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农民工的市民化:从适应到融入

2010-04-05 12:41◎刘
当代青年研究 2010年12期
关键词:市民化农民工生活

◎刘 程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的返乡、消隐,以及大量年轻农村青年的进城,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化趋势正逐渐加快,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结构特点与行为方式。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调查数据,目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满16周岁以上的第二代农民工已经超过1亿人,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力量。相比之下,当前活跃于各城市的第二代农民工在教育水平、人生经历、外出动因、生活方式、社会网络、就业途径、职业耐受能力、人生规划与心理预期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他们中的多数人不再是“亦工亦农”、“寻求谋生”式流动,而在向“全职非农”、“融入城市”转变,②并为之做孜孜不倦的努力。这类人群数量庞大,正在并将在未来多年内作为我国城市主要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是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必将影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一、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从适应向融入过渡

相比之下,第一代农民工大多属于“亦工亦农”、“寻求谋生”式流动,因此其市民化率约为31.30%③。而第二代农民工表现出对城市生活更强的渴望和适应能力,客观上他们大多数也基本上适应了城市生活状态,其市民化率为50.23%。④因此,第一代农民工多止步于工作和适应城市生活,而第二代农民工则试图从适应城市生活向融入城市社会的过渡。但是,就当前而言,受制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这种过渡进展缓慢。

(一)强市民化意愿与弱市民化能力形成反差

调查显示,第二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比例高达78.5%。⑤第二代农民工尽管在户籍上还是归属于农民,但是他们中的多数人实际上“毕业即进城”,几无农业生产的基本经验和技能,向往现代城市生活。因此,其融入城市的意愿非常强烈。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第二代农民工身上呈现出“六个更强烈”:务工发展和改变命运的愿望更强烈;身心健康与生活安全的要求更强烈;被尊重和被认可的愿望更强烈;参与城市生活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愿望更强烈;追求文化精神生活的愿望更强烈;群体依赖与互助愿望更强烈。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在市民化的能力方面仍显不足。在客观环境方面,受到户籍制度、劳动力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约。在主观方面,根据市民化的内在涵义,其自身的人力资本、生存能力、市民素质、社会资本等的积累与培育亦显不足。比如,虽然不少第二代农民工接受高中或职业教育及相关职能培训,但是由于其缺乏经验,并处于即将迈入成人的年龄阶段,因此在心智成熟水平、职业竞争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二)主动的经济性适应与社会、心理排斥形成对比

研究表明,第二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动性更强,也在行动中从经济维度一定程度上融入城市社会,但是在社会和心理融入方面尚不够,甚至会体验到较明显的被排斥感。所以,有学者提出,他们的城市社会融入仍然只是嵌入而非实质性融入,或者说只是“半城市化”⑥。第二代农民工更愿意从业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如产业工人、公司职员、销售人员等,而非纯粹的体力劳动行业。他们主动地在吃喝穿戴上的投入更多,实用为主、兼顾时尚,逛街和上网方面比例也较高,并有一定的文化学习和休闲娱乐的消费。但是,他们不仅难以获得与城市市民同等的公民权(D.J.Solinger,1999)⑦,反而在工作、生活、权益等方面受到多重排斥或歧视;他们既无力获得城市社会的认同,也难以在内心认同其市民身份。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的融入行为更主动和融入意识更强烈,但也体验了较强的心理挫折和落差感。

