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美娟
(太原师范学院公共外语部,山西太原030012)
大学英语教学校内测试探讨
郝美娟
(太原师范学院公共外语部,山西太原030012)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校内测试存在着能力要求模糊,题型单一,缺乏系统化和试后反馈不及时等缺陷,这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造成很大障碍。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学英语校内测试的一些问题,并就高校校内大学英语测试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校内测试
有教学就有测试。语言测试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外语教学成效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新的立体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必然要求与其相适应的测试制度也向着规范化、系统化、个性化的方向做相应的改革。但是,目前我国各高校正处在新理念、新教学方法的转型期,测试制度的改革却未能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使得教改的努力和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不能同步,给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造成障碍。
高校校内测试一向受到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影响,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处于弱势地位(王毅,刘明霞,2001)。大部分高校虽然也在考试的题型、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比例等方面做了一些相应的改革,但总体来说,目前,具体的教学能力要求不明确、评估缺乏连续系统性,试后反馈不及时等是其中的典型问题。
教学能力要求缺乏具体化一直是高校英语测试制度制约其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教育部要求在基础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达到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但这个要求模糊不够细化,这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随意性,这同时也给测试带来模糊性和随意性,这种测试缺乏信度和效度,对于教学起不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完成课本讲解任务为目标,再辅以一些无系统的简单练习,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就单纯抓课本,重语言知识的记忆和重现;学生没有明确的能力目标作为指导,反过来又用四、六级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水平,平时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浪费在四、六级应试技巧的训练上。长期以往,师生在大学英语上花费大量时间,却是收效甚微。
尽管许多高校对学生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的比重做了调整,期末成绩在整个课程评估中占70%—80%,平时表现占20%—30%,但平时表现所占的分值没有严格的量化为各个具体的项目(比如说课堂表现、作业、课外活动参与等等),只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总体映像,这种测试的可信度是令人怀疑的。而且测试没有形成学期内定期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连续性的系统。这种测试制度带来它的负反拨作用——“指挥棒”作用,学生以期末通过考试为目标,平时不用功,期末恶补习。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提高,反过来又影响到教师新的教改的进行,新的教学方法得不到测试制度的合理检验,教改只能纸上谈兵。
试后反馈正体现了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通过及时的测试后的沟通、反馈,师生之间可以及时了解双方的情况,及时更好地在教、学两方面都改进提高。目前许多高校的测试仍然不重视试后的及时反馈与沟通。学生在每个学年结束时只知道自己是否通过考试,而对于自己在考试中的真实情况却知之甚少,对下一段的学习心中无数,只能凭自己感觉盲目往下学。有很多高校教师在期末也做卷面分析,但由于滞后的反馈制度,师生之间沟通较少,致使卷面分析也成形式意义上的表格。这种情况严重地阻碍了教学的进一步提高。
笔者认为,测试制度应向着规范化、系统化、个性化的方向做相应的变化。制定合理的能力要求大纲以使测试有纲可循以达到规范化;实施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而且重视试后反馈以达到其系统化和个性化。
在大学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各高校在遵循教育部统一制定的大学英语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校学生特点和未来就业所需要的实际能力制定他们在一、二年级两个学年要达到的能力要求的总的教学目标,同时要制定针对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具体目标要求;此外,就听、说、读、写、译的具体目标进一步制定出一、二、三、四个学期学生要达到的分目标。
在学生一入学就向他们公布能力要求大纲,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每个学期的能力要求来制定学习目标,进而就每个目标的实现更进一步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使英语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这个大纲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根据大纲的能力要求把各项指标都具体细化到每个阶段的教学中去,并对学生进行定期分项考核。这样,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就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新的测试应该是平时形成性评估和期末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在具体实施中给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袋。测试由“独立能力考核”和“水平测试”两部分组成。“独立的能力考核”是学生平时练习、积累的记录,而“水平测试”则是他们期末能力提高与否的体现。独立的课程考核属于成绩考试(Achievement Test),它由平时课内外表现和各种练习(学期论文、讨论记录、个人自学记录等)组成。教师在这一部分有很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根据所代学生专业、个人学习水平、个性化需求等设置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每次作业都较为严格地给出分数,并作点评。这一部分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估的一部分,给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袋,把他们的在学期中的表现做系统、详细的记录保存,并让学生自己定期(每周、每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评。每个学期末,学校根据本学年教学目标要求并结合所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组织专门的命题教师编写本学年的水平测试试题,题型应分立为听力、阅读、写作和独立的口语部分。听力内容涉及新闻、报告等学生常见的形式。阅读的文章约千字,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检索能力。写作包括常规应用文写作和议论文写作两部分。口语主要考察学生日常交际、热点话题讨论等能力。每项考试独立计分,学生有哪一门考试不合格进行独立补考。
改革后的校内英语测试更重视试后师生的及时反馈与沟通,这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测试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认真批改并做试题分析和评价后,应该就有关测试的相关信息和学生及时进行面对面或网上反馈和沟通。这样,师生之间针对测试难易程度、学生答题情况和学生考试心理等能及时互通信息,以给下一段的教学与学习指明目标与方向。这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1]编写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实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 毅,刘明霞.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几个关系问题[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8—91.
[责任编辑:李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