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教学设计

2010-03-21 05:24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一中06300张超宇河北省卢龙县中学066400鲁爱华
地理教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风带分布图风能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一中(06300) 张超宇 河北省卢龙县中学(066400) 鲁爱华

“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教学设计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一中(06300) 张超宇 河北省卢龙县中学(066400) 鲁爱华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为参考,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针对人教版必修上册“大气”这一单元的内容,笔者尝试以教材知识为基础,打破固有知识体系,以“风”为节点,结合学生身边常见的地理现象,梳理教材中与“风”相关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知识前后的联系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材分析

教材紧扣大气环境与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关系这一主线,由浅入深依次讲述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和变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本单元承前启后,与整个高中地理各单元联系密切。尤其气候方面的有关知识,既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也是自然地理的理论基础,值得关注。选取以“风”为节点进行一轮备考的复习方式,是一种新的尝试。通读教材可以整合“风”的相关内容:一是风的概述,包括风的形成、风的分布、风的表达;二是风的影响,包括风与气候、风与地貌、风与洋流、风与生物、风与城市规划、风能与风灾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回顾“风”的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风”的形成、分布、表达和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以“风”为题进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活化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

?

风的形成(提问)风是如何产生的?积极思考,完成填空。调动旧知,激活已有储备,固化基础。小结:地面受热不均→水平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展示风在高空/近地面运动示意图,(提问)二者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深入思考。小结: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观看图示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展示2003年全国文综第40题,请同学们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积极思考,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帮助归纳总结。风的分布优化学生的表达,并以西风带为例,引出风的分布存在时间差异。(提问)结合同学们所学知识,风的分布存在时间差异的例子还有哪些?学生讨论并回答。举一反三,强化理解。小结:日变化的海陆风、山谷风,季节变化的季风(冬、夏季风)都能说明风的分布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承转)风的分布也存在空间差异,展示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东亚和南亚季风分布图。梳理全球风带分布规律。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归纳的能力。小结:全球范围的低纬度的信风带、中纬度的西风带、高纬度的极地东风带,大陆东岸的季风环流区都说明风的分布也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风的表达展示天气预报中风的符号。认识风的符号。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小结:风是一个矢量,既有方向,也有大小。(承转)在实际应用中,风的大小和方向又该如何确定呢? 学生分析,教师引导归纳。储备理论知识,为下面的练习做准备。小结: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状况(如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快)。在等压线分布图中,风又该如何表达?展示某日亚洲局部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读图、分析图、看图说话。学以致用,活化思维。再次展示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提问)风带如何影响气候?学生分析,教师引导归纳。查找规律。风与气候小结:风由低纬吹向高纬,形成多雨带(如西风带),由高纬吹向低纬,形成少雨带(如信风带、极地东风带);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多雨带,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少雨带。(提问)风带与欧洲西部气候的关系?课下讨论:信风带与哪些气候的形成有关?实践规律。结合已有规律,分析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小结:欧洲西部以深受海洋影响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其形成原因主要源于欧洲西部的位置:35°N -60°N大陆西岸,全年或季节性受到盛行西风带影响,且西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此外,还与欧洲西部破碎的大陆轮廓、平坦的地形、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密切相关。风与地貌展示两组实物景观图片。归纳常见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分别有哪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结:常见的风蚀地貌有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沟谷、风蚀洼地、戈壁和裸岩荒漠等;常见的风积地貌有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等。风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读图、识图的能力。小结:在信风带吹拂下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和在盛行西风影响下形成的南北半球的西风漂流都是典型的风海流。秘鲁寒流的形成与盛行风又有何关系?学生分析,教师总结归纳。延伸拓展,突破教学难点,优化学生的表达。风与生物展示旗形树冠的图片。解释树冠成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风与洋流盛行风吹拂下,海水随风而动,形成风海流,展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请学生指出典型风海流有哪些?对比全球风带、气压带分布图,讨论并回答。展示一组“莫拉克”台风过后的住宅、农场和街道实物景观图片。回答台风过境所带来的危害有哪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固化基础。风能与风灾(转折)台风过后会带来哪些好处?学生分析,教师引导、总结。使学生明确:对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的看待。小结:台风过境的确会带来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等危害,但台风对缓解南方的伏旱和高温天气以及对东南沿海的渔业生产也会带来一定的好处。对于风能的利用,历史已是由来已久:如风帆的使用(展示图片)。帆船在古代是重要的海上交通工具,很多人类的新创举都是凭借帆船实现的(如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明代郑和多次下西洋),而如今则更多作为一项体育运动而广泛开展。观看视频和图片。拓展学生的思维。

风能与风灾(承转)人类对于风能的另一重要利用方式就是风力发电,展示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提问)我国风能分布丰富的地区有哪些?为什么?引导学生将风能分布与我国的气候特点联系起来,活化学生的思维。(提问)风能有哪些优、缺点?学生分析,教师引导、总结。教会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小结: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储量巨大、分布广泛。但风能的大规模开发会对当地地表自然景观造成严重破坏,同时发电机组产生的噪声对于当地动植物的生存也会产生不良影响。读图分析回答。风的影响风与城市规划通过习题引入,伴随问题的解答进而引出问题:不同地区存在大气污染的工厂如何布局?引伸思考:我们家乡唐山的此类工厂又该如何布局?完成习题,总结规律。变换设问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小结:①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工厂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②季风气候区:工厂应布局在盛行风的垂直郊外;③风向随季节改变的地区: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

五、教学反思

1.运用节点式的复习方法进行知识回顾,较原有的按部就班式的复习,更好地强化了知识内在的联系性。通过复习,较好的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综合复习的效果。

2.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师生互动、学生的参与度及质量。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亲身经历、生活中的地理密切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还培养了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3.鉴于一轮复习的缘故,本节更多强调的是以“风”入题,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习题巩固部分并未展开,可以本节内容为依托进一步展开以“风”为节点的二轮习题巩固课堂设计。

猜你喜欢
风带分布图风能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贵州十大地质公园分布图
观安顺黄果树瀑布(新韵)
带雨梨花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中国癌症分布图
左右江水冲石器采集分布图
神奇的风能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