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道德教育中道德信仰的缺失与重建

2010-03-21 19:04伊文婷
梧州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信仰道德

伊文婷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福建 福州 350013)

论高校道德教育中道德信仰的缺失与重建

伊文婷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福建 福州 350013)

道德信仰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具有坐标、动力、凝聚等作用。当前部分高校道德教育陷入知行脱节和实效性低迷等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道德信仰的缺失,高校道德教育中缺失道德信仰主要表现在:对道德本体认识的片面与道德教育内容、方法、目标定位等方面的错位。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的重建可以从加强道德信仰教育、加强法制意识、加强校园道德舆论监督等方面入手。

道德教育;道德信仰;缺失;重建

当前有些高校在学生道德教育方面存在教条、机械与空洞说教的弊端,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中负面因素对大学生思想的不良影响,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各种思潮对大学生思想产生冲击,加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等因素,高校道德教育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造成部分高校道德教育陷入知行脱节和实效性低迷等困境,大学生道德信仰严重缺失。据此,笔者就道德信仰对大学生的作用、缺失道德信仰的高校道德教育及大学生道德信仰的重建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道德信仰对大学生的作用

提及信仰,人们一般会将其归为政治、宗教问题。这固然没错,但却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道德。“道德作为规范人行为的一种‘应然’命令,本身就是做人的法则,一旦被奉为信仰,道德的 ‘应然’要求就内化为主体内在的道德需要,就成为指导人从事社会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1]可见,道德同样需要信仰,若无对道德的信仰,我们只能永远处在他律阶段,即使能进入自律阶段,但由于道德约束的宽松性,没有信仰的支持甚至连对道德的一点敬畏也没有,道德的防线便会一触即溃。道德信仰对大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信仰是大学生理解道德规范、进行道德选择的坐标

道德更为本质的特征是道德的应然性,即道德规范后面的道德的目的性、价值性、动力机制等。道德信仰作为道德得以安身立命的根,它为道德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理论上的论证,是道德规范的升华,大学生一旦生成道德信仰,就能够理解规范,进行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为他们的人生指明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对他们的道德原则的认同和选择起决定性作用。

(二)道德信仰是大学生道德行为由他律走向自律的精神力量来源

完善的道德只能是自律与他律的内在统一。在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中,一个根本的条件就是信仰。只有获取信仰的支持,这一转化才能最终实现。康德认为,“对于道德法则的敬重是惟一同时又无可置疑的动力。”[2]“对于道德法则的敬重”,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就是道德信仰。可见,对道德的信仰实现着社会道德的内化,使社会道德成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主体素质与力量。

(三)道德信仰是大学生群体的一种主要精神凝聚方式

道德信仰在社会群体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价值整合作用,大学生一旦有了共同的道德信仰,就具有了共同的道德理想和目标,具有了共同的善恶价值评价标准,就会形成对社会的价值系统和由此确立的规范系统的认同,就能够以柔性的精神力对社会关系进行积极的引导,并以此种方式实现精神凝聚。

二、高校道德教育中道德信仰缺失的表现

缺失道德信仰的高校道德教育,在本体、内容、方法以及目标定位上都存在误区,使其实效性降至最低。

(一)对道德本体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种规范层面上,忽视了大学生道德理想的建构

“道德教育包含三方面内容:道德理想目标、道德理想目标的论证和义理上的说明以及在可操作层面上的道德信仰具体化的道德行为规范。”[3]长期以来,我们醉心于对道德行为规范的灌输却不去思考之所以选择这种道德规范行为的文化依据、精神条件、界定它为道德的标准;热衷于告诉学生 “应该”、“不应该”,却忘记了告诉支撑的精神动力。我们可以让大学生们接受这些规范,但很难让他们内化这些规范,更难以让他们形成自觉自律的道德行为。可见,缺失道德信仰的道德教育让我们失去了对道德本体的正确认识,把对道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种规范层面上,忽视了大学生道德理想的建构,将道德教育沦为一种工具使用。

