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梅
(菏泽市会计中心,山东 菏泽 274015)
[银行保险 ]
银行借款筹资的风险与防范
赵红梅
(菏泽市会计中心,山东 菏泽 274015)
目前,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筹资就成为企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问题。银行借款筹资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之一,也是企业普遍采用的筹资方式。筹资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带来财务杠杆利益,又能引起筹资风险。对企业来说,采用银行借款经营的方式必须衡量由其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损失。因此,研究银行借款经营风险,对企业的资本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银行借款;筹资风险;防范
1.筹资速度快。发行各种证券筹集长期资金所需时间一般较长,而银行借款与发行证券相比,一般所需时间较短,可以迅速地获取资金。
2.借款弹性较大。企业和银行可以直接接触,可通过直接商谈来确定借款的时间、数量和利息。在借款期间,如果企业情况发生变化,也可以与银行进行协商,修改借款数量和条件。借款到期后,如有正当理由,还可延期归还。
3.借款成本较低。就目前我国情况来看,利用银行借款所支付的利息比债券所支付的利息低。另外,也无须支付大量的发行费用。
1.筹资风险高。企业举借银行借款,必须定期还本付息,在经营不利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不能偿付的风险,甚至会导致破产。
2.限制性条款比较多。企业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中,一般都会有一些限制条款,如定期报送有关报表、不准改变借款用途等,这些条款可能会限制企业的经营活动。
3.筹资数量有限。银行一般不愿借出巨额的长期借款。因此,利用银行借款筹资都有一定的上限。
筹资风险是由企业的负债引起的,具体来说就是指企业因借款而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负债经营造成的狭义筹资风险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举债经营的财务杠杆和临界点没有控制好,因举债成本过高而造成风险;二是即使是一个健康的企业,如果迅速扩大经营规模,也可能由于贷款过多,做出错误的决策而发生财务危机。
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偿债能力。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资金盈利状况良好,但能否按合同的规定按期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或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各种资产的流动性 (变动能力)是不一样的,其中库存现金的流动性最强,而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最弱。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不同,即各类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不同,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关系甚大。很多企业破产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因为其资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结果不能按时偿还债务而宣告破产。资产控制得好与坏,关系着很多企业的运转。因此,只有正确把握好企业现金的流入量和资金的流动性,才能按时偿还债务,使企业逐渐步入盈利阶段。
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税息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经营风险与筹资风险息息相关。当企业完全用股本融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本与负债融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将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企业负债融资承担的风险大于单单以股本融资的风险,使得企业产生筹资风险。
筹资是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和相应的手段获得所需资金的行为,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尤为重要。当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局面时,必须进行筹资理念及方式的选择。目前,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有银行贷款、股票发行、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筹资企业应按照自己的性质及当时市场经济形势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减少额外费用。
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企业负债规模大,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企业在通过负债方式借入资本时要控制好负债总额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不可否认,负债可以拓宽资本来源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产收益率。但是过高的负债比重会使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资产负债率提高,导致丧失偿还能力。
负债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短期借款是经营管理的中心,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不能长期采用,否则造成资金周转困难。长期借款是企业长期拥有的、在生产中长期发挥作用,但期限不宜太长,以免利率增高、资金成本增大。所以企业在安排负债期限结构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自身、市场利率和市场环境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期限,达到合理结构。
资本需求量是企业筹资的数量依据。筹资过多,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金闲置和浪费,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或者导致企业负债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到期债务的偿还有困难,增加筹资风险;筹资不足,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他业务的正常进行。为了确定合适的筹资规模,企业可以对所需资金的数量进行预测。筹资数量预测的基本依据主要有:
