编著的“六艺”的讲授和阐发,表明他是当时学术界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学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殁,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魏文侯拜子夏为师,表明他对知识与知识分子的尊重,这在当时的知识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从其他国家前来为魏文侯的改革效力,皆与此有关。
田子方是孔子高足子贡的弟子,他虽然没有在魏国政府中担任任何官职,但作为魏文侯的座上宾,他充任顾问的角色,对魏文侯曾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与尖锐的批评,被魏文侯引以为友。《说苑·敬慎》曾记载太子魏击入见父王时,田子方不为太子起坐,并以“敬其父者不兼敬其子”的理论为自己辩护,文侯闻后点头称善。《说苑·尊贤》还记载田子方教训太子魏击:“宝贵者怎敢骄人?人主骄人必亡其国。”魏文侯闻知后感叹地承认:自从与田子方结交为朋友后,魏国才君臣益亲,百姓益附,从而得到了与士交朋友的好处。
段干木出身贫贱,游学西河,拜子夏为师。他修业行道,辞官不受,名声甚高,魏文侯“过其闾而轼之”。魏文侯想要见段干木,登门造访,他跳墙回避。后来魏文侯还是趁段干木在家时得以见面,见面时魏文侯“立倦而不敢息”。对于这样一个不肯合作共事的知识分子,魏文侯愈发以礼相待,因而“国人甚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8]秦国甚至因此而取消一次对魏国的军事进攻。魏文侯对段干木的敬仰,在知识分子阶层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不仅为他招来了天下贤士,而且收到了敌国因此不敢加兵于魏的效果。
商周以来对贤能之士的重用,作为个别时期的个别现象,史书上是不乏记载的。但是像魏文侯这样在全国范围内破格重用知识分子,把国家政权交给士阶层的人来执掌,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壮举。同破格重用智能之士相联系的,是魏文侯的用人之道。这种用人之道,主要表现在他能够与贤士、臣下共商国策,能够做到闻过则喜,对部下或臣下能够用其所长、善教部下、重用不疑,等等。
魏文侯的改革,是首先通过树立几个成功的典型,取得经验,然后在全国加以推广的。如吴起治西河、西门豹治邺、李悝治上郡和治中山便是四个成功的典型。这些人在治理地方上所做出的突出业绩,对推动魏文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改革,客观上起到了典型示范和振奋人心的作用。
魏文侯所领导的社会改革是前无古人的大事。肩负起这一重大使命并取得完满成功,绝非魏文侯一人能力所及。事实上,领导这场社会改革的是以魏文侯为首的一个领导集团。这个集团的组成、存在和发展,虽然同魏文侯有着很大的关系,但从客观上看,是由改革的性质和使命所决定的。或者说,为使改革成功,这个集团除首脑魏文侯外,其主要成员还有翟璜、李悝、魏成、吴起、西门豹、乐羊、北门可,等等。魏国改革正是在以魏文侯为首的领导集团的领导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魏文侯实行社会改革的主观意图和预期目的是富国强兵、图强谋霸。历史表明,这一目标在他生前已大体成为现实:魏不仅在经济上于七国中实力最强,而且在对外战争中屡屡获胜,从秦国手中夺取西河地区,攻取中山国,又“南胜荆于连堤,东胜齐于长城,虏齐侯献诸天子,天子赏文侯以上闻。”[8]可见,魏文侯统治下的魏国,确已成为战国初期最为强盛的国家。
(三)改变不利的地理位置
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疆域范围:在今陕西省境内,沿黄河有今韩城的南部;在渭河以南,有今华阴周围地。在今山西省有其西南部,并伸入其东南部,通连今河南省北部,兼有黄河以南一部分沿河地。东北更有今河北省大名、广平间地和山东省冠县地[7]。国都原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村),到战国初期取得今河南省中部地区后,于公元前361年(魏惠王九年)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国的领土东西狭长,领土分散,其主要地区为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河东地区和今河南省北部的河内地区。两地区之间,以今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地区为交通孔道,四周和秦、赵、韩、郑、齐、卫接界,在战国初期处于不利的军事位置。
魏国虽然处于不利的军事位置,但处于中原当时比较富庶的地区。魏国地跨《禹贡》的冀州和豫州,土地属于中等和中上等,主要占有河东(今山西黄河以东的西南部)、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太行山东南地区)和河南(今河南黄河以南地区)的一部分地区。司马迁把河东、河内和河南称为“三河”,认为“三河在天下之中”,“土地小狭,民人众”,“故其俗纤俭习事”[9],这是农业生产发达、人口众多的富庶地区。魏国都城大梁和韩国都城新郑一带都是农业发达地区,生产黍、稷、稻、麦等。魏国的河东池盐煮造业更发达,猗顿便是经营池盐而成世富的[9]。
