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流动何以可能

2010-04-03 02:35:12宋保林李兆友
关键词:意向性观念流动

宋保林,李兆友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 110819)

技术知识是关于改造物质客体,使之成为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物质形式的知识,以规则形式出现,是认识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1-2]。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流动是技术观念向新产品和新工艺转化中技术原理构建、技术规则制定和技能内化的过程。技术知识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得以生成和转化,技术创新过程是技术知识生成和转化的境域;技术知识流动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撑,源源不断的技术知识流动,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践。借鉴技术社会学和技术现象学相关理论,本文从技术知识势差、技术创新实践和技术创新意向性三方面追问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流动何以可能。

一、 技术知识势差是技术知识流动的前提

势差是物理学概念,“世间所有物质或非物质的传导、扩散总是从高势能向低势能扩散。从知识本身讲,由于知识势差的存在导致知识扩散,使知识势差存在绝对化”[3]。技术知识势差是指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知识发出者与技术知识接受者之间在技术知识储量、技术知识结构和嵌入性方面的差异。技术知识发出者和接受者可以是企业外部的科研院所、政府机关、情报机构等,也可以是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同部门,还可以是参与技术创新的个体。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流动既包括从技术知识势能强的一方向势能弱的一方流动,也包括经过反馈机制由技术知识势能弱的一方向势能强的一方流动,诸如作为新产品使用和体验的用户通过企业的市场反馈机制向企业反映新产品的性能等。技术知识势差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流动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知识储量影响技术知识流动。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由技术知识储量丰富的一方向技术知识储量相对匮乏的一方流动,促使技术知识在各个不同部门的分配趋于平衡化、合理化。诸如企业研发部门源源不断的研发成果可以给生产部门提供智力支持,为生产范式转变提供理论支持;企业外部科研机构、用户、企业、情报机构等之间的技术知识流动受技术知识储量的影响,其中技术孵化器是促使技术知识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技术孵化器是以大学为基础的技术开创地,能够使来自大学的知识流向孵化器内的公司,知识流动能够促进孵化器公司的表现”[4]。一般而言,企业外部的科研机构、大学所拥有的理论形态的技术知识储量较丰富,这种技术知识趋向于流入所拥有的理论形态的技术知识相对贫乏的企业。相反,企业所拥有的经验形态的技术知识储量较丰富,这种技术知识流向企业外部的科研机构、大学,成为科研机构和大学进行深入研究的经验依据。

第二,技术知识结构影响技术知识流动。“技术知识的结构分为隐性技术知识和显性技术知识,隐性技术知识包括操作经验或操作技能。显性技术知识包括视听资料、录像、图像、文件、图样、数据和元数据。”[5]技术知识发出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技术知识结构越相似,意味着二者所依赖的“技术范式”[6]具有同构性,越有利于技术知识的流动。“知识流动受合作者的特征影响,合作者内部的相似性倾向于促进联盟内部知识流动。”[7]诸如生产、制造数码相机的两个企业,属于同一个行业,所拥有的关于数码相机生产和制造的理论形态的技术知识具有相似性,而且员工所拥有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也具有相似性。如果这两个企业结成数码相机生产和制造的联盟,则可节省彼此在数码相机技术创新过程中摸索新技术和新工艺所耗费的时间,有利于彼此之间优势互补,有利于彼此之间的经验、技能的相互交流,技术知识在联盟内部双向流动的速度就会加快。

第三,嵌入性影响技术知识流动。嵌入性是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概念,“作为一种‘关系’概念,嵌入性反映的是行动与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各种行动中”[8]。嵌入性的外部表征是企业间专利技术、技术秘诀的转让以及技术合作等,内部表征是技术创新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和指导等形式。嵌入性程度的高低影响技术知识流动的性质和特点,“成员之间有较低的嵌入关系,工业企业通过与顾客、供应商之间的知识流动,可以获得更多的显性知识。反之,工业企业很有可能获得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是基于与顾客和供应商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知识的联合体”[9]。也就是说,就企业内部而言,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嵌入性程度越高,不同部门员工对技术创新各个环节的理解就越深刻,也就越有利于技术知识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生成、流动和增殖;就企业外部而言,科研机构、大学、工业企业、供应商以及顾客之间的嵌入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获得隐性的专利技术和技术秘诀,越有利于企业了解顾客的需求,进而生产能最大限度满足顾客要求的新产品。

