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坤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明清民歌时调集》收录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桂枝儿》、《山歌》、《夹竹桃》和清代王廷绍点订的《霓裳续谱》、华广生编辑的《白雪遗音》五种,曾于1959年至1962年间,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作《明清民歌时调丛书》,分别排印出版,内部发行。《明清民歌时调集》在《明清民歌时调丛书》的基础上,改正其中个别明显错误,并重新编排了页码和目录,在赵景深同志的主持下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改版重印。改版后的《明清民歌时调集》不仅在民歌的校正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增加了民歌的可读性,而且清晰有序的结构安排更为读者营造了良好的视觉效果,为进一步阅读民歌提供便利。《明清民歌时调集》是《明清民歌时调丛书》的完善与升级,是明清时期民歌的集大成者。
《桂枝儿》是明万历年后逐渐流行的民间小调,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词。《桂枝儿》共分为私部、欢部、想部、别部、隙部等10卷,这部民间时调小曲所集曲目达435首。《桂枝儿》表现的内容主要有两种:男欢女爱和市井生活。其中反映男女情爱生活的作品占现存作品的90%以上,类别复杂,内容丰富。《山歌》是明代文人冯梦龙继《桂枝儿》之后编纂的第二部民间歌曲集。《山歌》共分为10卷,一至九卷为《山歌》,第十卷为《桐城时兴歌》。《山歌》较之《桂枝儿》,改变了评注中只言片语解释的不足,除了歌词后仍附以必要的说明评注外,同时还通过《叙山歌》来深入诠释冯梦龙先进而又独特的视角。《夹竹桃》又名《夹竹桃顶针千家诗》,为冯梦龙辑撰,是其拟民间文学的著作之一。《霓裳续谱》是清乾隆六十年间(公元1795年)的俗曲总集,内收曲调约30种,共计622首。由天津三和堂的曲师颜自德集曲,王廷绍对其加以点订。《霓裳续谱》虽然只是作为乾隆年间像姑所唱的曲调,但是那些根据昆腔等改编的小曲、一部分情真意切且乐观而又谐趣的曲子,不仅可以从文学的视角去欣赏它,同时还可以将其视为乾隆年间社会生活百态的重要文献资料,反映了社会民俗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白雪遗音》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罕见的小曲总集,由清代的华广生编辑。《白雪遗音》共分为4卷,按调分类,将具有相同曲调的归为一类。与《霓裳续谱》相比较,《白雪遗音》更显秩序井然,便于读者和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检阅。
古代民歌是我国宝贵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辛辣的表现手法、直白质朴而又不失生动的语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为我国古典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以独有的魅力推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与发展。在古典诗歌戏曲已经定型的明清时代,民歌时调却随着人们的喜爱而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明清民歌时调集》即是明清时期时调小曲的总汇集成,它不仅生动再现了男女情爱的完美画面,而且也成为了明清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成为展现明清时期社会民俗文化的万花筒。不管是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抑或是礼仪风尚、民俗信仰,凡此种种,均在明清民歌中得到较为全面而又生动细致的展现。
生活习俗主要集中地体现在衣、食、住、行等几大方面。明清民歌是社会生活的歌,是劳动人民群众的歌。因而,异彩纷呈的民歌中自然也不乏反映老百姓日常生活习俗的作品。首先体现在服饰上,明清时期的服饰文化已经悄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皇帝专用的龙纹,如立龙、团龙为百姓常用服饰花纹,八品小官亦敢系金带、衣麟蟒以配朝中官服,命妇专用的凤冠霞帔逐渐演化为新娘婚礼服饰,衣料则绫罗绸缎绢纱布麻,衣色则红紫黄绿,皆可任意使用”。[1]由此可见明初制定的严格的服饰制度已经失去往日的统摄威力,整个社会刮起了追求奢华、崇尚新式新颖的风浪。《山歌·卷九·杂咏长歌》中有一段《烧香娘娘》,说得极生动逼真:
姐道娘呀。无奈何。头上嵌珠子天鹅绒云髻。要借介一个。芙蓉锦绫子包头借介一方。兰花头玉簪要借一支。丁香环子借介一双。徐管家娘子有一个金镶玉观音押鬓。陈卖肉新妇有两只摘金桃个凤凰。张大姐有个涂金蝴蝶。李三阿妈借子点翠个螳螂。四个铜钱替我买条红头绳札子个螺蛳。饶星鹿角菜来刷刷个鬓傍。讨一圆香圆肥皂打打身上。拆拽介两根安息香熏熏个衣裳。头上便是介个光景。身上那亨商量。借介件绵绸衫桃红夹袄来衬里。外头个单衫。弗拘荸桃青或是柳黄。花绸连裙洒线披风各要一件。白地青镶靴头鞋对脚膝裤各要一双。再借一付洗白脚带。一发称副子个衣裳。两人听得吃生能介一笑。弗匡你介忒要风光。
