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质押监管业务综合性分析①

2010-04-05 18:06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服务供应商商业银行融资

李 建

(东北财经大学 研究生院,辽宁 大连 116025)

商业银行质押监管业务综合性分析①

李 建

(东北财经大学 研究生院,辽宁 大连 116025)

质押监管业务是商业银行与物流服务供应商合作开展的新型物流增值业务,是广义概念。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质押监管业务,探讨其发展前景,并分析业务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相关规避措施。

商业银行;质押监管

质押监管业务是近年来金融业与物流业合作开展的的创新服务,该融资模式的兴起和推广,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满足了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经营需求,同时有效拓展了商业银行的市场空间,实现了需融资企业、物流服务供应商和商业银行的 “三赢”。商业银行如何在实现高流动性和高收益性的基础上,有效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是该新型融资业务实现 “三赢”的关键。

一、质押监管的定义

质押监管业务是指需融资客户以合法占有的货物向商业银行出质,商业银行向需融资客户发放贷款,物流服务供应商接受商业银行的委托,在质押期间按商业银行的要求对质押物进行监管的业务模式[1]。由于商业银行并不具备开展仓储保管和质押监管的经营能力和经营范围,因而需将质押货物存储于第三方仓储企业,由物流服务供应商对质押物进行有效监管。因此,根据质押监管业务的定义,该业务主要涉及三个业务主体:商业银行、需融资客户和物流服务供应商。三者之间的关系可归纳为:

1.商业银行与需融资客户的质押借贷关系

商业银行作为借贷关系的主体,有权对需融资客户行使到期债务的追索权;同时它又是质押货物的质权主体,在债务到期需融资客户未能清偿时可以依法对质押物行使处置权。需融资客户作为债务主体,承担着按合同约定还本付息的偿债义务。

2.需融资客户与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委托保管关系

需融资客户将商品存放于第三方仓储企业的仓库并由物流服务供应商出具仓储凭证后,委托保管法律关系即告成立。需融资客户作为委托保管人,承担着按合同约定交付保管费的义务;物流服务供应商作为保管人,则承担了接收和验收义务、给付仓储凭证和保管义务。

3.商业银行与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委托监管关系

需融资客户以仓储货物作为质押物,向商业银行申请融资时,需书面告知物流服务供应商货物质押和转移占有的事实。物流服务供应商应对商业银行履行监管义务,未经商业银行同意,不得擅自将质押物交付给包括货物所有权人在内的任何当事人[2]。

二、质押监管业务的发展前景

质押监管业务作为一种物流与金融相结合的创新服务,是由物流服务供应商、需融资客户和商业银行三方共同参与的新型融资服务,由于其满足了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资金需要及商业银行降低风险、获取利润和物流服务供应商寻求发展的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商业银行需要新的信用体系

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能达到 8%的安全线,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坏账率、增强流动性、实现商业化运营成为商业银行的首要目标。因此要采用安全性好、周转速度快的信贷方式来解决问题。过去,商业银行要求需融资客户提供担保才能获得贷款。信用担保的风险在于需融资客户和担保人的经营状况是不断变化的,到期不能履行偿债义务时,商业银行很可能找不到可供变卖的资产。而且,抵押担保方式主要采取固定资产抵押,这些抵押物变现能力差。动产质押贷款则以其变现能力强、可控性强而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

2.物流业振兴发展的需要

物流业是结合运输、仓储、货运和信息等行业的综合性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有助于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但是我国物流业总体水平落后,严重阻碍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优质的物流服务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物流服务应沿着价值链逐渐向其他环节延伸,如提供采购、销售、金融等衍生服务,这些衍生服务对促进我国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

除少数高科技企业外,大多数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少,技术水平不高,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因而经营风险比较大。中小企业一次性资金需求量小、频率高,这也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对其还款能力造成不利影响。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问题要严重得多,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经过审计的合格财务报表,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商业银行无法判断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这就使商业银行不得不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额度限制,甚至忽视了成长性良好的中小企业的合理贷款需求[3]。

由于银行在贷款规模上偏好大型企业,优先向大型企业提供贷款,这决定了贷款融资难以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尤其是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大商业银行开始普遍重视信贷资产的安全问题,对中小企业融资,商业银行非常慎重,普遍存在“惜贷”现象。

