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2010-04-03 09:40宋凌迁
关键词:爱国中华民族民族

宋凌迁

(漳州师范学院 政法系,福建 漳州 363000)

鲁迅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1] 244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危难之际最能体现她的民族精神,也更加需要弘扬和培育她的民族精神。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面对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中国人民将历史传承下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强烈地表现出来,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

一、忧患意识——“敌无日不可以来,国无日不可以亡”的警告

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华民族从自身发展过程中,深切地认识到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并对忧患意识作了理性总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忧患意识深深地镶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中,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国家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中国历史在帝国主义的炮舰胁迫下步入近代,传统忧患意识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其忧患意识以外患为主,更多地表现为对中国现实处境的理性思考,表现为对中华民族整体前途命运的忧虑,成为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思想根基。

鸦片战争割地赔款的历史创痛,使时人深刻地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与西方物质文明的进步。“风云变幻不知千万”的感叹在相当一部分人中存在。林则徐在一首诗中写到“闻道狼贪今渐檝,需防蚕食念忧伤”,已深切地感到危机的降临。姚莹“每闻外夷桀骜,窃深忧愤”,始作《康鞧纪行》,探阅夷情。魏源是近代忧患意识的阐发者,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面临危局所产生的积极反应,也是面对危机所拥有的一种超前意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从沿海向内地扩展,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处在太平天国起义风暴和西方列强侵夺讹诈双重挤压之间的清朝统治者,更有朝不虑夕、岌岌可危的切肤痛感。作为湘军最高统帅的曾国藩,战争使他真正懂得了“西洋之落地开花炮”的威力,内心油然而生怵惕之情。“不怕柴(豺)狗子,只怕洋鬼子”,[2]655他在家书中的心里话道出真正的威胁是西方列强,转而为大清帝国及中华文化未来的命运担忧,所谓“四更成寐,五更复醒。念夷人纵横中原,无以御之,为之忧悸。”[3]669形象地表明了曾国藩内心的忧患,故而使他积极倡导洋务运动。

19世纪中后期,面对日益加深的边疆危机,王韬在《火器说略后跋》中大声疾呼:“呜呼!迩来,日人狙伺于东,俄人鹰瞵于北,几于玉帛干戈待于两境。苟我国不早自强,则强邻悍敌,方且日伺我左右,而天下事愈难措手矣。”[4]358清醒的危机意识跃然纸上。冯桂芬在《制洋器议》一文中惊呼:“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真是“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5]48可见,西方列强的接踵而至,冲击着国人崩溃式的心灵,内心充溢着深深的民族忧患感。

19世纪末空前严重的瓜分危机,使人们的忧患意识越发突显,传统的忧患意识遂转型为具有近代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救亡思潮,具有新的时代意蕴。1894年,孙中山在筹建兴中会时,便郁积着对民族危亡的深层忧虑,在他草拟的《兴中会章程》中说:“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蹱;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6]21他悲愤地呼唤,要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反复宣传祖国命运和前途的危急。1895年,康有为亲自撰写《强学会序》,向国人描绘了一幅民族危亡图:“俄北瞰,英西睒,法南暽,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7]165字里行间渗透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梁启超对民族的危亡忧心如焚,他把当时的清王朝比喻为一座将倾的大厦,“室中之人,犹然酣嬉鼾卧,漠然无所闻见。”[8]2他直言中国的处境:“敌无日不可以来,国无日不可以亡。”[9]651898年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他撰文惊呼“将为土崩,将为瓦解,将为豆剖,将为瓜分,将为雨烂,将为波兰,将为安南,将为缅甸”。[10]148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这种形势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深深忧虑和极大愤怒。“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11]540人们在悲愤中思索和探求着免致神州陆沉的救国之路。

