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发教材 优化课堂教学

2010-03-21 05:24浙江省苍南县灵溪第二高级中学325800肖云好
地理教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乡土生命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第二高级中学 (325800) 肖云好

有效开发教材 优化课堂教学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第二高级中学 (325800) 肖云好

新课程强调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积极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了达到学习的效果,必须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开发处理,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求,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沟通的平台。教材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并不是课程的全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对原来的“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编写体系的基础上,紧扣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开发,使教材的知识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相统一,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地理知识。

一、运用乡土地理,实现教材内容的乡土化

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正如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新课程标准中还要求:“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材中的实例较为典型、实用,但有很多学生并没有切身体会,如果利用学生身边的熟悉且有切身体会的乡土地理实例来讲解,那么效果将会更明显。

例1:在学习“农业区位因素”时,⑴学生先阅读以下乡土时事资料:“2009年11月6日浙江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宣布,浙江将面向台湾推出四个各具特色的台湾农民创业园(见图1)。苍南台湾农民创业园选址在苍南县东南部的马站平原,涉及6个乡镇,总面积约21.2平方公里,包括“一区五园”:马站现代农业核心区,以及霞关对台小额贸易园、沿浦农副产品加工园、蒲城古文化观光园、岱岭民俗风情园、渔寮雾城滨海休闲园。苍南台湾农民创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华东现代农业的一个示范区,形成以种植、加工业为链条,涵盖现代科技农业、设施农业和集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园区。”⑵设疑:台湾在我们苍南设立农民创业园受什么因素影响?从而导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分析台湾与苍南的农业各自区位因素。

通过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素材,不仅完成了课标规定的任务,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图1 浙江、台湾农民创业图

二、联系生活经验,实现教材内容的生活化

新课程下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生活化地理教学,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服务于生活,使得地理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学生架起“地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桥梁。利用生活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地理教学生活化,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2:太阳高度(角)是高中地理必修课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若单纯的讲解其定义、计算公式、求某地太阳高度的大小等,显得平淡无味,学生也毫无兴趣。但是,如果换一种方式,从身边的社会生活入手,就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我首先问:家住一楼的同学举手?(6个)冬至日前后,室内不见阳光的举手?(2个)那么,请大家来分析:为什么同住一楼,有的阳光被挡,有的阳光不被挡呢?它与那些因素有关?这时同学们会立即活跃起来,并纷纷议论。然后,教师再顺着大家的思路将有关“太阳高度(角)的概念、计算公式、同一地点在不同季节,或同一季节不同的地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的原因”等讲清楚,并分析刚才两位同学家被挡的原因:一是冬至日前后,我们北方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低,二是南面楼顶的高度与两楼间的距离比超出了正常值。同时指出:要想住在一楼的居民一年中都不被挡。假设楼高为H,太阳高度角为a,楼间距为L。那么,南面楼的高度和两楼间的距离应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让前后同学展开合作讨论 ,最后大家得出结论:L=H·ctga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开发商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楼高和楼间距之间往往达不到这种要求,从而使有些居住在底层的居民在冬季时阳光被遮挡了。

最后,请同学们列举现实生活中,有关太阳高度角的实例。大家又活跃起来,分别说出太阳能热水器、极昼夜现象、利用镜面对光的反射使井底光线(地下室)变亮等等。知识就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传授和掌握了。

以教材中的知识为载体,从学生身边事物入手,使学生由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就在生活中,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使命感,增强学习的参与意识。

三、利用实验探究,实现教材内容的操作化

新课标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的基本理念,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因此适当的开展实验教学,可以将教材所呈现的“死”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种种“操作”,内化为学生的经验体系,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

例3:在学习“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时,设置如下实验探究地质构造储水与储油构造的应用(如图2):

(1)将一根透明的塑料管内注入食用油(可以避免石油将塑料管变黑,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和红水(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颜色对比更明显)。

(2)将其平放在演示台上。

(3)观察水和油的位置(水在下,油在上)。

(4)将其弯曲成蛇形悬挂在演示架上。

(5)观察水和油的位置(水在向下弯曲部位,油在上拱部位)。

对教材中已表达清楚,但没有实验验证的内容,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可操作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图2 地质构造应用实验演示图

四、关注认知水平,实现教材内容的问题化

地理教材中常使用叙述性的语言将地理知识直接呈现,或要求学生运用地图归纳地理原理、规律,超过了学生最近发展区,学生难以在原有的认知水平条件下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教师可以将直接呈现的复杂知识或归纳地理原理、规律设计成小问题的“链接”,避免学生思维的断层,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由此带来成功的快乐。

例4:在学习“洋流”,要求学生根据洋流分布模式图,总结规律时,直接据图总结世界洋流分布规律→难度大,远离学生最近发展区。教师可以将知识肢解为几个小问题→将知识问题化,并降低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1)在中低纬度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___时针,南半球___时针;

大洋西侧(大陆东岸)是___流,

大洋东侧(大陆西岸)是___流。

(2)在中高纬度形成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 南半球? 大洋西侧? 大洋东侧?

图3 洋流分布模式示意图

五、激发学生情感,实现教材内容的生命化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成功的教育是生命化的教育,生命化的教育必然需要生命化的知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需要不断挖掘潜在的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并很好地将教材知识与情感因素融为一体,最后将地理知识上升为生命化知识。这也同样符合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5:在学习“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流水地貌时,引用并润色了英国大哲学家罗素的“如河论”来总结流水侵蚀地貌的特征。

“一条河流,开始的时候它是一股很细很细的水流,急速地流过岩石与瀑布。渐渐地,河面变得宽阔起来,两岸相距越来越远,水流也变得缓慢而平稳了。最后,不知不觉地、毫不迟疑地,它与辽阔无际的大海汇成一体,一点也没有痛苦地放弃了自我。人生也好比河流,童年是河流欢畅平缓的源头,青年是河流峻急陡峭的峡谷,中年是河流开阔浩荡的下游,老年则是河流与大海汇合处……人生是运动的,永远向前的,尽管曲曲折折。但其间知识、力量都在逐渐积累;人生与周围息息相通,没有大大小小支流的滋注补给,人生的河流也要干涸。人生各阶段也都是必不可缺,都是美好的,源头风光绮丽,中段飘逸激荡,尾段烟波浩渺。最后,走向大海,愉快地了却一生,是生命的终结,又是回归到母亲的怀抱。”

文学中河流的意境与地理内容相融合,既复习回顾了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的水文特征,又上升为一种人生过程的意境,将地理知识提高到生命的高度,完美地实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使地理教学充满了人文情怀,给人以艺术享受,回味无穷。

有效开发处理教材是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高超的教材处理艺术是有效教学的保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跳出教材的束缚,有效驾驭教材,把教材内容“乡土化”、“生活化”、“操作化”、“问题化”、“生命化”,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乡土生命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读《乡土中国》后感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