这首民歌将吴中社会崇奢尚侈的社会风气揭示得无比透彻,攀比争富、以富为荣、追求奢靡的心态更是昭然若揭。虽然此时服饰已经突破原有的规章制度,但仍有一些服饰是那些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们以及达官贵人的特有专利,这在明清民歌中有所体现,如《白雪遗音·卷三·读书未就》:
【弹黄调】读书未就,要将书本儿抛,(嗳娘子嗄)我是宁可买卖经营,要去学肩挑,在街坊赚些个钱和钞,将将就就度昏朝,……来年就是恩科考,指望你时来风送滕王阁,琼林宴上把名标,脱蓝衫,换紫袍,足登皂靴步金鳌,前呼后拥归故里,那势利的小人都把你来瞧,那时方显我儿夫的才学高。
在阶级社会中,服饰成为区别等级地位的特殊标志,透视“蓝衫”、“紫袍”、“皂靴”,我们可以深入地洞悉到穿衣人的阶级地位。服饰的质地面料、颜色的不同,也是区别贵贱尊卑的重要特征。统治者可以终日锦衣玉食,穿戴奢华,而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不论冬夏,所穿的只不过是粗麻乱毛织成的粗布短衣。因此,为了摆脱这种食不果腹、衣不暖身的境遇,读书人一心想通过科举“脱蓝衫,换紫袍,足登皂靴步金鳌”,从而使自己的社会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饮食方面,明清民歌中也多有记载,如《白雪遗音·卷三·九样粥》:
姐在房中闷悠悠,忽听情郎要喝粥,又添一番愁,又添一番愁,你要喝粥奴与你做,不知情郎喝甚么粥,听奴说根由,听奴说根由,豆子儿粥,酸溜溜,多加绿豆小粥,肉粥撇浮油,(哎哟)这不是三样粥,甜酱粥,不稀宽,多加姜豆大姜粥,江米鸭子粥,(哎哟)这不是六样粥,燕窝粥,香稻粥,佛爷落发的腊八粥,这不是九样粥,(哎哟)随你喝什么粥。
这首民歌极具形象性地描述了明清时期粥的品类、名称、制作过程等,彰显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足以使人眼花缭乱,耳目一新。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节日文化,因而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必然伴随着节日食俗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桂枝儿·咏部八·粽子》就生动而巧妙地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端午节的饮食文化特点。如:
五月端午是我生辰到。身穿着一领绿罗袄,小脚儿裹得尖尖翘。解开香罗带,剥得赤条条。插上一根梢儿也,把奴浑身上下来咬。
《岁时杂记》中载:“端午粽子名目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流传于民间的谚语“吃了端午粽,方把棉衣送”,也从民俗经验的视角进一步总结了夏季到来的真正时间。
“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且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节日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以固定的节期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为基础,年复一年,代代相传。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文化不仅表达了淳朴的人们欢庆佳节的喜悦之情,更为重要的是传透出他们内心深处对于禳灾祈福、国泰民安、人畜兴旺、岁岁平安的美好祈愿。《明清民歌时调集》以记录和描写民俗文化生活为着眼点,从质朴、流畅、通俗而又不失生动的语言中传达出民俗文化事象。反映节日民俗的民歌如《霓裳续谱·卷六·杂曲·正月正》:
【平岔】正月正,(呀呀哟)娘家接我去看灯,问了婆婆问公公,婆婆说去了你早早的回,媳妇说是我还要走百病,妈妈(呀),你也去罢,走走桥儿不腰疼。
“走百病”是明清时期比较盛行的元宵节日民俗。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闹花灯、打花匡鼓、猜灯谜等民俗活动,一些地方还有“走百病”的习俗。此习俗又称为“摸灯”、“烤百病”、“散百病”、“走三桥”、“走白冰”。人们通过“走百病”这一习俗活动,达到祛邪禳疾、祈福安平的目的。又如《白雪遗音·卷三·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敬月光,手捧金樽泪汪汪,思想有情郎,(哎哟)思想有情郎,去年与你同赏月,今年不知流落在何方,贪恋着女红妆,(哎哟)贪恋女红妆,用手推纱窗,月儿亮堂堂,一阵阵的金风一阵阵凉,(郎吓)你未曾带着绵衣裳,(哎哟)未带绵衣裳,刮的奴身上冷,就知你的身上凉,我冷你凉痛断了肝肠,珠泪儿千行,(哎哟)珠泪儿千行。
八月十五赏月习俗由来已久,明清时期亦是盛行。中秋“赏月”、“玩月”源自于上古的“秋祀、拜月”习俗。远古时期的先民处于生产力尚不发达的阶段,面对神秘莫测的大自然产生了至高无上的崇拜,因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成为了主宰他们命运、掌管福兴灾祸、农事丰歉的自然神,月亮自然也不例外。同时,民间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更为月亮渲染了神秘的色彩,成为了“拜月”、“祭月”习俗的助化剂。这一习俗沿袭至今,盛传不衰,并衍生出了“八月十五敬月光”、“供月”、“赏月”、“玩月”等多种节日习俗。
