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正发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 417001;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8)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研究
盛正发1,2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 417001;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8)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在国家强力推动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日增,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提出了诸多要求,此类院校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支撑,着力培育办学特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
自 1990年代以来,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已达到 220余所,占本科院校的近 1/3,[1]经费投入和规模都大幅增加,承担着大众化的主体任务,是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持,满足了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站”、“轴心机构”。但是,新建本科院校一产生就处于国际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外国教育资源悄然而至,“点击大学”无孔不入,政府“抓大放小”,新建本科院校大多负债运行,为了寻求生存的支点,把目光盯在地方,却难以正确把握大学作为“智力城”与“服务站”之间的关系,发展目标摇摆不定,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凝心聚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由于历史和经济等原因,我国原有大学多布局在中心城市。1999年以来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按照人口和地域相对均衡分布,大多位于非中心城市,有效地平衡了高等教育的不合理布局。由于国家对教育的直接投入有限,这类院校多采取省地共建的方式,从性质上均属地方院校,办学经费相对不足。特别是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新建本科院校,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学费偏低,办学经费十分紧张。如川、桂、滇、黔诸省,生均经费多数仅有 2000元左右,学费也偏低,办学条件受限。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1990年代,国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为了使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政府开始推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合并重组的方式进行优化。基于这种背景,原为地方高等教育主体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办学历史相对较长,无论是办学经验还是资源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高等教育基础,成为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合并升格的主体,并占据了将近一半,也促进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转变。尽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在升格时去掉了“师范”两字,但其最初的学科专业特征都基本一样,以教师教育类专业为主,并努力向综合性发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数是以师专为主体合并升格而成,其本科办学时间短,经验弱。由于发展基础和管理的惯性作用,其本科专业设置多延续了原专科的学科专业,结构比较陈旧。由于这类院校承载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主体任务,在新专业的设置上缺乏经验,学科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另外,这些院校过去长期致力于中小学教师或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客观上造成了与社会经济建设联系不紧,应用性的科学研究水平相对较低的现象。
新建本科院校从事高等教育的办学历史比较短,尤其是本科办学时间不长,是本科院校中的“新生代”。正是由于本科办学经验的欠缺,缺乏深厚的积累,在本科办学的管理水平上还处于摸索阶段。特别是在本科办学之初,大多采取的是“拿来主义”,在模仿和借鉴中适应本科的教学管理,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但毕竟实践时间短,还残留着很多专科办学时的痕迹,管理人员有待进一步优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特别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调整,都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得不仔细审视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条件,其机遇和挑战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和开放化。自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快速发展,知识创新不断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大学教育方式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而发生着巨大变化。大学已不能只是驻守在封闭的象牙塔内,而必须直面市场、社会的需求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尤其是信息知识及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通过互联网成为共享资源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就不仅面临着国内高等教育界的挑战,而且还面临着世界高等教育界的竞争。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如果不能正确应对这一挑战,其在高等教育界的地位就会日益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第二,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从规模扩张转变为质量提升。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在 1990年代,政府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1990年代后期,在基础教育大发展的基础上,中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 2700万,毛入学率达 23%[2]。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同时,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国政府又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决策。从“科教兴国”到“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转变是战略性的转变。对于在大众化背景下升格、本科办学较短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如何尽快适应这一转变而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是其确保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第三,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以及就业的现实压力,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高等教育的基础资源供给不足的背景下,能不能上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而经过快速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重组,中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现有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因此,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办优质教育就成为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第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地方大学。今天,大学已经成为地方的“科技中心”、“动力站”。大学有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其中服务社会越来越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要使命。过去,地方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师资,而在科学研究和为地方服务方面的职能发挥相对不足。目前,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高校能够引领地方经济、文化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位于非中心城市,是本区域唯一的本科院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高校形成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对高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存在本科办学时间短,本科经验弱,管理欠规范,质量待提高的特点。而且大多位于经济欠发达的非中心城市,客观条件受限。同时,国家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地方对高校越来越高的期望值,都给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仔细分析这些机遇和挑战,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以回应发展中的思路选择。
