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地理难点突破策略

2010-03-21 06:07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三中学215001叶晓平王晨光
地理教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环流学情气压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三中学(215001) 叶晓平 王晨光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地理难点突破策略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三中学(215001) 叶晓平 王晨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有效掌握新知识,必须与已有知识和经验有机结合,将之纳入已有知识体系,高中地理中的一些传统难点往往是因抽象不易感知,学生无法将之与已有知识或者相应生活经验对接。因此,认真分析学情,有效地引导学生调动相关知识和经验,找准新旧内容的结合点,合理设置系列问题,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好桥梁,小坡度,快节奏,是突破难点的关键。下文以高中地理中的几个传统难点为例,谈谈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热力环流

(一)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初步了解大气压强的有关知识;具有关于气压、密度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

(二)难点解决方案

1、讨论问题,调动有相关知识。

(1)高山上鸡蛋为何煮不熟?(高处大气稀薄,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2)登山运动员爬山过程中空气密度与气压有何变化?(大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

(3)热气球为何会上升?(空气受热,密度变小,产生浮力)

(4)松开口,气球里的气体为何外泄(气球里空气密度大、气压高;外部密度小,气压低,空气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

以上问题,学生借助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可顺利解决。

2、利用示意图或者动画,形象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近地面空气密度大,压强也大,密度与气压向上递减。

(2)相同情况下,同高度气压相等。因此等压面水平且向上数值递减。

(3)甲地变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密度、气压变小,形成低压;高空密度、气压变大,成为高压。乙、丙地变冷,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近地面密度、气压变大,成为高压;高空密度、气压变小,形成低压。

(4)近地面与高空,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注意:A、所谓“高”压与“低”压系同一高度上的气压比较而言。

B、热力环流中,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状况相反。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

C、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

3、反馈加深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各点气压相等的是 ________ ,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 ,最低的是__________ 。

(2)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气流下沉的是_______ 。

(3)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答案:(1)①③⑤ ② ④ (2)A B (3) 顺时针方向

4. 原理演绎: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与变化规律

(一)学情分析:学生对太阳的视运动现象及太阳高度有感性认识,但光照图中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太抽象,学生很难与感性认识相对应。教师要通过示意图搭建起两者之间的桥梁,从而利用光照图研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与变化规律。

(二)难点解决方案

1. 指导学生观察。

太阳升起落下的方位、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情况,在下图中表示出太阳在白天运行的轨迹。

2. 读图说明概念。

太阳高度:任一时刻观察太阳的仰角(即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角,它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

3. 读图分析问题。

出示二分与二至日太阳运行轨迹图,指出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联系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如楼房采光)提出问题:一年之内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何有变化?

4. 在夏至日光照图中,示意正午太阳高度的表示方法。

下图中最右侧的经线BAC地方时为12点,各地的地平面即该点的切面。太阳光线平行地射向地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就是此时(正午)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5. 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上图中北回归线为90度,向南北极递减。

然后利用二分日、冬至日光照图,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略)

6. 小结:太阳直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由直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7. 知识运用:

回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分析一年内北京、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8. 原理演绎:

合理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变化、正午日影的长短变化。

三、 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一)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受所学物理知识的限制,很难理解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为何会发生偏转。对此难点可回避,只要知道偏转的事实并能应用就可以了。

(二)难点解决方案:

1. 看地球经纬网地图,提出问题:A与B在同一条经线上,从A瞄准B发射一颗炮弹,能否打中?

2. 指出由于地球的自转,炮弹在运行过程中要发生偏转,不能打中。

3. 偏转的规律是北半球右偏,上题中的炮弹将打在B点以东;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4. 图示偏转的规律(图中虚线代表原运动方向,实线代表偏转的方向),强调应以原运动方向为基准,向左或向右偏转。

5. 应用举例:风的偏转、河流水的偏转及其影响。

四、几种气候类型的学习

(一)学情分析:

大气环流是宏观的大气运动,难于直接感知,学生掌握有困难。运用大气环流知识解释气候的形成分布与特点,必须搭好阶梯,逐步引导。

(二)难点解决方案

1. 热带雨林气候

(1)指导学生看三圈环流示意图中侧面的剖面图。提出问题:

赤道及其两侧地区常年受什么气压带控制?垂直方向上空气如何运动?

该地的气温与降水有何特点?

(2)阅读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降水图,读出气温与降水数值,总结其气候特点。

(3)读世界气候分布图中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

2. 温带海洋性气候

(1)在世界气候图中找到英国,估计其大致纬度为多少?想想此地受何风带控制?

用箭头表示出该地风向。

(2)该地西风从哪个大洋吹来?西风能否带来降水?降水季节变化大吗?

(3)冬季吹来的西风冷暖如何?夏季冷暖如何?总结该地的气温变化特点。

(4)从气温降水图上分析总结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中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

3. 季风气候

(1)读1月东亚季风图,亚欧大陆上为什么气压?

东亚吹什么方向的风?风从哪里吹来?冷暖干湿性质如何?

(2)读7月东亚季风图,亚欧大陆上形成什么气压?

东亚吹什么方向的风?风从哪里吹来?冷暖干湿性质如何?

(3)从相应的气温降水图上分析总结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中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

难点突破最重要的原则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间搭建好桥梁,形成有机联系。而不能以教师感觉怎样好为准。因此, 我们平时要深入研究学情,做好教学反思,不断积累改进。

猜你喜欢
环流学情气压
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
看不见的气压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热盐环流方程全局弱解的存在性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谜底大揭秘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