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200062) 施 鲁
理解“活动”功能 设计“活动”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200062) 施 鲁
地理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要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强调地理“活动”的开展。“活动”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一个亮点,也是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地理活动通常指“思考”、“探究”和“实践”这三种活动。在上海市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活动”栏目占了很大的比重,每个专题或知识点后面都插入了一定量的“思考与实践”、“研究与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等。其中“思考与实践”共82个,设置思考实践题194题。“研究与探讨”栏目6个,“综合实践活动”4个。
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开展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体现新课程“改变学习方式”的理念,已经成为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正文”教学与“活动”教学如何融合,如何真正实现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成为了摆在广大地理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1.“思考”活动
“思考”活动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学习、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高中地理课程知识点的学习和知识点内容的拓展性学习活动。新课程的“思考”活动让学生自己在“做”中思考,在思考中加深了理解。安排、实施好“思考”活动,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理解课程的知识要点。比如,“专题8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中“思考与实践”要求学生思考“对流层的厚度为什么会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和纬度差异?为什么只有对流层才有明显的天气变化?”问题设置的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对流层基本特征的知识,即“对流”和“复杂的天气变化”。而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学生联系“地球运动”中所学的知识,即太阳辐射的纬度和季节差异。学生在思考中理解、掌握了新课标中这部分内容的知识要点。
2.“探究”活动
探究式学习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新理念之一,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有着重要意义。课堂的“探究”活动就是这种学习方式的落实,着重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过程,习得地理学习方法,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在探究中学会知识迁移。
(1)体验过程和方法的“探究”活动
体验过程和方法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感悟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让学生在学与做中不仅学到知识,更能懂得方法。如“专题12 人类活动与气候”中“研究与探讨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这一活动,活动的谈论主题是全球热点问题,其成因有着多种不同认识。活动目的并不是期望学生有什么重大理论突破,而是期望他们根据教材提供的BBS对话和背景资料,在专题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调查研究,并展开辩论和讨论。从而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变化的关系,认识科技发展的阶段性,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探究能力。
(2)生成新知的“探究”活动
生成新知的“探究”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活动呈现重要的地理知识和结论,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能体验到运用已有知识推导、生成、获得新知识的快乐和成功感受。如“专题27 中国地域文化”中“研究与探讨 如何建设上海新文化”,学生可以在之前所学“文化整合”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上海的环境、社会、人口和迁移、文化自身、时间等影响因素,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归纳总结,理解“海派文化”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3)拓展迁移的“探究”活动
拓展迁移的“探究”活动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养成,让学生在应用、拓展已学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专题24 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中“研究与探讨 上海大卖场的布局”这一活动,让学生通过运用商业区位选择原理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既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让他们体验了研究地理问题的过程以及运用地理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思维方法。
3.“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具体运用高中地理基本知识技能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其中活动形式可以分为调查,如“城市土地利用综合调查”活动;观测,如“星空观察和月相观察”活动;实验,如“识别矿物”等。“实践”活动重在体现新的学习理念,引导一种新的学习途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观测、考察、动手操作等的综合能力。这些活动有些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有些则必须是安排在课外的。
4.“阅读”活动
教材提供了大量供学生阅读的专栏。全书共100个专栏。“阅读”活动的功能主要有三种。其一是丰富教学内容,补充正文知识,如 “贸易风、马纬度和咆哮西风带”、“杜能圈”等专栏;其二是提供真实生动的教学案例,拓展学习的视野,如“阿波罗探月”、“印度洋大海啸”等专栏;其三是介绍地理科学发展及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如“哥白尼的日心说”、“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等。充分利用“阅读”活动,可以开展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本提供的“活动”内容是固定不变的,而学生的情况却比较复杂。城区学生和郊区学生的学习背景不同,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学生能力水平不同,即使是同类型学校,认知能力也会有差别。这就需要教师在安排“活动”时,不应过分拘泥于教材,而应灵活运用并自行设计合理的“活动”,多组织一些个性化的活动,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1. 拓展教材“活动”
对教材提供的“活动”内容,可以根据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如“专题21城市化”中有“专栏 生态城市”的阅读活动,介绍了生态城市的生态要求,但学生还是缺乏感性认识。教学时可对活动进行拓展,让学生收集报刊杂志上关于上海城市建设中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然后开展调查实践活动。例如2008年6月1日,全国范围内实行了限塑令,让学生调查哪些场所还在大量使用塑料袋?原因是什么?限塑令给商场和居民生活分别带来哪些影响?如果有降解塑料袋的办法会怎么样?学生在调查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学会关心人类的发展,培养参与意识。活动内容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研究社会问题。活动的内容并不高深,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研究,具有一种参与意识,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2. 引进书外“活动”
当教材中提供的“活动”内容较少或需要适当补充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教材外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甚至是关联不大,但有益学生发展和认识问题的案例。如“专题11 台风、寒潮和梅雨”中有关于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的部分知识,但缺乏系统性,只设置了“台风预警信号”和“梅雨与农业”两个专栏的阅读活动。如何应对中国最主要的灾害——气象灾害,应该是高中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设书本外的气象灾害实例,加深学生的认知。例如,让学生对比2007年1月25日和2008年1月25日的中国气象卫星云图,描述天气特点并分析2008年冬我国发生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的原因,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成因的复杂性,认识到准确预报气象灾害的难度,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的热情。同时提供“江西省吉安市农民利用塑料覆膜在这次灾害中减少2亿损失”的案例,让学生知道气象灾对哪些产业部门会造成巨大影响,并掌握或设计一些易操作的防灾方法。树立学生的减灾、防灾意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3. 组合设计“活动”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教与学的活动,“活动”的组合设计构成了整个的教学结构。只要设计合理,一节课中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如“专题10 季风”,将教学结构用“活动”的轨迹来建构。安排活动1——思考:夏季的海边,沙滩和水中的感受有何不同;活动2——实验:水、沙受热后温度变化差异性的比较;活动3——设计:海陆温度、气压、风向的季节差异示意图;活动4——案例分析:为什么郑和七下西洋只有第一次选择了夏季出发;活动5——探讨:是否有海有陆就必然出现季风气候。用“活动”的方式展开教学既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使教学策略的实施更加具体与可操作,同时也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行为力度。当然,活动要精心设计,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或容易出现的误解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比如上述活动中的案例和讨论的内容都是根据教师的经验事先做了考虑,采取了相应的活动方式。
4. 提供可选择的“活动”
地理活动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相对的开放性。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自主学习,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可以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感兴趣的“活动”。如“专题24 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内容涉及面广,活动组织形式可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可将班级同学分为3~5人的小组,提供如下的“活动”供他们选择:①设计——为初到上海的外国友人设计一份上海文化旅游的宣传海报;②制作——运用GIS软件制作简单的上海交通线路或商业中心地图;③调查——对身边的大型超市进行调查,了解年销售额、客流情况、周围居民区分布、周围其他商业情况、附近公交线路等,并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该超市布局合理性分析;④参观——实地参观上海洋山深水港,了解航运对于上海发展的重要性;⑤辩论——店多是否压客;⑥模拟实践——以“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为主题,由学生分别担任WTO总干事,各主要国家代表,进行模拟WTO会议,等等。布置完活动任务后,教师在之后的开展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活动进程,及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进行“活动”教学没有固定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情况选择或设计有效的“活动”。课堂教学的情况千变万化,不应生搬硬套,要审时度势,灵活处理活动及活动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这也是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时要遵循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有用的地理。
(施鲁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育硕士,工作单位是上海市延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