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娟
(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研究院,吉林通化134002)
高句丽都城环境初探
宋娟
(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研究院,吉林通化134002)
学者们对高句丽都城进行研究的较多,但是从都城环境角度考察的很少。通过对高句丽早中晚期都城环境进行分析,总结出高句丽都城环境的规律性特点:一是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相似性;二是都城环境选择的日趋优越趋向。
高句丽;都城;环境
高句丽自公元前37年建国到公元668年灭亡,期间经历中原王朝和周边政权的数次打击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洗礼,依然能存在705年,尤其是高句丽的都城,作为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战争打击的重点对象,时至今日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都城遗迹,颇值得我们深思。高句丽作为我国古代东北边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能有如此长的国祚,高句丽都城历经沧桑仍保存良好成为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与高句丽人的生存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的。高句丽社会的发展史,正是高句丽人被动适应“多大山深谷,无原泽。随山谷以为居,食涧水。无良田,虽力佃作,不足以实口腹”[1]的生存环境和主动认识、利用、改造环境的历史。
高句丽都城具有典型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学者们总结为“附和式”都城,即都城由一座平原城和一座山城构成,以平原城的名字命名。王平时在平原城办公、居住,战时退守山城固守。本文以多数学者所认同的高句丽历史上存在三座都城,早期都城为纥升骨城和五女山城,中期都城为国内城和丸都山城,晚期都城为平壤城和大城山城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高句丽早中晚期都城环境进行考察,总结其规律性特点。
关于高句丽早期都城纥升骨城的环境,史籍记载较少,《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也仅记为“土壤肥美,山河险固”。据此分析,高句丽早期都城选址考虑最多的一是自然环境,二是军事防御。对于人类早期粗放式生产方式而言,“土壤肥美”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土地肥沃了,才能产出更多的粮食满足人类需求。山上多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河流可带来丰富的水源和各种鱼类资源。这种天然的较优越的条件是早期高句丽人立足并能够生存下去的基础条件。通过对纥升骨城所在地周围环境的考察,发现“土壤肥美”的平原其实极少,此种自然地理状况也促使高句丽人的生产方式多元化,逐渐形成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的综合经济类型。这种多元经济类型在高句丽建国前就已萌芽,在通化市万发拨子高句丽建国前的文化遗存中就出土了石斧、石镐、石刀等农业生产工具,石网坠、陶网坠、骨镖等捕鱼工具,石矛、石剑、石镞、铜矛、铜剑、铜镞等狩猎工具。“山河险固”的另一层重要涵义是从军事防卫角度考虑的,这也是城与生俱来的功能。说明高句丽人一开始就十分重视都城的防御功能,这除了保障国家安全外,可能与高句丽人“性凶急,喜寇钞”[1]有关,总喜欢钞袭别人,应该也会花心思考虑如何提高城市防御功能来防备被人袭击。
史书对国内城的状况是这样记述的:“高句丽在辽东之东千里,南与朝鲜、氵岁貊,东与沃沮,北与夫余接。都于丸都之下,方可二千里,户三万。多大山深谷,无原泽。随山谷以为居,食涧水。无良田,虽力佃作,不足以实口腹。”[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句丽都城在丸都山下,境内多大山深谷,原泽少,国人即使努力耕作也吃不饱肚子,这说明国内地区也不是十分适宜农业发展,好在高句丽早已形成了农业、渔猎相结合的多元经济类型。
关于高句丽中期都城的环境,我们通过《三国史记》的记载来进行分析。琉璃明王“二十一年(公元2年)春三月,郊豕逸,王命掌牲薛支逐之,至国内尉那岩得之,拘於国内人家养之。返见王曰:‘臣逐豕至国内尉那岩,见其山水深险,地宜五谷,又多麋鹿鱼鳖之产。王若移都,则不唯民利之无穷,又可免兵革之患也。’……九月,王如国内观地势……。二十二年(公元3年)冬十月,王迁都于国内,筑尉那岩城。”[2]透过上述史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国内城“山水深险,地宜五谷,又多麋鹿鱼鳖之产”的自然环境较之纥升骨城更优越。山势险要有利于军事防卫。且深山不乏动植物资源,明确记载的就有珍稀物种如今已濒临灭绝的麋鹿。深水水产也较丰富,多鱼鳖之产。此处还适宜种植五谷,五谷一词在此出现,说明当时高句丽农作物的种类已经很丰富了,且高句丽人也已经掌握了五谷的种植技术。