(二)政治教育内容对道德信仰的僭越,无法实现大学生对善的终极追求

历史上,信仰与宗教、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往往把道德信仰完全建立在对党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之上。“在传统文化中,政治信仰经由道德信仰的确立获得了道义上的支持和力量,而道德信仰对政治信仰的依附又使道德信仰获得了社会政治的强权保护。”[4]正是这样一种文化心态,决定了我们的整体价值取向——重社会而轻个人。一直以来,高校道德教育的课堂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导致道德教育使命的扭曲,摧毁了人们追求道德信仰的信念,今天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缺失某种程度上也是其僭越的结果。当今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大一统的局面不复存在,价值多元化已成现实,我们无法用立足于现实生活的政治教育来解决关涉个人、解决个人品质或行动的道德信仰的问题

(三)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导致大学生无力从心理与意志层面实现对道德客体的坚定信仰

为什么会出现 “5+2=0”(在校学习的五天与周末的两天)的尴尬现象?为什么在学校里学习的和在社会中看到的不一样?为什么有的大学生所接受到的道德教育不能抵御外界社会的诱惑?原因就在于大学生不是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学校环境内而是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道德教育要求的目的不是书面的道德认知而是现实的道德实践问题的解决。一方面,社会的开放和复杂化带来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客观上没有一种足以让人信服的道德价值规范制约、指导人们的道德行为,给道德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强力的挑战;另一方面,缺失道德信仰的高校道德教育又大都采用灌输法强迫大学生接受一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也是最根本的方面。大学生受制于学校的约束,为了逃避学校的各种惩罚而有意做出与社会期许相一致的道德行为,但是他们根本 “不信”。灌输的结果只是印证了大学生趋乐避苦的本性,并没有从内心认可这种道德,“无力从心理与意志层面实现对道德客体的坚定信仰。”[5]118高校目前的道德教育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这种 “不信”所造成的。

(四)目标上定位狭隘导致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陷

“德育目标定位上 ‘取法乎下’的策略,使节节后退的德育目标已经退到了教育目标的最低极限了,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往往停留于认知层面的教育,把认知摆在了第一位。”[5]49事实上,在知识层面上大学生做得不错,但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却很困难,大学生们面临着 “知行不一”的道德困境。如果任由这种狭隘的教育发展,其结果只能是导致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陷。在多元开放的信息化社会,各种价值取向冲击着大学生们,只有通过对概念和规范的认知理解,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激发行为主体的道德情感,生成行为主体的道德意志,参与解决现实中的道德问题;只有将道德规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达到信仰层次,使其道德行为在一种信仰的关照之下,才可能成为一种自觉自由的自律行为,塑造其良好的道德人格。

三、高校道德教育中道德信仰的重建策略

(一)加强道德信仰教育是大学生道德信仰重建的根本保证

首先,在道德教育目标定位上,学校道德教育到底应当采取 “取法乎下”还是 “取法乎上”的策略,理论界一直有争论。“对于中小学道德教育而言,采取 ‘取法乎下’的抓行为习惯养成和行为规范教育,应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主要途径。”[6]然而,对于高校道德教育而言,若其重心仍停留在现实的行为规范和基本理念层面,忽视从更深层次入手的理想道德人格的培养和信仰教育,便会缺乏深层根基而流于表面化。所以,高校道德教育要克服 “取法乎下”的低目标,必须通过 “效法取上、得乎其中”的目标使道德教育与信仰教育相结合,并使其在价值层面上统一起来,使道德信仰教育发挥道德人格塑造、道德价值定向及道德境界引领等功能,克服或大而空、或低而浅的道德教育目标,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科学性与超越性,使道德获得神圣至善的属性,成为人所追求的顶峰。

