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理论视野下的大学新生转型研究

2010-04-05 12:41孙方娇董世洪李如涛
当代青年研究 2010年12期
关键词:角色冲突新生中学

◎孙方娇 董世洪 李如涛

近年来,国内外各高校对大学新生转型问题越来越重视,并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大学,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确立新的奋斗目标。经过多年努力,不少高校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一定的成果。但是,鉴于各高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做法和形式不尽相同,往往限于一般性的对策论述,普遍缺乏对新生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深入探讨,尚未建立起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的教育模式。为此,笔者以角色理论为背景,以角色冲突、角色规范、角色认同为基本分析工具,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转换的角度,分析大学新生角色不适应性的诸种表现,及角色冲突的具体原因,进而提出帮助新生实现角色认同,顺利度过转型期的多项举措,避免新生由于角色不适和角色冲突出现各类不良症状。

一、角色理论——大学新生转型问题的有效方法

角色是社会学领域比较常用的概念,一般用来指称与社会结构中给定的地位相联系的一套行为期待。角色概念最早由米德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形成社会角色理论,进而发展为社会学基本理论之一。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中使用“剧场比喻”说明角色理论的基本观点,即一个演员在舞台上刻画人物时,其表演是由剧本、导演指示、其他演员的表演、观众的反应,以及演出者的才干共同决定的。与此类似,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也并非随意,而是与人们的社会位置、身份相关,其行为是在扮演一种社会角色,既由社会规范所决定,同时又由他人的反应、角色定义、个人能力和个性所决定。角色理论关注人的模式化行为,并强调人的大部分行为不是随意的,而是受社会环境控制,因而总体上是一种“有节制的社会决定论”。角色理论的视角提示我们,个体实现角色转换需有以下前提:角色规范完整、角色期待明确(自我期待、他人期待)、互动环境良好、角色自我认同强烈。同时承认,个体在承担角色时不是主观抉择的问题,尽管在某种程度上由他们的意识决定,但必须被嵌入社会系统,被教予角色,即被社会化。

角色理论为我们分析大学新生转型问题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大学新生转型期教育强调高校的外部干预力量,它是以社会规范为依据,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帮助学生消除各种角色不适与冲突,促使学生尽快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大学新生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除自身的角色期待外,需要高校从外部加强引导,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不断规范和校正新生角色,帮助学生实现角色认同,使他们符合大学生这一角色规范,尽快摆脱角色冲突造成的不适和迷惘。

二、失落与困惑——大学新生角色冲突的表现

社会对大学生的角色规范仅限于“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守则”类的具有概括性、模糊性、总纲式特点的界定。对中学生而言,他们对大学生这一身份的角色期待往往也是比较模糊的,在进入大学后,他们普遍又面临角色转换的困境。一方面是中学业已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强环境,另一方面则是尚未得到学生认同的弱环境。从角色理论的角度来看,强环境会清楚地指示学生,什么行为是对的或是错的,对于情景行为具有潜在的规范力量。因此,大学新生在中学时形成的角色规范会因为尚未形成新的角色规范而继续指导新生行为。尤其在新生进入大学初期,由于中学与大学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地会使大学新生产生角色冲突。

第一,由身份转换引起的角色冲突。这是从相对稳定的中学生角色意识转变为大学生的角色意识而出现的冲突。人的一生总是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当一个人扮演新角色时,新旧角色间会因为角色规范不同而发生矛盾。许多新生在由中学生转为大学生的过程中,常常一时难以适应。他们时常会感到压抑、孤独、苦闷、迷惘,认为自己无法适应大学环境,并为此而苦恼,甚至因此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第二,由失落心理而引起的角色冲突。尽管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能进入高校学习,尤其是重点高校学习的毕竟是少数。有许多新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以后,从昔日的佼佼者突然下降为平常人,感觉不少同学在学习成绩、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比自己优秀,容易产生心理失落,甚至产生怨恨、嫉妒等不良倾向,对新的角色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引起角色冲突。

