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远权,马垒信
(重庆大学 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400030)
我国从1982年提出农村基层自治模式,到1998年确认推动村民自治制度化,再到2004年以“四个民主”为核心的村级治理制度的提出,村民自治正在成为我国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公共事务的主要活动内容。随着村民自治实践的持续推进,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不断提高,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参与能力也有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民在村民自治活动,尤其是选举活动中的冷漠现象广泛存在,农民政治参与程度和参与质量远未达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应有的水平,而且因冷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渐显现。本文通过对农民政治冷漠的多角度分析,探寻深层次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以期推进村民自治实践的深入开展。
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不参加政治生活、公民对于政治活动和政治问题冷漠而不关心。”[1]它属于消极参与型的一种政治参与方式,表现为一种心理状态。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私有制的产生,不平等的经济地位导致了不平等的政治地位,社会成员开始分化为不同的政治阶层。长期延续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历史规则和统治阶级不断灌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臣民思想,使得社会大众对政治产生了“服从、漠不关心”的思想,并随着历史的延续而不断“传承”。从这种意义上讲,私有制的出现是我国农民政治冷漠的萌芽,而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则标志着我国农民政治冷漠问题的正式形成。
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条件下,农民只处于被统治者地位,没有切实的政治权利,与政治活动相适应的政治能力更是十分匮乏。除极少数人通过举孝廉、科举考试、上书言事、揭竿起义等方式进入仕途,参与政治活动外,大多数农民不可能具有完整意义上的参与政治的机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内忧外患,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农民处于绝对弱势地位,只能为保全性命而拼命挣扎,对政治根本无暇顾及,处于“不识为主人、不能为主人”的状态(孙中山语)。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人民当家做主政治地位的提升,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热情空前高涨。由于政治环境的需要,1957年以后农民的政治参与渐被引入到一个空前热烈的极端状态。现今,随着人们对政治参与制度化与政治参与扩大化的重新思考,农民的政治冷漠再次被提上议程。
1.农民对政治冷漠的心理因素
(1)事不关己心理
相当一部分村民认为,农民的职责仅仅在于抓农业、促生产,政治是国家的事,自会有“能人”掌握,与自己的参与状况没有多大关系。对他们来说,关心政治毫无意义,不如谋求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来得实惠。这种心理状况决定了他们只会“各扫门前雪”,不愿关心政治。
(2)缺乏政治功效感心理
政治功效感是指参与者本人看来他的参与能起到多大作用的心理感受,它是影响政治参与水平的重要心理条件。首先,普通村民倾向于认为,与村庄的“精英人物”相比,自己的参与程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影响大局,因而选择不参与或者应付了事。其次,由于知识水平、参与能力不高,相当一部分群众在参与过程中感觉到力不从心,这又从侧面加剧了缺乏政治功效感的心理。
(3)无利可图心理
如果将政治功效感看做农民对广义的“利”的追求的话,经济利益则可被视为农民政治参与所要达到的对狭义的“利”的追求。农民在参与村庄选举等基层政治活动中,总是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并无金钱的耗费,但是如果从政治参与活动中无法获得直接的收益,他们宁愿选择不参与。
(4)被动参与心理
相当一部分农民还未认识到政治参与同实现自身政治权利、经济利益之间的内在联系。许多村民把参与村委会选举看成是完成上级交给的政治任务,对参与政治生活表现为一种无奈,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积极”参加选举活动,但内心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厌烦和冷漠情绪。形成“政治冷漠——动员参与——功效感低——政治冷漠”的恶性循环。
2.农民对政治冷漠的行为表现
(1)不参加村民自治选举
这种不参加包括不选举他人,同时也不让别人选举自己。在选举村委会成员时,不亲自到现场选举,或到场后随意填完选票了事,或通过所谓的“合法授权”方式将自己的选举权转让给别人。同时,不断告诫邻居和朋友“别选我”,害怕自己被“卷入”政治生活。根据笔者2007年对重庆市长寿区某乡所在的行政村村委会直选的调查,该村农民的政治冷漠感十分明显。该村合法选民1 026人,参加选举的有695人,投票率不足70%,而且很多人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经村干部“劝说”才参加选举投票的。
(2)淡漠村庄公共利益
强调个人利益,“忽视甚至反对公共利益,有利就干,无利不干。”[2]在村庄公益事业上的冷漠态度较为突出,为保全个人利益忽视甚至损害村庄集体利益。比如对农田水利设施、道路建设、村庄生活设施建设不了解,对村委会人员构成、运作方式、规章制度不关心等。具体表现为:对于村庄公共财产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较少关注、对于有损村庄公共利益的行径不闻不问,对个别村干部损公肥私行为视而不见等等。
一般而言,政治冷漠源于以下几种情况:对现状满意,不需要通过政治参与来改变现状;参与其他活动比政治参与更能带来报酬和收益;自己的任何选择不会影响到政治活动的实际效果;曾参与失败;自身参与能力欠缺或参与阻力及困难较大等。在我国,农民的政治冷漠还应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制度等特定环境之中。
1.政治文化
