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语境下的韩寒现象及其解读

2010-04-05 12:41张赐琪
当代青年研究 2010年12期
关键词:韩寒

◎张赐琪

一、Web2.0时代的个人品牌与影响力

以用户参与为特征的Web2.0,以其开放性、自组织性和聚合性等特质为网络搭建了以个人为主体的民意表达机制、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意见组织和传播机制,从而使网络民意表达既开放多元又集中有序。基于此,中国4亿网民共同构建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网络社群,不断制造和催生着不同代序的网络英雄。

韩寒,1982年出生于上海郊区农村,后搬到小镇居住。十年前,他拿出自己在课堂上偷偷写就的模仿钱钟书《围城》的小说《三重门》,寄给作家出版社编辑袁敏,后来得以出版。小说问世至今已销售数百万册,还有大量盗版品种散播坊间。有人估计,自建国以来,除人人必备的一些政治读物外,普及程度如此广泛的文化读物,唯有韩寒的《三重门》。因着网络,他得以早早地介入社会,进入公众视野,肆意挥洒着青春的才情与喜怒。他的文风犀利而幽默,他将自己随心所写的文字,放在中国第一流量的个人博客上,不料这些曾被大量网民转载的文字,竟也能结集出版,首印数十万册。直至入选《时代》周刊2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一时间舆论如潮,韩寒每篇博文的点击量动辄上百万。韩寒已然引发了一种社会现象:许多人写文章,说韩寒,捧韩寒,骂韩寒;一些媒体争相报道:选韩寒当市长,韩寒神话,坏小子韩寒……

韩寒的网络暴红同样引起服装网购品牌VANCL(凡客诚品)的老总陈年的关注,在网络上跌宕起伏拼杀多年的他欣然相邀韩寒代言网购品牌VANCL。据内部人士透露,凡客此次邀请韩寒代言,恰如风助火威,网络的放大效应正不可限量。“我看中的是韩寒的互联网精神”,凡客诚品的创立人、原卓越网创始人陈年如是说。

对于当今风靡全球的电子商务而言,利用韩寒在当代青年中的影响力来锻造品牌、扩展营销实为必然。今年初春,阿里巴巴借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作者胡戈新片《宅居动物》推广新业务1688.com。在这部名为《宅居动物》的网络视频中,参与演出者“韩寒”的名字赫然在列。阿里巴巴与凡客诚品两大网络名企同时以灵敏的商业嗅觉察觉到了韩寒在电子商务中的巨大价值与潜力,不仅对商业品牌,对韩寒的网络人气同样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韩寒创建了互联网时代的英雄范式。他的影响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中国的畅销书作家,更多是来自于互联网的魔力。如果说电子商务使凡客诚品等网络品牌走向世界,那么韩寒硬是用一台电脑在博客中敲出了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力。韩寒的博客恐怕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民间个人意见发布平台,4亿多的点击量让他拥有极为庞大的“粉丝”群。他对任何社会事件的点评,都有可能在几分钟内影响事态的发展以及成千上万人的意向。网络——成为韩寒和那一批不知所在又无处不在的拥戴者们之间最为快捷而有效的沟通渠道。韩寒与粉丝,以至粉丝中个人与个人之间,已经形成有效的传播圈。与电视、广播等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相比,这样的传播是灵敏、互动而心有灵犀的,甚至不分昼夜。韩寒曾于2010年4月7日凌晨4时24分发表博文一篇,4时49分有密切守候的粉丝开始加帖,一时间竟出现上百个帖子,守夜的粉丝甚至用手机发帖互抢沙发……这样的实例在韩寒的博客中可谓俯拾皆是。

二、“公民写作”的网络示范

博客的诞生开启了“新闻平民化”的局面。“每个公民都是记者”的理念和实践,见证着“公民新闻时代”的到来。大众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解读,不同评价在网上得以尽情地表述,消解着传统新闻枯涩而干燥的窘迫。韩寒无疑是中国公民新闻写作的典范,通过对日常衣食住行、社会公共事件以及热点问题的追问和评析,使得公共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民意主张,在其巨大点击量的博客平台上迅速集结和扩散。