民俗信仰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对于不可预知的自然界和鬼神所形成的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礼仪制度。民俗信仰的种类丰富多样,包括自然崇拜、鬼神信仰和巫术信仰。民俗信仰的主体即人,冥冥中有一种外在强大的力量主宰人们的命运,面对这种隐形的力量,人们不仅产生特有的思想崇拜,同时还伴随着行为方式和仪式礼节,包括预知、祭祀、巫术等活动。明清民歌中反映民俗信仰的作品不在少数,如《桂枝儿·想部·求签》:
对神灵,拈香罢,忙把双膝跪。千祝告,万祝告,保佑我情人早归。大红袍一领还有猪羊祭,求得条上上的签在手。道人与我细细推,果应得灵签也。道人,我也做件皂袍儿相谢你。
这首民歌生动地再现了烧香祈福的全过程。明清时期,整个社会弥漫着浓重的信佛气氛,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冥冥中不可预知的神灵成为人们寄托美好心愿的主体。他们烧香祈福,三拜九叩,祭祀供奉,就是希望依靠神灵来实现个体的主观愿望。《求签》这首民歌蕴涵着极强的预知意识,是明清时期整个社会信仰神灵的真实写照。
满族作为清代时期社会生活的主体,在当时不管是政治、经济、文化,抑或是民俗文化生活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浩如烟海的清代民歌中,一大部分反映了满族的社会民俗文化生活。尤其是满族所信奉的萨满神教在民歌当中多有记载,比如《陈变羊》这首民歌通过师婆子跳神仪式生动逼真地再现了盛行于清代时期的萨满神教。
“跳神”是萨满教的遗存民俗。万物有灵观念是萨满教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此种观念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导引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与自然力抗争的同时,人们不得不将自己的诉求、愿望、福祸、生老病死寄托于一种外在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思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一些有意识的力量在支配着。而人行为的盲目性和行为结果的差异性又使他们感到人的行为也受着某种神秘力量的制约,因此神的意识逐渐产生了。而且他们深信神无所不生,神无所不在,神无所不有”。[2]萨满跳神就是这种信仰的产物,有神论为萨满跳神提供了可供发展的温床。跳神是一项集音乐、舞蹈、演唱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跳神者或载歌载舞,或运用气功、武功、魔术或超能力等表现形式来达到对公众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并实现取悦神灵的目的。因而,当前一些文明程度较低的山村依稀可见“跳神”仪式的存在,但是这种以娱神为目的的宗教祭祀行为已经渐渐转变为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民俗活动。
人生礼仪是人生中几个必须经历的重要阶段,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葬礼等几个方面。人生礼仪因个人所处阶段和生理变化的不同而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是对个人成长过程和角色转变的有力印证。这些繁复的礼节构成了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组织、信仰、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民俗文化交织,集中体现了在不同社会和民俗文化类型中的生命周期观和生命价值观”。婚礼作为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固定模式并且富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民俗现象。婚礼的仪式繁复多样,每一个环节都蕴涵着一种独特的民俗仪式,这在明清民歌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白雪遗音·卷二·母女顶嘴》:
香闺寂莫闷昏昏,埋怨爹妈老双亲,[白] 闺门幼女常在家,不见提亲未吃茶,心想意念不由己。
“吃茶”是古代女子婚嫁过程中的习俗。有关“茶”的这一习俗,早在明代的相关文献中就有记载。明代《七修类稿》载:“种茶下籽,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可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婚礼者,见其从一之义。”清代翟灏《通俗编·卷九·仪节》也记载:《老学庵笔记》:“辰沅靖州蛮,男女未嫁娶者,聚而踏歌,歌曰:‘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按:俗以女子许嫁曰吃茶,有一家女不吃两家茶之谚。”[3]由此可见,“吃茶”已经转变成女子婚姻中的礼聘习俗。
明清民歌中不乏祝寿延年、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江山万代的作品,如:
【朝天子】太平鼓齐,喧庆贺丰年,万寿曲唱无疆,海屋筹添,比南山在先,满乾坤河清海晏,皇恩似天,万万民瞻圣颜,乐然,喜千秋奇花开遍,效尧天,谁曾见,(重)○太平鼓响叮当,太平歌词庆吉祥,太平天子朝元日,太平景象庆吾皇,○太平鼓响当叮,太平千秋永升恒,太平民歌太平世,太平万福与天同,○太平鼓舞金阶,太平盛世万国来,诚祝当今千秋岁,诸邦仰赖圣贤才,○太平鼓响连天,太平军民庆寿诞,丰衣足食家家乐,五谷丰登大有年。【千秋岁】景星明,更有那庆云应,福六合舞踏歌咏,各表虔诚,(重)亿万巩皇图承天命,太平鼓声声应,太平歌人人听,听者齐欢庆,庆天禧有象,浩荡难名。(《霓裳续谱·五谷丰》)
