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然观的困境及实践途径

2010-03-22 16:10周秀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人类

周秀华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马克思自然观的困境及实践途径

周秀华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马克思自然观思想长期以来就受到众多争议或误解,因此还马克思自然观思想的本真面目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的和谐以及构建“两型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重读马克思,用马克思自然观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思想来统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自然观;科学发展观;两型社会;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危机,作为全球共同关注且不容回避的话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的自然观、发展观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从哲学的高度深刻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呼唤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建构新的生态环境理念。就意味着人类要完成认知格式塔的转换,要用科学、理性的思维范式去认识自然界,“重读马克思,回到马克思”,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从中挖掘出丰富的自然观思想,尤其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思想,从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不仅有利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而且也是中国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同时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尤其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需要。

一、马克思自然观思想面临的双重困境

(一)马克思自然观面临的困境

1.否认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蕴含有丰富的自然观思想

国内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是寻求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使有也是很零散地分布在其各个年代不同的著作当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因此对马克思自然观思想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

国外学者则是更多把生态危机直接归因于马克思过分强调“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而忽视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应该和睦共处,协调发展。从而在社会实践中刺激了人们对于物的“异化消费”与占有,加剧了生态危机与环境的破坏。而在马克思眼中技术和社会进步可以解决“资源的稀缺性”的所有问题。而没有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所以他们认为马克思是一个支持技术进步的反生态学者。帕斯莫尔说过:“没有比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的思想传统对生态学更加有害的思想了”。[1]

2.认为马克思自然观思想是不成熟的或不彻底的

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要研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制度的演进”。没有足够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同时认为它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无足轻重。甚至认为马克思自然观思想是不成熟的或不彻底的。例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奥康纳认为“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发展对社会造成的破坏方面属于一流的理论家,但他们两人确实没有吧生态破坏置于资本积累和社会转型理论的中心位置。他们低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依赖资源枯竭和自然退化的程度。他们不仅没有准确预见资本在自然稀缺性面前重构自身的能力,也没有预见资本所具有的保护资源和防止或消除污染的能力”。[2]

3.肆意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含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断章取义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某些观点而刻意认为马克思主义富含有大量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如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既是一个创造与被创造的对象化的生成过程,也是一个主客之间的认识和评价的知识化和价值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是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与自然世界的对象性关系实质是一种“为我”的关系,同人类的利益密切相关,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同时,人也“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主体的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也就是说,主体拥有能够自主根据自己的利益和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达到占有和支配诸活动的权利”。

(二)实践和谐社会面临的困境

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恶化、能源短缺、人口膨胀、自然灾害频发等给我们构建环境友好型自然节约型和谐社会带来巨大的威胁。为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自然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我国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巨大瓶颈,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环境恶化

土地、水、气候、生物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和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但是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虽然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但是整体现状是“生态环境局部改善但整体恶化”的局面短期内很难得到有效的改观。土地沙漠化面积在不断扩大,大量的有效耕地不断减少且很多被非法征收,土地生产力下降且盐碱化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植被大量破坏水土流失异常严重。水资源异常短缺,水资源污染严重。西南地区今年面临严重的水短缺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大气污染引发的“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酸雨等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生物多样性消灭,自然灾害频发如沙尘暴、泥石流、洪水、SARS病毒等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是我们不得不对于我们的所作所为做出深刻的反省。重新做出理性的选择。

2.经济发展引发的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

经济发展面临的人、资源、环境和技术瓶颈矛盾日益突出,而人类过度的向大自然索取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加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源在于人类肆意的践踏大自然把自己凌驾于大自然之上,没有认识到人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一旦超出了大自然所承受的界限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经济发展中人类有意或无意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家园。在一定程度上人类正在透支人类的未来。

3.经济发展引发的人与社会的关系比较紧张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由于人们片面的追求个人利益,忽视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同时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失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冲突扩大等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已经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美国学者亨延顿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现代性产生稳定,而现代性却会引发不稳定。”[3]因此必须深刻分析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产生,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与公正之间的矛盾关系。充分考虑个层次各个方面群众的切身利益。真正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到亿万群众。

二、实践马克思自然观的途径

(一)重读马克思

由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思想存在着重大的误解或曲解,因此必须从马克思经典著作中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加拿大,本·阿那格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马克思自然观思想中存在着某些不该忘记的原理。”[4]许多中外学者他们只是抽象的理解了马克思“人化自然”的思想,忽视了人与自然含有丰富的辩证关系;没有理解人的实践活动中(这种活动作为一种价值选择活动)把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价值选择的终极性尺度和物质的“利益”作为价值选择的工具性尺度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忽视了人在实践中的能动性和受动性、改造和被改造、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但是他们对马克思自然观思想的研究比较系统提出的问题具有全球性、前瞻性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为马克思伸冤昭雪,还马克自然观思想的本真面目。

(二)用科学发展观思想统领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发展速度与效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改革发展稳定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系列重大关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在统筹协调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的统筹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建设“两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提高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效益、缓解资源供给压力、改善生态质量的要求日益凸现。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建设“两型”社会不是一般意义的保护资源、节约资源,而是应该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冯雷.日本学者岛崎隆对马克思自然观的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2]曹志清.马克思恩格斯环境哲学思想探索[J].学术论坛,2007(8).

[3]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41.

[4]衣俊卿译本.阿各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李文)

A811

A

1008—7974(2010)07—0050—03

2010—05—03

周秀华(1980-),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

猜你喜欢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人类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