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研中心(518048) 孙利秋
从师生互动方法角度探讨地理课堂的教学策略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研中心(518048) 孙利秋
地理课堂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效。一节好的地理课应该是活泼生动并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所以处理好师生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时空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既指师生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师生互动结构由语言系统、实物系统、操作系统和情感互动系统所构成的师生双方的活动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地理教学师生互动系统
“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在地理教学师生互动系统中,语言是教学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实物系统包括自然实物和人工实物,是进行直观教学所需要的条件;操作系统主要功能在于学生形成技巧,养成行为习惯,发展实际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系统是指地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造成的,有利于学生的感知、体验和认识。四者之间不是机械的叠加,而在于把这几个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整体综合功能。互动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现代教育学认为:“思维常常由问题引起。” 因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角度、难度、跨度、梯度、广度和密度等方面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怎样有针对性地设计关键问题,使一系列的设问相互联系、由浅至深、逐层推进、引导学生深入到学习活动去,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是困扰教师的难点问题。
“纲要信号法”是由前苏联教育学家沙塔洛夫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纲要信号传递教学信息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我国地理学科一般所提的纲要信号法是,是以图文结合的纲要信号式板书为地理教学的主要线索的教学方法,其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纲要信号法师生互动关系
这种图表通过各种“信号”,简明扼要、直观形象地把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表示出来。图表必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现实记忆能力,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加快教学进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设计成纲要信号,引导学生联想探讨。如讲地转偏向力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展现如图3所示的“纲要信号”。
图3 纲要信号法示例
地转偏向力和淘金看起来似乎毫无关联,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学生讨论分析然后再一步步把纲要信号中显示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联系起来。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地球表面的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嘉陵江水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顺水流方向的右侧流速较快,左侧流速较慢,所以左侧能淤积较多泥沙适合淘金。通过层层深入,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影响的相关知识。
地理学具有内容的广泛性、时间的长久性,空间的无限广延性及相对抽象和间接性等特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巧妙设计能演示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动态变化过程的模型、图片、标本等自制教具,将某些具有时空性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各个层面的变化机理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能够“看”清其运动变化过程,掌握其运动变化规律,起到解释知识难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这是仅凭一般挂图、板图或教学插图所无法取代的。
“发现法”是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在这个认知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其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发现法师生互动关系
演示实验是地理学科教学中所采用的“发现法”之一。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模拟演示或表演一些在自然界中不便或不能观察到的现象和过程,如天体运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等。教师演示实验,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演示实验所反映的地理现象和过程,找出特征和规律。如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及成因通过实验就非常明了,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其原理,实验如图5所示。“发现法”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自己去思考和探究,学生在发现过程中体会到的兴奋感和自信心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图5 热力环流演示实验
巧妙选择教具,用实物演示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实现地理教学从传统的“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发现法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布置图文转换任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分析综合能力有重要作用。从近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题目是以图像为出发点,图幅数量与所占分数逐年增多。从考查难度来看,图表的综合性也越来越强,由简单的读图、填图、绘图题发展到复杂且多要素动态立体综合读图分析题。图像信号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地理教学改革中提出的。它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把课本中的各类图像,依其涵义分层次地编制成一个个信号加以输出,称之为“以图析文”;二是把课本中较难理解的文字系统,经过加工,设计成直观性较强的图像信号输出,称之为“据文设图”。这样,就使地理学科的教与学全部控制在图像为主线的完整的教学系统,其过程如图6所示。
图6 图像信号法师生互动关系
图像信号法适用范围很广,可以在学习新知识和复习巩固等教学环节中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开空间思维,并促进学生地理智能的提高。教师如能创新地利用各种模式图、联系图和统计图等设计成图像信号,让学生在看图填图“游戏”中学会地理知识,使学生感觉到这样上课很有趣,由此形成“乐学、乐思、乐辩”的课堂氛围。
“以图析文”图像信号举例。如讲洋流的成因,教师可以展现如图7所示的“地球上风带模式图与洋流模式图像信号”。学生已经学过气压带风带的相关知识,学生经过观察图像信号,开展比较和推理,能很快找到风带和洋流的内在联系。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洋流运动的规律和洋流的性质。
图7 地球上风带模式图与洋流模式图图像信号
“据文设图” 图像信号举例。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展现如图8所示的“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图像信号” ,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然后归纳要点完成图8。
地理问题千千万万,情境变化万万千千。通过图像信号法设计一些任务,为学生提供交流地理知识的环境、合作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思考,培养学生开拓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训练学生图文转换技能,有利于学生地理智能的开发。
图8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图像信号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情感互动在师生课堂互动中居于核心地位。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去打开学生的心扉,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自由的活动空间,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安排学生来表现,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自然融洽地结合在一起。谁能这样去做,谁就能赢得学生,赢得课堂。
教师要尽量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如音乐、图片、动画,或者结合知识点编一些顺口溜等,使学生喜欢上地理课,对地理感兴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生动幽默,对学生的态度和蔼亲切,对学生的参与多表扬,多肯定,也能使学生在心情舒畅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上高三“海洋环境”专题复习课时,就可以用多种方法营造快乐的动态课堂。如用列表比较法比较海水温度盐度的区别;由日本耗巨资巩固冲之鸟岛事件引导学生重温《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讲海水盐度变化曲线时启发学生联想此曲线和麦当劳标记相似;巧用写“8”字方法记住理想状态下的洋流模式图;用“懂你孝顺”的谐音记忆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方向为“冬逆夏顺”;利用二战德军利用洋流袭击英军的故事记住密度流的有关知识;用课件动画加强学生对补偿流、风海流的形象记忆。
在课堂上开展积极的师生互动,营造快乐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各种能力,还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群性和社会交往技能,同时还有助于增进师生情感的交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和教师自身的素质。总之,突出学生主体,倡导体验参与,积极的师生互动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综合素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