总之,技术知识储量、技术知识结构和嵌入性是技术知识势差形成的重要因子,是影响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流动的关键要素。技术知识储量、技术知识结构以及嵌入性程度的差异,为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流动提供了潜在条件,在技术创新实践推动和技术创新意向性指引下,技术知识流动由潜在转化为现实。

二、 技术创新实践是技术知识流动的动力

技术实践是技术在人类改造自然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是掌握技术的人所从事的改造自然、重塑或创造物质环境的有组织的活动”[10]。技术实践的外延包括,“精巧地制作、设计、劳动、维修、发明、制造、操作等,其中制作、发明、设计是行为,制造、劳动、操作和维修是工序”[11]。与技术实践不同,技术创新实践强调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商业化应用,是技术观念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并商业化的实践过程。技术创新是由创新主体的创新认知与创新实践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12]。技术创新实践是技术创新认知形成的源泉和动力,技术创新实践是检验技术创新认知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正确反映新技术、新工艺形成规律的技术创新认知能有效推动技术创新实践。技术知识作为技术创新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和转化受技术创新实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从企业外部而言,科研院所、情报机构、用户等都是技术创新的参与主体,这些主体与企业之间在技术知识储量、技术知识结构和嵌入性方面的差异是技术知识流动的前提条件,在技术创新实践中主体间的技术知识相互流动。其中用户在使用和体验产品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技术观念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流动的起点之一。正如希普尔所指出的,最早进行创新的用户确实是创新者[13]。用户需求实践是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萌芽产生的场所,其推动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流动须要经过四个阶段:一是传导,用户在体验和使用产品实践中产生的技术观念促使用户储备的潜在技术知识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形成技术知识势差,企业通过用户信息搜寻及反馈系统把用户的技术观念传导到企业内部,技术知识萌芽形成。二是识别,不同用户在体验和使用产品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观念相互冲突,即所谓的解释柔性[14]。企业通过市场调查等形式识别主导技术观念或对各种技术观念进行整合,经过研发部门群体研发,技术知识由技术观念转化为技术原理。根据技术原理设计出技术样机,并制定技术规则。企业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也可开发出适应个性化需求的技术原理和技术规则。三是内化,批量生产阶段技术规则内化到员工头脑中,形成熟练技能,通过新产品成功商业化运作,技术知识初步实现。四是建构,经过长时期社会成员参与技术规则的制定和修改,用户关于新产品新工艺的技术观念不断渗透到新产品新工艺中,新产品新工艺趋向稳定,技术框架形成,技术知识也趋向稳固化。总之,源于用户在使用和体验产品实践中的技术观念经过传导、识别、内化和建构四个阶段,转化为技术原理、技术规则和技能,实现了技术知识的生成和转化。

从企业内部而言,不同部门、不同个人之间由于技术知识储量、技术知识结构和嵌入性的差异,技术知识在企业内部不断更新、积累和增殖。其中,有突发奇想的个人在长期技术创新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新技术观念,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流动的重要起点。内部技术创新实践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流动,也须要经过四个阶段:一是审视[15],企业内部有突发奇想的个人在深刻理解技术创新具体细节的基础上,通过对所从事技术实践活动的审视,产生生产或改进新产品新工艺的技术观念。不同人员审视所产生的效果不一样:研发人员的审视易于促成产品创新,生产人员的审视易于促成工艺创新。审视产生的技术观念多是隐性的,是技术知识形成的萌芽,正如布瓦索教授所说,“未编码的隐性知识嵌在个别有洞察力的个人头脑中形成技术样式,如果该人花费时间把这种样式结构化,在某种程度上编码解决技术问题,则会引起知识流动的社会学习新周期”[15]。二是外化,即个人通过“抽象”、“编码”和“扩散”[16]方法把技术观念外化,群体共同努力开发利用技术原理和制定技术规则,技术知识由观念转化为理论形态,是技术知识的创造阶段。三是内化,通过“干中学”[17]、“用中学”[18]以及“学中学”[19]等形式,技术原理和技术规则在生产中内化为员工技能,商业化阶段技术知识初步实现。四是修正,在企业内部技术创新实践和企业外部用户需求实践基础上,企业不断修正技术观念、技术规则,不断更新新产品性能和样式,技术知识在修正中趋向稳固。总之,企业内部技术创新实践过程中经过审视、外化、内化和修正四个阶段,有突发奇想的个人的技术观念经过技术原理构建和技术规则制定,内化为员工技能,技术知识在流动中不断得到更新。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的知识储量趋向平衡,技术知识结构得到优化,不同部门围绕技术知识流动彼此之间的嵌入程度进一步加深。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企业外部用户的需求实践与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实践是统一的,企业外部用户的需求实践可能引起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过程,企业内部技术创新实践产生的新产品商业化,最终要满足用户需求,并接受用户检验。企业外部用户需求实践和企业内部技术创新实践构成完整的技术创新实践过程,共同推动技术知识在流动中不断生成、积累、更新、增殖。

