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农业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2010-04-07 08:20张军晖刘智元
关键词:农业院校师德青年教师

张军晖, 刘智元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1)

浅析高等农业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张军晖, 刘智元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1)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批年青教师被引进到农业院校。这就使得青年教师还没有经历更多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就直接承担主讲教师的职责,难免出现一些师德失范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社会环境和学校自身管理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修养等方面的原因。在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师德建设是农业院校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文章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细化师德要求以及提高教师满意度等方面,探讨了农业院校加强师德建设取得实效的途径。

农业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失范;以人为本;职业规划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师德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是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时所应遵守的思想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1]。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很大的变化,社会上出现众多道德层面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也影响着青年教师师德的培养和形成。近来,数据显示,对于我国高校教师学风不正现象的严重程度,认为个别存在的仅占14%,多达8/9的被调查者认为部分或普遍存在[2]。笔者基于多年的农业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体会,认为学校教风不正,归根到底是教师师德建设方面的问题,其中部分青年教师的师德失范问题更需要引起教育管理者的重视。为此,拟就高等农业院校青年教师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高等农业院校青年教师师德的重要性及师德失范的表现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进入21世纪,高等农业院校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首先,随着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农业院校出现师资力量不足。为了补充专业教师队伍,大批刚毕业的青年大学生加入到教师的行列,青年教师成为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次,教育国际化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必须缩小与世界先进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的差距,必须在学科专业结构、文理综合程度、学术水平、物质条件、拔尖人才拥有量等方面明显改善,提高综合竞争力。第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都要做出相应的变革,探索出适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整套办学思路[3]。高等农业院校要想在这场变革中获得生存与发展,一定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办学的主体,是学校整体实力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首要资源。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高尚的师德是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第一要素。而青年教师又是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关系着学校的未来。当前,高等农业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失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制约着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一)理想信念模糊,精神面貌不佳

有的青年教师受西方思潮影响,没有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理想信念上容易出现疑惑或困惑。加之,有的青年教师只是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及谋生手段,对教师职业的神圣感、自豪感荡然无存,工作缺乏动力,易出现教师擅自减少课、随意调课、上课接听手机等现象。

(二)敬业精神不强,育人观念淡薄

高校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人才培养应该是教师的主要任务。然而,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工资待遇低,却面临着买房、结婚生子、赡养老人等诸多生活问题,他们对物质的追求比较强烈。于是,有些青年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兼职,赚外快,轻本职工作重副业,大量的精力都消耗在副业上了,教学工作不能精益求精,备课不认真、不充分,上课照本宣科。有的教师重授业,轻传道,片面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把书教好,而没有把育人作为应尽的责任,育人意识淡薄。有的青年教师只满足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上完课就走人,很少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品质漠不关心,对学生缺少应有的爱心。

(三)为人素质不高,表率作用欠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较小,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相通性、相染性,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特殊的影响。然而,由于有的青年教师毕业不久,社会阅历浅,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免疫力”差。极个别教师容易把工作中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在课堂上宣泄一下,对社会现象随心所欲地发表一些不负责任和有悖于社会公德的言论等,不利于维护好教师形象,更不利于学生的素质培养。

(四)个人主义严重,集体意识淡薄

有的青年教师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有的遇事一味计较个人得失,拈轻怕重,不愿做艰苦平凡的工作,对自己有利的事争着干,对利小或没利的事不想干。有的青年教师集体意识淡薄,对本职工作斤斤计较,讨价还价,不能正确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做事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同事之间缺乏互相尊重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治学态度不严谨,学术追求功利

有的青年教师治学态度不严谨,平时对学生管理不严,任由课堂秩序混乱。有的教师一份教案、一份试卷沿用几年,考前给学生“点题”复习,考后接受学生的“心意”,送“感情分”、“礼物分”等,败坏了学风、教风和考风。高校中,随着科研成果、科研经费在职称评审、教师评价中的权重越来越高,一些青年教师为了早日能评上教授,学术上急功近利,甚至有的教师蓄意剽窃、抄袭、弄虚作假,败坏了教师的声誉。

二、高等农业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失范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思想不稳定

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很大的变化,社会上出现众多道德层面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也影响着我们的青年教师。为人师表、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是教师的理想人格,但追求“安贫乐道”的同时,“更高的生活品质”又经常是社会和家人评价的“标尺”[4]。这让青年教师无论是工作方式、科研方向,还是人生走向都处于矛盾阶段,使得他们不能更好的理解教师这一职业特点。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越来越呈现多样化趋势。“公正”、“义务”、“奉献”、“良心”所构成的精神基础被日益世俗化。经济发展所分化出来的利益群体对师德评价提出多元化的要求。这些也使得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迷惘,不知该如何做才能够使社会、学校、学生满意。

(二)学校层面,管理不到位

1.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度导向不够 虽然近年来教师师德问题备受全社会关注,但是一些农业院校对于教师师德问题重视不够。笔者浏览了一些农业院校的网站,发现这些学校并没有成立专门部门来负责师德建设的日常教育管理及考核工作,而只是由教务处负责教学评价等相关教学方面的工作,人事处也只是出台了有关师德建设方面的文件或制度,对于师德建设评价体系和教师师德行为准则研究和实行的较少,导致制度只是成了一纸空文,缺乏约束力、强制力,使这项工作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形成弘扬正气,表彰先进的舆论氛围,不能形成有效的机制促进师德建设。

2.思想政治工作形式老套 现在的青年教师大多数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主要表现为道德观念的自我化,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价值理念的实惠化,急功近利思想较为严重。相对而言,这些年农业院校的政治思想工作的方式却鲜有变化、较为老套,不能及时针对青年教师思想变动而改变工作方式。