如此不利的地理位置,如果想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魏国就必须改变不利的军事地理版图。于是,魏国统治者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首先是军事扩张,消灭周边小国。魏文侯首先北向中山国。中山国为白狄族所建,地处今河北省中部靠近太行山麓一带,与魏国中间隔着赵地。魏欲侵伐中山而向赵假道,赵烈侯以为魏即使击垮了中山国,亦不能越赵地而占有之,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赵也,遂允之[5]295。魏文侯派乐羊为将,历三年,至公元前406年才灭掉中山国。嗣后,文侯命太子击为中山君,使李悝为相,并封乐羊于中山灵奉(今河北平山)。在这之前,魏文侯还任用吴起为将,向西进击秦国,占领了黄河以西至洛水之间的大片土地,并在那里设立了河西郡,命吴起为郡守。与此同时,魏又与赵、韩联合,在公元前405年,乘齐国内乱,向齐进攻而获大胜。继魏文侯之后,魏武侯掉头向南方发展,夺取了郑、宋、楚三国大片土地。特别是公元前391年,魏率三晋联军大败楚师于大梁(今河南开封)、榆关(今河南中牟南),并进而占领了大梁,这为以后魏将都城东迁至大梁做好了准备。其次是与韩、赵交换土地。为了摆脱秦、韩、赵夹击的被动局面,谋求在中原地区的发展,魏惠王在公元前361年把国都从西部的安邑迁到东部的大梁。同时,设法与韩、赵互相交换土地,使分散的土地变得较为集中。在外交上,也进行频繁的盟会、拉拢工作。再次是加强防备和控制交通。公元前359年,魏与韩交换部分土地,魏得到了轵道(今河南济源一带),控制了通过太行山的交通线,这就把魏国在中原分隔着的土地连接了起来。公元前358年,魏派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这是在大梁以西建筑长城,用以防备秦国。
(四)重视三晋联盟
从魏文侯到魏惠王,魏国的强大离不开三晋联盟。战国初期,魏、韩、赵结成联盟,形成唇亡齿寒的相互依赖关系。魏国就是依靠这个联盟才打败秦、齐、楚等大国,并独霸中原的[10]。所以,当时秦国人对魏文侯的看法是:“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9]《资治通鉴·周记·卷第一》记载,魏桓子时期,智伯带领韩魏围赵,并准备灭赵。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率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魏文侯时,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构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赵、韩两国,诸侯莫能与之争。由此可以看出,魏国早期很重视韩、赵、魏三国之间的关系。
魏国的这种霸主地位,很大程度上也是靠了与赵、韩的联盟。如公元前405年魏发动的向齐国的进攻,就是因三国联军的协同作战才取得胜利的。稍后进行的对楚国的战争,也是三国共同进行的,在这次战争中,三国联军伐取了楚国的大梁,取得了对楚战争的胜利。
韩、赵、魏三国原本是长期联合起来向外扩展的,后来三国逐渐强大,各自图谋争夺土地,魏惠王以后就不再重视韩、赵、魏三国的联盟,甚至想消灭韩、赵两国,造成韩、赵、魏三国联盟分裂。韩、赵、魏三国联盟破裂,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使魏国伤师失地,其霸主地位也随之丧失了。
(一)西部对魏国无威胁
由于秦国在战国初期相对落后,从而造成了魏国良好的西部发展地理环境。秦国在战国初年社会发展较为迟缓,因其僻处关西,又“杂戎狄这之俗”,故中原国家与之较少往来。在社会改革方面,秦国至公元前408年(秦简公七年)才实行相当于鲁国“初税亩”性质的“初租禾”;至公元前375年(秦献公十年)才“为户籍相伍”,即实行户籍编制。这是在当时的几个国家中已在春秋后期或战国初期就实行过的,秦的国力因此不振作,并长期受制于韩、赵、魏三国,甚至在战国初年,大片土地让魏国夺去。直到进入战国中期后的秦献公时期,才因在政治上实行一些新举措而在军事上稍有起色[7]。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献公之后即位,因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决心继续进行改革。就在这一年,孝公下令在国中求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9]商鞅正是在此时闻及秦国的求贤令,才西行入秦,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一跃而为战国七雄中最为强盛的国家。在此之前,秦国基本上是落后的,对魏国没有什么威胁,以至于魏国在向中原扩张的时候无需顾忌秦国,并因此拥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良好环境。
(二)少数部族干扰少
少数部族的分布及存亡直接关系到魏国的生存与强大。战国初期经过战争整合,诸侯仍然众多,大者有八,后来为七,小者无数,而各诸侯国之间又杂居着众多的少数部族,他们有些与诸侯国相安无事,和平共处;有些与诸侯国之间互不相容,诸侯国总是想方设法消灭他们,消灭与反消灭既耗时又浪费各种资源,这都直接影响着诸侯国的发展和强大。
当时少数部族主要分布在中原七大强国的周边地区,也有少数杂居在七大国之间。介于韩、魏之间的,在伊水、洛水流域有阴戎,或称伊洛阴戎。《后汉书·西羌传》载:“韩、魏复共稍并伊洛阴戎,灭之。其遗脱者皆逃走,西逾汧、陇,自是中国无戎寇。”《后汉书·四夷传》所载战国时事,有《史记》所不见的,大抵依据《竹书纪年》等新史料来补充。《古本竹书纪年》载“晋出公十九年(公元前456年)晋韩龙取卢氏城”,就是韩魏共灭伊洛阴戎的事。卢氏在今河南省西部洛水上游,多崇山峻岭,是阴戎所在的一个地方,卢氏当是阴戎中一支的名称。从史料可以看出,魏国周围的少数部族在战国前就已经被消灭了,形成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环境。