三、 技术创新意向性是技术知识流动的向标

意向性原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术语,胡塞尔深化了对意向性的理解,提出“意向性是意识活动的根本特征,它必然是指向某种对象”[20]。海德格尔把意向性理解为存在主义的意向性,认为“意向性总是包含着对存在者的一种存在领悟”[21]。伊德在前人意向性概念基础上,用“人—技术—世界”一般意向性表达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些关系包括具身关系、解释学关系、背景关系和他异关系四种[22]373-407。伊德认为,技术意向性是指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一种倾向,“它既可以揭示未知事物,又可以改变现象出现的方式”[23]。批判地吸收伊德的观点是有益的:一是技术意向性不等于目的性,技术意向性是揭示未知的倾向性;二是技术意向性展现技术发展可能性,不是决定论;三是技术意向性解释世界的方式类似阅读文本[23]。

伊德讨论技术意向性时经常举光学仪器、温度计、自动调温器等人工物例子,把人工物与技术等同。事实上,技术是一个过程[24],人工物只是技术结果。人工物具有意向性,促使人工物形成的不同阶段同样具有意向性,不然,研发成果、技术样品将永远不可能转化为人工物。基于此,技术创新过程也具有意向性。技术创新意向性是指新产品新工艺商业化并带来经济效益的愿景,是“人—技术创新—世界”框架中“人”理解、解释“世界”的“潜在倾向性”。技术创新意向性是在相同“技术轨道”[6]上的延伸和扩展,是不同技术倾向中的相同展现。技术意向性与技术创新意向性都是在“人—世界”分析框架下揭示“人”理解、解释“世界”的愿景,技术意向性从静态角度分析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倾向性,技术创新意向性突破技术意向性的单一性,从动态角度构建过程中的技术意向性。企业外部技术知识发出者与企业、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或个人之间的技术知识储量、技术知识结构以及嵌入程度的差异为技术知识生成与转化提供了潜在条件,技术创新实践为技术知识流动提供了实践动力,但是技术知识流动的方向如何,技术知识流动何以可能,还须要技术创新意向性指引。技术创新意向性指引技术知识流动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借助技术现象学意向性理论[22]373-407,技术创新意向性可用公式表示为:“人—技术创新—世界”。就具身关系而言,我与技术创新过程融为一体,用公式表示是:“(我—技术创新)→世界”,技术创新不同阶段展现出部分透明性[22]374,我透过技术创新过程理解世界;就解释学关系而言,技术创新与世界融为一体,用公式表示是:“我→(技术创新—世界)”,技术创新意向性体现为改变世界展现的方式,技术创新是解释世界的方式,类似于阅读“文本”[22]380-381。“人”在理解、解释“世界”的过程中离不开作为中介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本身是理解、解释“世界”的方式之一。作为理解“世界”的技术创新与“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解释“世界”的技术创新与“世界”整合在一起,技术创新承载了“人”理解、解释“世界”的使命,技术创新是“人—技术创新—世界”获得意义的关键因素。离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意向性展现的境域就不存在了。技术创新需要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转化,在“人—技术创新—世界”框架下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转化也获得了意义。

其次,在“人—技术创新—世界”框架下,技术知识流动成为可能。“人”理解、解释“世界”的过程与技术知识流动交织在一起,技术创新意向性是技术知识流动的向标,指引技术知识向技术创新成功的方向流动,指引技术知识向揭示世界“实在”的方向流动。技术创新意向性具有的连贯性特征区别于技术意向性的单一特点,能够把技术原理构建、技术规则制定、技能内化整合到技术创新过程中,从而构建“人”理解、解释“世界”的动态过程。技术创新意向性具有的连贯性特征类似于技术范式引导下的技术轨道[6],技术知识流动在技术创新意向性指引下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25]。在技术创新意向性指引下,在技术知识势差和技术创新实践共同作用下,技术知识以技术观念为起点,经过技术原理构建、技术规则制定、技能内化,再通过新产品市场化运作,技术知识得以实现,技术知识流动从潜在变为现实。