众所周知,SARS事件在中国确立了公共安全事件必须公开的原则;孙志刚事件摧毁了多年的收容制度;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改变了征地拆迁的陈规陋习;厦门PX事件确立了一个新的原则:但凡涉及公众安全的重大工程项目,必须征得公众的同意——通过公民新闻的网络写作,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和民意主张维护着民众的权益和社会的安全,韩寒的网络实践无疑是一个明证。自2005年开通博客后,韩寒一路写来,无休无止。2006年,著名的“韩白之争”在网上引发“80后”作家与文化体制的对阵。 韩寒直言无忌的行文作风,令白桦等一批文坛前辈招架乏力,却让青年网民们高声叫好,前呼后拥。2007年,韩寒的博客异彩纷呈——他与现代诗人关于现代诗的优劣问题进行论证;就中国作协的存废问题发表高见,鞭辟入里。2008奥运之年,他就抵制家乐福、封杀莎朗·斯通以及汶川灾后重建中的政府奢侈行为洋洋洒洒展开评论。2009年,他的视野更为拓宽,除了荆州“天价捞尸”、杭州“欺实码”、上海“钓鱼执法”、“谷歌侵犯作者版权”等社会事件,还对《三枪拍案惊奇》、《建国大业》、《孔子》等电影进行拆解点评。今年伊始,他对刘谦“近景魔术”的质疑爆出冷门;那篇关于“局长日记”的博文《韩峰是个好干部》更是异议迭起,风行一时。

在中国,质朴而正直的国民大有人在,具有渊博知识和深刻思想的也不乏其人。 但为何人微言轻的韩寒,却成为网络的“最强音”?显然,不是没有人说或不想说,而是他们所说的没有产生韩寒那般的网络影响。韩寒以浅显、平实而幽默的“公民写作”方式,在博客、杂志和新闻跟帖中,对身边事和眼前人作出即时评点,无疑是最为有效的影响大众的方法,引发了中国社会热气蒸腾的回应。

三、虚拟世界的真实独白

韩寒主编的杂志《独唱团》,历经一年多的呼唤,终于在2010年夏末露脸,销售不到三天就卖出50万册。韩寒的青春小说《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可谓《独唱团》的压轴之作。与不少网络偶像不同,韩寒没有大学学历,没有社会学、经济学和公共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素养,按照台湾李敖的说法:他缺少知识。

究竟是什么让他赢得了亿万网民的喜爱和追捧?腾讯网的新闻跟帖评论:“他的文章他的思考都是发自内心的,具有真实的感受和语言表达的勇气。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这个时代最缺乏的”。诚然,韩寒至今没有高瞻远瞩的宏阔高论,没有经得起检验的惊世之作,如他所说:“我觉得我做得非常少。”但他是如此真实又如此有趣,文字嚣张跋扈,为人却低调谦虚,是那种你以为他是哪一类,却发现他根本不属于任何一类——一个可以多面解读的邻家小弟;一个幽默搞笑的“帅哥”;一个怀抱人性本真的质朴青年。微博上面流传有一段十年前的视频,那是韩寒当年参加央视节目,与“专家学者”以及某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进行对话。韩寒始终低着头,仅仅用一句话来回答提问。看了当年那个节目,我们不难发现韩寒影响力的真正来源——因为他恪守真实,立足于常识,不轻易妥协。曾有记者问韩寒,当大多数人站在你的对立面时,一般人也就慌了,你为什么还能那么稳?韩寒回答:“因为我相信这是导演的安排,我相信这个世界已经改变。”通过那次对话,韩寒想告诉世界的就是如何表达真实的“我”。他以说真话为“一个男作家的职责和使命”,并因此成为 “说真话的既得利益者”(韩寒语)。