三、质押监管业务存在的风险及规避措施

质押监管业务是一种涉及到多方的具有三赢性质的业务。质押监管业务尽管给物流服务供应商、商业银行、需融资客户各自带来了方便和新的利润增长点,但该新型业务开展引起的资金流动,涉及到法律、管理、信息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随着业务的进一步开展逐渐暴露出来,引发各方面的风险,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范和规避风险。同时,我国现代物流业也面临几个问题:运输市场发展不规范;生产企业自身进行物流活动的部分比重过大,对于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少;专业物流企业规模小,缺少主导型的大型物流企业;公路货物运输方式滞后;货运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物流业发展。而且,质押监管业务服务过程中环境复杂,涉及环节众多,每个环节都存在相应的风险,风险的表现形式又各有差异,而且一个环节的差错往往又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导致风险的进一步传递和危害的扩大。

1.质押监管业务存在的风险

(1)企业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是指需融资客户本身因信用缺失造成的借款拖欠、无力偿还,而给商业银行经营造成损失的风险,这是目前各商业银行密切关注的问题。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失信现象往往难以得到惩戒。而质押监管业务“先贷款,后还款”的特点,决定了贷款逾期进入催收阶段才能确定风险损失的程度,这样造成的滞后风险性给风险控制和管理带来难度。

客户知悉的自身信息多过商业银行掌握的信息,二者存在较大差异,由此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需融资客户客户对自身情况及内在价值拥有充分、完全的信息,而商业银行恰恰缺乏这些,只能通过与客户的交谈、交流及其输送的信息间接地调查来了解和掌握情况。由于有些需融资客户信息披露得不够充分可靠,使商业银行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与识别,导致该类客户隐瞒自身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以谋得商业银行贷款的支持。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客户的财务资金信息不够公开,商业银行对需融资客户的有关信息缺乏足够了解。有的客户自身信用不良,蓄意隐瞒自身的信用信息,一旦贷款到手,贷款到期时以种种理由不按期归还。个人信用较差、透支依赖性较大的不良客户在获取信用卡后恶意消费使用,造成发卡银行的不良透支不断累积,信息不对称面不断扩大,形成高风险问题客户 “驱逐”低风险客户的恶性循环。

社会、自然和政治经济等因素都会使企业经营能力下降,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最终使得商业银行和物流服务供应商遭受损失。所以商业银行在贷款时要谨慎选择客户,例如选择拥有大企业定单的中小型生产企业,或者销售大企业知名品牌商品的中小企业;而且在办理质押监管业务前要对其经营能力和信用状况进行严格考察[1]。

(2)管理风险

这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发放和管理贷款时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损失形成的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讲,质押监管业务属于一个新兴业务,从事这项业务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方法和规则,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等,这几方面做得不到位,使管理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加大。

质押监管业务发展需要定位和决策,而这属于战略布局的问题。一个地域的物流作业量、中小企业的布局、仓库分布等对于质押监管业务发展极为重要,一旦方向把握错误,商业银行将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质押监管业务运营中如资金调度、资金源组织、监管服务等所面临的风险较多也较复杂,形形色色的风险潜伏在质押监管业务运营过程中。

(3)质押物品风险

质押商品的种类要有一定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合作仓单质押,商业银行在选择商品时要慎重考虑商品的价格涨跌幅度和质量的稳定状况。要选择适用广泛、价格涨跌幅度不大、质量稳定的商品,如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大豆等,同时还要考察货物来源的合法性,对于走私货物和违禁物品要及时举报。

物流运作过程中,面临着许多诸如货品种类、保管日期、成本等不确定性因素,必然存在风险。一方面,随着物流的迅速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在攫取大量利润的同时,所面临的风险也是有增无减的;另一方面,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内物流行业面临的竞争陡然加剧,行业内部相互竞争加剧,所遭遇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4)合同风险

尽管我国合同法中对仓单内容有了明确的规定,但目前我国使用的仓单还是由各家物流服务供应商自己设计的,形式很不统一。因此要对仓单进行科学的管理,派专人对仓单进行管理,保证仓单的真实性、唯一性和有效性[4]。对于同一仓单项下的货物在不同时间提取的情况,要按照仓单编号、日期、金额等要素登记明细账目,每释放一笔,就要在相应仓单下作销账记录,直至释放完成为止。