一方面,几千年的专制、人治的传统,不断灌输的等级思想,使得广大农民甘为“草民”、“顺民”、“臣民”。伴随着专制权力不断强化,农民参与权力日趋边缘化,而小农经济的软弱性和以家庭为中心的保守性,决定了农民不会轻易地对抗强大的政府体制,而选择冷漠参与。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正常的政治参与,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能力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匮乏的政治参与能力反过来又导致政治参与力不从心,农民政治参与陷入“能力低下——参与边缘化——能力降低——政治冷漠——参与边缘化”的恶性循环。
此外,“男权社会”的历史影响成为导致妇女政治参与程度极低的重要原因[3]。
长期的政治压抑形成了冷漠的政治文化,对于农村村民自治这一民主政治的产物,广大农民表现为内心的不确信,甚至是怀疑。
2.经济水平
美国学者阿尔蒙德和维巴在对几个国家公民政治参与状况分析后发现,“最积极的公民不成比例地来自富有者,而最不积极的则来自贫穷者”。[4]
现实中,人们的经济地位往往决定了其社会地位,而社会地位对人们的政治参与效能有着直接的联系。从目前基本国情看,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贫富差距明显。农民往往属于“最不积极的贫穷者”行列。当许多人为了基本的衣食住行而奔波忙碌时,参与政治可能被视为“高不可及”的行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对集体的依赖大为降低;机械化的推广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入城市的二、三产业,以政治参与的替代途径实现了经济利益。截至2008年末,全国大约有2.2542亿农民进城务工[5],大部分农民离土离乡。回家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完全不经济的行为。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往往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相对年轻的年龄结构,他们一旦退出乡村治理结构,即造成了村民自治中相对强大的参与力量的政治冷漠。
3.制度缺陷
自开展村民自治实践以来,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民主的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但是,与之相配套的一些具体制度还不够健全,与民主政治的有效推行无法协调一致。从长远看,这有可能导致基层村民自治实施路径偏离轨道。
体制漏洞的问题在当前我国农村村委会选举中已经有了很好的说明。例如:某些干部官僚主义作风突出,缺乏与群众的有效联系;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权力过大,影响党群关系和农民政治参与热情;乡镇政府擅自干涉村民自治选举,自治权难以真正掌握在基层群众手中;《村委会组织法》对于解决多手段的“贿选”、“拉选票”、家族势力垄断选举等问题显得力不从心等。
4.教育状况
受教育水平关系到受教育主体的知识水平,而后者又直接影响了该主体的思想观念、思维境界和参与技能。知识水平较低的人,民主意识、权利观念相对淡薄,参与技能也往往不高,他们在思想上反映出对政治的无知,行为上表现为冷漠式政治参与。
当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主要体现为两方面:
(1)学校教育方面
思想上,由于高等教育的高额学费、严峻的就业形势、打工潮的兴起,使“上学无用论”的思想在农村广泛流传;物质上,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对教育支持的后劲不足,国家经费支持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得农村教育步履维艰。
(2)社会教育方面
教育形式单一化;针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法律培训尚未形成体系;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无法形成。社会整体呼吁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政治压抑和政治冷漠不利于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持续稳定。我国农民的政治冷漠于民主政治环境、政治参与、政策制定及新型干群关系等方面将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1.不利于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农村政策
农村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农民对自身的政治权利的放弃,一方面意味着政策制定过程缺少了政策来源这一重要环节,仅仅依靠个别“村政精英”的认识,不可能制定出关系全村整体利益的切实方针,同时,这种过分依赖某些个人的“精英统治”,也为某些人的“一言堂”行为留下了隐患。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对具体政策的效果不表态,政策实施过程中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也不利于及时发现和修正政策问题,容易导致政策失败。
2.不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预防政治腐败
从基层看,农村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群众的自治组织,是集体所有制在农村的组织形式。集体财产应该由集体所有、集体管理,但是部分农民由于政治冷漠而放弃了集体财产的管理权。除了责任田分产到户外,这种意义上的财产的集体所有也就相当于无人所有,或村委会干部所有。结果便是基础设施维护保养困难、破坏严重;公共财产使用状况不透明;公共利益难以保证。村民对公共财产的使用情况漠不关心,也给个别有权者的腐败提供了可乘之机。
3.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和政府公信力
许多农民疏远政治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所谓选举,只是“走过场”, “选来选去还是那些人”。“乡镇政府的职能实际上没有被定位为公共秩序维护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两个方面,而是作为国家对农村最基层的全能管理者”[6]他们对村民自治活动的过多干涉,使群众认为“被选上的都是乡里提前定好的”。由此导致群众对农村干部普遍缺乏信任感,基层政权的合法性也大打折扣。
4.不利于农民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和公民社会的形成