总之,技术创新意向性展现过程中伴随技术知识的流动,在技术创新意向性指引下技术知识流动成为可能,在技术知识流动过程中“人—技术创新—世界”获得意义。

四、 结 语

通过以上三方面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流动是可能的。技术知识势差、技术创新实践和技术创新意向性围绕技术知识流动整合在一起。技术知识流动过程中技术知识势差和技术创新实践是技术创新意向性展现的基础,技术知识势差是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流动的前提,是技术创新意向性展现的可能境域,技术创新实践是技术创新意向性展现的现实境域;技术创新意向性引导技术创新实践朝着未来方向发展,指引技术知识流动的方向。

在“人—技术创新—世界”框架下理解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流动是一个新视角。技术创新是“人”与“世界”联系的中间环节,“人”通过技术创新与“世界”发生联系,技术创新是理解、解释“世界”的中介。在“人”理解、解释“世界”过程中,技术知识势差为技术知识流动提供了前提,技术创新实践为技术知识流动提供了动力。在技术知识势差和技术创新实践存在的境域,技术创新意向性指引技术知识在流动中生成、积累、更新和增殖,为实现技术创新提供了智力条件,为展现、理解、解释未知世界的愿景创造了条件。

总之,技术知识势差是技术知识流动的前提,技术创新实践是技术知识流动的动力,技术创新意向性是知识流动的向标,三者缺一不可。在技术知识势差、技术创新实践和技术创新意向性共同作用下技术知识以技术观念为逻辑起点,经过技术原理构建、技术规则制定、技能内化等阶段,技术知识流动得以可能。

参考文献:

[1]张斌. 技术知识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21-38.

[2]潘天群. 技术知识论[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99,16(6):32-36

[3]陈飞翔,张黎,胡靖. 知识扩散场的建立与实证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05,23(2):254.

[4]Rothaermel F T, Thursby M. University-incubator Firm Knowledge Flows: Assessing Their Impact on Incubator Firm Performance[J]. Research Policy, 2005,34(3):305-320.

[5]Valente A, Housel T. A Framework to Analyze and Compare 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s[M]. Crema: IOS Press, 2002:291-295.

[6]Dosi G.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 Change[J]. Research Policy, 1982,11(3):147-162.

[7]Gomes-Casseresa B, Hagedoornb J, Jaffea A B. Do Alliances Promote Knowledge Flow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6,80(1):5-33.

[8]马强,远德玉. 技术行动的嵌入性与技术的产业化[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20(5):71-75.

[9]Andersson U, Holm D B, Johanson M. Moving or Doing? Knowledge Flow, Problem Solving, and Change in Industrial Network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7,60(1):32-40.

[10]李海燕,姜振寰. 技术实践的基本问题[J].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15(3):37.

[11]卡尔·米切姆. 通过技术思考:工程与哲学之间的道路[M]. 陈凡,译.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8:284.

[12]李兆友. 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J]. 哲学动态, 1999(7):18.

[13]埃里克·冯·希普尔. 技术创新的源泉[M]. 柳卸林,译.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7:16-17.

[14]Bijker W. Bicycles, Bakelites, and Bulbs: Toward a Theory of Sociotechnical Chang[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5.

[15]Boisot M H. Is Your Firm a Creative Destroyer? Competitive Learning and Knowledge Flows in the Technological Strategies of Firms[J].Research Policy, 1995,24(4):489-506.

[16]布瓦索. 信息空间----认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M]. 王寅通,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233.

[17]Arrow K.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M].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2,29:155-173.

[18]Rosenberg N. Inside the Black Black Box: Technology and Economic[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19]Ellis H C. Transfer of Learning[M]. New York: Macmillan, 1965.

[20]吴国林. 后现象学及其进展----唐·伊德技术现象学述评[J]. 哲学动态, 2009(4):72.

[21]马丁·海德格尔. 现象学之基本问题[M]. 丁耘,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233.

[22]伊德. 技术现象学[M]∥吴国盛. 技术哲学经典读本.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23]陈凡,曹继东. 现象学视野中的技术----伊代技术现象学评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20(5):57-61.

[24]远德玉. 技术是一个过程----略谈技术与技术史的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0(3):189-194.

[25]Arthur W B. Competing Technology,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ck-in by Historical Events[J]. Economic Journal, 1989,99:116-131.

猜你喜欢
意向性观念流动
维生素的新观念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健康观念治疗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53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简论诗创作的意向性)
流动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