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学习理论视野下的母语学习

2010-03-22 15:37牛朝霞
统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母语语感语文

牛朝霞

(长治学院中文系,山西长治046011)

内隐学习理论视野下的母语学习

牛朝霞

(长治学院中文系,山西长治046011)

内隐学习是指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文章认为,语文学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契合了内隐学习的认知规律,因此有必要在内隐学习理论视野下展开对母语学习的探讨,内容有母语学习环境的优化,母语学习中语感的养成,母语学习中阅读兴趣的培养,母语学习中审美情操和人文精神的提升。

内隐学习;外显学习;母语学习

长期以来,作为母语学习的语文学习一直是人们关注、研究的焦点,但对此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意识层面。而语文学科其自身的特点,又决定了语文学习除有意识学习之外,无意识学习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本文试图在内隐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从心理学层面多角度地探讨一下母语学习。

一、内隐学习理论

(一)内隐学习的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采用人工语法范式实验,在其论文《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中首次提出“内隐学习”一词。他指出:人们学习复杂任务时能够按照本质不同的两种学习模式来进行。一种是人们所熟知的外显学习,它是在明确意识支配下,以理性思维为核心,采用一定策略完成的认知活动;另一种是内隐学习,是指个体无意识获得复杂知识的过程,就其产生条件看,它是在偶然的、意想不到的情境下产生的;就其结果看,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难以有意识地加以表达。例如儿童学习母语,尽管并不知道语音和语法规则,但他们却能无意识地说出符合语法规则的言语。

(二)内隐学习的特征

外显学习是信息加工的控制过程,内隐学习则是信息加工的自动过程。相对于外显学习,内隐学习具有如下显著特征。(1)自动性。即内隐知识自动地产生,无需人们有意识地去探索任务操作中的外显规则和策略;(2)抽象性。即内隐学习可以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获得的知识可迁移到具有相同结构的新情境中;(3)理解性。即内隐知识能被人们意识到,但无法将它们完全揭示出来,也即内隐知识具有不彻底地理解性;(4)抗干扰性。即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比具有低变异性,不易受到次要任务、年龄、IQ和病理的影响。

(三)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

内隐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模式,它的存在和发展具有连续性。从种系发展的角度看,无意识的认知活动更古老,也更基础;从个体发生的角度看,自觉的、有意识的认知活动相对出现得较晚。考察内隐学习时,我们不能将它与外显学习割裂开来讨论,而应该看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机能上的互补性。杨治良等人把这两种学习形象地描述为一座大厦的框架结构,在这个结构模型中,内隐学习就像框架结构中的钢筋部分,外显学习就像结构中的水泥部分。在任何一种水平、层面上,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都是有机的亦或是复杂的结合体。

二、内隐学习理论视野下母语学习的必然性

(一)母语学科特点的要求

母语内隐学习是将内隐学习理论与汉语文的特点相结合,并运用于语文学科领域的一种学习模式,也就是说汉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母语内隐学习的存在。其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几个方面。(1)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语文不仅仅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主要载体。如人们的思想、情感、品格以及人生体验等,若仅靠单纯的语言技巧训练是难以形成的,这就需要在语文学习中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通过恰当的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对学生的思想、人格、情感和人生体验进行全面建构。(2)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语文学科社会功能的广泛性和语文学习训练途径的普及性上,这就要求我们的母语学习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做到语文学习的生活化。(3)汉语言文字是表意性文字,具有形象性、意会性、隐喻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母语学习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大环境中,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形成语感,以便更快地理解语言,掌握语言并发展语言。

(二)目前母语学习中存在的弊端

1.母语教育的科学化、理性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社会进入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母语教育的人文性或是被搁浅,过度追求逻辑顺序、训练序列,或是脱离文本被随意盲目解读。母语学习或是被简单地界定为字词句段,语修逻文,或是成为思想课的变体。文质兼美的语篇被理性地支解为一个个意义组块,形象思维消失了,人文精神失落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日益枯萎了。

