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琴
(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吉林通化134002)
高句丽教育的特点研析
李春琴
(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吉林通化134002)
高句丽国家的性质是封建社会的性质,高句丽的教育具有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表现为: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教育体制是官学和私学并行;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教育内容有儒学教育和汉字教育等。
高句丽;教育;特点
高句丽作为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从公元前37年到公元668年存续了705年的时间,跨越了中原政权的西汉、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历经705年历史沧桑的高句丽曾在辽海大地演绎过光辉灿烂的文化。高句丽的教育则是这璀璨篇章中极富价值的一页,是我国古代封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育具有历史性特点,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探讨高句丽教育的特点,有必要首先界定高句丽政权的社会性质。借此,在大的社会背景下来研究其特点。关于高句丽国家的社会性质,国内外学者有多种观点,如“奴隶社会说”、“半奴隶半封建社会说”等等。本文同意耿铁华先生的“封建社会说”。“自公元前108年开始,高句丽人已经结束了原始时代的生活,直接进入了封建社会”[1]高句丽从邹牟于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建高句丽国到公元668(唐高宗总章元年)被唐朝与新罗军队联合灭掉,一直是在中国国家行政管辖下的地方民族政权,而此期(即公元前37年到公元668年)中国处于封建社会阶段。因此,笔者认为耿铁华先生的“封建社会说”是有依据的。高句丽的政权是封建制的政权,高句丽国家的性质是封建社会的性质。
明确了高句丽的封建社会性质,我们就能够以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为依据来考察高句丽教育的特点。
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学者们主要是从“阶级性和等级性”、“脱离生产劳动”、“教育形式简单”、“教育内容崇尚儒家经典”[2]等几个方面揭示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等级性、阶级性;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教育体制是官学和私学并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学方法简单;教学组织形式是以个别教学为主等特点。本文将借助现存的、关于高句丽教育的史料记载以及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从四个方面探讨高句丽教育的特点。
我国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其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一般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学校的萌芽,但是,作为独立存在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则是在奴隶社会才出现的。”[3]考查一个国家或政权的教育特点,学校教育的产生是一个重要指标。高句丽建国之初,便处在汉玄菟郡区域之中,受汉经济文化影响之深是可以想见的。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所作《黄鸟歌》:“翩翩黄鸟,雌雄相依,念我之独,谁其与归。”与《诗经》和某些汉诗的风格极为相近。从中可知高句丽的王公贵族受到汉文化教育影响的情况。所以中原专门教育机构—学校的产生必然对高句丽正规教育产生起到带动作用。当然,这种带动作用要以国力发展和统治需要为前提。高句丽自公元前37年建国到小兽林王执政之前的近400年间,没有建立正规学校教育的记录。但“高句丽到小兽林王即位之初,其创置中国式官学的外在条件已经成熟,……,小兽林王为确保儒教在该国所具有的权威性,乃提早依据‘学令’,创置太学,”[4]高句丽创置太学以及太学的相关记载古籍中有多处,这里仅选择一处,作为高句丽学校产生的佐证。公元372年,小兽林王“二年夏六月,秦王符坚遣使及浮屠顺道,送佛像经文,王遣使回谢,以贡方物。立太学,教育子弟。”[5]这是高句丽设立太学进行教育活动的最早记录,时间是在东晋简文帝成安二年,从此高句丽有了专门的、正规的教育机构—太学。
根据史料记载,高句丽的教育是一种全民的教育,这种全民教育主要是通过官学和私学两种不同的形式来完成的。
(一)高句丽官学
高句丽的官学主要有国子学和太学,都是高句丽都城设立的国学。招收的学生自然是高句丽王公贵族子弟。
太学是我国古代设于都城的学校。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始置太学,立五经博士、子弟五十人。东汉时期,太学大发展,质帝时太学生达三万人。[6]国子学是中原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始设。所谓国子是指王太子、王子、诸侯、公卿大夫子弟。所以,国子学的教育对象是最高统治者的子弟,国子学是历代封建王朝培植贵族子弟的机构。国子学的学员身份比太学要高些,中国古代直至明清,学校是以国子学、太学并行或单行,并无一定之律。