1.法律依据
(1)注册资本限额的规定。我国《公司法》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规定了不同的法定资本最低限额。如股份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1000万元。这就是说企业在考虑筹资数量时首先必须满足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要求。
(2)企业负债限额的规定。《公司法》规定公司累计债权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总额的 40%,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司的偿债能力,进而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2.企业经营规模依据
一般而言,公司经营规模越大,所需资本就越多;反之,经营规模越小,所需资本就越少。
3.影响企业筹资数量预测的其他因素
利息率高低、对外投资数额的多少、企业信用状况的好差等都会对筹资数量的预测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财务人员要认真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根据经营规模的需要,在法律允许的筹资数量范围内,采用一定的方法,如因素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以及线性回归分析法等对企业的筹资数量,包括留用利润和外部筹资数量做出预测,确定适合企业现阶段发展需要的筹资规模。
企业筹资按期限划分为短期筹资和长期筹资。其选择方式主要取决于所筹资金的用途和筹资人的风险偏好。从资金用途上看,如果资金是用于企业流动资产,则可以选择各种短期筹资方式如商业信用、短期贷款等,这样,流动负债的比例将大些,可以降低资金成本。如果企业筹资是用于长期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则适宜选择各种长期筹资方式,如长期贷款、融资租赁、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等。但是,由于短期资金的到期日比较短,不能偿付本金和利息的风险也就比较大,并且短期债务在利息成本方面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短期资金虽然成本比较低但风险很大。而长期资金的到期日比较长,如果采用长期债务来融通资金,则在整个资金使用期内企业都可以明确地知道资金的利息成本。所以,一般来说,短期资金的成本较低而风险较大;长期资金的风险较小而成本较高。我们将企业资金总额中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各自所占的比例称为企业的筹资组合;企业资产总额中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各自所占的比例称为企业的资产组合。正常情况下筹资组合遵循的是短期资产由短期资金来融通,长期资产由长期资金来融通的原则;冒险的筹资组合是将部分长期资产也由短期资金来融通;而保守的筹资组合是将部分短期资产由长期资金来融通。
企业筹集资金必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同的筹资方式下的资金成本有高有低,风险也各不相同,不同的筹资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1.发行普通股股票
普通股是自有资金,股本没有固定的到期日,无需偿还,也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所以筹资风险较小。但是普通股发行成本较高,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也比较高,因此,资金成本也相对较高。如果出售新股票,增加新股东,还可能分散公司的控制权,当企业过度依赖发行新的普通股融资,则可能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2.发行企业债券
与发行股票相比,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定期支付利息,即使在企业不景气时也需要向债券持有人付息还本,这会加重企业的财务负担,并且发行债券的限制条件多且严格,国家对采用债券筹资的数量也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这可能会影响企业资金的使用和再筹资能力。虽然债券筹资有诸多不便,但是它发行成本比较低,与股票相比,并且债券利息是在所得税之前扣除的,实际上国家负担了一部分利息,当企业投资利润率高于债券利息率时,还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将更多的收益分配给股东或用作留存扩大企业经营,不会有分散企业控制权的风险。
3.向金融机构贷款
如果企业采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来筹集资金,则贷款弹性大,融资速度快,资金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也不必担心企业控制权的分散、但是借款合同一般都对资金的用途有明确的规定,对企业的各项行为也有较严格的约束,这些都可能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且企业必须按期还本付息,可能形成较重的财务负担。因此,企业需要对各种筹资方式进行比较,选择最经济可行的筹资方式,从而安排最佳筹资结构以进一步降低筹资成本,减少筹资风险。企业在进行自有资本或借入资本筹资决策时,也就是在考虑企业负债经营“度”时,可以统筹考虑企业的资产结构或是为了有效调整企业的资产结构。当企业流动资产比例较大时,负债的规模可以大一些;当长期资产比例较大时,则应保持较低的负债率水平,以降低企业破产的风险。同时企业最佳的筹资结构是在负债到期日与企业适量的现金流入相配合。如果企业能根据其现金流入量的时间和流入量的规模妥善安排偿债,使长、短期负债配合合理,则企业的偿债能力将增强、偿债信誉将增加。
[1]赵小群.基于银行借款筹资风险及防范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3).
[2]李丹丹.浅议筹资风险的来源及防范[J].理论界,2005(4).
[3]邵东伟.企业筹资风险浅探 [J].北方经济,2001(12).
[4]冯华,杨传世.风险基金在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财会研究,2008(10).
[5]许钰川.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探讨[J].新学术,2007(6).
[6]张烛微.企业融资战略探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1.
[7]杨旭.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 [J].辽宁财税,2001(7).
[8]骆珣,锁大奇.企业筹资风险的管理 [J].技术经济,2005(1).
[9]任伟栋.加强筹资风险管理建立理想资本结构[J].财会月刊,1998(8).
F832.4
B
1002-2880(2010)09-0117-03
(责任编辑:梁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