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解剖学在舞蹈基础课中的运用

2010-03-22 15:37
统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大腿解剖学踝关节

张 娇

(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山西太原030012)

舞蹈解剖学在舞蹈基础课中的运用

张 娇

(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山西太原030012)

舞蹈解剖学是大学舞蹈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通过舞蹈解剖学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的了解人体各个部位的结构、功能及在舞蹈训练中的运用。在舞蹈基训课中正确的运用舞蹈解剖学知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避免身体损伤。

舞蹈解剖学;肌肉工作;预防损伤

一、舞蹈解剖学概述

舞蹈解剖学是正常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正常、健康人体的形态结构为基础,研究人体形态结构机能和生长发育规律与舞蹈训练的相互关系,研究如何提高人体舞蹈技能的科学。从事舞蹈教育及表演的工作者应在舞蹈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舞蹈训练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探索人体结构机械运动规律,并运用舞蹈解剖学知识分析研究舞蹈的技术动作。舞蹈解剖学对于舞蹈艺术门类,既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又是对训练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应用学科。

二、舞蹈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舞蹈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是以人体的动、静力学理论为基础,将运动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结构,结合人体的实际情况,探讨人体运动时骨、关节、肌肉活动的普遍规律。通过动作分析,分析舞蹈基训课中基础动作的骨骼、关节、肌肉的工作状态,使我们对动作的技术规格有了全面系统的理解,掌握动作分析的方法,举一反三,可以全面理解基训课的各种规格要领和训练目的,以达到提高舞蹈技术水平和预防舞蹈损伤的目的。因此,了解和掌握舞蹈动作分析内容,对提高舞蹈教学和训练质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抬、踢前腿(屈大腿)

在舞蹈动作中的抬、踢前腿,起腿时是动力性克制工作,原动肌主要有髂腰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耻骨肌,它们同时近固定收缩,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屈(起前腿)。对抗肌主要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大收肌。

抬、踢前腿的动作往往又需要同时使大腿外旋,有些肌肉同时有屈大腿和外旋两种功能,如髂腰肌,若要同时发挥两种功能,效果会相互削弱;有的肌肉虽然有屈大腿的功能,但也有使大腿内旋的功能,为使其只发挥屈大腿的功能,就需要其他能限制大腿内旋的肌肉去中和它,又进一步削弱屈大腿和外旋的效果。所以外旋式的抬、踢前腿动作的幅度就没有单一抬、踢前腿动作的幅度高。外旋式的前腿动作高度增加,外旋度会受其影响而降低。

在抬、踢前腿的原动肌中,有不少是多关节肌,如股四头肌、阔肌膜张肌、缝匠肌跨过髋关节和膝关节,当伸直小腿时再屈起大腿,屈大腿就会产生收缩的主动不足。所以直膝的前腿动作幅度比屈膝的前腿动作幅度低。

外旋式的前腿动作从高处下降时由于重力作用,大多数情况是作用屈大腿的原动肌从克制工作改为退让工作。为减缓下降的速度,这些肌肉仍需适当收缩。此时的工作关系不变。

(二)小跳

跳前起法儿的下蹲速度快,是爆发性的肌肉收缩,进行动力性克制工作的原动肌主要有股二头肌和小腿前群肌肉。

跳起时先以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小腿三头肌为主的原动肌,在脚固定下爆发收缩,使膝伸直并产生脚推地面的力量,为动力性克制工作。紧接着远固定点再移向脚趾,所有具有绷脚背、绷脚趾功能的肌肉——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拇短屈肌、趾短屈肌为原动肌,进行动力性克制工作,它们爆发性收缩把脚跟、脚掌、脚趾推离地面,使身体腾空而起。