表达真实而独立的“我”,是当今网络世界中追随与被追随者的共同心愿,也是韩寒最为难能可贵之处。为了维护真实的自我,十年前的韩寒,就懂得说“NO”。他拒绝一切大学的“橄榄枝”,拒绝诸多媒体的特约稿。当一些“80后”作家纷纷加入中国作协时,他不入门,还呼吁“解散作协”;至于某些剪彩、露脸等能收获一大叠人民币的机会,他可以轻易放弃。韩寒从少年长成青年,身为好友的路金波一路见证并相伴左右。在他看来,韩寒身上所发生的最重要变化,就是从关心自己到关心他人。而促使韩寒发生这种变化的,是其本真的善良。“他不是被改变的,而是自然长成的,以后也会这样。”有人问韩寒,你身上始终留有一种孩子气,从17岁到27岁,保持着少年的率真,你对自身的这种状态有感觉吗?韩寒回答:这不能叫保留,我觉得本该如此。

四、网络真谛:“我写故我在”

韩寒曾自嘲:“时无英才,竖子成名”。韩寒之所以有今天的名气,除了 “新概念”作文让他初露头角,新浪网使他成了名博,“主流媒体”对他的有限报道以外,是互联网文化孕育并催生了韩寒这样的网络偶像。

众所周知,中国有庞大的4亿 “网民”群体。从人口统计学角度看,18-30岁的网民几乎占了一半。他们大多是年轻、有学历、有收入、爱表达的“80后”一群。韩寒也是“80后”,他的少年才情与叛逆,无法不吸引70年代末和80年代生人的倾慕。让青年们心向往之的还有:写小说,开赛车,办杂志,玩影视音乐;不用受老师的气、领导的气;加上车子,票子和大群的粉丝——每个年轻过的人,谁能不羡慕?更何况,韩寒的博客里都是青年网民熟悉的语汇:杯具、五毛、被增长……姿态平易可亲,不卑不亢。

互联网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当普通民众面对现实环境和公共事件时,“观点认同”使他们形成跨越社会关系而相互联结的网众群体;而他们也希望出现跟自己立场相近、能够一呼百应的网络意见领袖,在依附和从众的过程中找到安全感、群体归属及认同感。缘于此,韩寒受到追捧势所难免。作为网络意见领袖,一些看似寻常的公共事件,经他的点拨或分析,却显示出戏剧性的荒谬来。韩寒对网络语言的运用,可谓驾轻就熟。字里行间看不到你死我活的仇恨与愤怒,从不空谈“民主”、“自由”的大话,也不执着于什么主义的口号。他更倾向于从细节出发,用轻松幽默的调侃来输出点评:从四川灾区地方政府购豪华车到上海市政建设到手机封杀黄段子,件件贴近生活,直指人心。

韩寒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网络多元文化造就的。不过,这种“造就”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完成的:当网络社会不断出现一些不顾常识、心灵扭曲的言论和形象时,一个站立的、健康的、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能不引起广泛的注意。韩寒从不自认为是“公共知识分子”。在不少网民看来,韩寒的意义就是告诉你生活中的ABC,他告诉你这常识的方法不是布道式的灌输,不是声嘶力竭的批判,而是以幽默反讽来表露事实、还原真相,用他自己的也是网络最流行的行话,就是:“谁都别装X”。在互联网文化的熏陶下,当今的青年不再需要保姆式的“精神导师”,但他们愿意多一个叫韩寒的朋友。这个朋友的存在提升了群体存在的价值;这个朋友示范了一种有原则、讲真话、生动而风趣的网络表达方式;不尚空谈、不用激进同样可以完善自我,推动社会进步。网上网下,欣赏并仿效韩寒的,不仅有文学少女和青葱少年,更有大批已经迈入社会的“70后”、“80后”、甚至“40、50后”们;他们发现这位网络名人和自己一起写作、一起面对现实人生中的无奈;一起承认自己的局限和平凡,却又不乏勇气、责任与常识。在网络文化的孕育下,他们共同冲浪,一起成长,通过文字交流实现真实而广泛的连接:我写故我在。

五、“微博”一族的特征:不要代表,只要表达

Web2.0的诞生,使互联网找到了基于自身技术的最大优势场域:“全民出版,全民分享”。这种基于个人和思想的互联,是通过社会性软件这样具有很强身份标识作用的网络节点,把不同的个体在网络中连接,由此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不同意见表达社群;在社群中个人之间分享信息,交流意见,催化隐性态度和显性意见之间的转化,从而促进网络舆情的构成,“韩寒现象”的出现无疑与网络技术发展的特征相契合,其表现为:

