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玉
(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吉林通化134002)
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教育创新的关系问题琐谈
李春玉
(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吉林通化134002)
从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的关系分析出发,进而阐述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重点论述了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的关系。创新教育由创造教育发展而来,它包含在素质教育之中并通过教育创新实现其目标价值。
创新教育;创造教育;素质教育;教育创新
创新教育的兴起,使一部分人在思想观念上产生了这样的困惑:即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是什么关系?笔者认为,创新教育是由创造教育发展而来的,它包含在素质教育之中并通过教育创新实现其目标价值。
概念的范围不同。创造教育是指培养人创造能力的教育,而创新教育是指培养人创新素质的教育。创新素质中包含了创造能力,所以可以说创新教育包含了创造教育。
目的或者教育功能不同。创造教育是针对传统教育压抑学生个性、主动性、创造性而提出的,属于教育改革的问题。创新教育则不限于教育改革的范畴。它已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中,负载着更沉重的使命,它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创新性人才,并以此作为关乎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存亡的大事。
内容不同。创造重视创造技法训练,致力于创造方法、技巧的传递,是创造技法的教育。创新教育则强调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相联系,注重全面开发人的潜能,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同时,也重视学生对系统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全面教育。
教育对象不同。创造教育往往是面向少数英才、天才学生实施的,是着眼于短期效应的精英教育。创新教育则是面向全体学生,与提高民族素质相结合,它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是着眼于未来的全体教育。
创新教育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创造教育在国内外已经研究和实验了很多年,多是重在鼓励学生搞小发明、小制作,对如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无能为力的。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弘扬的理念,它立足于全体和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突破口,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措施,充分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创新教育是对创造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固然重要,但要人人都能进行“无中生有”的发明创造其本身就是一种奢望,而且它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造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并逐渐成为“创造教育”即转变为创新教育。例如,它由面向少数学生的英才教育转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由创造技法教育转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全面的教育,由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转为与素质教育相联系并涉及整个教育领域的全方位的教育变革,成为新型教育观的典型代表和时代教育理念的突出体现。至此,旧的创造教育发生了质的飞越和变化,加之近几十年来“创新”理念在经济及其它领域的确立和发扬光大,以创新教育代替创造教育便成为顺理成章之事。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钦教授在接受《教育研究》杂志记者王磊采访时就曾指出:由于时代背景不同,研究目的、内容和重点不同,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是有所不同的;但两者并不矛盾,并在很多方面甚至在一些基础方面都是相通的;“创新教育”可以说是“创造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升华。
素质教育包含着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的教育。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素质等。创新素质是构成人的各方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的教育活动。所以,从概念范围上来说,素质教育包含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最佳突破口。素质教育是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使之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但人的素质并不是几个方面的简单相加,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素质的高低都要表现在人的创新性活动上,都要通过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来检验,创新素质是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部分,创新又是人类的最高本性,所以,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实施创新教育,可以整合知识型教育、智能型教育、促进非智力因素或个性的培养,从而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完整性或整体性。同时既能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实际产品(创新性的知识技能),又能使学生升华精神境界,提高精神素养(创新性地思考、解决问题,创新性地生活、适应环境、构建人际关系、塑造人格)。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实施创新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大变革,只有全方面的进行教育创新,才能真正实施创新教育,进而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所以,教育创新是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创新教育必然依靠教育创新来实现。教育创新也应涉及教育的所有领域,具体应包括教育思想观念创新、教育体制创新、教育目标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手段、途径创新、教师队伍创新、教育环境创新等。其中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就是要树立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生观。例如,教育个性化观念(促进个性和谐发展)、大教育观(超越学校教育促进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终身学习观(为人不断的学习创造条件)、教育国际化观念(与国际接轨使我国的教育成为国际性公益事业的一部分)等。教育体制创新就是要改革教育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及运行秩序,调整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分布,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作用,使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例如,肯定效益、市场和权利等观念,改革学校管理制度、评价制度、考试制度、培育教育中介组织,完善政府对学校教育职、权、责、利的科层制管理方式等。教育目标创新就是要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21世纪变革的需要,结合学生身心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对教育现行目标进行检查、反思,加以革新,使它更加能反映时代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为教育其他方面的创新提供正确的导向。例如,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和支持冒尖、争当领头雁、一马当先,使少数人脱颖而出等。教育内容创新就是要为适应创新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通过重组、整合和改革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例如,课程应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信息技术的影响,以激发创新能力为原则,把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统一起来,把基础性、发展性和创新性学习统一起来,把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统一起来,具体要做到科技与人文统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统一,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统一,文理工管相互渗透统一,必修课与选修课统一,注意课程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加强科学、民主、艺术、个性、主体教育,加强思维训练和发现发明教育等。教育方法手段和途径创新就是对现有的教育方法、手段和途径进行改造、拓展,同时注意探索和创造新的适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手段和途径。例如,开设创新教育系列课程、通过学科渗透创新教育、发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的创新因素作用,运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使用新的教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获取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等。教师队伍创新就是大力提高校长、教师的创新素质,培养和适应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以适应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例如,通过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改革师范教育加强对教师创新素质的职前培养等。教育环境创新就是改变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营造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制度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环境及其氛围,创设适应创新教育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等。
(责任编辑:滢桥)
G40-03
A
1008—7974(2010)07—0089—02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发展研究”2008年度重点专项规划课题子课题“高等师范学校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08CX07082;通化师范学院08年教研课题“高师教育学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2010—05—17
李春玉(1963-),吉林通化人,现任通化师范学院教授,教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