一所高校的发展战略要体现出科学性、可行性和前瞻性,就必须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作为支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办学经验弱,但也没有历史包袱和思维惯性,容易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借鉴成功的大学发展战略。
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表现在注重质量、打造特色、加强管理等方面。大学以培养人才为其根本职能,人才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质量观是教育思想观念的首要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质量观,也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念。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传统的质量观强调的是知识改变命运,即知识本位教育价值观,科举时代“学而优则仕”,以及近代以来职业教育的观念,都属于此类。中国的知名大学,如北大、南开等,多是在民族危机中成长起来,当时其教育价值观多带有社会本位的特征,也即教育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民族的振兴[3]。改革开放以来,人本主义教育质量观开始出现,这种观念在强调知识完整性的同时,更强调学生个性、人格和潜能,正如梅贻琦所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4]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吸收、借鉴这些质量观,将影响到今后的办学方向。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特别是先进的质量观,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制定科学发展战略的前提,也是发展战略的核心。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想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必须培育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学校以特色品牌影响社会,社会依据这些特色对学校做出评价。纵观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发展历程,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其长盛不衰的根本。如美国威斯康辛大学,1904年范海斯校长提出了“州的边界就是大学的边界”[5],希望威斯康辛大学成为本州人民的头脑,要给人民信息、光明和指引。这个理念使得威斯康星大学具有了两项特色鲜明的使命——帮助州政府在全州开展技术推广和函授教育。又如芝加哥大学,在哈珀的领导下,将英国式的本科文理学院与德国式的研究型大学结合起来,遵循美国所特有的进步主义传统,为社会服务。国内,北大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清华的注重师资、严谨求实,都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是其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界立足的根本,国内外诸多知名大学的特色培育经验,是其制定发展战略时借鉴的重要范本。
科学的发展战略要体现前瞻性。这种前瞻性来自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顺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和对所在地区发展前景的预测。有了前瞻性的目标,才有了发展的持续动力。否则,就只能看到困难重重。然而,在制定前瞻性目标时,更要审视现实。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一个 20年的发展战略,以一流的大学为目标过于虚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的是发展的实绩与特色,应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分步设计,立足地方,脚踏实地,办出特色,提高质量,才是科学的发展战略。威斯康辛大学的发展战略就是典范。范海斯认为,威斯康辛大学要在一个农业大州——美国的奶牛场中生存和发展,教授的皮靴上不能不带有牛粪。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威斯康星大学向州政府提供了农业专门知识,把大学送到了大众当中,其畜牧、生物和细菌科学等学科迅速取得全美领先地位。“威斯康辛理念”提出四年后,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就认定威斯康辛大学是一所优秀的州立大学[5]。
总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掌握发展节奏,理清发展顺序,从规模的扩张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再到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及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最终实现办学层次新的飞跃。分步发展战略体现着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对成功大学发展经验的借鉴,体现着充满创新精神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断开拓进取的发展思路。它适应了国家的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的要求,同时又充满现代大学的创新精神。然而,无论大学如何创新,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是永恒的,教书育人,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与时俱进。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时,要始终坚持大学是学术组织这个根本,才不至于迷失自我。
[1]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7).
[2]潘懋元.分类、定位、特点、质量:对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4).
[3]肖华茵.论江西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7(4).
[4]吴启迪.明确任务,不断开创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新局面[J].中国大学教学,2004(8).
[5]李锦斌.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5(4).
(责任编校:松仁)
Susta 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On Newly Built Place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ENG Zheng-fa1,2
(1.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Loudi,417001,China;
2.Central Education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100088,China)
Newly built place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built under the country strong impulse and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ty process.Along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ime’s arrival,people’s demand to higher education increase day by day,the provincial economy society’s developmentproposed to the universitymany requests,this kin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e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coexisting.The newly built place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ly follow the laws of education,make confor m to own actual developmental strategy,take the advanced education ideological concept as the support,try to cultivate the school characteristic,can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wly built;place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development strategy
G648.4
A
1673-0712(2010)01-0093-03
2009-12-15.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09B055);湖南省社科基金"治理视野下新建本科院校动态定位研究"阶段成果;湖南省教育厅重点教改项目 (湘教通[2008]245).
盛正发(1972-),男,湖南涟源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博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高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