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文
(惠州学院图书馆,广东 惠州 516015)
李 文 女,1972年生,馆员。
图书馆用户注意力是指用户关注图书馆各组成要素的持久程度。Web2.0开启了互联网的新时代,普通用户已成为信息内容的生产者和发布者。与此同时,由于信息内容海量增加,用户的注意力资源变得越来越分散和稀缺。Web2.0的发展使得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用户的注意力已经从昔日被誉为“知识宝库”的图书馆悄然移至了今天被视为“无所不能”的互联网。图书馆已然受到挑战。为此,笔者就Web2.0下图书馆用户注意力资源缺失的现状,提出有效开发用户注意力资源的几点看法。
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丰富的文献资源成为重要的文化传播中心。在“书是为了用的”思想指导下,图书馆凭借其自身优势雄踞于信息服务行业之首,成为用户首选的信息获取地,是名副其实的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无需为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而煞费苦心,其注意力资源可以说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Web2.0技术的发展,报纸、期刊、图书等传统的纸质信息源已不再是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更多是利用RSS、Tag、IM、Blog、SNS、视频网站等技术汇聚、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获取信息的内容更加生动、新颖、全面、及时,大大节省了相关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时间。诸如Google和百度之类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和强大的商业运作模式,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及易于使用和自助式用户体验方式等特点,迅速占有了信息市场,获取了越来越多的用户注意力。以Google为例,许多图书馆传统的服务项目,如查找课程参考资料、获取学术期刊、学位论文、查找报纸新闻和问题咨询都可以被Google的相关工具所代替,再加上Google还在不断整合和延伸其资源和服务,随着Google Earth、Google Map、Google Notebook等资讯服务相继推出,越来越多的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获取,使得走进图书馆来寻求服务的用户数量呈下降趋势,用户注意力已悄无声息地转向了互联网。
据OCLC2005年研究报告显示,84%的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来搜索信息,只有1%的人从图书馆网页上搜索信息,说明用户的信息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调查显示:①全球范围内的用户使用图书馆的次数在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用户享受以Web为基础的信息源和内容源;②用户寻找资料越来越多地通过搜索引擎自行操作,从而也使图书馆对用户引导式的服务日渐势微,反之用户自助服务方式日益兴起;③用户对他们在Web上找到的信息质量总的来说感到满意;④用户期望信息无缝连接,他们的学术活动与其社会工作、社群生活交织在一起;⑤用户需要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在信息消费时把是否方便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是否免费;⑥用户需要协助时,他们希望馆员在Web上会见读者。这些调查结论说明图书馆已不是主要的、唯一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多的用户更习惯使用网络上的搜索引擎和社会性网站。国内外一些知名高校的调查个案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北京地区高校学生完成学位论文期间信息查询行为的调查与研究报告》中称:学生们使用最广泛的是互联网信息资源和电子数据库资源,而国外大多数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也大体如此。这表明图书馆曾经拥有的注意力资源已大量缺失。
图书馆工作应充分体现Web2.0的基本理念,即“以用户注意力为中心”,不断提供为用户注意的个性化服务。其具体形式可以有:
①个性化服务系统My library。My library是以用户为核心、以个性化选择为界面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搜集方式,是根据用户个性特征进行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用户可以挑选自己需要的信息并组织在My library系统中,以便日后访问时可获取与之相关的信息内容。目前,上海图书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已开始了My library系统的探索。虽然该系统只能提供图书预约、图书到期提醒、新资源通报等相对简单的服务,但却代表了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趋势。这是一种动态的、用户自己设置的个性化服务,能给用户带来强烈的归属感和拥有感,关注图书馆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
②学科导航。学科信息导航是按用户需要的特定主题,将互联网上的某些网页加以归纳、分类,按照方便用户的原则,引导用户到特定的地址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信息。比如高校图书馆通过建立学科信息导航系统,提高高校大学生查找信息的效率。这种给大学生带来方便的服务,会吸引更多读者的注意力。久而久之,用户的这种短暂注意力很有可能转变为持续注意力,并且可能带来有效的注意力。
图书馆所提供的安静、舒适、优雅的学习研究空间满足了很多人的需要,而随Web2.0诞生的信息共享空间(IC)则使这一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升华。IC由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两部分组成。在物理空间里,IC不仅能满足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学习习惯用户的需要,还支持不同物理空间的各类技术设备(计算机、网络、复印打印设备、多媒体设备)。虚拟空间作为IC的核心部分,营造了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平台,用户不仅可以获得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包括图书馆OPAC、数据库、电子期刊、资源导航等,还能得到教师、馆员和技术人员的协作。通过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高度集成和整合,用户之间既可以进行面对面的现实交流,亦可开展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虚拟交流,从而充分拓展了学习者的思考维度,更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和知识的创新与共享。IC先进的软硬件配置、舒适的学习环境、严谨的咨询引导、便利的一站式服务、合理的空间布局实现了技术与人文、资源与服务、现实与虚拟、静态与动态的融合,从而有效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