而秦、赵、燕等国就没有这样有利的周边环境。边境少数部族众多,干扰不断。以燕、赵为例,在燕、赵以北地区,有肃慎、东胡、匈奴、林胡、楼烦、代戎、襜褴、貉族和休溷诸貉等族,其中肃慎、东胡、匈奴三族为最盛[11]286。这些部族,善于骑射,经常侵袭中原地区,尤其是燕、赵,不堪其苦。后来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就是针对北部部族的。可见,少数部族对这些诸侯国的影响之大。
综上分析,魏国之所以能够在战国初期称霸中原,主要缘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而内部原因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黄中业.战国盛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2] 国语·战国策·晋语八[M].长沙:岳麓书社,2006.
[3] 韩非子内储说·上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 林剑鸣.秦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 国语·战国策·魏策一[M].长沙:岳麓书社,2006.
[6] 班固.汉书·食货志[M].上诲: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 沈长云,杨善群.战国史与战国文明[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8] 吕氏春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9] 司马迁.史记[M].上海: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0] 吉家友.魏惠王后魏国地缘政治变化与对外战略策略得失分析[J].军事历史研究,2006(1):104-114.
[11] 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毋爱君]
OnthereasonsWhyWeiStateBecametheMostPowerfulStateinCentralPlainsDuringtheEarlyPeriodoftheWarringStates
JIJia-you
(TheEditorialDepartmentofJournalofXinyangNormalUniversity,Xinyang464000,Henan,China)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Warring States, Wei state rapidly became the most powerful state in Central Plains, which results from both of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advantages. Wei Wenhou, the king of Wei state,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economy, enriching the state and strengthening its military power by, he treated the worthy men with courtesy, judged and used talents correctly, respected the talents and thus attracted a lot of capable people to join Wei state and 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ei state, besides, Wei state put much emphasis on uniting Zhao state and Han state in order to change its unfavorable geographic location, these interior advantag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the most powerful state. At that time, Qin state was quite weak, so Wei state had no threat from its west while it developed its economy and military power.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lains, where there were few minorities because they were almost eliminated at the end of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ll these formed an excellent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ei state.
Wei State; Wei Wenhou, the arly period of the Warring States; being the most powerful state in the Central Plains
2010-04-23
吉家友(1964-),男,河南商城人,副编审,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编辑学研究。
E-mail:jijiayou@tom.com
K231
A
1673-9779(2010)04-047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