1.协同作业——Web2.0的聚合技术使得对某个议题具有共同兴趣的个人聚集在一起,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分散式的协同作业。互联网的民意表达是通过所有表达主体的利益不断协商而生产出来的。例如2008年,韩寒就抵制家乐福和封杀莎朗·斯通,以及汶川灾后重建中的奢侈行为所进行的批评,在网上激起了四面八方的呼应和反响。

2.更新反思——Web2.0时代的自愿实名带来了更多负责任的、高质量的意见表达;民意的可保存性使得表达主体能够随着舆论事件的进展而对已有的表达意见进行反思,使得网络民意向着越来越成熟理性的方向发展。 如“韩白之战”后,韩寒个人在博客中的反思颇具教育意义:“那个时候的我也嘴硬,想消灭一切老家伙,到后来我发现,这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长者,其实我也从他们的身上得到启蒙,但是我会更优秀。”

3.权利维护——是网络民意表达的核心价值。Web2.0使“传播权利”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真正的普及。这一传播权利的合法性是基于宪法保障的言论自由权和各项公民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如韩寒对杭州“70码”事件、上海“钓鱼执法”事件等的网络评论所产生的维权效应。

在互联网时代,韩寒的存在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但是,在以年代划分群体的语境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即使将韩寒放进他背后庞大的“80后”青春军团中,他的脸庞依然那么鲜明——作为个体的韩寒,能否代表中国年轻一代?从韩寒的角度来看,他从未想着要去代表谁,甚至害怕必须成为谁的代表。更何况,韩寒平凡的出身、资历和背景,使得每个青年都有可能成为韩寒。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定,韩寒的存在是年轻人自己的选择——他们所赞同韩寒的,其实也是自己的立场和观点;韩寒与青年网民间的默契与互动,喊出的是同一个声音:不用代表,只要表达。这样的网络表达与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以微博为例,作为互联网传播的最新形态,与传统媒体、BBS、博客等相比,其网状传播、实时搜索、使用便捷等强大功能,是不可匹敌的。任何人只要用手机上网,就可以随时随地发布或更新“微博”。手机终端的便捷性,加上实时搜索,使得网络直播极为简便。虽然每个“脖友”的传递范围和影响力相差悬殊,但一经转发,尤其是知名“脖友”的加入,信息就会像病毒一样海量传播出去。2010年2月,新浪总编辑陈彤用自己的新浪微博发言宣布:“诸位乡亲,韩寒马上开通微博,敬请关注!”之后,韩寒的好友马日拉在微博里进一步披露韩寒开微博的内情:“我几次三番劝说韩寒开微博,终于在昨晚把他说动。”两位微博重量级人物预告之后,韩寒开微博的消息立刻在网上流传了开来。马日拉那条关于劝说韩寒开微博的发言获得了近200条评论,内容无一例外都是“谢谢!”韩寒终于开了微博,可是他一句话都不说,引发了网友们更多的遐想,各种议论把韩寒开微博变成了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甚至有网友替身韩寒预告:“大家好!我是韩寒……哦,就这样被微博!”资深出版人闫超如此评价韩寒的影响力:“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关注韩寒的微博,因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飞快转发过来。”韩寒的微博纵然无声,还是被网民们的期待和想象“编织”起来,且日长夜大。

六、网络批判源于教育批判

韩寒进入《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名单,当然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得此殊荣的却是一个没有学历的青年,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学校教育的目的原本是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生活。然而,当今学校教育的形式和成效,每每令国人失望。青年韩寒对学校教育制度无法苟同,忍无可忍之下终于一走了之。韩寒认为,可以“走出校门去学,在家中学,在路上学,在成功中学,在失败中学,……如此丰富多彩的学,如此生动有趣的学,难道会达不到‘高中数理化程度’?写不出含意很深的作品?”韩寒诘问:“我们的教育非要培养千人一面,一写作文就是‘啊,我光荣的大桥’吗?除此之外,关注生活、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反思自我也同样是我们教育所要培养的我们国家急需的人啊!”