【寿乡词】喜的是国泰,庆的是丰收,众军民与圣主齐来祝寿,上等的寿筵前,尽都是些公伯王侯,(咳咳哟)齐祝寿,愿当今福田广把万民永赞,万寿亭跪拜缨乱舞,执扇掌扇拥提炉,托圣明福田广大,众群臣才挂印封侯,众乡民与当今庆寿,保佑着五谷丰收,经商客旅来广寿,为的是不息川流,渔家齐来祝寿,为的是顺风行舟,樵子齐来祝寿,为的是柴薪无休,牧童齐来祝寿,横笛把寿词来讴,江湖子弟齐来上寿,为祝寿万载千秋,这才是庆祝长生,年丰大有,叩虔诚,愿当今福共海天永长久。(《霓裳续谱·蒲台庆寿》)
这些民歌将民众欢庆健康长寿、国泰民安的盛世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仿佛也置身于彼时彼地,纵情地感受太平盛世带给世人无穷无尽的喜悦和幸福。这无不承载了民众对健康长寿、对丰收之年、对世代安康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人民群众淳朴的性格、豪迈的情怀以及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几首民歌就是明清时期礼仪风尚的真实再现,不仅描绘出一幅幅喜庆祥和、气势磅礴的庆典图画,更加传递出一种撼人心魄、催人奋进的精神。
纵观《明清民歌时调集》,大体上可归纳为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和反映社会生活状貌两部分,其中前一部分占据民歌总数的90%以上,内容丰富,数量可观,因而也有学者将其称为“情歌”总集。民歌取之于民间,并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广阔的沃土,是社会生活的歌,是劳动人民群众的歌,从某种意义上蕴涵了一定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反映男女爱情的民歌俯拾皆是,如《桂枝儿·私部·花开》:
约情哥。约定在花开时分。他情真。他义重。决不失信人。手携着水罐儿。日日把花根来滋润。盼得花开了。情哥还不动身。一般样的春光也。难道他那里的花开偏迟得紧。
这首民歌将恋爱中的女子期盼情郎的那种复杂而又微妙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展现了淳朴、忠诚、专一、天真而又可爱的性格。又如《桂枝儿·欢部·分离》:
要分离。除非是天做了地。要分离。除非是东做了西。要分离。除非是官做了吏。你要分时分不得我。我要离时离不得你。就死在黄泉也。做不得分离鬼。
说得干脆利落,铿锵有力,如闻其声,如见其形,那种誓死捍卫爱情的决心和勇气顿时跃然纸上。民歌当中不乏这样男女之间情爱的表达和宣泄,其中大抵传达出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追求,对禁锢个性解放的封建枷锁的挣脱,宣扬了合乎人民需要的道德观、伦理观、情感价值取向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美学趣味。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历史’并不主要指过去,而是出自这种过去的东西。因此,有历史的事物处于某种变易过程的关联之中”。我们也可以说,明清民歌也是一种历史,一种源自于过去的东西。“它是生存着的此在发生特定时间的历事,它是一种‘过去了的’而却又‘流传下来’的和继续起作用的历事。它已然成为一种贯穿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件和作用的关联。”[4]所以,明清民歌是历史的记载和传承,它如同一面折射镜,映照出明清时期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折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它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直延续着的现在。民歌是来自于底层文化的无意识的集体创作,正是这种无意识的集体创作和强大的群众基础,才赋予了民歌生生不息的顽强的生命力,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延续至今。明清民歌描绘了一幅关于明清社会民俗文化的优美画卷,从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到日常礼仪、民俗信仰,自始至终充溢着浓郁的社会民俗和社会风情,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从某种程度上看,也可以成为研究明清社会生活不可多得的珍稀史料。
[1] 徐建华.从冯梦龙〈山歌〉看明后期吴中社会风尚[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3).
[2] 陈伯霖.北方民族萨满跳神的原始娱乐功能[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1).
[3] [清] 翟灏.通俗编·卷九·仪节[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4] 刘芳.从明代民歌解读明代的婚恋观念[D] .沈阳:辽宁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