(三)“成人礼”的社会化与人格现代化促使其获得市民的内在精神

第二代农民工多是“毕业即进城”,需要在城市中学习独立生活并适应工作环境。对于他们而言,城市工作与生活的经历具有深刻的历练自我、成长成熟的人生意义。⑧换言之,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成人礼”——在工作中他们进一步“社会化”,并获得经济和人格的独立。与此同时,城市工作与生活也是一个人格现代化的过程。社会学家齐美尔、帕克、沃斯等曾对城市生活的特质有过详细的论述,其核心内容在于“城市生活”与“现代性”的息息关联。城市有着不同于农村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产与生活方式。进城工作与生活经历有助于他们挣脱小农意识的羁绊,打破传统的家庭意识的禁锢。他们接受城市现代文明洗礼时间越长、体验越深刻、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他们形成与城市生活相适应的谋生技能、价值观念、生活方式,⑨获得现代性的人格。作为一种过渡人,他们既处于“传统—现代”的连续体上,又游离于“农村—城市”连续体。他们身上涌动着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的“双重价值系统”。在这一“双重价值系统”的博弈过程中,现代的、城市取向的价值标准、行为模式、人格特质逐渐占了上风。⑩总而言之,在城市的经历与历练使得第二代农民工完成社会化过程、步入真正的成人行列,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作为城市市民所必须的内在精神——现代性人格,这对于促进其市民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双重边缘心理影响第二代农民工的未来道路的选择。第二代农民工逃离农村却又无法真正超越农村,他们在农村未能脱根,而在城市又未能扎根。一方面,第二代农民工对融入城市的渴望较高,但随之而来的工作、生活以及区位空间的隔离,在落户、保险、医疗、住房等诸多方面却享受不到城里人的待遇,尤其是城市市民对其的歧视与排斥,甚至妖魔化,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自我认同——他们逐渐形成自我群体的认同,而排斥与远离城市市民,并不可避免地产生严重的“社群隔离”⑪。另一方面,第二代农民工进入城市的时候,城市的繁华使他们逐渐失去对乡土生活的认同,而且,他们少有回归故里、落叶归根的念头。对于他们而言,临时回乡可以,但不会选择长久待在农村务农。⑫受其影响,第二代农民工容易发生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的错位、角色转换和身份转换的分离,因此他们在对自己身份作总体性的认知和评价时,呈现出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内心自我矛盾性。⑬至少从目前来看,第二代农民工对此依然无力改变,因此,“何去何从”的未来对他们而言依然扑朔迷离。

二、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因素

阻碍第二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乃至市民化的因素是多重的,既包括宏观的制度障碍,也包括结构性的市民化成本障碍和社会关系网的弱势,以及微观的个体素质的不足。而且,这些因素本身亦是息息相关、相互制约。

(一)制度障碍

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突出表现在城乡对立的二元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城市封闭的社会保障制度等。⑭其一,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将人们划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并赋予其不同的权利。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迁移定居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区域就业政策和教育制度等制度都对农民工有着不同程度的歧视,增加了其市民化的间接成本。其二,劳动力市场制度。由于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存在,很多城市在劳动力市场准入方面对外来农民工有很多限制,并对其在工作岗位、收入、安全保障、晋升、福利、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歧视和区别对待。其三,社会保障制度。与二元户籍制度对接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封闭性,没有将事实上在城市工作的第二代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但是,由于第二代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大多具有不稳定性、临时性和收入低的特点,因此普遍缺乏保障,在医疗、养老、失业保险、工伤、生育等方面无不如此。其他制度障碍还包括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等。这些制度障碍从根本上制约了第二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水平与融入进程。

(二)昂贵的市民化成本

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可分为两类:一是私人成本。这主要包括市民化过程中由个人支付的生活成本、智力成本、自我保障成本、住房成本。二是公共成本。这主要包括市民化过程中由公共部门(政府)为保障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所必须支付的基础设施成本、生态环境成本、公共管理成本等。⑮据《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分析,农民工变市民的个人成本是1.45万元,公共支出1.05万元。考虑到总量的庞大,在一定时期内,要承担如此经济成本,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个体而言,都具有很大难度。此外,中央和地方的分担机制尚未形成,实际操作中投入责任大多落在了地方(公共服务方面)、企业和个人(社会保障方面)肩上。由于农民工个人支付能力的确有限,这必然大大影响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三)弱势社会关系网络

一系列的制度设置将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区隔分立。在职业区隔方面,第二代农民工在城市社会中处于底层群体,所从事的大多是收入低、不稳定、无保障的工作,缺乏接触城市市民的机会;在居住空间方面,大多数第二代农民工居住在单位集体宿舍、廉价租房等空间,并多成片成区,这制约了他们与城市市民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中建立平等的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的可能性。在文化心理方面,市民在文化心理上拒绝将第二代农民工纳人自己的群体内部,反而对其加以污名化。所以,受社会舆论的“妖魔化”、城市市民对其的“污名化”及其社会认同的“内卷化”的影响,他们在城市的社会交往虽已在数量、结构与质量上有所改善,但依然以延续旧有的社会联系方式为主,以血缘、地缘纽带为核心的社会网络,组织化程度不高,⑯向外扩张少、增量小,实质性收益有限。⑰虽然他们比较向往城市生活,但是对城市人际关系评价不高,有较明显的社会距离感。⑱因此,有学者提出,只有改善农民工社会资本匮乏和质量低下的状况,构建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积累和形成机制,才能促使农民工更快完成城市化和市民化的过程,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社会生活之中。⑲

