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霜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沈阳 110023)
档案载体演变规律的研究
冷 霜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沈阳 110023)
研究总结我国档案载体的演变规律,增强对档案载体这一社会性事物的认识。
档案载体 演变规律
档案载体是档案信息的存储介质,它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史[1]。纵观中国档案的历史,档案载体多种多样,包括甲骨、青铜、石块、竹木、缣帛、纸张、软盘、磁盘、硬盘、光盘等等,而它的演变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本文旨在研究总结我国档案载体的演变规律,以增强对档案载体的认识。
总体上说,从古至今,我国档案载体的硬度和强度是逐渐减弱的。
中国古代最初的档案载体是龟甲和牛骨,它与其后的金石、青铜等档案载体一样皆质地坚硬,耐磨损,硬度和强度很高。简牍档案多用竹片和木板制作而成,竹木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柔软性,但硬度远不如青铜和金石。而缣帛是精致的丝绸,它轻便柔软,其硬度和强度显然不能与甲骨、金石相比拟。至于流传千年至今仍普遍使用的纸张,则是由植物纤维加入填料、胶料、色料等成分加工而成的一种物质材料。因为它的轻薄、柔软,使得档案的载体发生了空前的大变革,但纸张极易受外力作用,达到一定破坏点就会被撕裂,因此其硬度和强度都是很小的。
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档案载体不断涌现,包括:照片、缩微制品、磁盘、光盘、硬盘等。就新型档案载体的整体而言,其硬度和强度高于纸质档案,但仍低于古代档案载体。比如,硬盘以铝合金、玻璃、陶瓷和铁磁物质作为载体[2];光盘是用极薄的铝质或金质音膜加上聚氯乙烯塑料保护层制作而成的,较薄,质地脆弱,但硬度和强度都高于纸张。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档案载体材质的硬度和强度的变化趋势并不是直线下降的,其中有或多或少的起伏变化,但是就总体而言它的趋势是向着减小的方向演进的。若仅看到几个具体的点,便很难把握其总体趋势。
我国档案载体从商周时期的甲骨档案直至目前的新型档案,其密度的演变趋势仍然是向着逐渐减小的方向演进的。
早期档案载体均是密度较大、较为厚重的。金石档案载体包括青铜和石块,青铜可谓高密度载体,其密度可达8.7-8.9g/cm3;而石块密度虽次之,仍较大,;作为简牍档案载体的竹子和木材,其密度分别约1.49g/cm3和1.26 g/cm3。早期档案载体的高密度决定了这一时期档案厚重的特点。
纸张作为载体逐渐取代了简牍的地位,正是由其轻便、柔软、易携的特点所决定的,这一特点的原因之一便是纸张的密度低,其密度约为1g/cm3。目前的新型档案载体:软盘、硬盘、磁盘、光盘等的密度较之我国古代档案载体的密度,差距仍很大,经估算,光盘载体的密度为1.121g/cm3。由此可见,古代档案载体的密度同其硬度和强度一样,虽有起伏变化,但总体上是向着逐渐减小的方向演进的。
从加工工艺的角度看,不难得出档案载体的演变规律是由手工加工向着复杂的高科技加工演进的。商周的甲骨档案较为简单,只是用铜刀或石刀刻在坚硬的龟甲牛骨上。而金石、简牍和缣帛的加工工艺就稍微复杂些。比如,青铜器的加工铸造就首先要将准备铸造的器形塑出泥模,然后在泥模上翻出外范,雕刻所需花纹;再次阴干、晾晒后,组合放入烘窑中烘烧,使之脱水、定型;最后出窑后趁热浇注。
纸张的加工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即将麻头、破布等原料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漂洗、舂捣、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捞取纸浆、干燥后即成为纸张。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的新型档案载体的加工工艺正向着高科技、高精度的方向迈进。如光盘的加工工艺包括:注塑成形、冷却、染料层旋涂、染料层洗边、干燥、染料层缺陷在线检测、反射层溅镀、保护层旋涂(CD-R)、粘合层旋涂(DVD±R)、紫外固化、成品光盘在线检测、标签层印刷、紫外干燥等。
档案载体的寿命从古至今是不断减少的。
我国已经出土的甲骨档案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可见甲骨载体的寿命足有数千年。青铜同样是十分耐久的载体,几千年后,仍有许多基本保持原来的面貌。简牍的寿命要比青铜稍短,但是根据出土的简牍产生的年代,距今仍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缣帛的寿命大约为几百年,但在适宜的环境下也可保存至千年。1970年代发现的绘制于西汉文帝前的帛地图已有2100年的历史。
纸张与以上载体的寿命相比虽稍逊色,但与新型载体相比仍然是比较耐久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纸质档案,便是距今1700年的西晋文学家陆机所写的“平复帖”[3]。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名人的书札墨迹,而且是世界上现存的历史最久的纸质档案。目前,永久性纸张至少能够保存数百年,而且不会出现明显变质现象。相对而言,新型档案载体的寿命比较短,硬盘大约为25年左右;质量好的光盘30-50年左右,普通的只可以使用10年左右;磁性载体软盘的寿命就更短,一般为3-5年的时间。可见新型档案载体的寿命还是比较短的。
从古至今,档案载体是按照承载的信息容量不断增大,存储密度不断提高的规律演变的。
我国的甲骨档案,一片甲骨卜辞少则几个或几十个字,多则达180个字[4]。龟甲的长宽约20厘米左右,则甲骨的信息存储量为2-360Byte,存储密度为0.005-0.9B/cm2。而纸质档案,如一般的A4纸,其存储量为2000Byte,宽为21厘米、高为29.7厘米,那么其存储密度为3.2B/cm2。
目前新型档案载体的存储容量和存储密度朝着更大的趋势发展。16毫米的缩微胶卷可拍摄2800页文献,信息存储量可达9 520 000Byte,存储密度达1746B/cm2[5];磁带的存储容量可以达到200G,即5033164800 Byte,存储密度为126 976bpi(磁带的存储密度一般用线密度表示);目前硬盘的存储容量可以达到数百G,以单碟容量为20G,即50331648000 Byte的硬盘为例,其存储密度为168 867 158B/cm2;而光盘存储密度则是同样不可小视,CD-ROM的存储容量是650MB,相当于15974400 Byte,其存储密度为6 029 497.52 B/cm2;CD-R的容量可达700MB,即17203200 Byte,存储密度达6 493 305.02 B/cm2。
[1] 穆岚岚.档案的载体与形态[J].黑龙江档案,2005(6):44-45.
[2] 仇壮丽.档案载体进化论[J].档案学通讯,2004(6):64-66.
[3] 沈成玉.论档案的起源和载体演变[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2):225-227.
[4] 杨小红.中国档案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20-21.
[5] 王 巍.浅议数字档案载体[J].数字与缩微摄影,2007(4):36-38.
AStudyoftheLawofEvolutionintheCarrierofArchives
Leng Shuang
College of History, Liao 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23,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and summaries the law of evolution in the carrier of archiv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rchives carrier.
Carrier of archives; Law of evolution
G27
冷 霜,女,1984年生,辽宁大学历史学院2008级档案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