第三,实际角色与理想角色间的冲突。社会、家长、老师对大学生活的激励性描述,容易在中学生心目中描绘出一幅理想图景,很容易让他们对大学生这一身份抱有理想化情节,对大学生活充满理想化期待,对大学生活的一些不利因素缺乏深入思考。因此,一旦抱有这种态度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对大学、对自己都有很高的期望值。在实际角色和理想角色间产生冲突,从而直接影响学生顺利实现角色转换。

三、冲突与转换——大学新生角色冲突的原因分析

(一)角色冲突的外部原因

第一,中学与大学在教育理念上的冲突,是导致大学新生角色冲突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中学教育强调学生对基础文化知识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演化为让学生经过一系列的严格训练,顺利通过高考选拔,进入大学学习。这容易导致学生长期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下学习生活,仅仅是“学会”知识。大学教育则是面向社会的开放式教育,是一种瞄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照顾到学生未来具体职业的现代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要培养出不仅能够独立于社会,而且能担当重任,主持风气,拥有专业技能,能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大学教育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教育理念的不同,导致中学与大学的追求目标和培养方式不同,学生感受到的氛围和受到的教育完全不同,这给新生身份定位带来诸多困惑。

第二,中学与大学在教学方式上的不同,是诱发大学新生角色冲突的又一外部因素。中学教师传授的知识体系稳固,知识内容稳定,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组织教学,“教师讲授—解题示范—课外练习”是常用的模式,呈现为教师“赶”着学生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状态。大学教师传授的知识体系多元交融,知识内容丰富,授课往往提纲挈领,阐述抽象。同时,大学更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学生在研究性、创新性地学习中,学会收集知识、鉴别知识、综合知识、运用知识甚至创造知识,呈现为学生“追”着老师走,自己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状态。“赶”与“追”的落差,让不少新生短期内很难适应新角色带来的新变化。

(二)角色冲突的内部原因

第一,知识获取方式的不同,导致大学新生无所适从。在中学,学习基本由老师帮助掌控,学生在得到严格规范的思维训练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抹杀了个性和创造性,大家课内课外忙同一件事情,倡导学习问题越少越好;在大学,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和学习要求,不仅要求学生重视课堂教学,也要求重视实践训练,特别是实行学分制后,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学习能力自由选课,课余时间基本由自己掌控,它更强调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平时大家不一样的忙,鼓励学生学习问题越多越好,提倡创新。知识获取方式的差异,是众多新生最难跨越的“鸿沟”。

第二,生活方式不同,使大学新生无法适应新的身份。中学生的活动空间相对局限,人际交往比较单纯,生活方式比较单一,日常生活事务一般都由家长操劳,导致学生对别人的依赖性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偏弱。大学生则面对完全不同于中学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单独面对和处理各类问题,独立作出决策或抉择,日常生活事务也需要自理。同时,新生所需要接受的教育和发展也是多元的,既要学习文化知识,又要接触认识复杂的社会,活动空间增大,人际交往变得复杂,而大学管理相对宽松,主要依靠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从他律、依赖过渡到自律、独立,使不少新生短时期内无法适应。

第三,从“被规划人生”到“主动规划人生”,大学新生需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在中学,学生更多地是在别人的帮助下规划和度过中学生涯,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需要服从,没有太多的选择权,是在走别人帮你规划的道路。而进入大学后,这些问题则需要学生主动规划。然而在入学初期不少新生却依然沿着长期以来“被规划”的惯性,缺乏对人生新阶段的思考,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主动把握人生、规划大学学习生涯的能力和意识。如何在刚一进校时就能重新定位自身角色,认真规划发展道路,确立新的发展方向,是每个新生必须解决的问题。