其次,在道德教育课程设计上,建立以体验式或实践性课程为主导的道德教育课程体系。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的一种把握和认同,它的作用在于给人一种终极目标上的动力和精神支柱。道德信仰教育的过程内涵于道德生活的过程,大学生只有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获得道德感知和体验,才能引导他们达到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的崇高精神境界。为此,我们必须在道德教育中坚持教育方式的实践性,将体验式或实践性课程作为德育的主导性课程,做到重 “感”轻 “说”,既在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又能将道德教育拓展到课堂教学之外的德育实践活动和其它影响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活动之中,把教育同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生产劳动、公益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与周围的世界积极对话。

再次,在道德教育内容上,高校道德教育应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中确立公共的道德原则,使之成为大学生共有的道德准则,推动时代精神的培育。在重建道德信仰的过程中,尤其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武装青年学生思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现阶段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点,也是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核心内容。

此外,良好的校风、学风以及教师崇高的师德对于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信仰教育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是重建大学生道德信仰的有力保障

“道德与法律是规范社会行为、稳固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关系的两种不同的社会范畴,两者存在着重要的区别,但并不是完全对立的。”[7]法律是强制的道德,道德是自觉的法律,法律、道德的信仰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人 (大学生也不例外)的思想道德意识、自我要求和自觉约束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境界,这就存在着需要外部强制力量约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求利激发的个人私欲冲破了大学生道德堤坝的 “软约束”,即 “自律”。当今网络时代的虚拟性与隐蔽性,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带来强烈冲击,更须强调法规的硬约束,用 “他律”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的重建提供强有力保障。

高校道德教育可以同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法制规范的权威性和强制力,强化道德他律,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以法制的形式建立道德的奖惩机制,通过法制手段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和道德氛围;把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同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严格执法引导大学生的道德价值选择。

(三)加强校园舆论监督是重建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必要手段

“舆论监督是道德主体之间相互的善恶评价,是自己对他人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社会行为的道德价值给予肯定或否定的活动,它能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形成一种无形而强劲的压力和约束,监督其社会行为。”[7]50“社会舆论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一个正确的善恶评价体系,能促使道德规范的有效遵守,也能赋予人们道德上的信心”。[7]54就加强高校校园舆论监督而言,笔者认为,首先,要保证舆论监督权威的威信。高校德育教师和思政工作者,作为高校校园舆论的监督权威,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重任,要引导大学生对是非做出明确的判断,鼓励正义、惩治邪恶,并以身作则为他们树立一个公平正义的榜样,正所谓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其次,加强高校校园舆论监督就要保证舆论约束途径的顺畅。我们应当拓宽大学生参与校园生活的渠道,调动其参与热情,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完善校园德育生活体系,强化生活共同体意识,重树校园生活共同体的道德舆论力量,使大学们切实体会道德在校园生活中的有效功能。

[1]任建东.道德信仰:道德建设的本质与方法[J].唐都学刊,2006(1).

[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85-96.

[3]张丹丹.对缺失道德信仰的道德教育的批判[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2).

[4]任建东.道德信仰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191.

[5]檀传宝.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2).

[6]秦红岭.认知式德育与信仰式德育的失衡——兼论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与出路[J].高教探索,2006(6).

[7]刘丽容.论道德信仰的缺失与重建[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8):50-54.

On the Absence and Reconstruction of M orality and Belief in University M oral Education

Yin W enting
(Common Course Department of Fujian Vocational College for Children's Development,Fuzhou 350013,China)

Morality and belief have the function of coordinate,motivation and cohesion in the process ofmoral cultiv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However,themoral education in some universities is now faced with such problems as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behavior,the problem of poor actual effectand so forth.One of themain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is the absence ofmorality and belief.The absence ofmorality and belief in universitymoral education ismainly represented in respect of in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morality and dislocation of the content,method and goal ofmoral education.The reconstruction ofmorality and belief can be started by enforcingmorality and belief education,reinforcing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strengtheningmoral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s on university campuses.

moral education;morality and belief;absence;reconstruction

G641

A

1673-8535(2010)02-0087-05

伊文婷(1972-),女,福建宁化人,副教授,硕士,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工部副部长,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钟世华)

2010-01-22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信仰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