高句丽的太学前文已述其始建于公元372年。关于高句丽太学的记载史料中还有,一是《三国史记》载有太学博士的实例。《高句丽本纪》载阳婴王十一年正月,诏曰:“太学博士李文真约古史,为《新集》五卷。国初始用文字时,有人记事一百卷,名曰《留记》,至是删修。”[7]李文真任太学博士,是太学学官存在的铁证。二是经史典籍的流传也载有高句丽太学教材的记录。《南齐书》卷五十八《东夷·高句丽传》云:“高丽……知读《五经》。”《北史》卷九十四《高句丽传》云:“书籍有《五经》、《三史》、《三国志》、《晋阳秋》。”以上的分析,可知高句丽在小兽林王以后已建置了太学,且有学官的编制,也有经史教材的流传,虽没有关于学生的记事,依然可相信从公元372年以后太学是存在的,并已付诸实施。
高句丽的国子学之设也有记载。张楚金《翰苑·藩夷部·高句丽》“官崇九等”注引《高句丽》载,高句丽“又有国子博士、太学士、舍人、通事、典客,皆以小兄以上为之。”国子博士之设,说明高句丽在灭国之前曾有国子学之设。高明士也推测“高句丽的学制是小兽林王创建了太学,到长寿王增置国子学,成为国子、太学并立的学制。”[8]
高句丽之国子学与太学都应是学习中原教育的结果。以太学为例,高句丽的太学可能源于前秦的“太学”。原因在于高句丽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前秦,并与前秦有广泛的交往。前秦统治者苻坚是“博学而多才,有经济大志”[9]的君主,在王猛辅佐之下进行改革,提倡儒学,禁止老庄玄学和图谶神学,广立学校,以精通儒学者为学官,每月一临太学,亲自考问学生经义,提拔优异者为官。所以,高句丽无论是太学还是国子学都与中原文化有联系,教材与教学方法同样来自中原。
(二)高句丽私学
高句丽国子学和太学的建立,使贵族子弟受到了汉学教育,为高句丽培养出一批批贵族官吏,为高句丽国家效力。这种学校教育自然会对民间产生影响,于是民间也出现了私学。
私学始于春秋官学衰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10]私学弥补官学之不足,承担了基础教育的作用。
高句丽私学也同样具有中原私学的特点。高句丽的私学即文献记载的扃堂。最早记载扃堂的文献是《旧唐书·高句丽传》,载:“俗爱书籍,至于衡门厮养之家,各于街衢造大屋,谓之扃堂。子弟未婚之前,尽夜于此读书、习射。”《新唐书·高丽传》亦载:“人喜学,至穷理厮家,亦相矜勉。衢侧悉构严屋,号扃堂。子弟未婚者曹处,诵经习射。”
从记载可知,高句丽平民百姓也喜欢学习,爱读书。各于城邑、乡间大道旁构建大屋,称为扃堂,实际上是一种私学。高句丽的私学—扃堂也产生于官学之后,为平民所设。扃堂的教育活动,简单地说就是“诵经习射”,也就是文武合一的教育。
高句丽的教育从贵族的官学—国子学、太学,到平民的私学—扃堂,使高句丽的学校教育不断普及。一方面为高句丽培养了自己的人才,有利于高句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加快了高句丽民族的汉化程度,促进了民族融合。
阶级性和等级性是我国古代教育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阶级性是指在教育里所反映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在阶级社会里,受教育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被统治阶级只能在民间接受教育。在我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历史上,教育的阶级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等级性则是指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关系。等级性表现为在统治阶级内部,统治阶级子弟入何种学校都要依据家庭出身,父兄官职高低的不同而定,学校的等级与出任仕官、权利分配紧紧联系在一起。等级性的特点在我国封建社会有突出的表现。以唐代官学为例,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六学是:国子学,收文武三品以上的官员的子孙入学;太学,收文武五品以上的官员的子孙入学;四门学,收文武七品以上的官员的子孙入学;律学、书学和算学,收八品及八品以下的官员的子孙和通律学或书学、算学的庶族地主的子弟入学。二馆是:东宫的崇文学和门下省的弘文馆,此二馆专收皇帝、皇后的近亲及宰相大臣的儿子。在地方设立的学校有:州学、府学、县学,这些学校的入学条件虽无严格的等级限制,但由于名额所限(上等县县学的学生名额才40人),只有地主官吏和富豪地主的子弟才有入学的机会,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子弟是无条件进入的。至于历代的私学,表面上是人人可以入学,但由于学费(束修)的限制,民困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子弟也是很难进去学习的。”[11]进入何等学馆学习不仅受到不同出身的限制,还要受到学费(束修)的经济限制。
唐代的六学二馆足可以看出封建教育等级森严的特点。高句丽的教育也具有此特点。前文已述,高句丽从建国到灭亡所处的历史阶段主要是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其在教育上的思想、观念深受中国封建伦理纲常等的影响。史料记载,儒留王二十七年(公元8年)“春正月,王太子解明在古都,有力而好勇。黄龙国闻之,遣使以强弓为赠。解明对其使者,挽而折之曰:‘非予有力,弓自不劲耳。’黄龙王惭。王闻之怒,告黄龙曰:‘解明为子不孝,请为寡人诛之。’三月,黄龙王遣使请太子相见。太子曰:‘天子不欲杀我,黄龙王其如我何!’遂行。黄龙王始谋杀之,及见不敢杀害,礼送之。”儒留王二十八年(公元9年)“春三月,王遣人谓解明曰:‘吾迁都欲安民以固邦业,汝不随我,而恃刚力,结怨于临国,为子之道其若是乎!’乃赐箭使自裁。太子即欲自杀,或止之曰:‘大王长子已卒,太子正当为后,今使者一至而自杀,安知其非诈乎!’太子曰:‘向黄龙以强弓遣之,我恐其轻我国家,故挽折而报之,不意见责于父王。今父王以我为不孝,赐箭自裁,父之命其可逃乎!’乃往砺津东原,以枪插地,走马触之而死。”[12]
