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兰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1170)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浅析*
潘春兰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1170)
培养合格的公民是一切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而要培养合格的公民,首先就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是培养国家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意义重大,必须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培育公民文化、改善公民教育、培植社会土壤几个方面入手。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之先生曾经指出:“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一百年来成就不大,以致被称为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第一个原因就是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能培养出够格的现代化的公民。”培养合格的公民是一切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而要培养合格的公民,首先就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所谓公民意识就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把公民意识理解为一个法律概念,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政治概念、意识形态概念、文化概念和道德范畴。”它的主要内容就是以宪法为核心的民主法律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是我国公民基于自身的社会地位,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法律地位的正确认识,从而形成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和诚实、守信、善良、人道、责任、宽容等道德责任感。所以说,公民意识实质上强调的是一个人处在社会、国家中担任什么角色以及应该如何去履行自己所承担的职责的问题。它在本质上必然呈现为与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平等、自由为轴心的正义价值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并呈现合理性意识、合法性认识和积极守法精神的三元内在结构。因此,公民意识培养是培养国家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作为重要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强弱从根本上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实现。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意义重大。
公民意识的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社会成员对国家、对社会以及对社会角色的认识、评价和情感的程度,与民主政治建设关系很大。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总体上讲需要从两方面推进: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的培养。制度和观念,在发展进程中相互影响,不可或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的培养,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没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观念,不可能建立起真正好的制度;即使有了好的制度,如果没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观念,也不可能真正有效地施行。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论述中首次将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观念的培养置于显著位置,意义非同寻常。大学生作为高学历社会成员,理应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才能加快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
英格尔斯在《走向现代化》一书中指出:“许多致力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正是在经历了长久的现代化阵痛和难产后,才逐渐意识到: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转变为现代公民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获得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为现代化国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成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固定化了的身份界限逐步淡化,人们社会角色变换的机会增多,频率加快,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着平等的竞争,这就把不同社会成员共同的基本角色——“公民”突现了出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迅速发展的同时,许多人已经意识到公民意识的缺失已经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现代化的发展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同样也提出了客观的要求。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主人,未来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其公民意识的强弱,决定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程度。就目前来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关注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如在汶川地震灾难发生后,许多大学生自发地加入各社会救助团体,在余震、险情不断的情况下,青年志愿者们临危不惧,克服种种困难为灾区群众服务。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确实还有不少大学生对公民意识相当缺失。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角度来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让他们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在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自我。
新中国社会主义德育体制的建立,是我国德育史上的一场革命。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泛道德主义”、“教育政治化”的现象比较突出,以突出“政治”任务带动德育,导致人们基本社会公德和社会生活准则教育的空缺。学校德育以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和“四有”新人为目标,缺少循序渐进的层次性,始终未能把握好“实然道德”与“应然道德”之间的跨度。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不分层次和过高的一统德育目标,单一的、形式主义的德育方法导致学校德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多元文化、多元价值通过大众传媒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学校德育必须要积极回应多元文化的挑战,粉碎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战略,这必然要求对大学生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公民性的发展,塑造法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合作意识和诚信意识。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在我国现在还没有像西方国家一样形成完整的公民教育体系的情况下,对大学生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我们应该运用多种途径。
市场经济是公民社会的基础;只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凡是市场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不进行干预。这就要求政府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越来越多的原本属于社会和公民的权利归还给社会和公民,使公民拥有更多的参与权和选择权,夯实大学生公民意识形成的契约基础。要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转变政府职能,解决经济管理中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的问题,使政府由控制市场转向服务市场,转向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和法治环境。第二,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推行信用公示制。
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政治体制制度化的过程,“是指一个国家为了行使政治权力而设置的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制度”。而政治体制制度化的过程,也就是民主与法制相统一的过程,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又是通过健全民主制度和扩大基层民主来实现的。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它要求把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被缩减的国家权力化为公民的广泛民主自由权利,并予以充分的法律保障;同时拓宽民主参与的渠道和空间,畅通利益和意志的表达机制,还要强化民主监督和权力制约。这就为公民能够充分享有国家赋予的各项权利以及履行应尽义务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也为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公民文化,亦即公民政治文化,主要是指政治系统内的个人和社会各利益主体对于该系统的态度取向,包括对整个政治体系、体系的输入与输出功能以及自我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一种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基础上的臣民文化。经过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影响,这种文化中的个人崇拜、盲从心理、依附心理、宗法观念、极端意识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即使辛亥革命以后从西方引进“公民”这一概念,但普通民众在政治取向上大都还是表现为臣民心态。正是由于这种由客观历史孕育的奴性基因未发生根本性裂变,其诸多负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中国公民社会进程的羁绊。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中国的政治文化从“臣民型文化”过渡到“参与型文化”才能实现公民文化建设的突破性进展。对于高校来说,培育公民文化,构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人文依托,重点就是要建设校园文化。如通过培育大学精神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风格、纪律规则、学习研究风气、教师榜样、教育者的态度、人际交往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沟通信息的模式、与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公民社会是公民意识得以存在的土壤,是“公民价值的潜在储备库”。众所周知,与西方不同,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自觉的过程,其推动力主要来自国家(政府)。目前,除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外,必须致力于公民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因为,我国目前的公民组织管理模式基本上还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选择型管理模式,公民组织基本上还是政府伸向公民社会的触角。但真正的公民社会组织理应具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非政府性、自主性等普遍特征,对社会公平正义负责。而且任何公民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成立组织,其支持力量更多的是来自民间。对于政府主导的我国公民社会进程来说,实现公民组织管理体制的转型迫切需要政府的制度安排和资源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教育民众全面认识公民社会的历史重任,将公民社会建设成为推动现代化事业的积极力量,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与现实背景,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植提供社会土壤。
[1]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3]张华青.论政治现代化与公民文化[J].复旦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1).
[4]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G641
A
1008-469X(2010)05-0089-03
2010-06-19
潘春兰(1980-),女,江苏大丰人,助教,河海大学能源与电器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