有限的个人素质。尽管第二代农民工的各类素质较之前代有一定提高,但仍未完全达到市场竞争与城市生活的要求。这给他们融入城市社会带来内在阻力。他们大多数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综合素质有限。而且,由于受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他们进城之前绝大多数没有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更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十分有限。此外,一些年轻的农民工职业期望值过高,但又由于独生子女自小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勤俭节约品格、缺乏职业责任意识,易发生偏激与越轨行为,难免遭遇挫折。因此,其职业能力在城市职场中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而且,由于总体上的文化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不高,因而造成他们在市民化过程中的资本积累、法律维权、与城市居民的互动、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与城市社会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⑳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其融入城市社会的程度。

三、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展望

较之第一代农民工,第二代农民工的素质更高、思想更活跃、对城市生活更向往,加之其城市工作与生活中获得的现代性人格,因而他们是更容易被市民化的群体之一。㉑这为其市民化提供了内在可能性。至于市民化的过程,学者认为,第二代农民工要想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人,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首先,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即得到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其次,形成一种与当地人接近的生活方式;再次,由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与当地社会的接触,使其可能接受并形成新的与当地人相同的价值观,进而产生自我新身份的认同。㉒

(一)降低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首要要积极推动制度改革创新,从根本上为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制度保障。逐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赋予第二代农民工以平等的公民权地位。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使第二代农民工在就业、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通过公平竞争获得与城市市民同等的机会。逐步探索适合第二代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因群分类地将公共服务延伸于第二代农民工,使得第二代农民工逐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二)提高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能力

努力提高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扩宽其融入城市社会的渠道。在基础教育部分,改革农村教育内容,增强基本素养;强化省级政府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力度,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县级政府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能力和保障程度。在职业教育方面,培育农民工具备从事现代职业活动的知识技能,发掘第二代农民工自主创业能力,促成第二代农民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增强第二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融合能力。引导第二代农民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拓宽第二代农民工就业领域,提高第二代农民工就业层次。提升第二代农民工道德修养,加强第二代农民工法律法制意识等。

(三)为第二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营造社会环境和支持系统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发展第二代农民工非政府组织培育,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支持系统。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引导城市市民客观评价、尊重、接纳农民工;并同时培养他们的市民意识、社会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城市情感意识等,鼓励农民工自律自重、积极向上。发挥社区、NGO组织、工会、自组织(如“同乡会”、“打工者协会”)等在帮助第二代农民工信息咨询、技能培训、心理调试、权益保护、适应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加速了其融入城市的进程。

注:

①刘博.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社会身份的重构[J].青年探索,2008(6).

②韩俊.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前景与路径选择.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项目.中国发展报告,2010.

③④⑤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J].人口研究,2008(5).

⑥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

⑦Dorothy J.Solinger,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Peasant Migrants,the State,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⑧刘博,李航.情景化日常生活与阶层地位的获得——基于沈阳市服务业第二代农民工的个案考察[J].人口与发展,2009(4).

⑨许传新.“落地未生根”——第二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研究[J].南方人口,2007(4).

⑩许若兰,许传新.第二代农民工现代性人格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⑪张国胜.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融入机制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

⑫杨春华.第二代农民工面临的突出矛盾与解决思路[J].农村工作通讯,2010(6).

⑬胡晓红.社会记忆中的第二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J].中国青年研究,2008(9).

⑭刘传江等.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32.

⑮陈广桂.房价、农民市民化成本和我国的城市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4(3).

⑯于莉,何爱霞.成人教育规导第二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应然功能及其实现[J].职教通讯,2007(6).

⑰汪国华.第二代农民工交往行为的逻辑与文化适应的路向[J].中国青年研究,2009(6).

⑱李伟东.彷徨在城市边缘——“80后”农民工行为和心理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8).

⑲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人口研究,2004(5).

⑳王艳华.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5).

㉑孙瑞灼.“第二代农民工”入城市路在何方[J].法治与社会,2010(4).

㉒白南生,李靖.城市化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4).

猜你喜欢
市民化农民工生活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