以上史料足以证明,中原的封建教育对高句丽教育的深刻影响。据此可推知高句丽教育在中原封建教育的影响下,在自身处在封建社会时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下,其教育也具有中国封建教育在阶级性和等级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本文在第二个问题中,研究了高句丽的教育体制是官学和私学并行,此处不再赘述。从中我们能够推知高句丽教育体制仿自中原。官学和私学自身的特点已经深刻说明了高句丽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的特点。
透过现存的史料推知高句丽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儒学教育、汉字教育等。
儒学教育。儒学教育指学校的教材以儒家的经典为主,透过儒家的经典,去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高句丽教育的内容效仿中原,尊孔读经是高句丽教育的主要内容。“《旧唐书》等史籍记载高句丽人所喜爱诵读的书籍包括经、史、《文选》及字书之类”。[13]前文已述经史典籍的记载有高句丽太学教材的记录。《南齐书》卷五十八《东夷.高句丽传》云:“高丽……知读《五经》。”《北史》卷九十四《高句丽传》云:“书籍有《五经》、《三史》、《三国志》、《晋阳秋》。”五经是指儒家最基本的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被称为“前四史”。
由于历史上和地理上的得天独厚,汉唐之际的高句丽非常重视中原文化,不仅王公贵族,就连“穷里厮家”也都对读书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子弟在结婚之前在扃堂里学习,“其书有五经及《史记》、《汉书》、范晔《后汉书》、《三国志》、孙盛《晋阳秋》、《玉篇》、《字统》、《字林》、又有《文选》,尤爱重之”。[14]
汉字教育。汉字教育也就是从认字开始的启蒙教育,是高句丽教育的必要内容。高句丽自建国之初就有汉字教育的记载。《三国史记》卷二十《高句丽本纪》婴阳王十一年正月条云:“国初始用文字时,有人记事一百卷,名曰《留记》”以上所谓文字是汉字。高句丽4世纪中叶开始实施的学校教育中,以学习汉字通读中国经典为主要内容。《玉篇》,字书,南朝梁陈之间顾野王著,30卷,体例仿《说文解字》,部目稍有增删,分542部,部次也同《说文》稍异。《字林》是晋代语言学家吕忱编写的一部字典,这部书已经在元代亡佚,但从南北朝至元代,《字林》被许多古籍引用,是我们研究汉语语音史的重要资料。以上史料说明高句丽在官方或教育场所,以汉字为公用文字。从今存的金石文看来,如《好太王碑》、《中原·龙田里高句丽碑》等可证明四、五世纪以后汉字为高句丽官方使用已达到熟练阶段。这种能力的达成自然是教育的结果。可知汉字教育在高句丽成立之初就已经存在,并成为高句丽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句丽在扃堂里有习射教育。习射就是习武打仗等的教育,是一种实用课程。
儒学教育、汉字教育和习射等构成高句丽教育的主要内容,可见高句丽教育在当时是比较全面的。
总之,高句丽的教育是在小兽林王时代创设了学校;学制方面,官学是太学和国子学并立,民间借扃堂对未婚男子实施文武合一的教育;高句丽教育不是平等的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的内容有儒学教育、汉字教育等。
[1]耿铁华.中国高句丽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2]靳玉乐,李森.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0.
[4]高明士.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金富轼.三国史记.儒留王本纪[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6]汉书·武帝纪[M].后汉书·质帝纪[M].
[7]三国史记[M].卷二十.
[8]高明士.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9]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七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12]金富轼.三国史记·儒留王本纪[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13]高明士.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4]刘眴.旧唐书·高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景时)
K281/288
A
1008—7974(2010)07—0004—04
2010—05—05
李春琴(1967-),女,吉林通化人,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教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