中国在屈辱中蹒跚步入20世纪,伴随着欧风美雨的汹汹而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担忧中华民族在西方文明大潮的侵袭下落伍,担忧落伍者挨打以至于遭淘汰。正是出于这种忧患感,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召唤国人奔向现代的、文明的新社会,去赢得中国在世界的位置。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作家郁达夫为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而忧心忡忡,敏锐地觉察到文化侵略会破坏中国的统一,“是敌人用以灭我种亡我国的一个最毒辣的计划”,[12]180这是一种对民族生死存亡的深切忧思,也是对中华同胞的一个警醒。

诞生于民族危亡之秋的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贯穿其成长的每一步。中国共产党人感于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满目疮痍的惨状和屈辱,对祖国和人民的前途命运存在深深的忧虑。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后。”[13]146可见,迫切希望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现状,是同他对“落后挨打”命运的忧虑联系在一起的。

二、自强不息——“与天争胜”“自强保种”的忠告

中华民族向来有着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近代以来却因外患不断而屡屡受辱,平外患,解内忧,雪耻兴邦,成为一代人的追求与理想。正是在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激励下,一大批有识之士纷纷倡言变革弊政以求自强之道,坚决与屈辱命运抗争,坚持不懈地探求变异之道、汇通之途。

鸦片战争后,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近代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全新命题。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强烈刺激着清朝统治者和士绅阶层,使他们惊觉此役“创巨痛深”,形成了“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的局面。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系列政论中,明确提出通过“采西学”“制洋器”等手段来改变中国“不如夷”的状况。王韬强调中国要转弱为强,只有求变,“设我中国至此时而不一变,安能埒于欧洲诸大国,而与之比权量力也哉!”[4]53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一书中说:“中国当此危极之时,而求安图治,上下皆知非自强不可,而自强非变法不可”。[14]49总之,多数洋务大臣出身的早期维新派都持有“变法”“自强”的理论主张。

甲午战争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严复提出“与天争胜”“自强保种”的忠告,敲响亡国灭种的警钟。他还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进化论为依据,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今者外力逼迫,为我权借,变率至疾,方在此时。智者慎守力权,勿任旁守,则天下事正与此乎而大可为也。即彼西洋之克有今日者,其变动之速,远之亦不过二百年,近之亦不过五十年已耳,则我何为而不奋发也耶!”[15]27激励中国人发愤图强。梁启超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强调因时而变的重要性,“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阏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8]8断言能否主动地变法自强是中国能否摆脱从属地位的前提。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作题为《君子》的演讲中,援引《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修身成才。从此,自强不息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在大学校园里广为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志士为民族争生存、国家求发展而努力奋斗。

五四新文化运动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是近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着力倡导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强调“世界一战场,人生一恶斗。一息尚存,决无逃遁苟安之余地。”[16]24他说:“进化公例,适者生存。凡不能应四周情况之需求而自处于适宜之境者,当然不免于灭亡。”[16]32-33鼓舞人们进取奋斗,恢宏国力,以免被世界淘汰。李大钊也强调,“天演之迹,进化之理,穷变通久之道,国于天地,莫或可逃,莫或能抗者。”[17]44他号召青年要“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惟知跃进,惟知雄飞。”[17]179换言之,要争得民主自由,必须有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乐于去迎战一切艰难险阻,洋溢着他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热情。可见,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五四时期得到了充分的阐释。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在反侵略过程中形成了自强不息的抗战精神。这种精神表现为坚韧不拔、与敌人血战到底的钢铁意志,尤其在共产党人身上得到前所未有的弘扬和发展。“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和组织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战,14年间作战数万次,消灭了日伪军大量有生力量,牵制了数十万日军入关作战。东北军民的顽强抵抗,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充分体现。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赵尚志……这些抗联英雄身上的自强不息精神,在中国代代传扬。

为了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状况,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中,升华出“万众一心,振兴中华”的自强不息的近代民族精神,激励着一度落伍的中华民族转败为胜、变弱为强,最后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概言之,中国人民在近代反侵略进程中表现的自强不息精神,具有深厚的时代内涵,已经内化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成为近代中国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英勇无畏——“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的豪情