其二,自然环境是其迁都的首要原因。表面看好像是因为掌牲薛支追逐逃逸的祭祀用豕到了国内尉那岩,看到当地山险水深,适宜农业耕作且动植物资源丰富,归来后就进谏王移都,后来才有王迁都之事。事实上迁都已是高句丽大势所趋,随着邹牟王对松让的沸流小国、荇人、北沃沮等部落方国的征服与兼并,人口逐渐增多,统治范围逐步扩大,且经过近四十年的开发与战争破坏,人地关系本已很紧张,同时扩张也使高句丽离汉玄菟郡、辽东郡越来越近了,迁都已是早晚的事。而国内地区恰好是汉统治的薄弱地区。若王无此意向,一个掌牲薛支也应该不敢冒然提出迁都,琉璃明王也不会在听完汇报的六个月后亲自去考察,回去一年左右就开始迁都并筑军事卫城。此次高句丽迁都是薛支逐逸豕遇良地的偶发因素和高句丽国家发展需要的必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促使王迁都的诸多因素中,自然环境起决定性作用。掌牲薛支在叙述国内城的环境时,重点讲述了国内城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分析王迁都的好处上,逻辑上把“民利之无穷”放在前面,后才提及“可免兵革之患”。掌牲薛支作为参与祭祀的官吏,对高句丽国家状况应是比较了解的,在向王汇报时,也会权衡最有说服力的言辞,他将“民利”放在前面,应该可以说明稳固民生在当时高句丽国家中占有重要地位。此推测也从王的话语中得到证实,琉璃明王二十八年(公元9年)春三月,在太子解明折断黄龙国女所赠强弓后,王遣使是这样训斥解明的:“吾迁都欲安民以固邦业,汝不随我,而恃刚力结怨於邻国,为子之道其若是乎?”并赐剑让其自刎。解明最后走马触枪而死。为了不结怨邻国给百姓创造好的外部环境,王居然能赐死太子,说明安民固邦的战略在当时高句丽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安民首先要给百姓的生产生活创造好的自然环境,然后再尽力给他们营造无兵革的社会环境。
高句丽晚期都城平壤城与大城山城位置范围在今天朝鲜半岛朝鲜平壤市及其附近,它是高句丽历史上最为完备和成熟的都城,是高句丽都城建筑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高句丽不断总结筑城技术,权衡都城在战争中的优缺点,不断改进都城的位置、结构、形制,提高其防御能力的结晶。《北史·高丽传》记:高句丽“其王好修宫室,都平壤城,亦曰长安城,东西六里,随山屈曲,南临氵贝水。城内唯积仓储器备寇,贼至日,方入固守。王则别为宅於其侧,不常居之”。[3]通过上则史料,我们可以了解平壤城的位置、规模、功用及构筑特点。学者们经过调查、发掘与考证,认为今平壤市区内发现的规模很大的古城就是平壤城。文献中很少有对大城山城的直接记录,这可能因为平壤城最大限度融合了平原城与山城的优点,功能已相当完备,使用的频度和时间较长,而大城山城作用多如《北史·高丽传》所记,用来存储粮食和兵器,只在战时必要时期才入城固守,使用率较低所致。也可能是史家们记载时直接用平壤城来代大城山城。关于高句丽晚期都城环境史籍记载极少。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更多关注了高句丽都城的自然环境,而对于高句丽与中原王朝及周边邻国的朝聘、战争、贸易、文化传播等对外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个时期的社会环境未给予太多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高句丽都城最大的特点是平原城与山城相结合的都城形制。高句丽活动区域多山,且国家自建立起就战争不断,所以在战略地位重要的地方建筑易守难攻,防御功能强大的山城就成为高句丽都城建设的显著特点。而在山城选址建设过程中,利用好自然环境是其先决性因素。但这并非说社会环境在高句丽都城建设过程中的地位不重要。高句丽都城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备,很大程度吸收了中原都城建设布局特点,规划整齐,城内各区功能分明的平壤城就是其代表。因战争形成的社会环境对高句丽都城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如丸都山城在经历毌丘俭和慕容皝所部两次大的打击后,破坏严重,以至于不复为都。总之,对于高句丽这样多山且多战的国家,自然环境对高句丽都城建设发展中的影响较大也较持久,而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具有时代性和特殊性。
通过上面对高句丽各个时期的都城环境的考察,结合高句丽都城考古发掘结果,总结出高句丽都城环境具有以下特点: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相似性
其一,经纬度的相近性。桓仁位于东经125°14′、北纬41°14′,集安位于东经126°11′、北纬41°08′,平壤位于东经125°41′、北纬39°01′。根据前面所列,纥升骨城、国内城所在地桓仁、集安几乎在同一纬度上,平壤城所在平壤市的纬度比前两座都城向南低了两度。而三座都城中前两座都城经度差别不足一度,平壤城介于二者之间。