积分制目前在许多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百度知道”就是引入积分制管理用户较为成功的案例。图书馆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在用户注意力资源开发当中推行文化消费积分的做法,通过积分的增加、等级的升迁,调动用户的文化消费积极性,从而拓展图书馆的用户群,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读者到图书馆借阅,登录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参与图书馆组织的读者活动,其从事的都是一种文化消费活动,都可赋予读者一定的文化消费积分。个体读者在图书馆的借阅量、读者接受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时间等,就是其在图书馆的不同形态的文化消费积分。
逐步建立、完善图书馆文化消费积分制。有针对性地引导不同类型读者利用好图书馆,要奖励忠诚读者。读者的文化消费积分高到一定级别,应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比如提供文献服务的优先权、特许权。超星数字图书馆就设置了16个不同等级虚拟头衔,积分累积到一定数额可兑换为一定值的星币,使用星币可以购买会员服务、电子书或其他服务。总之,图书馆首先要制定详细的积分规则,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完善用户文化消费积分制,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用户注意力。
图书馆要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就必须让自己的服务永远跟随用户的需求,适应用户的习惯。国外图书馆纷纷进驻网络社区,在Facebook、Myspace、Meboo、Ning以及3D游戏Second Life里开辟专栏、空间,开展参考咨询活动或图书馆服务宣传活动,接受用户意见、建议,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相比之下,国内的网络社区中图书馆的活动内容则较为单调。以“图书馆”为检索词,百度贴吧中仅有1个“图书馆贴吧”,成员只有14人;天涯社区中只有成员极少的3个图书馆部落;猫扑社区里没有图书馆的圈子;图书馆人聚集最多的是豆瓣网,一共有104个相关图书馆小组,加上“上图生活”,一共105个;校内网上也仅发现了65个图书馆相关群组。虽然点击率和人员到访情况并不令人满意,但是图书馆进入网络社区的强烈意识已足够鼓舞人心。
除了常驻网络社区外,图书馆员应积极加入网络互助队伍,如百度知道、新浪爱问知识人、雅虎知识堂、天涯问答、搜搜问问等,利用图书馆资源和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提供相关服务,发挥图书馆员文献信息管理和检索的特长,增强图书馆在网络世界的影响力。
网上信息包罗万象,用户对此常感困惑和茫然,这正反映了用户面对大量丰富的知识信息,不知怎样合理分配和运用自己有限的注意力,来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因此,图书馆有必要在培养用户信息素养方面下功夫。信息素养和注意力是不可分割的,信息素养决定了注意力的有效分配和使用,信息素养本身就是对信息持有恒久的注意力。
针对不同的信息用户,图书馆要分层次、分阶段地普及、推广各类信息获取方法,这是保障信息用户拥有独立获取知识能力和识别信息能力的关键。以高校图书馆为例,对初级信息用户(通常以新生为主)讲授图书馆的基础理论,借阅馆藏文献的方法,培养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中级信息用户(多为中年级学生)讲授常用检索语言的应用规律与技巧,如何查找和利用相关专业的文献资料等,使他们懂得该如何迅速获取所需信息;对高级信息用户(多为学校教师和毕业班学生)则应重点讲授网络信息资源的种类和特点,网络信息的查询方法及如何收集、阅读、鉴别、整理信息等,重点培养信息用户的自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的一些专家、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他们对信息的需要贯穿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关注这一群体的注意力资源,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引导他们热心参与图书馆管理甚至是决策工作,不仅能使图书馆在信息服务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逐步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同时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
要想获得用户的注意,图书馆必须突破某些传统思想的定位,在馆藏资源、馆员形象、环境氛围等各方面大力宣传自己、推销自己,如通过海报、E-mail、手机短信、电话、图书馆主页上的通知等塑造自身的知识服务新形象。用户则通过图书馆开展的宣传活动,获得对图书馆最大程度的认知。消费者的心理图像显示,对一个一致的品牌信息必须接触多次才能构成记忆留存,只有不间断地接触这一信息才能构成品牌忠诚。例如,图书馆通过定期举办系列专题讲座,可以有效地宣传自己的电子资源、特色资源等等,从而达到以品牌讲座吸引用户注意力的目的。
图书馆在制定宣传策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仔细研究信息产品。明确产品要满足读者哪方面的需要,有何独特卖点。②锁定目标用户。即确定目标用户,做到“有的放矢”。③设计图书馆的宣传形象和实物标志。④树立图书馆服务品牌的个性。研究自己应树立什么样的品牌才会受到用户的青睐。⑤强化说服力。必须加强宣传的说服力,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说服用户。⑥旗帜鲜明的宣传口号。这是引起用户注意的捷径。⑦对宣传效果进行量化评估,为下一步的宣传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图书馆不能忽视目前用户注意力资源缺失的现状,应该从不同角度看事物,考虑多种选择,通过开发“注意力资源”,激发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注意力,引发用户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行为,以达到为社会创造新知识和实现图书馆社会效益的目的。
[1]谭伟奇.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注意力资源开发策略[J].图书馆界,2007(4):36-38.
[2]柯平,李卓卓.从“注意力经济”看图书馆用户需求[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1):3-6.
[3]刘磊,等.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应如何提高公众的阅读注意力[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7(4):5-7,13.
[4]乔冬敏.网络环境下专家学者注意力资源的开发——从对我校教授的一次调查说起[J].图书馆论坛,2006(4):203-205.
[5]杨鸿敏.注意力经济带给图书馆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2(1):27-28.
[6]孙丽艳.新时期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调查及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5(4):89-90,93.
[7]柯平.当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趋势[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2):1-7.
[8]余和剑.读者积分制:读者管理新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08(8):141-143.
[9]王子舟,吴汉华.读者既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是活态资源[J].图书馆杂志,2009(9):10-15.
[10]凌霄娥.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的提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5):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