“公民社会是同政治国家相对应的政治社会,其特征就在于它是由政治人(公民)组成的政治存在,而不只是纯经济的存在,或作为自然人、私人的民事主体存在。”[7]当前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民主、自由的政治公民的培养,注重以热情、理性、有序参与为特征的公民社会的构建。培养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参与热情高、参与能力突出的新型农民是推进村民自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公民社会形成的基本前提。农民政治冷漠的态度则阻碍了公民社会的顺利实现。
5.阻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没有农村的政治发展,就不会有全国的政治文明。中共十七大将基层民主视为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而基层民主建设从根本上还要依靠广大村民自觉而积极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从目前来看,部分农民的政治冷漠不仅仅使得农村政治民主制度化进程受阻,还给非制度化参与的蔓延提供了温床,成为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障碍。
农民政治冷漠势必影响到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针对性建设,才有可能提升农民的政治参与热情。
要从根本上扭转农民政治冷漠,必须从政治参与文化建设抓起。应通过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法律和政治教育,强化农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增强其主人翁意识。
民主意识是政治参与文化的核心,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主要通过:
1.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通过教育使农民更多地了解政治、认识政治、接触政治,进而认识到通过参与政治可以更好地维护其基本权利。只有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培养农民的政治素养,使群众从内心认识到政治参与同自身利益的密切联系,才能从政治参与的主体角度解决政治冷漠问题。
2.利用大众传媒进行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在中央提出民主政治建设的精神和要求后,自上而下的各级主管部门应做好宣传教育。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深入宣传并贯彻落实,使更多的群众了解国家的政治方针,力争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主动参与型的政治文化氛围。
根据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农民政治参与状况是以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为依托,以农村整体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只有农村生产发展了,人们才有可能、有条件参与政治活动。因此,消除农民政治冷漠的基本前提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农民参与政治生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首先要从基础设施着手,从改善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出发。其次,要具有全局眼光,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在领导、投入、政策、科技、环境等多个方面综合协调。第三,将发展农村经济作为该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创新型农民培养为支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第四,将农村经济发展同统筹城乡党建结合起来,将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作为衡量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工作的基本指标之一。最后,要加大国家投入和支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农民政治参与提供有力保证。
针对村民自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制度建设来建立和健全农民政治参与机制,完善村民利益表达机制,使农民利益的表达制度化、法制化、有序化。
首先,应完善村民自治法规、优化选举程序、发挥选民监督主体作用,保证选举公开、公正地进行。其次,严厉打击村民自治中的违法行为。第三,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并加强基层各级干部政治思想和作风建设,恢复政府公信力,取信于民。最后,要拓宽农民利益表达渠道,针对农民生产活动的分散性,应考虑建立工会、青年团、妇联等具有初级社会群体性质的政治社团组织,“以集体的力量共同抵御各种可能给农民带来损害的行为”。[8]
此外,针对妇女在农村选举中的弱势地位,政府和妇联应有针对性地宣传男女平等思想,规定在村委中女干部的比例,争取让妇女任实职、正职。
总之,农民的政治冷漠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需在一定时空内,以政府为主体的各种力量的联合行动。目前,许多地区进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探索。山东、广东、湖北、江西、云南等地尝试了各种有益的模式与路径,一种主体复合型的作用机制正在形成。
[参考文献]
[1]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熊小青,朱昌彻.试论农民的政治冷漠与村庄治理改善[J].甘肃社会学,2006(4).
[3] 蔡旭.当代中国农村选举中农民的政治冷漠的原因及对策[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7(1).
[4] 格林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 新华网.统计局:截至200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EB/OL].(2009-4-1) [2009-4-6]http://www.shyrk.gov.cn/E_ReadNews.asp?NewsID=595.
[6] 魏星河,郭云华.政治冷漠:农民对村委会选举的一种行为[J].求实,2003(10).
[7] 郭道晖.公民权与公民社会[J].法学研究,2006(1).
[8] 刘密.论转型期农民政治冷漠现象成因与乡村治理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9] 谢俊春.论西部民族地区的消极政治心理与非制度政治参与[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