2.母语学习重知识轻实践。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多年来,语文陈述性知识被认定为母语学习的主要目标,语文考试则演变成语文陈述性知识的“大杂烩”,而涉及实际运用和学生生活体验的语文程序性知识却被忽视。

3.母语学习重显性成果,轻隐性效用。在标准化测试的评价机制下,我们的母语学习追求立杆见影的知识点、能力点,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感悟力、鉴赏力、自信心、自主性、探究欲、合作精神以及独立人格等无形的结果却十分漠视。

三、内隐学习理论视野下的母语学习

母语学习具有极强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这种主体对客体不自觉的认知刚好契合了内隐学习的认知规律。以下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内隐学习理论视野下的母语学习。

(一)母语学习环境的优化

内隐学习理论特别强调社会认知的作用。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行为者并不能明晰地回忆某一经验,但它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行为者的判断和行为。因此,母语学习要注重环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母语学习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

1.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所以母语学习中社会环境的作用尤为重要。首先应净化社会语言环境,维护语言文字的纯洁性,这样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汉语言本身的节奏美。其次要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学生只有在饱含激情的人文熏陶中才能提升语文素养。

2.循循善诱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家长的言谈举止、爱好追求以及家庭气氛对孩子语文功底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因此家长应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学计划帮孩子制定读书计划,并与孩子同步进行,以便一起交流心得。

3.民主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专门场所,首先应充实各种文化载体,形成符合语文学习目标的文化氛围。其次充分开发学校的课程资源,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开设一些有关阅读、写作方面的选修课,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母语学习中语感的养成

语感,是学习者对语言的一种感悟能力,它是学习者(主体)对语言(客体)所产生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筛选、加工、提炼和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的表现,其主要作用在于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并依据语境理解言语,从而按照交际需求创造性地进行表达。学生对语感的获得是一种自动化过程,无需有意识去努力发现其结构规则,但却可以在言语行为中准确地运用。语感获得后,在实际的言语活动中进行推广时效果更好,人们对语感能部分地意识到,但难以完全说明。所以学生语感的养成,应重视内隐学习的作用。我国传统母语学习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吟诵”说的就是通过对刺激材料的不断接触,形成虽不能言传却可以内在地指导言语理解和言语生成的内隐知识。

(三)母语学习中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他得出:对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而言,学生自发的课外兴趣阅读比增加经常性的写作训练更有效。他认为,写作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对读物达到入迷的程度。这样,别人的语言、情感等就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文能力,说话、写作就能信手拈来。从内隐学习理论来看,自发的课外阅读兴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属于非控制性的学习,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情感体验。这种阅读审美体验一经出现,就会使学生终生受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母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就是通过课内的语文学习激发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如学习了郑愁予的《错误》,学生不仅被这首诗的意境美所打动,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进而引发了对古典文化的探寻。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是高质量、高效率的。

(四)母语学习中,审美情操和人文精神的提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即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精神,而这亦是母语学习的至高追求。但由于审美情操、人文精神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所以对其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内隐性。

语文教材作为母语学习的主要信息媒介,更应是饱含人文关怀的载体。在母语学习中,不能靠生硬的灌输,而要靠艺术氛围的创设,师生情感的投入,学生形象思维的调动,语言美感的品味等内隐学习。

内隐学习理论将“无意识”引入母语学习的研究视野,使我们的母语学习在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相结合的理论视野指导下更健康、更合理。

[1]杨金鑫.内隐学习研究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2,(3).

[2]吴国宏,李其维.内隐学习的再解读——从认知发展角度的剖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1,(3).

[3]郭秀艳.内隐学习研究综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3).

[4]柏章发.论内隐学习理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4).

[5]韩向东.内隐学习:语文学习心理潜能的开发[J].语文建设,2005,(6).

[6]郭睿.内隐学习:语文学习的新视野[J].语文建设, 2005,(12).

[7]缪小春,杨金鑫.语文教学中的内隐学习[J].心理科学,2004,27(3).

[责任编辑:李志清]

book=50,ebook=229

猜你喜欢
母语语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母语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母语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