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恳
(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工程系,陕西渭南714000)
高校应当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教育
张勤恳
(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工程系,陕西渭南714000)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等院校的一项非常重要工作,少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弄虚作假、乱签协议等不诚信现象仍然存在,树立诚实守信的就业观是当务之急,我们可以采取进一步加强毕业生诚信道德教育、严格毕业生资格审查制度和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等途径解决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
十多年来,灵活的就业机制给毕业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就业机会。高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成为中坚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分毕业生的弄虚作假、言而无信的行为,不仅扭害了自身形象,也给学校的信誉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经过了解,目前毕业生在走向人才市场应聘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推荐材料弄虚作假
一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轻视自身素质的培养和锻炼,不能全身心投人专业学习,各方面表现平平,面临毕业为了能够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增加自身份量,便开始给自己粉饰贴金,重新包装打造,一是在写自荐书时,无中生有,夸大其词,翻造各种虚假获奖证书、荣誉证书,甚至还有人将别人发表的文章、论文,说成是自己的;二是填写成绩表时,弄盛作假,私自撰改成绩,各门专业课成绩居高不下,随意填写在班级里的综合名次,这就难怪会出班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第十名的成绩比第一名的成绩还高,全班同学的成绩都在前一二十名的怪现象。还有些平时表现比较差的同学经如此包装后摇身一变成了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富有专长的优秀毕业生。种种现象引起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毕业推荐材料半信半疑。
2.面试时多方寻求支援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是对企事业单位的要求,也是对大学生的要求,部分毕业生面对很不容易争取到的面试机会,生怕失之交臂,为了赢得用人单位的好感,面试前多方寻找关系,打探情况,投其所好。面试中油头粉面,拿腔作势,通实就虚,言过其实,反而给人留下了华而不实的印象,岂不知很多单位的招聘人员都是有丰富识人经验的人士,实事求是,诚恳好学,孺子可教才是他们选人的一个尺度。
3.随意签约不履行协议
大学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后,对自己缺少清醒的认识。没有明确的定位,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也没有清晰的目标,又缺乏对整个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宏观了解,在诸多不明因素的情况下,患得患失,签约育目性大。个别学生为了以防万一,手拿双份协议,尽管有些单位不是他心目中的单位,但抱着先签一个有好的再签的想法,“一女嫁两家”。有些学生是与用人单位签约后,不交学校统一盖章,压在手中观望等待是否有更好的单位。还有些学生签约不到一周就要求毁约,甚至不惜付违约金,致使有些用人单位早早鉴定了人,占了指标,结果到位率却极低,既错过要人的最佳时机又浪费了指标,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虽然这样的学生不多,但一个老鼠害了一锅汤,其造成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我院前几年就曾有过某一用人单位因连续几年我院毕业生毁约率太高而不再从我校选人的先例。这些大学生不讲信用的行为使用人单位拒绝接收学院的毕业生,这不仅仅是个人、学院的信誉损失而且造成了用人单位的流失。现在面对不讲诚信的学生,有些用人单位采取了相应的制约措施,如协议签定后只给学生留一份。其余三份由用人单位送交学院盖章,防止学生私签协议书又不履行约定。
以上种种弄虚作假、乱签协议等不讲诚信的现象,虽属个人行为,但一人失信,贻害无穷,应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有计划有目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扭转此类现象的蔓延。
第一,加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是真心实意,表里如一;“信”是讲究信用,严守诚诺,诚信合起来则是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的相统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历来被认为是立人之本,立政之本,《老子》中有“大丈夫处其实,不属其华,言善信”。《论语·述而》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信”是四教之一,所以孔子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不但是立身修德的根本,甚至是立业建国的基石,在当代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中,诚信的作用更是日渐彰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把诚实守信作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可见对大学生开展诚信就业观的教育是当务之急。诚实就是真实无欺、真心实意、开诚布公;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现在大学生认为既然是市场经济,是双向选择,用人单位可以选择学生,学生可以选择用人单位而不知协议一旦签定就不能随意撕毁,就要信守承诺。因此在道德教育中,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道德认识,树立道德信念,在就业中待人诚实、重视承诺、讲究信用,做到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风貌。其次,帮助大学生克服侥幸心理,使他们明白靠蒙骗只能一时得逞,若腹中空空时间一长,就会露出“狐狸尾巴”。现在用人单位的选人机创是通过目测、推荐表初选后,还要到学校实地考察,有时不能亲自到学校来,往往会通过电话、传真等索取毕业生相关情况证明,要求学生出示各种材料的原件。如果毕业生应业报到后档案转到用人单位,档案材料与推荐材料严重不符,用人单位会拒绝接收。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就业而且会使学校的信誉受到严重损害。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一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所制定的《宣言》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因此在大学生准备推荐材料填写推荐表时,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填写。再次,加强毕业生法律意识的教育。毕业生在就业前学院应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了解和掌握当前我国在劳动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让毕业生明白未经学校同意私自签定协议、隐瞒真实情况与两个以上单位鉴约等都是违法行为,协议签定后就具有法律性质,受法律保护,一且违约不但要支付赔偿金,还有可能被用人单位诉诸法律,其结局既影响学生就业,而且损害学校信誉,一纸协议象征着一个郑重的承诺,代表着自己应尽的法律责任。
第二,加强管理,严格毕业生审查制度。大学生就业是学生个人的大事,也是学校的大事,关系到学校事业的兴旺发达。这两年我院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积极主动地向用人单位推介毕业生,与其他院校合办人才交流会,开设就业指导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使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名列全省前茅。但还应看到工作中的不足,进一步加强改进。首先,作为培养高等人才学校在安排大学生就业环节上既要积极推荐,更要加强管理、严格审查制度。对学生制作的自荐书要进行班集体评议,填写的成绩表要经辅导员核对,获奖证书、荣誉证书一律以原件为准,各种材料齐全后,再经系就业领导小组审查同意方可加盖公章。避免黑白颠倒,弄虚作假,推荐材料水分太大的现象,从而维护绝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和学校的声誉;其次,建立社会相关部门(用人单位),学校各级机构,学生家长相互沟通的立体就业信息网,根据学生实际和系院实际,大力宣传积极推荐,尽可能为毕业生寻找更多的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只有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才能从很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时的诚信问题。
第三,积极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是在2002年9月在全国63所高校试点推行的,是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和全国学联根据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不再局限于看文凭,而更期望了解学生的业务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这一新要求而推出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认证项目包括大学生在校参加的有较大影响、较高质量的校院级活动及经过核实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实客观地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经历和客观表现。实行基层团支部的集体认证,系院认证,校方盖章确认的“三级认证”制,证书由全国统一印制并运用防伪技术,无论是认证项目和证书都确保了它的客观真实性和权威性。《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一方面是监督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活动,提前认识和接触自己期望的职业领域。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和自身定位,增加经验值,就业时就不会茫然无措。另一方面它使得素质培养透明化,用人单位可以参照《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有针对性的选择适用人才,如企事业单位需要社会能力强的就看社会工作栏,学术机构、学校要人就可以看学术成就、专业成绩栏,从而做到选拔人才有的放矢。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参看“两证”即毕业证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是非常必要的,“新双证”正在成为大学生自主就业的通行证。
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是供过于求,如何使我院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重要的是实力,是与实力同等重要的道德品质。在大学生教育中也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抓专业特长,二抓道德培养,塑造出具有完善人格、德才兼备的大学毕业生,使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立于不败之地,为我院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滢桥)
G641
A
1008—7974(2010)07—0100—03
本文系渭南师范学院研究生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YKZ006
2010—04—15
张勤恳(1975-),陕西大荔人,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工程系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