爱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最强音,反侵略斗争中所体现出的英勇无畏精神是近代爱国主义的真实写照。首先,底层人民群众自发奋起,前仆后继反抗外国侵略。近代以来,人民群众以各种方式投身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他们或者自己武装起来直接与侵略者进行斗争,或者从物质上、精神上积极支援前线的爱国将士,激励他们英勇杀敌。鸦片战争期间,三元里人民英勇反击英军暴行,“刀斧犁锄,在手即成军器,儿童妇女,喊声亦助兵威。”[18]57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的第一页。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与之殊死搏斗,“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虽然被联军打死了几万人,伤亡枕藉,还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19]315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英雄气概,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并开展的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其次,爱国将士驰骋疆场,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陈化成等爱国将士与外国侵略者展开了浴血搏斗,壮烈殉国,他们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抗击侵略者的爱国军人。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是又一次英勇无畏民族精神的大发扬,它造就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批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抗击侵略者的爱国军人。七十高龄的老将冯子材在中法战争中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尤为难能可贵。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刘步赡等,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正义、爱国的反侵略战争,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精神和血战到底的气概,在中国反侵略史上谱写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游击队和国民党爱国将士,在抗日前线浴血战斗,英勇无畏的精神得到充分展现。“哪管饥饿疲乏,断指裂肤,不顾暴风烈日,雷电雪雨,捐躯轻鸿毛,荡寇志不渝。”东北抗联领导人周保中正是以这种令侵略者无法理解的英勇无畏精神,率领抗联将士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一代抗日名将吉鸿昌为民族解放大业慷慨赴刑,以树枝作笔,大地为纸,写下了气贯长虹的壮烈诗篇。爱国将士的这些悲壮事迹是近代英勇无畏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正是有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此外,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或以笔作枪,口诛笔伐声讨侵略者的暴行,唤起民众的觉悟;或投笔从戎,奔赴前线,直接投入到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民族战争中去。20世纪初,中华民族存亡之际,革命志士英勇无畏的爱国热情溢于言表。秋瑾在泛海东渡时抒发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20]113的豪情,陈天华在《猛回头》中悲痛欲绝地奉劝同胞“瓜分豆剖逼人来,同种沉沦剧可哀,太息神州尽去矣,劝君猛省莫徘徊。”[21]51抗日战争期间,作家郁达夫与日军周旋,命悬一线,写下了大量抨击日本法西斯的战斗檄文,将英勇无畏铸为一曲慷慨苍凉的绝唱:“天意似将颁大任,微躯何厌忍饥寒。”[12]32广大爱国知识分子的斗争充分展现了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誓死抗敌的英雄气概。

历史证明,近代爱国者以血肉之躯和义胆忠魂,谱写了一曲曲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之歌。他们是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勇士,他们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和思想,卫国为民的民族大义,将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国魂和民魂所在。灾难面前不低头,厄运来临不畏惧,就是近代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精神的生动展现,这种精神支撑着中国人民抵抗强敌。也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民族抗争,才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而不死,屡遭侵略而未亡。

四、结语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22]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国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总之,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近代中国,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中的优秀一面不但没有被摧垮、被征服,相反,她在引导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放射出了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 鲁迅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 曾国藩全集·家书一[M].长沙:岳麓书社,1994.

[3] 曾国藩全集·日记一[M].长沙:岳麓书社,1987.

[4] 王韬(陈恒、方银儿评注).弢园文录外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5]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6] 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9.

[9]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0] 饮冰室合集(专辑之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1] 谭嗣同全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2] 王孙,熊融.郁达夫抗战诗文抄[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13] 毛泽东文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4] 郑观应(辛俊玲评注).盛世危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5] 严复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6] 吴晓明.德赛二先生与社会主义——陈独秀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17] 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18]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9] 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0] 郭延礼.秋瑾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1] 陈天华(朱钟颐评注).猛回头·警世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2] 邓昌军.从民族复兴的视角审视当下的中国的解放思想[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9-13.

猜你喜欢
爱国中华民族民族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多元民族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