四、角色认同——大学新生转型期教育的干预方向

林顿认为,每个人占据某个社会位置时,社会对他该做什么、怎么做都抱有一整套期待,要求他按照这种期待行为行动。对高校而言,如何使大学新生实现角色认同,尽快摆脱新身份所带来的不适应,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心理状态适应大学新生活,除发挥新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外,还应该针对新生普遍面临的身份困境及新生的特点,从外部环境上予以引导,使新生尽快从不适转为认同,直至完全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身份(内部的和外部的)转换。

第一,建立系统化工作机制,对大学新生进行角色规范。从管理角度而言,学校要建立系统化的工作机制,让新生进入大学后能够依照角色规范,调整各自的行为。譬如,建立党政齐抓共管、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密配合、教师与学长积极参与、家长主动融入的工作机制,精心策划教育内容,合理安排教育环节,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从录取、报到、迎新接待、始业教育、各类讲座、专业教育、文体活动到课堂教学,直至一个学年的学习生活,把理想信念教育、爱校荣校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基本养成教育、学习指导辅导、学习生涯规划等内容贯穿始终,以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方式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一进校就紧张忙碌起来,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师长的榜样示范作用,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帮助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大学和认识自我,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

第二,营造全员化育人氛围,为大学新生创设良好的互动环境。一个良好的互动环境,可以使行动者根据所归属的角色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新生进入大学校园以后,第一印象往往非常重要。因此,全校上下都要关心帮助新生,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尤其是学校和院系领导、知名教授要带头给新生做辅导讲座,相关职能部门要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选拔一批优秀的教师给新生授课并给予学习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结合新生实际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启发,让转型期教育的各项举措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让新生切身感受到中学与大学在学习方法和内容的不同。同时,要配足配强新生班主任,实施“学长辅导计划”,发动班主任、辅导员、学长多下班级、下寝室,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作用、辅导员的思想引导作用和优秀学长的“传、帮、带”作用,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增强归属感。

第三,采取多样化教育举措,对大学新生进行角色校正。新生在求证自我行为是否符合自身角色规范时,参照的标准多种多样,总体来说,包括重要人物、相关群体或者一般认同标准对角色的评价。因此,高校采取的转型期教育内容要全面系统,教育方法要科学有效,形式灵活多样。除了课堂的讲授互动之外,学校要精心组织好开学典礼、师生座谈会、新老生交流会、班级破冰活动、各类文体和学科竞赛等文化活动,同时让有经验的教师组织举办各类团体辅导活动,加强新生的环境适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生涯规划指导,开展生动、多样、有效的教育活动,让新生从感性的认识中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从文化的熏陶中凝聚学生的精神力量,从榜样的示范中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逐步引导新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

第四,开展专业化工作培训,加强新生角色转型的外部引导。在新生角色转型期,外部引导尤为重要,外部引导成效如何又取决于参与教育的教师和学长的工作水平。为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工作的专业化程度,高校应对教师和学长进行系统的培训,既让他们充分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了解大学与中学教育管理上的区别,了解新生的特点和需求,掌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本领;又要根据不同的岗位明确各自职责和工作任务,专业教师应在学习指导和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上下工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理想信念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工夫,班主任应在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上下工夫,辅导员应在思想引导和校园文化活动上下工夫,学长应在指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上下工夫,行政管理教师应在提供优质服务上下工夫,多管齐下,点面结合,形成合力,给予新生全方位的个性化指导,引导新生顺利实现角色转型。

1.[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七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毛丹.赋权、互动与认同:角色视角中的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J].社会学研究,2009(4).

3.罗之仁.从斯特赖克认同理论与特纳角色理论看大学生社会定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4.庆承松,张勇.我国高校新生教育研究综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5.唐微微.大一新生转型期教育工作的探析[J].跨世纪,2008(9).

6.胡礼祥.成功跨越——从中学到大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8).

7.李德显.一年级大学生不适应性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1999(5).

猜你喜欢
角色冲突新生中学
重获新生 庇佑
在多解中学创新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声音
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