3.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滞后 高等学校现行的内部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尽管近年来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在职称评审、科研经费申请、奖项评选、年终考核、住房分配、出国进修等方面,还存在排资论辈等不良现象。

(三)个人层面,素质有待提高

1.角色转变太大,职业规划不足 青年教师中很多人来自于农业院校及其他非师范类学校。他们在高校学习期间,只是接受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一般没有接受过教育技能方面的训练。由于农业院校专业教师的缺口较大,主要的教学任务都由青年教师承担。青年教师来到学校之后,就直接被安排授课,站到了“三尺讲台”。这就使得青年教师产生由学生角色转换到教师角色的不适应。我们知道,现在在大学生的教育中,绝大多数高校对学生都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些高校还开设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然而,针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报道比较少。青年教师在进入学校工作之后,对自己的教师职业规划不足,或者有些教师根本就没有职业规划,比较彷徨、迷茫。

2.人文素养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 青年教师大多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素养,专业思想强,但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文修养不高使得青年教师难以站在更高层次上认识教师这一职业的地位和作用,寻找、发现为人师表的闪光点和自豪感[4]。人文素养不高也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学习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和文化传统,不善于接受、分析、判断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

3.职业认同不够,不良心理问题 青年教师绝大部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他们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练,意志薄弱,容易受西方及经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由于对教师这个职业认同不到位,出现学生-教师的双重角色冲突,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出现不良心理健康问题。加之高校青年教师具有强烈的独立自强意识,教师工作多为个体化劳动,致使少数大学教师不免对自己估计过高,自负不凡,出现“文人相轻”和落落寡合的人际关系等[5]。

三、加强农业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途径

(一)领导重视,部门协管到位

高校师德建设是当前每个高校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因此,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必须引起领导重视,建立以人事处为牵头单位,教务处、工会等部门协管的师德建设体系。人事处负责新教师的引进、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人事调配、师资培训、教师考核及奖惩、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及学校人事政策的研究和制订等相关与教师密切相关的工作。而教务处是负责全校教学管理工作,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组织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健全教学管理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工会可以充分发挥树先进典型的选优评先活动,通过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激发、调动、提高师德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校师德建设的整体发展。只有这样形成以人事处为牵头单位、其他职能部门协同管理的管理体系,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才有了体制的保障。

(二)建章立制,健全制度机制

加强师德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中。首先,新教师准入制度。把那些真正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人才选拔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其次,教师的培养制度。将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岗位轮训制度化,建立“传、帮、带”的培养模式,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做青年教师的导师。针对不同的青年教师要制定出不同的培养计划,要求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再次,制定、完善师德考核指标体系。要根据农业院校的特点和专业的特点,制定出一套体现教师师德高低的、科学合理的师德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青年教师的师德要定期进行测评,将评价结果装入教师个人档案,作为职称评聘、进修培训、评优等依据,真正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三)加强学习,细化师德要求

近年来,师德建设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大。国家也制定出台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而规范制定的依据是基于“教师神圣化”了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认为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其实,高校教师是一个平凡的岗位,教师本人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师德建设中,应当细化教师师德规范,使得教师师德规范更具可操作性。规范中表述上可多采用不准、不得等限制性语言。这样,一方面细化了规范要求,另一方面,也便于对教师的宣传教育,同时也有利于广大学生对教师师德规范的监督[6]。

(四)以人为本,提高教师满意度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带入到师德建设中,就是要关注教师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师德建设中,不能忽视教师是“社会人”,不是“圣人”,不能只是对教师单方面高期待严要求,也应注重教师的需求,提高教师职业满意度;要在职称评聘、进修培训、评优等高校日常管理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关注力度,不能忽视其个人学习、生活、发展的需要;要把师德建设与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切实提高教师职业满意度。同时,“以人为本”还要体现在对青年教师师德培养中要尊重青年教师成长规律,不可“拔苗助长”,应从提高师德认识、培养师德感情、锻炼师德意志到最后确立师德信念的规律循序渐进[7]。

总之,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全校师生必须同心同力,以对高等教育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学习、工作,努力创造出校风优良、师德健康发展的好局面。

[1] 陈蓓,张天亮.论大学师德建设与高校工会维权[EB/ OL].http://tu.whu.edu.cn/whuxgh/userViewOne-News.do?newsId=1904.2008-05-26.

[2] 中国青年报.超八成受访者认为高校教师学风不正[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edu/ news/2009/09-09/1856916.shtml.

[3] 张端品.高等农林院校改革发展的形势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4(11):3-6.

[4] 谭菁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及其防范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5] 张军晖,周应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J].中国电力教育,2008(18):42-43.

[6] 杨华,吴俊.美国高校师德规范建设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6(6):43-46.

[7] 卫荣凡.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81-285.

On the morality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ers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ZHANGJun-hui,LIU Zhi-yua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31)

With the college expansion,a great many young teachers,in lack of sufficient training of teaching capability,have been recruited into agricultural colleges,and taken the responsibility of leading teachers immediately.Hence some dissatisfying phenomena in morality construction. After a careful study,we can find the causes lie in different facets,including social surroundings, the administration of colleges and also teachers themselves.With the popular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morality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issue facing the agricultural colleges.the paper tries to explore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the enhancement of morality construction in agricultural college from several aspects,i.e.the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the specification of requirements etc.

agricultural college;young teacher;the deficiency of teachers’morality;people oriented;career planning

G 641

A

1008-6927(2010)03-0412-04

2010-04-21

南京农业大学浦口校区党建思政研究课题《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研究与实践》(DS200937)。

张军晖(1979-),男,江西东乡人,本科,研究方向: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心理学。

(编辑:潘秀华)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师德青年教师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三农”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辅导员要做师德的楷模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