其二,自然环境的相似性。三座都城均地处长白山南麓,年平均降水量都比较丰富。境内多山,山中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江河较多,为高句丽人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便利,河中还孕育着丰富的鱼类资源。原泽较少,耕地面积有限,一定程度限制并影响了高句丽农业生产的发展。以上自然条件和环境使高句丽形成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的综合经济类型。[4]397这种经济类型也使高句丽人很早就形成“节食”的习俗,形成了米粮、野果、野菜、鱼、肉相结合的饮食结构,这种饮食结构在当时看来是被环境所迫,今天看来却是比较科学、营养的饮食结构。狩猎所得动物皮毛也使高句丽人形成“人皆皮冠”、“著革履”、“大人加狐狸、狖白、黑貂之裘”的鲜明的民族、风俗、地域服饰特色。[5]高句丽人学会将野生动物驯化家养后,形成了高句丽的畜牧业,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有利于高句丽手工业的发展。
其三,都城选址的相似性。高句丽都城附近都有河流和山作为屏障,且城附近多有两条河流。纥升骨城有浑江和富尔江,还有五女山为屏。国内城有鸭绿江和通沟河,还有禹山、七星山、龙山、丸都山众多山脉护卫。平壤城也有大同江和普通江两条河流,大城山和锦秀山作为屏障。
(二)都城环境选择的日趋优越趋向
随着高句丽社会生产的发展,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人口越来越多,统治区域越来越大,都城在选址中考虑的要素也越来越多,对都城环境的认识也越来越成熟。
纥升骨城的环境主要是“土壤肥美,山河险固”。国内城的环境更好,“山水深险,地宜五谷,又多麋鹿鱼鳖之产。王若移都,则不唯民利之无穷,又可免兵革之患也。”而到了后期,高句丽在平壤城位置的选取以及建设上颇费了一番心思。平壤几乎处在高句丽新疆域的中心,开发较早、基础雄厚、经济发达、气候适宜、地理环境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农业生产,也有利于军事防御。并且平壤近海,有利于开展海事活动,也有利于高句丽训练水兵,提高其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平壤还充分利用了附近的山和河将平原城与山城的优点集于一身,规模比前期都城增加了近十倍,功能也更加完备,建筑也更加成熟,有些建筑还是高句丽前所未有的。
在高句丽都城之军事卫城的环境选择上,也体现了此特点。早期都城之军事卫城五女山城属于较为特殊的山顶型山城,城垣与城多建在山顶上,四周多为悬崖峭壁。面积不是很大,没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丸都山城属簸箕形山城,这种形制的山城环境更为优越。一般三面高,一面较低处形成入口修筑城门。城墙随周围山脊走向筑造,在陡峭处以断崖险峰为天然城墙。山城内有较广阔的坡谷地,可以建造兵营、仓库、蓄水池、瞭望台等建筑。丸都山城作为高句丽都城之山城,其使用率和遭受战争打击的惨烈程度在高句丽都城中是最高的。经历了毌丘俭、慕容皝等几次较大的打击,高句丽又多次修葺。大城山城也属簸箕型山城,其规模比前两座卫城更大。综观高句丽都城之平原城与山城的位置,发现这些山城都在平原城的北面。再考察两城之间的距离,五女山城与纥升骨城相距10公里,丸都山城与国内城相距2.5公里,大城山城与平壤城相距6~7公里。其中丸都山城与国内城的距离是最短的,一旦有战事,这种距离的便捷有利于高句丽迅速退守丸都山城内利用其险要踞守,对于高句丽抵御历次战争打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种机动性也是其他两座山城无法比的。这些也许可以解释为何高句丽作为边疆政权能存在如此长的时间,虽经历数次打击仍敢与中原王朝进行对抗。
[1]陈寿.三国志·高句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4.
[2]金富轼.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M].首尔: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
[3]李延寿.北史·高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耿铁华.中国高句丽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5]王纯信.高句丽服饰源流考[G]//杨春吉,耿铁华.高句丽历史与文化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徐星华)
K281/288
A
1008—7974(2010)07—0007—03
本文系2010年通化师范学院科研项目研究成果。
2010—04—14
宋娟(1982-),女,山西晋城人,现为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研究院科研秘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