批判现行教育制度,年轻一代的手法和代价各有不同。当年蒋多多甚至借高考作文,话里话外通篇批判。可是当媒体曝光后,面对记者的追问,只见她避而不语……。韩寒在一群叛逆者中,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他反对刻板划一的教育制度,不是用嘴说,而是身体力行。在互联网尚不发达的20世纪末,各报刊争相辩论学校教育与逃学者韩寒之间究竟谁对谁错、孰是孰非,网上亦组建有多个“韩寒现象”的讨论专题。韩寒说“我会让很多人反思自己”。确实,“韩寒现象”已经引起整个教育、文化、社会人来认真反思自己。“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鲁迅先生阐之未尽,我有我的看法。”这是韩寒十多年前在目视一个纸团放入水杯的瞬间,写下的《杯中窥人》的第一段话。这篇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决赛补考文章,一举摘取桂冠,王蒙、赵长天、曹文轩等文坛名家亦纷纷评论,直呼“惊异”。

曾留学英国、一向以精英式写作著称的许知远,不久前在《亚洲周刊》发表《庸众的胜利》一文,辛辣点评韩寒现象。许知远与韩寒,一个是曾经的北大才子,受益于大学教育,受人称道;而后者则是教育体制的抛弃者,但是两人又有着如此的相似之处——在一代青年人身上,他们都发生着神奇的影响力。韩寒对教育体制的背叛,他的“反潮流”式的所作所为,相对于庞大的社会体系来说,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躁动罢了。但它已深深地触动了社会,教育着青年。韩寒的思想或者说他的言行所表达的东西,并不是他个人独有的感悟,而是韩寒这一代人都能感觉到的,抑或也是许知远们深深感知却不愿表达的东西——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的。更多的年轻人在追随韩寒的过程中注意到:韩寒是特立独行的,韩寒的思考是有智慧的,在追随中,至少学会了分辨韩寒和其他人物的区别所在。无庸讳言,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将会培养出更多的许知远们,而作为教育体制和话语威权的对立方,韩寒不可能存在更多。假如条件允许有一千个出现的话,环境可能会侵蚀了其他,侥幸剩下一个,就是韩寒。

十年的网络冲浪,不断磨砺着韩寒的批判精神,也让他学会冷静地看待周遭,看待自己:“说到所谓的影响力,我经常非常的惭愧,我只是一介书生,也许我的文章让人解气,但除此以外又有什么呢,那虚无缥缈的影响力?”有时,他也会为别人盗用这影响力而感到无奈:“最近有一篇,流传甚广,叫《不要给西南灾区捐水了》,署名是韩寒。这篇文章并非我写……文中类似‘我曾经说过,如果我愿意,可以去颠覆你们二十多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因为生活中很多在你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观念都是错误的’这样的话,是不会出现在我的文章里的。”是的,韩寒是低调而聪慧的,他知道话语的分寸和底线。当然,韩寒不是完人,他还会不断犯错。在开放而有创意的网络时代,理应也可以包容不同质地、不同形式的事物。如果大家都能在网络上充分地表达自我,网络批评成为正常的社会生态,难得再有更多意见领袖的出现,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更为健康而多元,韩寒也就不成其为英雄。

《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散发着新时代的气息——韩寒笔下所演绎的生命脉动和祈愿,是每一个公民实实在在的情怀;韩寒的文字和经历,他的平民属性和社会责任,在不断影响并改变着某些被扭曲和涂抹的生活画面,从而维护着网络时代的生存准则。

猜你喜欢
韩寒
“我是赛车手”:韩寒的飞驰人生
韩寒 笑一笑,已苍老
韩寒作品经典语句
张本煜,韩寒说他值得比现在更红十倍
没出生时,就叫韩寒
韩寒承认“退学是失败”,乃迟来的教训
好书有笺 BOOKMARK
The Fall of Han
一加牵手韩寒 确定达成深度合作
“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