三、运用舞蹈解剖学知识,预防舞蹈中的损伤

舞蹈专业学生懂得舞蹈解剖学知识是学习舞蹈必备的条件,运用解剖学知识可使学生更好的支配肌肉、骨骼,进行科学训练,减少创伤事故,达到最佳效果。

(一)预防脚受伤

在基训课中,要求学生脚外开站立。有人认为双足站成一字型就是外开了,为此,尽量使踝关节旋外,结果是人体的重力线不是从髋、膝延伸到踝关节正中的距骨上,而是落在脚的内侧缘。这样做的弊端是:膝关节易受伤。原因是脚用力旋外外展成一位,导致小腿骨向外旋动,而这时髋关节的旋外幅度还达不到90度,所以这时大腿与小腿旋外角度不一致,使膝关节处在扭拧状态,时间长了,引起膝关节疼痛;倒脚现象,重力线集中在脚的内侧纵弓上,容易引起内侧纵弓的功能紊乱,影响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同时,还会造成踝关节的骨不合槽,天长日久会引起踝关节很多疾患。所以舞蹈要求的外开并不是外表上的脚成一字形,从脚上开始的,实际上,外开是发生在髋关节及其周围的韧带结构。外开始自髋关节,通过大腿的骨与肌肉,向下传递至膝关节(这个关节几乎不能转动,屈曲时可小幅度的旋内,旋外),最后才传递给踝关节和脚的各关节,向外转开,形成标准的一位。这时,三个关节外旋角度一致,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人体的重力线自然通过髋、膝、踝3个关节的中心,即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三个关节的中心点是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才能形成身体的正确垂直位置,有了正确的垂直位置,身体的重量才能均匀的落在双脚上,形成稳定的重心,才能站稳。外开始自髋关节,这是理解外开的关键所在。

(二)防止膝关节受伤

膝关节位于大小腿之间,位置表浅,构造复杂,负重大,所以是容易受伤的关节。造成损伤的根本原因是:大小腿扭拧,方向不一致。例如:拧着膝盖练功、有明显畸形腿、注意力不集中、过度疲劳、动作姿势不正确、肌肉能力薄弱等等。为了预防损伤,保护关节,从事舞蹈者应注意以下问题。(1)在练功、排练的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过度疲劳时,做大跳和高难度的技巧动作要特别谨慎。(2)不正确、不规格的训练,是致伤的因素。在舞蹈训练中,无论站立还是蹲跳,是膝盖和脚尖方向尽可能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引起膝关节扭伤,严重时会导致踝关节甚至髋关节损伤。(3)做各种跳的动作,瞪起和落地时膝关节都应该采取和保持半弯曲姿势,从而减轻或缓冲关节的负荷。(4)做一些难度大及跪地动作时,最好戴上护膝。(5)膝关节周围的肌肉,以前方的股四头肌最重要。有力的股四头肌,在不利的情况下,也能控制膝关节在正常轴上运动。加强股四头肌的能力,同时注意腿部各肌群的均衡发展,是预防膝关节受伤不可少的有效措施。

总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将一些舞蹈理论知识介绍给学生,一方面扩展学生视野,增加知识面,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思考、探索,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进行角色转换,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实践中我认识到:要想在学科上出成果,靠一个学科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只要有两个学科的相互渗透,就可能更透彻的说明一些原理,解释一些现象,证明一些规律。人类一切先进的优秀文化和现代教育中的新观念、新方法、新思想都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吸收、借鉴是开发创新教育文化资源的最好途径,照搬、挪用、因循守旧、满足现状的保守理念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作为教师只有坚持自我更新,促进自我专业发展才能学会创新。教学中,在专业训练基础上进行舞蹈动作分析、讲解,让学生在欣赏动作美感的同时,感受到理论,将文字转化为有声有色的视听形象,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体验中内化知识,升华情感,积累经验,提高综合能力。

[1]高云著.舞蹈解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责任编辑:冯 霞]

book=44,ebook=257

猜你喜欢
大腿解剖学踝关节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大腿肌内颗粒细胞瘤1例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我的朋友
吃肉长肉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