质押监管业务法律风险,是指质押监管服务在经营管理中由于不精通法律条例,疏于法律审查所造成的经济纠纷和诉讼,给质押监管业务带来潜在的或已发生的重大经济损失。

(5)市场风险

一方面是指环境风险,如对质押监管业务的认识不足,市场空间有限;物流市场不够完善,难于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供应商;被竞争者模仿和赶超。另一方面是指价格风险,它主要是指市场价格波动而随之起伏所造成的投资损失。此外,由于对质押监管业务服务缺乏足够了解,无法准确衡量模糊成本和隐藏成本,常常导致服务运作结束后成本严重超支,商业银行达不到降低运营成本的预期目的。

2.风险的防范和规避措施

(1)建立风险预警评价体系

商业银行应建立业务管理与风险预警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系统,精确度量出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与损失严重程度,为风险防范规避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而建立风险预警体系的关键是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阈值的设定,也就是说当其中一项以上的指标偏离目标值并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就能发出预警信号。同时还应制定防范风险的工作流程,建立防范风险的领导小组或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使风险不会真正发生或发生以后的损失减到最小。

现代物流服务的信息体系都非常复杂——客户信息、货物信息、人员信息、仓储信息等如此错综复杂的信息流如果全部依靠手工处理,不仅效率低,出错率也相当高。现代物流服务必须依靠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实现物流服务管理的快捷、安全、准确、科学运转。

(2)对质押监管业务的管理

商业银行在进行质押监管业务时应提高合同的严密性和合法性,建立正确的沟通机制,搭建无障碍沟通的信息平台,加强控制,对业务过程做好阶段性回顾和评价。同时,应缩短业务链,防止因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错误,导致整个质押监管业务失败。商业银行在签署的有效合同和业务往来中,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明确风险责任与处理依据,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防范风险。质押监管业务涉及外部主体的参与,因此具有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风险规避与防范的策略和方法。

物流服务硬件水平整体比较落后,如在仓储设施方面,具有保鲜、冷藏等功能的仓库较少;在使用的搬运工具中,大多数是功能低下的普通搬运设备。硬件设施的落后导致风险发生率大大增加,为质押监管业务实现三方 “共赢”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应提高硬件水平,灵活经营,多元发展,提高物流服务自身的应变能力。

(3)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对质押监管业务绩效评价,关键是要确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的建立应从时间、流动性、安全性、成本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商业银行在制定这些标准时应该考虑本行业的客观要求,制定标准要尽可能做到清晰、明确,对标准的解释应该是唯一的;此外,评价标准必须是量化的、动态的,评价结果要跟经济利益直接挂钩。

(4)强化员工风险意识

商业银行在质押监管业务中应不断强化员工风险意识,只有人人都有很强的风险意识,行业整体才会形成强大的风险抵抗力和免疫力。员工是企业的核心,商业银行从事质押监管业务的员工在上岗前应接受系统的职业培训。

(5)建立风险管理文化

质押监管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的关键还在于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整个行业文化对于风险防范极为重要。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和最终形成将决定风险管理有多成功。业务最终是由人来操作的,业务流程也是由人来实施的,质押监管业务人员风险意识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业务的成败。人人都可能是风险责任的制造者,人人都应该是风险管理的把关者。在风险防范的问题上,商业银行全体领导和全体员工要人人把关,层层把关。只有建立一种重视风险防范的质押监管文化,再配上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才能使质押监管业务这一新型的融资模式健康有效地发展。

四、总 结

商业银行质押监管服务的生存环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中包括内控环境、金融环境与市场交易环境等。这种多层面的环境,为各种风险的滋生创造了条件。质押监管业务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为管理者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实施风险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银行服务市场中,商业银行质押监管服务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改善经营管理,采用先进技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如何在充满风险的市场中规避风险,不断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商业银行质押监管服务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风险规避措施,为商业银行有效降低风险,提高自身质量水平起到借鉴作用。

[1] 黄永春 .物流融资——质押监管业务综合分析[J].物流科技,2006,(12).

[2] 张李峰 .商业银行质押监管融资模式探析 [J].中国储运,2007,(11).

[3] 徐明川 .物流企业质押监管的理性思考 [J].物流技术,2005,(10).

[4] 江其务,周好文 .银行信贷管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杨 放)

book=79,ebook=92

F830.9

:A

:1008-4096(2010)06-0079-04

2010-09-21

李 建 (1987-),女,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金融学研究。E-mail:393584304@qq.com

猜你喜欢
服务供应商商业银行融资
融资
融资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产品服务化供应链协调的收益激励机制
5月重要融资事件
服务供应商参与煤炭交易中心平台治理的方式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